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也可以找到好工作-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父亲。面试的气氛因为这个特殊的“第三人”而略显尴尬。
  记得很清楚,整个面试下来,女孩只说了三句话,几乎全是她父亲在说。他从家长的角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女儿的优缺点,并极力推荐她来这里上班。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她不可能被录用。她由父亲陪同过来参加面试,说明这是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试想,一个连面试都要父亲带着来,或者说拒绝不了父亲相陪的女孩子,怎么可以胜任有要求、有压力、有竞争的工作岗位?
  我真想对那位女同学说,你真的应该快快长大,健全自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职场人,因为你父亲不可能陪你一辈子。
  我还见过姐妹两个一起来参加面试的,但我发出邀请的只是一个。妹妹说姐姐不好意思见陌生人,不敢一个人来CBD区域,写字楼太多,不好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求职前的心态(10)
不少大学毕业生,包括应届的,也有工作过两三年的,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当学生来看。他们没有及时转换自己的身份——从在校大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士。面对社会,他们心存胆怯,不是主动地向外拓展,而是被动地向内收缩;他们没有把社会当作自己的舞台,而是当成了需要抵抗的对象。这种心理体现在言行举止上,就是过于柔弱,文静有余而活力不足,谨慎有余而魄力不足。总而言之,缺少“江湖气”。
  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有一种“匪气”十足的角色,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视,甚至好感。比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天地英雄》中姜文扮演的“叛军”首领,以及孙红雷的很多电影形象。这些人物,以他们的野性气息征服观众。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自信、勇敢,善于行动的人,最能赢得尊重。
  王石在《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一书的开篇,追溯的就是自己身上“野性的精神”。中国房地产业的另一位著名人物,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野蛮生长》。一个“野”字所代表的精神,也许就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冯仑这样描述自己是如何“野蛮生长”的:
  我有一个病根,从小就喜欢学先进,在小学、中学、大学都好跟中国最牛逼的人写信,那个时候没别的办法联络这些人,只好写信。文化革命期间,我写过很多信,包括给黄帅都写过信;有的人理我,大部分人都不理我。但我不气馁,报纸上每登出一个英雄人物的事迹,我就写信跟人家交流。1976年夏天,我和一个同学到上海找那些人去学习取经,因为太小,别人都不爱搭理我们,但我们仍然激情澎湃,奔走不停,逮住“先进青年”就学。
  这种“野性的精神”,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的。在求职过程中,个别学生甚至连敲门的胆量都没有,跟招聘经理讲话也细声细语,面试时目光不敢直视对方,缩手缩脚,甚至手足无措。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这样的员工,怎么可能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
  从校园到社会,是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校园里喜静,注重思考,而外面的世界好动,看重行动力;校园里偏爱思想,外面讲求利益;校园里推崇儒雅,而社会上更欣赏“野性的精神”。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是一个破茧成蝶的好机会,一个全新的开始,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突破自己,“野蛮生长”。
  如果你被拒绝多次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失败者,
  它只说明你还没有成功。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应当放弃,
  而是告诉你要花更长时间。
  失败并不意味着颜面扫地,
  而是证明你勇于尝试。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低等的,
  它只是说明你还不够完美。
  我也许失败过,但我不是失败者。
  我也许被愚弄,但我不是一个傻瓜。
  ——Robert H。 Schuller《失败的意义》①
  恩格斯曾经说过:“顽强奋战后的失败,与轻易获得的胜利具有同样的革命意义。”如果你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拒绝,那么,如果你善于总结的话,你会发现,每次拒绝都是一次推动,使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要坚信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怀疑自己。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暂时的失败,哪怕被拒绝一百次,也并不会减损你的价值。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对于这一点的描述很有意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求职前的心态(11)
大学演讲,演讲者举起一张百元钞票问大家:“谁想要这张钞票?”很多人举手。
  演讲者用两只手抓着钞票,使劲儿揉了揉,弄得皱巴巴的,然后举起来问大家:“现在,谁想要这张钞票?”还是很多人举手。
  演讲者把钞票扔到地上,吐了两口吐沫,狠狠踩上去,蹭了蹭。再次举起这张已经又脏又破的钞票问:“现在还有人愿意要吗?”还是很多人举手。
  演讲者放下钞票,说:“钞票已经这么脏了,但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要呢?这是因为钞票本身的价值。不管怎么摧残,它都值100元。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只要你是有价值的,那么,无论别人怎么折磨你甚至侮辱你,都无法减损你的价值。”
  突然,演讲者把钞票撕得粉碎,抛向空中:“谁要这100元?”
  没人举手,大家惊呆了。毕竟是100元钱啊!
  “除非有人从肉体上消灭你,否则你永远值那么多。不过,谁敢对你动刀子呢,除了你自己。”
  故事很精彩,道理很透彻。① 如果你被拒绝多次,你可以站在旁观者立场上反观自己:我年轻,充满活力,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经受过生活的磨练——这样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呢?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比尔?盖茨对青年人有一句忠告:“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你要学会适应它。”
  社会中的各种力量是分强弱的,有高有低、有主有次、有对有错、有主导有迎合……不公平是绝对的,公平是相对的,类似于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定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正因为如此,整个社会才是动态的,有升有降,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生存环境才有上升的空间,才有盼头,你可以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被动到主动……
  你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一切都是“公平”的,这个社会岂不成了一潭死水?
  对于年轻求职者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坦然面对各种“不公平”,并在其中寻找机会,走向“公平”的舞台。当前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的主动地位,是个不争的事实。也许它会怠慢你,要求很苛刻,甚至有意刁难(比如压力面试),但如果你能理解并包容这种“不公平”,就能做出恰当的反应,既不至于妄自菲薄,也不会心怀愤懑。比尔?盖茨给青年人的忠告还有一句:“这个世界不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
  我曾在MSN中文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是一位同行,某企业的HR(即Human Resource的缩写,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亲身经历,这里转述如下:
  行政总监要招一名律师。我从简历中筛选了四个人,问他什么时候安排面试。司总(行政总监姓司)说:“明天下午三点吧。”
  我回答:“好的。一刻钟安排一个,四个人,正好四点结束。”
  “不,让他们全都三点准时到。我有安排。”
  这种安排,我不理解。但还是按他的意思办了。第二天下午三点,四位全到了。我通知司总:“都来了,在会议室等您呢。”
  “让他们再等一会儿,我还有份文件要看。”
  我心里很不高兴。过了大约一刻钟,司总终于来了。他简单地向各位表示抱歉,然后开始一个个面试。他所提的问题,多少都带有挑衅的味道。要么是在简历上挑错,要么假设对方被拒掉,会是什么原因。第一个求职者脾气好,逆来顺受;第二个针锋相对,甚至还批评了时间安排不合理。整个过程中,司总面无表情。
  第三个姓王,他面试的时候,已经比约定时间晚了四十五分钟。司总说:“王先生,让你久等了,有点急吧。”
  “我们律师从来不迟到,这是我们的职业操守。客户倒是经常不够准时,我们也总是往好的方面想。”
  “什么叫往好的方面想?”
  “他们一定有脱不开身的理由。比如您今天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会议之类的。”
  “谢谢你的体谅。”
  虽说谢谢体谅,但司总还是没有客气:“我看了你的简历,发现两个语法错误。对于律师而言,这可是致命的缺点。”说完直直地盯着对方。
  面试者脸上一惊,随即笑了,笑得我和司总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看来我要维权了。您能告诉我什么地方错了吗?律师的训练让我仔细检查了好几遍。最后又请了一位美国朋友专门把关,竟然还有错误。”
  司总挺佩服他的机智,主动避开了这个话题。最后,司总抛出了杀手锏:“如果这次你落选了,你会抱怨吗?”
  “我会抱怨的。”我们都有点吃惊,不知他要攻击我们什么。
  “我抱怨公司名额太少,让大家这么拼抢。”我们相视而笑,“不过我真想知道,我为什么落选。”
  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司总竟然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现在就能告诉你,你行。”我急忙悄悄提醒司总:“要不要看了最后一个再定?”
  “我会看的。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知道这是决定性的,面试者也知道这个问题的分量。“你是怎么看待今天的面试时间安排的?”
  面试者顿了一下:“我们之间也聊了一会儿,发现大家都是被通知同一时间来,这有点不合理,错开一下对大家比较方便。要知道,我们律师对于当事人可是每小时几百块收着费啊,开句玩笑。不过我想,HR这样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
  “这是我安排的。”司总打断说,“你觉得为什么?”
  “莫非是想试探一下我们的忍耐程度?”
  “没错。律师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谈判,特别要能承受对手的傲慢无礼,有时这种态度就是一种策略。你不能被别人的行为牵着鼻子走。我看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幽上一默,有这种心态不易呀。好了,请你在隔壁等一下,我们还要面试下一个。祝他好运吧。”
  半小时后,我和那位律师谈起入职手续。我问他:“既然咱们已经是同事了,我有个问题,你对那种有伤自尊的测试,不感到气愤吗?”
  “如果我气愤的话,还会有心情幽默吗?我父亲教过我一句话,不公平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简历不简单(1)
大部分求职简历是相同的,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无外乎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成绩怎么样、获得过某某奖学金、参加过某某社团、在某某公司做过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要多少有多少,你夹在里面,如同沧海之一粟,想找到你都难。如此求职,成功率微乎其微。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独特,谁都可以替代你。
  简历应该突出什么
  招聘经理初选简历时,每份简历会用多长时间呢?
  不超过三十秒!
  短短三十秒,一份简历能不能抓住招聘经理的眼球,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它有没有独特性。大部分求职简历是相同的,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无外乎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成绩怎么样、获得过某某奖学金、参加过某某社团、在某某公司做过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要多少有多少,你夹在里面,如同沧海之一粟,想找到你都难。这样的求职,成功率微乎其微。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独特,谁都可以替代你。
  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是简历成功的关键。
  在有限的篇幅里,要突出独特性,就必须有所舍弃。一般说来,有几项内容要少写甚至不写。
  第一,不写未成年经历,不要把小学、初中、高中那点事儿展示给别人看,招聘经理肯定不会看,因为离现在的职位太远啦!如果这方面你写得太多,会让招聘经理觉得你不够成熟,当然,更多情况下,他不会特意推测你是不是成熟,而是直接跳过你的简历,看下一份。
  第二,与所求职位无关的工作经验、学习经历、业余爱好不写。既然无关,招聘经理当然不关心,写了也白写。说不定他还会反向考虑,觉得你的经历、爱好太杂,录用了你也不会稳定。
  第三,与人合作的项目,或者你参与的团体项目,要少写。既然是大家做成的项目,你又没有发挥什么特殊的、主导性的作用,那么这个项目的成功与你的素质之间有多大关系,就难以判断。当然,如果你主导这个项目,可以多写。
  少写,是为了把有限的篇幅空出来,写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与所求岗位直接相关的工作经历。很多简历在这方面太单薄,谈到某项工作经历时,甚至只有起始年月、公司名称,连具体职位、做了哪些工作都没写。如果你自己都认为这段时间的工作毫无亮点可说,怎么可能吸引别人呢?
  第二个重点,是多写成功案例,而且要写得具体。事实胜于雄辩,与其自吹,不如摆事实。比如,你做过某件事,总共击败了多少个竞争对手,为公司赢得了多少利润,数据要精确。数据最有说服力。
  在就业市场上,你是个劳动力商品,而简历就是你的“说明书”、“推广书”,是你推销自己的一个方案。简历,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经历,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打动用人单位,简历应该突出的,是你的工作经历、成绩、潜力等,你要让人高效地看到你的职业能力。
  不建议在网上下载简历模板,它不便于凸显你核心的东西,不便于展现你的独特性。建议你自己写简历,简历的内容,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的介绍。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学历、专业、毕业学校等。
  第二部分,介绍工作经历。这部分内容,要围绕两点:第一,你的专长;第二,你具备的能力。这两点是企业最想知道的。着重写你具备哪些能力,比如沟通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比较恰当,因为你毕竟缺乏工作经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

简历不简单(2)
有人这么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第一个公司,工作时间,公司名称,公司业务;第二个公司,工作时间,公司名称,公司业务;第三个……这种简历无论如何都得不到重视:有关公司的信息全都有,详细得就像公司的宣传资料,却没有一点儿应聘者自己的内容。实际上,用人单位想知道的,是你在那些公司里负责什么工作,做出过怎样的成绩,达到了什么目标;至于公司有哪些业务、公司如何如何,用人单位并不关心。切记:应聘者是你,而不是你曾经工作过的公司,哪怕那家公司很了不起。介绍公司也可以,简单提几句即可,或者只写出公司名称就够了。
  我曾经收到过一份简历。求职者并非职场新人,而且所供职过的公司大名鼎鼎。在他洋洋洒洒三页的简历里,详细介绍了那家公司的业务、管理、企业文化,甚至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