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路,换一种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你会发现结果可能更好。
  瑞士以手表和巧克力闻名世界,尤其是瑞士的手表,以其性能精准、持久耐用和款式经典雄踞世界100多年。但总有一些其他国家的手表制造者想尝试与手表王国一争高下。
  “西铁城”手表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日本研制成了性能良好的“西铁城”手表,又一次向钟表王国发起了冲击。
  但是,想要在手表王国瑞士几乎垄断了手表业的情况下,打开产品销路谈何容易。刚上市的时候,“西铁城”手表并不受人赏识,无法打破瑞士手表控制手表行业的局面。连续的亏损让“西铁城”愁眉不展,为此,专门召开公司高级职员的会议,来商量对策。
  许多人都将打开销路的目光放在了广告上。
  有人建议:“我们应该扩大宣传,多多占用电视台的黄金时间和报纸的广告版面,以铺天盖地之势,给人造成先声夺人的印象。在消费者面前混个脸熟,让他们购买手表的时候,就能想到我们的手表。”
  总经理点点头,“对,应该大做广告。不过宣传的效果不能近期奏效,况且,现在的广告过多过滥。”  
  又有人接着说:“针对广告过多过滥不真实的问题,我们不妨要公众眼见为实。我们可以尝试在公众面前做破坏性试验,通过这种公开的试验,让大家了解我们西铁城的良好性能,大家就能接受我们的产品。”
  还有人补充说:“我们不妨采取奖励性的措施,最好的奖励物品莫过于‘西铁城’手表本身。这样能使我们的手表迅速推向市场。”
  ……
  通过了漫长的讨论,最终大家想出了一个奇异的方法。
  不久,“西铁城”通过新闻媒介发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某时将有一架飞机在某地抛下一批“西铁城”手表,谁拾获手表,表就归谁。这条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则消息。
  到了指定的那天,人们怀着好奇和怀疑的心情,像潮水般地拥向指定地点。
  指定的时候到了,只见一架直升机飞临人群的上空,盘旋片刻后,在百米高空向人群旁的空地上洒下一片“表雨”。期待已久的人们,拥上去捡表。抛下的表是如此之多,以致使大家都有所收获。而捡获手表的人们在惊喜之余还发现“西铁城”手表在空中丢下后,居然还在走动,甚至连外壳都未受损害,对“西铁城”手表的质量连连称奇。人们不禁感叹:“‘西铁城’的表真是精良耐用,名不虚传。”后来,电视台又播放了这次抛表的实况录像,使西铁城很快深入人心,那些没有在现场的人也对“西铁城”手表充满兴趣,销路一下打开了。“西铁城”也成为世界知名的手表品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它是完全可以通过培养、训练来提高的。
  
  
         1。你是怎样理解创新的?
        2。在工作中,你是一个创新的人吗?
         3。你知道怎样才能创新吗?
 

6。  用嫁接模仿的方法获得成功
        
     运用模仿的方法来获得成功,可以说是一种借鉴他人经验来获得自身成功的方法,许多人能解决问题或是获得成功,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加入自己独特的元素,从而将原本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沃尔玛连锁百货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经说过:“其实我做的每一件事的方法都是从别处学来的。”安东尼·罗宾也曾说:“就我看来,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径,也就是说如果我看见有人做出让我羡慕的成就,那么只要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代价,也可以做出相同的结果来。”
  运用模仿的方法来获得成功,可以说是一种借鉴他人经验来获得自身成功的方法,许多人能解决问题或是获得成功,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加入自己独特的元素,从而将原本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比如孔府宴原来是家默默无闻的小酒厂,后来为了打开市场,扩大销量,它在广告上模仿当时非常成功的孔府家酒的做法,后者广告打到哪儿,它就打到哪儿;后者在什么媒体上做,它就在哪儿做,最后,终于打出了名气,并与孔府家酒平分秋色。
  就如同小孩子都是先模仿着爸爸妈妈的话,才开始慢慢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一样,许多成功其实也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模仿与创新并不矛盾。在陌生的环境下,对问题不了解或是无从下手的时候,不妨就借鉴他人的经验,模仿别人的做事方式,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有一个法国人,年届42岁时,仍一事无成。他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变得古怪、郁闷,同时又十分脆弱。有一天,一个吉卜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吉卜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卜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我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卜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体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那是您的过去,”吉卜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您不相信,就不用付钱给我了。不过,五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表面装作极不相信地离开了,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妙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他想方设法寻找与拿破仑有关的著作来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事业开始顺利起来。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自己变了:他的气质、思维模式,都在不自觉地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极了他。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成了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通过模仿拿破仑,了解拿破仑,这位中年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获得了成功。其实关键并非他模仿了谁,而在于他将成功人士的成功品格内化,变成了他自己的品格。所以是他的模仿改变了他,让他获得了成功的根基。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在大约20多年前,美国报纸曾经以“一个针孔价值百万美元”为大标题,竞相报道一个小发明。据说这一发明就是通过嫁接性模仿来获得的。
  发明的灵感来源于美国制糖公司为了解决砂糖变潮,在糖包装盒上开一个小孔的方法。当时美国制糖公司每次把糖输出到南美时,砂糖都在海运中变得潮湿,损失很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邀请专家从事研究,但始终找不出一个良好的方法。
  该公司有个工人,他也在动脑筋,希望能够想出一个简单的防潮法。后来他终于发现在糖包装盒的角落上戳个针孔,使它通风,就能达到防潮的目的。
  由于这个方法,竟然使糖横渡大西洋而不至于潮湿了。这位工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一位先生听了这消息之后,立即激起一股模仿热,希望自己也能够戳个洞防湿或防蒸汽,以获得专利权,于是便东戳西戳地开始研究。
  他到处戳孔实验,最后竟然发现在打火机的火芯盖上钻个小孔,可使普通注一次油只能维持10天的打火机保持50天之久。
  这位先生感到异常惊喜,于是实验普及各种打火机,结果证实了每个钻孔的打火机,都能够灌一次油保持50天以上。
  他马上向政府申请专利,然后开始大量生产这样的打火机,结果销路极佳,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嫁接性的模仿,他是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功的。当然我们也并不希望大家整天都在寻找各类“小孔”,而是向大家传达一种模仿的理念:当你发现好的想法、经验时,你完全可以借鉴,在理解、创新之后,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现在有许多人都反对模仿,其实这来源于对模仿的错误认识,不同的模仿,我们也应不同对待。那些双赢类的模仿,或是对他人经验的借鉴,或是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自己的思考甚至加以改良的模仿,是应该得到支持的,因为这些模仿都是经过模仿者的思考的。而对于那些恶意模仿,损害他人的利益,或是完全地不经思考的“拿来主义”,则应当抵制,因为那些单纯甚至恶意的模仿,不仅帮助不了自己成功,反而会阻碍他们发展,就像下面的故事那样。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一带地方,人们不仅穿衣打扮很得体,就连走路的姿态也非常优美。外边来的人十分羡慕,也都想学一学。
  赵国的北部,燕国寿陵的一位少年听到这个消息,就从很远的家乡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到了邯郸,他来到大街上,发现这里人们走路的姿势确实与自己走的姿势不一样,并且比自己走得好看。他十分高兴,便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好。这时,一位年轻人走过来,于是他就跟在这位年轻人后边学起来。年轻人迈左腿,他也抬左腿;年轻人迈右腿,他也抬右腿。但是他顾了腿顾不了胳膊,顾了下身忘了上身,只搞得满头大汗,还是手忙脚乱没学出个眉目来,这时年轻人已走远了。一位花白胡须的老年人走过来,寿陵少年又赶紧跟在后边学起来。但毕竟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特点,不论他怎样学,也不像样,不美观。老年人走远后,一位年轻妇女过来,这位年轻妇女走起路来又轻快,又沉稳,真是美极了。寿陵少年看到后,又赶紧跟在这位妇女后边学了起来。谁知没学几步,倒惹得许多人指指点点,忍不住掩口嗤笑。这位学步的少年十分不好意思,想赶快离开这里。慌乱之中,少年人不但没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反倒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法也忘掉了。等到他回寿陵的时候,只好爬着回去了。
  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全都知道怎么解决或是有经验。而适当借鉴他人的方法经验,不失为一种快速获得成功的方法。对于一些常规性问题来说,模仿,更是一种合理的方法。许多工作出色的人就往往善于从别人的经验中找方法,走捷径,化难为易,快速解决问题。
  合理地选择模仿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和模仿,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这样解决问题不但不是一种抄袭,相反,还是一种智慧。
  
        1。你是一个善于模仿的人吗?
        2。你曾经尝试过模仿别人没有?
        3。你是怎样去模仿的,是恶意的吗?  (未完待续)


2007年企业管理培训最佳读本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工作准则



书   名:《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   者: 梁子       
定  价:18。00元
出版 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购书热线:010—60537820      13671112936    13366288155
策划推广:北京华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