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富命案:崔志刚解密中国富豪杀身之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遵从事件自身的逻辑;借助大量的实地调查、采访来完成报道。这手法现在说起来平淡无奇;但那时却是一种创新。节目出来后;地方电视台纷纷效法。它也成了后来人门者的必修课、基础教材。
  而崔志刚最得意的则是。在这一节目中;崔志刚完成事件的报道后;根据采访法学家和咨询最高人民法院的心得;大胆为事件可能的结局作了大胆的预测。节目播出后;非常轰动;当地法院为该案启动了院长再审监督程序;案子最终结局也正如崔志刚在片子中所预测的。
  1996年央视改革;每个时间档实行竞争上岗;谁的节目好谁上。参力了晚间9点档的竞标;竞标版就是崔志刚做的。开播的头两期曾请过一个女主持人;可大家却觉得还是崔志刚担当主持人更合适;于是;崔志刚的主持人就这么做到了今天。
  求索与腾飞
  “他的眼前只有一道狭窄的光线;因为别人只指给他这一点光亮;光线之外一片黑暗;他只能在这条光线的道路上谨小慎微地行进着;不敢有丝毫的逾越。”这是老师为正在充电学习传播学的崔志刚描述的主持人形象。崔志刚没有这样的烦恼;如今已是###级人物的他;身兼节目制片和主持人;他的眼前一片光明;所有的节目从选题策划到最后的制作都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
  后工业时代分工越来越明显;电视与其他媒体不同;它是一个需要多工种配合的艺术。制片与主持人的身份叠合应该说是现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恐怕也是深层次剖析问题、富思想性节目所必须的;眼前只有一丝光亮;不理解节目的精髓对此类节目主持人而言是致命的。
  当然;要求主持人参与节目的全过程也是不现实、不必要的;即使像这样的节目;也不可能要求主持人深人每一个环节。
  崔志刚已与节目相当契合;他说;自己现在的角色是素材的集大成者和终端处理器。上任节目制片半年来;崔志刚的体会是办节目好比经营一家企业;光有好的产品创意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前后期硬件的配置、人员素质、执行者能不能有力实现创意以及记者的实践努力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节目质量的因素。
  全方位调动系统内的所有资源办好;是崔志刚的一份期许。电视是一门花钱的艺术;与央视其他同类型节目组相比;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是很可怜的。因此;崔志刚对节目的要求是不要特别轰动;但每期节目都要达到80分。一期特别好的节目花费的人力、物力会让节目组在很长时间里缓不过劲来。而利用现有资源;把每个编导的整体实力整合到80分;再冲击lm分;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事实证明;崔志刚的思路是正确的:三菱帕杰罗案件、第一起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普通人的司法解释、首例转配股纠纷案件、司法腐败各环节透视等等;哪一个案子拿起来不是沉甸甸的;哪一个案子都值得在法制建设进程中大书一笔。
  

崔志刚印象(4)
2001年下半年;的收视率已超过和;还拿了“金剑奖”和法制节目协会的两个奖;在央视的老同志栏目评议中得了第一名;崔志刚自己拿了个人播音主持的政府一等奖。但崔志刚非常谦逊;他说;节目仍处于调整期。2O02年的口号是“做中国最权威。最经典的法制报道”。他相信凝聚了一批有社会责任感、有敬业精神、怀抱正义的记者;只要大家通力合作;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腾飞。
  崔志刚并不讳言的品牌定位并不明确。做法制节目;又叫;央视现在很多栏目都在抢做法制新闻;为什么不能将路子拓宽一点。既然当初这个栏目的名称没有起好;不如就还它本来面目;将节目外延扩大;把社会新闻做强。崔志刚认为光打法制牌是不够的;社会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对社会现象做深层次、前瞻胜的新闻分析、新闻评论;这样的节目是央视目前的盲点。成为这样的社会问题资深评论员恐怕也是崔志刚对自己主持人生涯的最高期许。
  

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1)
第三篇: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
  12月23日,央视《法治在线》主持人崔志刚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新浪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嘉宾是央视《法治在线》的主持人,崔志刚,欢迎你崔老师。
  崔志刚:也给大家问个好,第一次在新浪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交流。
  主持人:我们知道崔老师的栏目《法治在线》收视率特别高,我们刚刚谈到的,很多网友也非常熟悉这个栏目,今天请崔老师过来,谈谈这个栏目,谈谈他自己,当然同时还会有很多的网友提出了他们自己身边的问题,想跟您交流,把您作为一个法律专家。
  崔志刚:法律专家不敢当,跟大家一块聊一聊还可以。
  主持人:首先请您谈谈您怎么看待这个栏目,这个问题比较大,可以谈很多方面,给我们概括说一下?
  崔志刚:确实比较大,评价一个栏目,对于一个电视栏目来说,有一个生存期、成长期,到了成熟期,再进行调整,我觉得《法治在线》还是在生存期和成长期,较为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栏目是2003年5月1号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频道开播的时候,《法治在线》就开播了,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整个发展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它目前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排名前两个季度是第二位,第三个季度是攀升到第一位,在观众中引起的爆炸式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连我都没有想到,我做法治节目做了十几年了,一开始是《社会经纬》,开播三年之后进入这么一个时期,但是《法治在线》仅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到了这个时期,它发展这么快,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独家的资源,就是我们这个节目有第一现场,能捕捉到法治事件过程当中最精彩的瞬间,而且是最真实的一些法治进行当中发生的场面,有的可能是观众比较爱看的抓捕镜头,在警匪片中很精彩的,也有对人性深处的挖掘。
  这个栏目在新闻中心,新闻中心就是跟很多的司法部门联系,它能够获得独家的第一手资源,因此在报道的时候,可以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观众比较乐于接受,成长到了这个时期,最大的因素它获得的独家资源比较好,第二个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富有活力,很有活力,也很有经验,很多的记者长期从事法治报道,大家都很有热情,希望把这个栏目办成第一个法治栏目,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法治报道,现在到了这个地方之够,有一种如鱼得水,回家的感觉,加上这么多因素在里面,让我评价我自己的栏目,我非常喜爱我的栏目,目前它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主持人:说了独特的资源也说了自己的团队,简单说了一下,崔老师比较谦虚,在央视7年了?
  崔志刚:严格来讲,94年到中央电视台,10年的时间了。
  主持人:我看介绍资料晚介绍了两年,说是94年开始创办《社会经纬》。
  崔志刚:创办《社会经纬》是7、8年的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是94年就到了。
  

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2)
主持人:刚才问了概况,你着重说了一下《法治在线》节目这么受欢迎。北京台有一个不错的法制栏目,徐滔老师的《法治进行时》,她那个节目在北京电视台排行第一。
  崔志刚:不单是在北京地区,如果在别的地方看到这个栏目,收视率也很高。
  主持人:现在各个地方台,上星和不上星都有很多法治方面的节目,可以说用一词老词说百花齐放,作为一个央视的法治栏目,相对于地方频道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崔志刚:你问的问题,中央电视台做法治节目,你比兄弟台,你的优势强在什么地方?强倒不敢说,电视是一个实战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事业,按理论上讲,大家不管在什么地域,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在制作节目上,智慧的表现是差不多的,如果要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包括你刚才说的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跟同类的节目相比优势在什么地方,主要是北京作为一个首都独特的地理优势。我们都知道,中国最高的司法权力机关都集中在北京,我们跟他们有非常好的合作,同时有一大批的专家和学者,比较好的法律专业,一些最好的学校法律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在北京,所以从他们那儿也能获得很多有益的营养,再一个毕竟站在中央电视台,能够汇集全国来自于不同方面的信息,无论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来说,要是有优势的话,主要的优势是集中在这些地方。
  举个例子说,在一个外省市台做法治节目,也能捕捉到现场当中精彩动人的瞬间,但是在理性的提炼上,在思想的高度上,可能得不到这么强有力的支持,所以表现出整个节目的品质上,跟我们的节目相比,如果说有差距的话可能在这方面有点差距。
  网友:崔老师,您觉得总体来说,法治节目,特别是央视的法治节目,到底有多大的社会效益呢?
  主持人:这个问题其实也非常大,可能想问央视的法治节目对社会有益的方面表现在哪一点上?
  崔志刚:这个不光有网友问,平常生活当中,我的朋友包括我的家人和同事谈起来也经常说到这个问题,现在大家看《法治在线》,包括喜爱看《法治进行时》,包括以前的《今日说法》和《社会经纬》,很多人感兴趣,或者说猎奇,或者说追求一种视觉上的效应是这样一种心理多,还是说能够得到一种普遍意义上提炼层面的社会的效益更多一些?
  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我就说第一位,作为一个电视节目,我们所要追求的肯定是它的可视性,因为我们干的是电视,我们不是搞法律学术研究,第一位肯定让大家能够看下去,能够感觉你这个节目好,就比说你开一个菜市场,首先让人感觉吃这个菜味道不错,在这个基础上再有营养,如果你仅仅有营养,做的质量不够,大家不会尝试。说的最简单一点,大家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深度,要有厚度,要有社会意义在里面,比方说你做完一个节目之后,让大家看完之后,不是简单获得一种感官上的逾越和一种欣赏,我们做过很多抢劫的场面,刚开播不久,曾经播出在广州的高速路上拍到抢劫镜头,非常的刺激,非常好看,过后我们没有简单把这个信息处理掉,我们进一步在节目当中告诉大家怎么样防范抢劫,同时这些人怎么样走上抢劫的道路,在公安机关在打击这方面,我们怎么样部署游动的警力来打击,大家在获得一种感官上的欣赏之后,从社会上得到有教育意义,这是我们节目正在做的,下一步继续要做深的一个地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3)
主持人:得到的反馈是怎么样的?
  崔志刚:大家的感觉更多的观众包括现在提问题的观众更多也会说到,希望能从节目当中你们再做的深一些,我经常收到这样的信和电话,你们的节目在现在的基础上做的深一些和权威一些,包括我们的领导经常要求我们,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触摸中国法治进行的脉搏,你就要触摸的准确,另外你是权威的触碰。
  主持人:除了主持工作之外还有什么?
  崔志刚:大量的时间用来充电,你做这样的节目,面对的案件类型是各种各样的,虽然说经过么多年的积累,大部分从刑事、经济各种类型的案子接触不少,毕竟法治的领域太广阔了,需要各种方面的学习来不断的吸取营养,给自己充电,包括跟专家探讨案情的时候,甚至做深入探讨的时候,第一不能上外行话,第二你要让观众最想知道的信息从对方的口中挖出来,自己得拼命的学习。
  主持人:除了自身的进修和不断的提高之外,你想把这档节目做深、做的更有影响力,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崔志刚: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问这个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不是我们节目做的还不够?
  主持人: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或者是网友的角度,不可能了解这个节目做的背后是什么困难,只能看到播出的节目内容,所以网友包括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们知道困难有很多方面,肯定一方面有审查的原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尤其是法治类的节目怎么样通过审查?
  崔志刚:其实审查不是问题,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法律节目来对比其它的政策舆论的导向性的节目更好做一些,你刑事案件最后的结论罪与非罪,民事案件是是与非,错与对,行政案件是作为与不作为,对于经济案件最后得出是非常公正的是与否的结论,天然就有一种结论在里面,所以我们在进行舆论引导的时候,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我刚才说的深,是怎么样把它所反映出来的意味通过更多的形式让观众知道。我们《法治在线》是把法治理念更好解释给大家,并没有承担更多的评论和探讨的功能,说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不是太多。
  主持人:限制并不是特别多?
  崔志刚:对。
  网友:崔老师你好,比如你们在播出的时候,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重大的案子一直拖者,你们播出大部分是已经破了的案子,还有很多不能放在台面上的案子,肯定是不能播的,是不是?
  崔志刚: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我们虽然说是一个日播栏目,可以这么说,每一天都播《法治在线》也就是365天,我们不是每天都播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案件,我们是服务于大众的媒体,我们所选取的案件有一定的典型性,它能容纳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我们尽可能把所有有代表意义对社会有教育意义的案件类型尽可能展现给大家,难免做到挂一漏万,理论上讲是是正常。
  第二个从主观上讲,每一个观众朋友不像我们的创作人一样,每一个类型都熟悉和了解,也许他观看的类型在前面播出的节目当中已经有所表现了,他没有看到,他就认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案件怎么没有在节目当中播出呢,类似的东西已经有了,作为选题来说我们不可能再选这样的题目。再有相当恶性的案件,比如说他作案的手段,犯罪的细节比较残忍,我们考虑到播出去尤其对青少年观众,对整个社会的教育意义不是很强,我们也不能让它起到比方说看完之后模仿我们的节目后做什么事情的效果,我们就不会选择这样的案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崔志刚新浪网聊天实录(4)
主持人:我记得敬一丹大姐来的时候,谈到《焦点访谈》栏目有很多好选题都比毙掉了,他们出了一本书,书里面有一个透露,尤其是一个好选题,做完了不能播,那种痛苦,怎么去宣泄这种痛苦,怎样解决这个再战的过程,她来的时候给我们谈到了,我想问问你你所处的栏目里面有这样的情况吗?
  崔志刚:有过,有过不止一次,我们整个节目,记者很辛苦采访完了,编辑完了,录像作为主持人这部分完成很琐碎,常常干到深夜,再补一点简单的东西就播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