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状元制造法则(节选)-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多“听听”青春期孩子的心里话(2)
陈三鉴的父亲说:其实只要你放下长辈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再怀有一颗“让我们掮着因袭的闸门,放他们到宽敞光明的地方去”的慈爱之心,就不会遇到沟通的困难。我的孩子很愿意和我交流,并接受我的影响。平时我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十二个字:尊重他,关注他,帮助他,赞美他。
  张利的父亲说:我与孩子交流,是通过一些小事进行渗透。比如他高中住校的时候,我会经常去看望他,给他送些营养品,让他加强一下身体。有时候就算没有什么事情,也会特意去看望孩子一下,问寒问暖,聊上几句,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他的支持。
  范锦鹏的母亲说:与孩子交流时,我主张多和孩子讲讲自己的事情,让他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孩子就能够了解父母,就会懂得体谅父母的心思,懂得为父母着想了。
  而范锦鹏的父亲则十分强调家庭的作用。他认为要多说说家里的事情,这样更容易与孩子在心理上拉近。他说:
  家庭是一家人的结合点,在这个幸福的漩涡里,一切交流都变得很容易很简单。而且可以和孩子多谈谈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可以拉近距离。其实孩子也是很喜欢父亲的,只不过有时候觉得父亲不如母亲和气,但是只要心平气和地聊天,慢慢地孩子也就会打开他的心扉。孩子上高中后,要一个多月才能回家一次,有一次回来之后我们父子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休息。但是一直找不到太好的契合点,我感觉有许久没有和儿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于是我便从家里的话题开始,聊的是家庭收入问题,其实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应该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个明确了解了;我和儿子一起算算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对比一下近几年的变化,再筹划一下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沿着这个话题聊了很多,包括他的学业以及平时学校生活的乐趣和烦恼等等,一直聊到深夜。父子之间的感情自然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
  曲楠的母亲在谈到沟通时,惋惜地说:可能我们与孩子沟通不够吧,有时候孩子比较自闭,不想与别人主动交流,所以我这种放任自由的方法丧失了很多与孩子交流的机会。我想如果是一个外向的孩子,我的所作可能会更有效;但是太外向的孩子又往往容易走上弯路,家长又应该给予一定的提醒、纠正、引导,至于方向、行动方式都应该有孩子自己来决定,当然我并不拒绝与他讨论。母亲要对孩子予以足够的信任,只要孩子没有大的方向上的错误,就多给孩子一些自由,不要把他管得太紧。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任何人的成长都存在这一点,我所做的就是任其自由发展,当然这都是在一些无关大局的事情上面,重大的事情还是要与孩子贴心沟通。孩子也会了解到父母的苦心,能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会变得更加乐于接受建议。所以我觉得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和孩子耐心地交流,这样才能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张群的母亲在谈到沟通时也有同感,她说:我们没有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只注重强调自强、自信、自立,不依赖他人,做安分守己的人,与人礼让,所以他与人沟通能力、和谐关系能力不够强,竞争意识不强,这些,却恰恰是生存的重要因素。
  尽管这两位母亲在与孩子沟通时认为做得不到位,但她们却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地与孩子多沟通。杨哲的父亲杨先生认为自己与孩子沟通也不到位,他说:我对他基本没发过什么脾气,动手好像也没有过。小的时候经常给他买玩具,陪着他逛公园之类,后来他长大了,我因为忙很少和他说话。因为沟通不够,导致他性格比较内向,上中学时不主动和别人交流,我试着和他多谈谈,有时他还烦,没有办法。这也是我家孩子教育过程中我们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吧,好在孩子从小懂事,喜欢自己钻研,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去想清楚,然后自己做出决定。不过我们家长会紧紧地跟在孩子后面观察,总是担心他会有什么问题放在心里,把自己给憋出心理疾病来。让我感到庆幸的是,上大学后他性格变得开朗多了。
  其实,杨哲上大学后性格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他很懂事,很聪明,适应环境能力强,更多的是与父母背后的关注密不可分。对此,杨哲的母亲说:
  上大学之前,孩子一方面因为学习压力比较大,一方面也是从小的性格关系,很少和我们交流。当时确实也没什么办法,我们只能在一旁支持他好好学习,不给太多的压力。不过孩子自己还是能够把握住大的方向,能够把全部心思用在学习上,况且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我们会细心观察孩子的举动,并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意见,发现孩子一切都挺正常,所以我们也就没有过于担心孩子会因为缺少交流而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杨哲性格内向,父母不能与他面对面沟通,但是,他们并没有放松与儿子的“沟通”交流,而是通过孩子的班主任,来关注儿子的成长,这样的沟通方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沟通方式。
  张利的母亲觉得与孩子的交流应该自然,她说:我认为平时不需要刻意沟通,顺其自然就好,如果特意和孩子沟通些什么,反而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压力。只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让他明白:父母对事物的了解和生活的经验,可以指导他的生活。而且要让他知道父母是永远对他最真心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所给予孩子的都只是无限关爱和支持,而没有丝毫的嘲笑或鄙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多“听听”青春期孩子的心里话(3)
平时我们比较繁忙,与孩子沟通不够,有时候会对孩子一些想法不是很理解,从一些事情上也看不出来孩子心里到底在琢磨什么。不过幸运的是,孩子也没有偏离自己正确的轨道,学习一直比较用功努力。平时的一些小烦恼都是他自己去解决,我们父母在这方面对他的帮助实在是有限。
  我认为,孩子应该敢于敞开心扉同父母交流意见和看法,孩子与父母本来就是一体的,应该彼此尽量做到没有隔阂。这样最好。
  谭金权的父亲提出与孩子的沟通应该在轻松愉悦中进行,最好能够在和孩子一起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中自然的交流。他说:我们父子两人经常一起去打猎,有着这一共同的爱好,使得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易行。一旦孩子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压力了,我就会陪他去打猎,游走于高山峻岭之间,使人的心胸也为之一阔,孩子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一直到现在,每当孩子放假回家,我们依旧经常去打猎,快乐依旧。我认为找到一个和儿子共同的爱好是彼此进行沟通的一个好手段。就像我们经常一起打猎一样,彼此的关系自然拉得很近,交流得也很融洽。从小到大,孩子和我的关系一直很好,他也总是把自己的烦恼向我吐露,然后一起商量应对措施。
  杨哲的父亲说:我觉得做父母的一定得尊重孩子。不过作为一个父亲,有的时候关心一下孩子对未来的想法,适当提点自己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孩子尚没有社会经验,许多事情都是校园内学不到的。我以自己积累的那些社会经验,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经验,都可以让孩子少走些弯路。
  谭金权的母亲说:我觉得不要过多的干涉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相信他,孩子有他独立的人格;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彼此尊重是很重要的,只有彼此尊重,孩子才有可能听从父母的建议或者向父母请教自己内心世界的某些难题。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总是想当然地让孩子去做什么,这样往往是达不到预定效果的。当然这也要取决于孩子的自制能力和成熟程度,不过我想一定要信任孩子,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
  张群的父亲说:家长不要耍家长的权威、认为自己都对,尽量做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家长共同讨论,以取得共识。
  从状元父母讲的亲身体会来看,沟通方面的捷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孩子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是情感的升华。通过沟通,既能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态度。通过交流,可以打破误解的坚冰,可以跨越代沟的樊篱。
    梅朝耀点评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平时爱说话的孩子突然就变得沉默不言,不愿意对家长敞露他们的心声,有的孩子还会变得孤僻。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青春期锁闭心理”。这种心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快地下降,更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缺陷。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青少年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作为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的这种行为,理解孩子,不能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而是少说多听,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心平气和地听听孩子的心里话。阮庚梅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瑕的世界!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最好从以下两点去做:
  第一,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要努力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适当放下家长的架子,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居高临下”的交流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远离家长。沟通需要理解,这不仅仅是听懂对方的话,更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要学会移情,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
  第二,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孩子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思想不成熟而语出惊人,此时的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言论表现出十分讶异的表情,更不能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要全心倾听,抓住孩子说话的要点,等孩子说完了,再进行引导。引导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能用强硬的语气。
  其实孩子不是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往往没有耐性听完他们的心里话,或者是转移话题,将交流变成对孩子的批评。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表达,尽量多听少说,当孩子主动与你说起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他的一些观点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倾听。青春期的孩子倾诉欲都很强,只要家长能够耐心的听孩子讲话,在交流的时候让孩子多说,改变传统的“家长说,孩子听”的交流模式,就能够打开孩子的心扉,使孩子乐于与家长交流。
  经常有家长抱怨说“我们也是高学历,为什么孩子老是说我们‘老土’呢”。其实,当孩子这样说家长的时候,就表示您与孩子的观念已经脱节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代沟”出现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孩子能从很多途径得到信息,他们所掌握的资讯要比家长的更新更多。因此,当孩子在不断的进步的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止步不前,以原有的眼光来评判事物的话,代沟就产生了。当孩子说你老土,或者是与孩子之间的话对于你来说好像是暗号的时候,就表示家长应该要学习了。家长必须时时充电,让自己跟得上孩子的步伐。这样才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这样交流起来才能更加地贴近。
  

多“听听”青春期孩子的心里话(4)
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把握好交流的时机。比如说在吃晚饭后,大家做到一起,听孩子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个时间比较轻松,也容易让孩子主动地与家长聊天。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是读寄宿学校,一周才回来一次,因此家长更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不能孩子刚到家,就急着问他的成绩,而是把握好时机,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交流。比如说孩子住在学校里,一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就可以让孩子给你讲讲寄宿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趣事,以此来打开交流的话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状元档案
姓名:苏东
  年龄:21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类
  特长爱好:读书、体育、音乐等等
  籍贯:黑龙江
  高考成绩:数学满分状元
  座右铭: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程玉洁
  年龄:48
  教育程度:大学本科
  职业:杂志社编辑
  特长爱好:看杂志
  记者:孩子进入青春期,如何与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已成了令家长头痛的一个难题,你在孩子的青春期是怎么做的?特别是在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上?
  母亲:多与他进行交流,当然,这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孩子愿意与你谈话时你才能和他谈,不带任何强制性。因为这时的孩子,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思想上开始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往往对异性会生出一种朦胧的好感。如果父母的话没有说服力,是难以获得孩子的共鸣的。所以,当孩子与异性同学关系密切时,不要慌,而是走进孩子内心,与他一起容纳他的朋友。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苏万军
  年龄:50
  教育程度:大学本科
  职业:机关干部
  特长爱好:看新闻和报纸
  记者:您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
  父亲: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都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家长应该帮孩子度过人生的这一关,就显得很重要。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业,甚至于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处在现在这个社会,不良因素又太多,孩子接触这方面信息的渠道很广,可以说防不胜防。是堵是疏,就在一念之间。
   。。

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1)
  ———尊重孩子那段青涩美好的“恋情”
  青春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
  ———罗素
  目前,“早恋”已成为两代人之间一个最敏感的话题。孩子们困惑,家长们忧心忡忡。其实,“早恋”的提法是不正确的,既然是“恋”,就没有一个时间上或期限上的限定。确切地说,中学生之所以不适宜恋爱,并非他们处在一个过早的年龄阶段,而是他们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生理已经成熟,心理还很幼稚的时期。有人拿“早恋”的个例来简单说明早恋的利弊是草率的,他们无非就是对学习是否受到影响为衡量标准,而这种标准恰恰忽略了作为情感问题的深层的道德标准。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苏东,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上初二时,他对同班一位女生产生了朦胧的感情,并且两人的恋情已有所发展。当苏东的父母亲面临着家长们谈“早恋”色变的问题时,是如何做的呢。下面,让苏东告诉我们吧:
  我的同学林婉,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非常干净、清爽温柔、人人喜欢的乖乖女孩,和我一样,也是这所重点中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二下学期,我们互相有了好感。在一起写作业,一起上网聊天……总而言之,和她在一起无论干什么都非常愉快,更奇怪的是,一些平时觉得很难的问题,经过我们两个人的讨论,很快就能解决。
  虽然我和她彼此都有好感,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但都不敢让对方的父母知道。
  和林婉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