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乱局--金融危机五大悬案-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的一次重新洗牌。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他认为美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面临长期陷入衰退的风险。这是迄今为止布什关于金融危机发表的最为沉重的讲话。目前的系统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高于一切。
  没有人料到了次贷危机的严重后果,也没有人有能力阻止或控制金融危机的蔓延,补救无济于事,只有宣告死亡才会看到新生的希望。
  次贷危机的核心——房地美和房利美
  2008年六七月间,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c)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以下简称两房)爆出了巨额财务危机,从而掀起了又一轮次贷危机狂潮,随之而来的是美国三大股指暴跌,两房股价损失过半。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2)
为了控制局面,阻止房价下跌,抑制次贷危机蔓延,2008年7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宣布对房地美和房利美注资3000亿美元,大约40万无力还贷的购房者有望获得政府担保。这是当时美国政府为解决次贷危机而采取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行动。其注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美国参议院通过该法案后,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说,该法案有关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救助条款对确保美国市场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美国房市可望由此“转危为安”。美国政府之所以痛下血本挽救两房,是希望一揽子解决次贷危机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不过,令美国政府失望的是,对两房的救助并没有止住两房股价下跌。到2008年8月底,两房股票已在年内连续跌掉了9成左右的市值。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仍没有止住两房股价狂泻。9月9日收盘,房地美股价下跌8275%,报收088美元,房利美股价下跌8963%,报收073美元,距离成为废纸仅有一步之遥。两房问题弄得美国政府焦头烂额,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前世今生
  两房是美国政府资助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充当着强大的中间人作用,经营模式是从银行手中收购抵押贷款,持有或将贷款证券化,卖给投资者,使美国人可以得到更便宜的贷款;这也使得银行能发放更多的贷款,进一步扩大房屋拥有者的队伍,两房则从中得到丰厚的利润。
  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金融机构正式将两房的运营模式当成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救命草,迅速复制,将次贷推向历史新高,最后泡沫破裂,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房还有引发次贷危机之嫌。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这两家机构在美国住房融资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美国国会为保证住房贷款市场资金流动而立法设立的机构。 两家公司不发放贷款,但持有贷款或为贷款担保。房地美和房利美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这两家房贷机构拥有或提供担保的抵押贷款总值约5千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所有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的近一半。
  到了2004年,也就是次级贷款开始火爆的时候,形势发生了变化。市场上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两房的经营模式被竞争对手模仿,两房的市场份额受到威胁。恰在此时,美国国会要求两房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贷款。不去抢占市场就会背离政府成立该公司的初衷,这是两房的使命。作为两房股东的投资者也极力怂恿两房大胆收购住房抵押贷款,以图高额回报。而银行提出的要求则令两房为难,要求两房尽量收购最具风险的贷款,否则将断绝与两房的业务来往。
  在银行、国会和股东的三重压力下,两房从此走向充满荆棘的山间小路,随时都有坠崖的危险。2006~2008年间,房利美收购和担保的高风险贷款是公司此前历年总和的三倍。最高峰时,占美国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份额的40%。
  房利美曾在2000年宣布,公司将计划在2010年前从低收入、少数族裔和有风险借款人手中收购2万亿美元的贷款。其实,两房并不发放贷款,不过是一家抵押贷款保险公司,而收购的高风险贷款是埋伏的定时炸弹,购房人一旦违约,坏账就会烂在手里。高风险贷款一度将两房利润推向顶峰之后,又将两房推下悬崖。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拥有或担保6万亿的美国房屋贷款。两家公司税前亏损和冲减达到770亿美元,迟付率是29年来最高。穆迪公司当时预测,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部金融机构的损失大约为9259亿美元,给美国的金融市场秩序造成灾难性破坏,也使房市雪上加霜。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3)
◆ 两房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隐性担保”(Implicit Guarantee)是两家公司麻烦最大的源头。借用半政府的名义,两家公司实际上迷惑了投资者,也为两家公司混乱的管理蒙上一层面纱。投资者因此陷入误区,想当然地以为两家公司担保的债券介乎国债与公司债之间,通常被认为风险仅次于国债,而且出问题时有政府担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投资者的错觉变成了现实,的确,美国政府不会袖手旁观。
  尽管2000年3月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加里·金斯勒(Gary Gensler)建议对两家机构加强监管,并向国会发出警告,“两房”没有从联邦政府得到资金,也没有政府的担保,但无人理睬。
  “隐性担保”概念使得两房可以用优惠利率借贷并支撑美国房市,也使得两房在经营方面胆大妄为,勇于冒险。2004~2005年间,其他金融机构见势不妙,迅速撤离,而“两房”反而扩大非担保次级债和Alt…A债券,业务规模扩大到5万亿美元,由次贷作抵押的私募债占整个投资组合的92%,Alt…A为58%,赢利可观。
  谁料想市场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两房也未能幸免,其价值2170亿美元的未达到证券化要求的贷款做成的债券(NonAgency Securities)曾是华尔街最赚钱的业务,短时间内迅速缩水。那些结构投资工具SIV和证券公司投的是相同产品,遭受4520亿美元的信用损失和冲减,导致更大的价格波动,两房损失加重,最终品尝苦果。
  这是房利美从未遇到的惨景,公司收回的位于密歇根州的一套三室的房子出价6900美元,房屋中介建议将价格压到5000美金,还是无人问津。人们哪里曾经想到,这套房子在2005年的售价达到过11万美元。
  截至2008年3月31日,两房持有价值69亿美元的止赎权房屋,而全美8500家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银行总共持有的类似房屋价值才有856亿美元。止赎权房屋一般平均折价20%出售,以这个比例计算,两房仅在止赎权房屋上的损失就达139亿美元。
  在次贷危机连续几次冲击波的影响下,房利美市值由2007年底的389亿美元下降到100亿美元,房地美的市值由220亿美元降到50亿美元。投资者担心房价继续下跌会继续影响两房的抵押贷款和投资价值,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弥补损失。但筹资市场一片狼藉,债券投资者担心公司的安全情况,抬高风险溢价;如发行新股又会稀释现有股票的价值。再说,目前这样的市场谁又会买它们发的债呢?所幸的是两房资本金比较充足,超出监管当局的规定比例,真正的威胁还是来自市场的恐慌。
  对于块头庞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监管机构必须尽早解决两家公司的角色问题,目前的结构不可持续。
  ◆ 两房出现问题降低的是美国的整体信誉
  各类政府债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萎缩,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外国投资者只好寻找更安全的去处,两房成为最佳选择。两房见势也加大了营销力度,在华尔街的帮助下,向海外出售了数十亿美元的证券。营销方面借助政府名誉,打宣传战,在海外营销都将其产品同国债相比,甚至仿照国债的营销方式。
  房利美和房地美遭遇的困境引起美国境外投资者的极大担忧。因为这些境外投资者持有大量两房债券。截至2008年3月,亚洲有8000亿美元,在欧洲,卢森堡有390亿美元、比利时有330亿美元、英国有280亿美元、俄罗斯有750亿美元,此外,中东地区的主权基金也是大买家。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4)
实际上,1/10的美国抵押贷款在美国以外的机构和政府手中。如果两家公司出现问题,对美国整体的信誉将是重大打击,同时影响到美国政府的信用质量,将会加大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风险。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可能国外投资者放弃对美国的投资,那么对美国的住房、汽车和信用卡贷款将是更沉重打击,这也是为何鲍尔森向国会求救,采取一切可使用的手段处理危机。
  美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挽救雷曼兄弟公司
  2008年9月15日是个转折性的日子。这一天,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引发了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从此,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6日,雷曼兄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福尔德被美国政府传讯。福尔德由此成为本次金融危机中在国会听证会上过堂的第一人。福尔德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就是进到坟墓中他也不明白为何政府只救AIG,而让雷曼倒闭。
  在处理金融危机的问题时,美国政府一度轻视了雷曼兄弟公司。当雷曼股价出现大幅滑落时,联邦政府见死不救,希望行业采取拯救行动。
  雷曼倒闭的时气确实很背。阴差阳错的时间安排把雷曼兄弟公司送上了不归路。9月初,全美范围房价下跌、抵押贷款坏账增加和抵押品赎回权丧失案增加,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出现120亿美元亏损;为了不再给已陷入困境的房市雪上加霜;美国政府决定出面接管两房。预计美国政府至少要拿出2000亿美元以稳定两房并解救两房担保的5万亿美元的家庭住房贷款。
  雷曼倒闭同两房被接管相距只有一周的时间。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庞大的债务引来愤怒的纳税人和媒体舆论的一致批评,再去拿公众的钱去救雷曼将会引火烧身。另外,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也坦言,雷曼的窟窿深不见底,不知道要拿出多少钱才能补上。万般无奈的美国政府只好寄希望于哪一家金融机构能够接手雷曼兄弟公司。
  ◆ 雷曼兄弟公司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雷曼兄弟公司是华尔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分支机构和业务遍及全球。
  1850年成立时,雷曼只是一个阿拉巴马棉花交易商,一度被美国运通公司兼并。自1994年从美国运通分离出来后,雷曼兄弟公司在现任CEO理查德·福尔德的带领下,在华尔街充满火药味的竞争舞台上不断创造着新的神话。
  1973年的石油危机期间,雷曼兄弟公司在利率策略上判断错误,造成公司连年亏损,一直未能摆脱亏损阴影,1984年遭到美国运通公司收购。那时的福尔德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主管,他反对将雷曼卖给美国运通公司,但最终未能奏效。1994年,雷曼兄弟公司从美国运通脱离,再次成为独立运作的投资银行。
  1998年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出事,雷曼受牵连,现金出现短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时,雷曼又经受一次考验,在华尔街裁员风潮中果断决定留人,只不过工资少付,用股票抵工资。
  随后到来的是美国经济繁荣期,2003年,雷曼以30亿美元收购资产管理公司纽博格·贝尔曼(Neuberger Berman);2004年加入次贷市场的热潮,同时买下加州一家抵押房贷银行和专做介于次贷和优级贷之间“Alt…A”贷款的奥罗拉贷款服务(Aurora Loan Services LLC)银行,用稳定的流动负债增加收入,次级债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悬案之二 次贷危机是如何升级到金融危机的(5)
美国住房市场的火爆使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如虎添翼,雷曼2006年房地产相关业务收入猛增56%。根据彭博社统计,2007年雷曼兄弟成为伦敦证交所的最大券商,2007年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雷曼在华尔街的投行中以专项业务见长,固定收益业务做得最出色。
  ◆ 福尔德的方向性错误
  “政府为何不救我们?”成为雷曼总裁福尔德心中永远的痛。
  谁都没有想到,改变历史的焦点就戏剧性地落在福尔德这个“小人物”的头上。
  62岁的福尔德喜欢说他的身体中流淌着绿色的血液(雷曼的公司颜色)。曾多次将雷曼从危难中解救的福尔德是个从不服输的CEO,本科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并取得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1969年进入雷曼,不过当时的他只是个实习生,工作了近四十年,一步步爬到最高主管,从没有离开过这家公司。
  接任雷曼兄弟独立后的CEO,对福尔德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的职业顶峰。这位曾经登上《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的一号人物,拥有运动员的体魄,喜爱举重,不苟言笑。员工都惧怕他,给他起的绰号是“大猩猩”。尽管如此,福尔德在领导方面具备特殊才能,总能够让员工跟着他走。
  福尔德的工作特点是决策过程快速、准确,从不失手,是债券交易方面的大赢家。这让他在华尔街久负盛名。美林的一位合伙人对同事说,假如福尔德在你前面买乐透,你就递给他2美元,因为这个家伙肯定赢。
  但福尔德的身上也存在着与华尔街其他CEO一样的弱点——过于沉迷于自我。福尔德驾驶着雷曼这艘巨轮,渡过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后,又经受住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考验,在惊涛骇浪中显出了英雄本领。
  2007年下半年,雷曼在CDO方面还没有太多的风险。同那些出了问题的银行相比,雷曼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第一季度报表上是赢利,公布了489亿美元的利润。带领着雷曼兄弟公司经历过数次全球经济大风大浪的福尔德,登上了美国前四大券商的宝座,成为叱咤华尔街的风云人物。
  ◆ 雷曼兄弟公司为何倒闭
  在贝尔斯登倒闭案发生之后,美国NBC电视台两位财经电视记者感觉金融市场上将会有更重大的事情发生,因此在制作节目的现场直播过程中一直在不停地聊天,意在等待有大事件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宣布,但直到节目即将结束也没有发生什么。此时,一位主持人无奈地摊开双手,抬起头说:“天空没有塌下来(The Sky Is Not Falling)。”过了半年多以后,华尔街的天空真得塌了。
  自3月份贝尔斯登消失之后,雷曼兄弟公司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下一个”焦点。一时间倒闭谣言不断,吸引了不少热衷于做空的投资者。尽管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下一个会是谁”心知肚明,但心里还是希望雷曼能抗过去。谁料谣言终于变成现实。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老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最终难逃被次贷危机击溃的厄运,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在次贷的诱惑下,福尔德似乎也嗅到了赚钱的机会,进军房地产成为雷曼新的发展战略,和其他遇难银行一样,犯了方向性错误。
  雷曼过于迷恋次级债带来的巨额回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4~2007年间,雷曼经历了次贷的巅峰时刻,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