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穷人缺什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巨星就是巨星,巨星的地位不是哪一部电影缔造的,也不是哪一个人捧出来的,她是由时刻不断的创作,时刻不断的新闻,时刻不断的影响力造就出来的。巨星的产生其实不是核爆炸,而是水滴石穿。艺坛天天爆炸,只能产生许多新人,而要迈上巨星的宝座,确实得日积月累。
  靠轰动靠包装只能产生小明星,真正的巨星必须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射魅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赏赐一个大臣,就让他自己提一个方案。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装4粒,第四个格子装8粒。依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办!
  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
  我估计那大臣是被杀掉了,敢开这种玩笑!
  穷人就像棋盘的前几个格子,1粒米和2粒米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穷人创业基数太小,起点太低,就算你发展的速度很快,你疯狂运转,还是个小雪球,说不定没等你滚大,天气已经暖和了,雪又要化了。
  穷人的发展很难,起步难,坚持更难,面前就那么几颗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几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
  铺垫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第1颗米,就没有后面的斗载车量。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能不能等到最后那一天,就看你的功夫了。
  人都有艰难的时候,拳击比赛中,如果双方攻防能力相当,是什么决定整场比赛的胜负?抗击打能力!谁经得起打,谁就笑到最后。
  可以说,富人是被打出来的,每个富人身上,都曾经伤痕累累。人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智力,而是精神,每个富人的奋斗史,都会证明这一点。而穷人要想成功,也要有挨打的准备。要努力,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把一件事做透
有一个寓言“猴子掰包谷”,说的是猴子在包谷地里收获,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又扔掉手里的,去掰那个“更好”,不知不觉走到玉米地的尽头,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癞子包谷。也只好将就了。
  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可是换了你,又会怎样?
  猴子犯傻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包谷有一层一层的壳包着,里面的内容究竟如何,并不那么容易判断。其次,太多的包谷摆在面前,形成了诱惑和干扰。只有一个包谷时,你会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包谷,你会放在一起比较;满眼的包谷,你就分不清谁是谁了。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一律地摇曳生姿,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谁?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一把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
  我们都熟悉一条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的“多数”意义并不大,反而是“少数”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一个将军的某一个念头,可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从这种意义来看,很多人的血是白流的。十只股票中,你只要买对了两只,这两只所赚的钱,也许比其他八只都多。一个公司,占总人数20%的那部分员工,却创造了超过80%的利润。同样,只要有20%的员工和你捣乱,你这个公司基本上就稀里哗啦了。
  穷人创业,往往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赚钱的机遇,也曾经有过潜力很大的项目,那真是一段愉快的日子,干什么都顺,前途无限光明。然而当那一阵高峰过后,日子又渐渐平淡了,许多人便开始烦躁,一心想创造新的辉煌。于是大量的精力用于开拓,原来赚钱的事反而顾不上了,时间一长,自然废弃。
  千辛万苦开了头,却不能坚持下去,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选择,等到发现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才像那掰包谷的猴子,随便对付一个了事。
  一个好项目的珍贵,是要在事过很久以后回头再看,才能发现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正如你买了十只股票,也许80%的利润来源于其中的两只,如果你不紧紧把握住它们,狠赚一把,那另外八只的亏损就可能把利润全部吃掉。
  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那两只赚钱的股票也许并没有消耗你多少时间,另外八只赔钱的买卖,却让你殚精竭虑。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捷径,千万不要以为机会遍地都是,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手上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放弃比抓住更难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十年的准备,那么连十分钟都不要持有。”说起来容易,可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为中国股市的中国特色,在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里,想持股十年,不是有病!
  其实,中国股市的毛病,并非只有中国才有,美国一样有“安然事件”,一样有“网络泡沫”,一样有“次贷危机”,一样有“金融风暴”,投资者一样套得很惨。做了一辈子股票的巴菲特,并不是随时都在买卖股票。“9?11”之前的十多年间,美国股市走牛,一片莺歌燕舞,多少人大把大把地买,大把大把地赚,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以至于被一些人视为“过气股神”。然而,当一连串的打击把美国股市推入深渊,不少人血本无归时,巴菲特却以他的稳健投资避免了损失,在别人哭天喊地的时候,他还在稳稳当当赚钱。
  生姜还是老的辣!
  他说,这几年他几乎没有买进新股票,因为他还没有发现值得买的。以美国股票的数量和质量,挑出一两只值得买的股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他却偏偏选不出来,可见他的标准之高,眼光之独到。既然准备持有十年,就必须要有绝对把握,没有绝对把握,他宁可不做。
  很多时候,决定不做比决定要做更难,放弃比抓住更需要定力。
  现在都说人心浮躁,根本原因就是欲望太强烈,向往的东西太多,凡事都想抓住,也不管是不是能够抓住。就像那掰包谷的猴子,想抓到更多,结果连手上这个也没有抓好。
  古语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做好的却少。人生的机遇,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因此,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真正做好了,也就够了。
  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现在70多岁了,还没有改行的迹象,看来,他这辈子也就是个投资大师了。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富的人,排在他前面的,还有好几个。巴菲特肯定也知道做软件很赚钱,但他肯定不会去做,不管股市是牛是熊,他都吊在这棵树上了。
  任何行业,任何市场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你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自己那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如果去股市淘金,以他的实力,当个庄家,翻云覆雨,又有何难!但他如果真那样做了,他也就不是比尔?盖茨了。
  广泛涉足,难免蜻蜓点水,把一件事做透,正是富人成功的秘诀。
  

敢于做大事
穷人总是直观地认为路边的鸡毛店饭菜便宜,大饭店必然昂贵,其实不然。就算小饭馆单价确实便宜,但如果敞开肚子,毫不节制乱点一气,最后结账数目也是可观的。何况小饭馆并不一定便宜。你看过《水浒》没有?孙二娘可认识?她那店感觉如何?不要以为店小老板就善良,大饭店反而更讲规矩,更重信誉。小饭店生存艰难,说不定早就练就了一身刀技,宰起客来绝对是稳准狠。
  何况还要算一笔账,要是在路边的苍蝇馆子吃坏了肚子,你还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穷人不妨壮起胆子走进大饭店,试试。先问个价,如果不行,无非是退出来而已,又不损失什么,至少还长了见识,何必凭空想象,自甘平庸,自绝于更好的机会。
  做一个大生意和做一个小生意,费的口舌往往是一样的,不要认为小生意好做就选择它,很多时候两者花的工夫一样多。是否做一件事,选择的标准不应是大小,而是看自己是否适合。
  中央电视台的许多主持人都是从地方台跳去的,当年他们在地方台时,当地的观众也没有觉得他有多么出众,多么了不起。但去了央视,渐渐就气度不凡了,如果再返回地方,与过去的同事同台主持,真的就不一样了,让人刮目相看。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质,你所面临的挑战越大,对自己的潜能挖掘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有非常的建树。一个人的思维和气质常常是由他所从事的工作打磨而成的,并非他刻意如此,而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和事,每天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培养出了一种个人风格。
  环境会给每个人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人生如同一场戏,既然都是唱,都要花费同样的力气,还不如选个大舞台,扮个好角色,痛痛快快演一场。
  

候鸟式生存
人要影响环境很难,人只能适应环境。但同样是适应,却有不同的方式和结果。
  大自然中,当严酷的冬季来临,有的动物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一个冬天,就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了。而另一些动物却成群结队,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坚守自我,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
  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够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不能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都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面临更多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从这种角度看,候鸟式生存有更积极的意义。
  树挪死,人挪活。穷人往往过多地依赖环境,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这不能全怪穷人,对一个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要让他走出大山,其难度确实不是山外的人所能理解的。
  候鸟都是那种精壮的鸟,候鸟式生存对人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长途跋涉,必须得有充足的耐力和体力,还要明辨方向,要有足够的机敏,躲避沿途的风险。候鸟是不能贪图享受的,一旦上路,每天都得去寻找食物,每天都得在陌生的地方入睡。
  穷人也有很多梦想,如果你热衷于购置房屋,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那么你不是候鸟;如果你每次聚会,都是些多年的老友,你也不是候鸟。追求新的,必将舍弃旧的,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动荡不安,这就是代价。
  

不要瞧不起小生意
很多穷人瞧不起小生意,但很多富人恰恰是做小生意的,只不过他做的不是一个小生意,而是N个小生意的总和。
  曾经的中国首富刘永好,是做猪饲料起家的!城里人别说是养猪,就是看一眼猪,都会觉得邋遢。猪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所以猪只有变成猪肉,新鲜干净地摆在市场上,才能被城里人正视。至于从猪到猪肉的过程,有格调的城里人是不屑于关心的。但是就在这个他们正眼也不瞧一瞧的行业里,却诞生了一个亿万富翁,雄踞在富豪榜首。
  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是沃尔玛,世界最大的快餐店是麦当劳,他们每天的销售额数以亿计,但沃尔玛每天要卖多少的针头线脑,麦当劳每天要卖多少个汉堡鸡腿,才能堆积出那样巨大的财富呢?不要以为你只是喝了一小瓶可乐,你那一两元的消费,相对于可口可乐的亿万资产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却是绝不能忽略不计的,他巍峨的财富大厦,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元二元垒成!
  生意无大小。
  没有做过生意的人,就不是生意人,尽管每天和商品打交道,也只是个消费者。
  消费者常常根据消费的经验,将生意分成大小等级,以为那些投资少、单价低的生意是小生意,反之则是大生意,譬如经营房地产的必定是大老板,而从事柴米油盐的可能就是小商贩。其实生意的大小是由需求的大小决定的,当绝大部分老百姓还对他们积蓄一辈子也买不起的高档住宅望洋兴叹时,房地产这个盛产大老板的行业就成了吞噬资金的黑洞。相反,在一般人最瞧不起的农村,专门向那些穿得破旧,用得节俭的农民提供饲料和化肥的经营者中,却出了真正大腕级的巨商。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庞大的群体,农民的需求,也是最大的需求。农民虽然卑贱,但农民的钱也是钱,含金量一分不少。所以那些瞧不起劳动人民的人,不仅是缺少人文精神,也缺少财富眼光。
  富人对穷人的关怀,其实往往并不是出于良心,而是出于智慧,他看到了穷人不仅是劳动力,还是市场和资源,爱穷人就是爱自己。
  发现大需求,才能做成大生意。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不就是吃喝拉撒这些小事?越小的事越不能忽略,一泡尿也能憋死英雄,不信你试试,不让撒尿了,谁都不行!而谁要是能让拉不出来的人拉得出来,让拉得出来的人拉得轻松愉快,他一定能发财!
  

投资致富需要素质
世界上最大的富翁都是办公司的,但如果让你也投资办一个公司,你可能又会感到为难。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不创业办公司,又能成为亿万富翁呢?
  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式: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郾4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持续40年后,你能积累多少财富呢?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1?郾4万×[(1+20%)■…1]÷20%=1?郾0281亿,你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听起来不错,从理论上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很多人一年的储蓄可能还不止1?郾4万元,推断下去,你还完全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又是多少呢?同样依照公式:1?郾4万元×[(1+5%)   …1]÷5%=169万元,你只是个区区百万富翁。
  且不说40年后百万富翁还算不算富翁,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单就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