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学校到职场:华尔街是我的商学院-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其实是最吵闹不过的。
  我一共有七次面试——这些面试,都写在了《职场政治:华尔街人力资源案例》一书中(作家出版社,2003)。对10多位面试官的提问,我是一问三不知。我完全是一个外行,就连什么叫做外汇交易吃时间差赚钱,我都不懂。我的脑子里,那时还全都装着古典名著,《神曲》 《唐吉柯德》 《玫瑰的浪漫史》 《女皇》 《失乐园》 《红楼梦》 《金瓶梅》。刚完成博士论文的我,还没来得及洗脑换脑,就撞进了金钱的世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头撞进华尔街(5)
几年前我在清华大学的一堂演讲上,一位同学问:裔老师,你怎么从“爱的寓言”掉进“钱的漩涡”里的?同学都笑了。这个问题问得好:那是因为市场所致。1992年的美国就业市场,不需要红学家。我的博士论文《红楼梦:爱的寓言》,无法替我找到一份工作,更无法让我过上我想要的那种体面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小区,有一座独立美好的小房,白色栏杆围住的四时花园里,蹦跳着我爱得要死的小花猫和忠诚得让我落泪的金色大狗,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典型美国家庭,也像《林格风英语》中的玛丽和伍尔夫——他们的雾都生活,让我在16岁时入迷英语。当然,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和两辆漂亮的名车。可当时的现实是:90%的家庭,都需要双收入来维持,而且还是最基本的生活,就像今天——2008…2009年金融风暴的现实。我知道如果我爱这个家,我就要担起这个家的担子,至少扛上属于我的那一副担子。义无反顾。
  其实,短期目标总是为长期目标服务的。一时的妥协,不是一生的妥协;一时的追求,不是一生的追求。重要的是不要轻易的忘记自己的梦想,也不要不听人劝告,一意孤行地专牛角尖,做不成的事,偏要在做不成事的那个时间段去办。成就自己或与自己过不去,是我们选择的结果,没有人把枪搁我们头上逼我们。后来,我在华尔街的经验告诉我:学非所用,真还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体验了生活的好多方面:从人间到人尖,从华尔街高层“猎头”到项目的资金配置,从报纸专栏的写作到华尔街三部书中文版的完成和《海尔之路》英文版的完成与获奖(合作)。这些经历让我感知人生的不易和不断重塑自己self…inventing的无比乐趣。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不只一个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和许多排行榜,不是向我们展示了成功的多条道路、多种模式?
  总之,公司决定让我参加为期六周的培训。经过培训,再从培训班里选拔出来。然后再进行六周的训练,最终才能正式进入公司。好在挑选是逐步进行的,不是一下子就把我给否定了。
  进入华尔街是有潜规则的,那就是获得同事的认同。我觉得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真诚和富有激情,这使得大家对我感兴趣。就是靠着真诚和对人的激情,我才能够进这家公司,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就给公司带来五家华尔街的大客户,雷曼兄弟(Lehman),高盛(Goldman),摩根士丹利(MS)、摩根大通(JPM); 瑞银集团(UBS),这些公司全是我给公司签下来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职场成功的捷径(1)
职场成功的捷径
  ——性格与工作对接
  上班后的第一天,人力资源部的一位穿着得体、十分低调的金发碧眼姑娘妮可带我去“换装”(makeover)。她把我带到波士顿最时尚最昂贵的一条街Newberry Street去修指甲和剪头发。以前,要么我先生给我剪头发,前前后后剪得整整齐齐的,很像“五四青年”,要么我就不剪头发,长长的披在身后。当那位“明星理发师”给我梳理头发时,当我享受着耗资150美元的服务时,我突然想到了王熙风。
  在我写毕业论文时,有两个人物我一直想写,但在我的论文中却用不上,一是王熙凤,一是西门庆。在我看来,两人是“四大奇书”中最有看点的一对美男美女,如同出一辙:伶牙俐齿,讨人喜欢,对人两张脸,胆大心恨,还贪得无厌。两人确实都发了一把,但都好景不常:王熙凤放高利贷得来的金子,最后因张华还不起欠王熙凤的债,被逼身亡,闹出命案,贾家因此获罪——“治家不正”,全被抄走;西门庆靠女人搞重组,娶一个女人圈一笔财富,有明的,还有隐形的,还花钱买官,最后也人财两空——爱妾潘金莲,心肝五脏都被武松挖出来挂树上,其他就别说了:死的死,散的散,卖的卖。整个一个空。归纳起来,西门庆无度,什么事都要做过头;王熙凤则是不懂装懂,也落得一场空。一想到王熙凤那个下午天,整个大观园昏昏沉沉午休去了,瞅见宝玉走来,于是叫宝玉来来来帮她算个账,真让我好生同情!空有一身漂亮羽毛,全是借来的。我想她才应该来这里换装,先在服饰dress code上和华尔街接轨,然后去哈佛把脑子装满,再去资本市场做投行。到那时,看她还会不会投资失误,闹出人命来?
  把盘在头上的青丝剪成秀美的齐肩发;三寸长的绿色葱管美甲,修得三厘米长——那种在华尔街女士中流行的法式,涂成淡雅的乳白色;垂在两颊晃晃荡荡的纯金耳环也换成若隐若现的耳钉;脸上的浓妆改换成雅诗兰黛的自然妆,清纯得雾中看花;浑身的绫罗绸缎、烫金烙银,也换下来,昂贵低调,含而不露。不见人先听声的王熙凤,虽然改装后,性格却依然,是华尔街要的那种具有“4As”的”Natural” 自然的投行明星: attractive引人注目; articulate吐词清楚; assertive声情并茂; affable讨人喜欢。她拉着我的手,嘻嘻哈哈上哈拂。六个月上完必修课,学会所有的关键词,然后去花旗银行实习半年,武装到牙齿,最后空降中国资本市场。
  18年后的2010年,把中国的银行拿到纽约证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我的头发在理发师的手中又剪又染,王熙凤就在我的脑袋里换着身份走马灯一样出现,我俩还优劣势互补。我读的书比王熙凤多,但不是金融;王熙凤不识字,更别说讲英文了——全球商业用语,那我教她。(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写了《走进华尔街:金融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做高利贷,胆子要大。胆子大是华尔街操盘手的第一要素,我的胆子没有她的大,但我可以模仿她。重塑性格是第二要素,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证明:21天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方法:一天一点点。后天的知识很重要,但被排在了第三位,在自然天性和性格重塑之后。王熙凤没有专业知识,我也没有,但可以学。我俩上哈佛——学去!借人100两银子只给80的道理,哈佛和银行都会教我们:20两扣下来做了管理费,律师费,手续费,等等。这样一来,不就控制了部分借贷风险?借给人100两银子指望别人还120两,现实吗?张华的抵押的在哪里?KYC——know your client,王熙凤了解张华吗?
  张华的财务,王熙凤当然一点不知道。张华生意做砸了,还不起王熙凤的连本带利,只好自杀。王熙凤卷入命案官司,贾家倒霉……。
  什幺叫collateral damage连带赔偿?
  什幺叫corporate culture企业文化?
  我就这样浮想联翩。
   。。

职场成功的捷径(2)
王熙凤上哈彿,西门庆搞兼并。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对美男美女,就这样伴着我走进华尔街。似懂非懂。
  剪完头发,我去隔壁的高档时装店花了360美元(不包括7%的购物税)买了两套深色西装套裙,给王熙凤买了一套含蓄高雅的CUCCI套装——当然是想象中的,我哪里有那样的钱摆这排场?我已经有一个英文名了,Jeannie; 王熙凤她呢?
  Phoenix——凤凰。对!Phonix Wang。
  于是,在回家的途中,在穿过一座座由银行大楼组成的State Street波士顿市中心的政府街,我想象着我和王熙凤等我们羽毛长齐了后,一块儿去华尔街做投行业务,帮企业赚大钱。融资上市后不要他们还钱,分一堆公司股票就成,他们富,我们也富;他们大富,我们小富。当然,分的不能是垃圾股。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小鸡,就这样变成了华尔街的凤凰。
  在我的想象中。
  我换装的那天,也是我换脑的那天。我变了。看着镜中的我,我告诉自己:记住今天。金钱不能随便乱用,这是一笔对自己的投资。
  这笔投资一定要有回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不是千里马,没法在交易市场跑。交易员交易产品,那我就交易他们。做人力资源,首先得有专业方面的资格认证(PCC………personal consulting certificate),很快我就获得了这个资格认证。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的大老板是全美人力资源协会的主席,我们都不用等,公司就替我们申请了资格认证。那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全美人力资源协会共同准备的一套专业考题,用于性格测试。为了不浪费人才并且最大限度的鼓励员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的性格和他们从事的工作性质,必须在最大限度上吻合。测试表明,我的性格最适合与人打交道,比如从事媒体、教师、攻关这一类“好为人师”的工作,会如鱼得水。我们大老板相信所有的性格都能成功。
  成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模式。不同的性格,要求我们做不同的事。性格,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一家好的人力资源公司,应该“顺藤摸瓜”,不是改变人的性格,而是将人性格中最自然的因素发挥到极致。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10多年下来,我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证明;我包装过的华尔街精英,也是。
  性格——成就了我们。
  那时,公司经常举办培训班,培训公司的老板,也培训人力资源专家和高端猎头。什么样的公司应该获得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帮助公司提高效益?如何在员工身上复制CEO精神?是我们公司当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我最喜欢去旁听的课程。1992年的美国,很像今天的中国,面临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饱和,卖不出去了,一个家庭不需要5台冰箱。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为了自救,small business中小企业如雨后野草铺天盖地,电脑开始从庞大的电脑机房走向美国家庭。小企业和大品牌如何各分一碗粥?爸爸的小店怎样卖给什么是全球领导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我那时学的东西,都是现在中国企业极为需要的。全球500强的企业,平均寿命不过45年,如何将好的公司变为百年老店,都是我们当时、也是现在跨国公司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金融海啸后的2008年和2009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职场成功的捷径(3)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用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成为我们人力资源公司的主要课题。People connection,capital connection,人找事,事找人,一切都围绕这两点展开。如何帮助我们的客户得到和事情能对接的人才,我们每天都在动脑子,而不能只是挖东墙补西墙,把A公司的人拉到B公司去就成。
  有一次我的大老板,还有我的小老板也在旁边,问我怎么工作起来,效率这么高?人们不知,高端猎头,是很难作的。人手很多,但一将难求。我就说我喜欢看书。看书?我们这工作可不是纸上谈兵啊,他们说。我说先在纸上走一遍,有百利无一害。纸上先走一遍,心上就有数了。我这个人看书,喜欢看前面几页,然后立刻就看后面几页,中间的部分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自己去找答案的过程。比如有一个人才需求项目,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才?这是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找到这个人,把他放到那个位置上去。到哪儿去找这个人呢?这就是我们的服务,为了得到该服务,企业是要付我们高昂报酬的。先在纸上找,伦敦,纽约,香港,东京,新加坡,澳大利亚,看看这人可能在哪里?纸上谈兵,其实就是做家庭作业。
  进公司后,我们18个新人一块培训。这个培训很有趣,全是讲故事。我们坐成一排,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电话薄,按照潜在客户名单一个一个地打电话,每人一天打五十个电话。电话内容都是问他们需不需要招人,需要招什么样的人,等等,然后再相互讲述刚才打电话的心得。我们就是通过电话进行工作的。当时我觉得有三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句是“一切都是一个电话”,第二句是“把握机遇”,第三句是“要有胆量”。在实行这三句话的过程中,我的性格改变了:我变得言简意赅,说长句子的习惯,丢了。
  那时,我还真不敢打电话。我没打过电话。我以前是学生哪里用得着打电话?有什么事情都是看看写写,就行了。在电话训练中,培训师告诉我们,打电话是一定要面带微笑的,即使对方在说“不”,你还要说“是”,因为我们不是对着一个死的电话线在说话,电话线的背后是一颗心。后来,我的客户告诉我,很喜欢接听我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很高兴。记得有一次我的电话打给了一个大牌交易员,他催着我赶快把自己介绍介绍:你凭什么有资格管理我的职场生涯?“我只有一分钟给你,”他说,口气好硬。
  听这样一说,我不知该怎么说了,赶快甩下电话。我们每一个电话都有录音,大家都要互相听。我旁边的培训师说,Jeannie; 你没有资格浪费任何人的时间,特别是一个交易员的时间。他的一秒钟可能会决定一个千万、一个亿万的投资胜败。投资失误,哪家银行还会要他?从这以后,他就要求我们每人手边必须有一份已经写好的自我介绍:30秒钟内,把自己讲清楚。你没有多少个明天可以胡扯胡来,培训师说。
  现在我认为,工作一开始时接受的训练很重要。如果员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他接受的培训、那时养成的好习惯,对他后来的工作真是益处无穷。我采访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时,他就告诉我,他们新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走直线。通过这种走直线的培训方式把新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全部打掉,包括横穿马路。道理是相通的。在我求职的这家舒利文公司,员工培训是从接听电话开始的。的确如此。咨询公司的工作,很多不就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吗?
  

职场成功的捷径(4)
另一句话“把握机遇”,也同样重要。所有的咨询公司,尤其是大的咨询公司,都跟他的客户比邻而居。我们在纽约的分公司就和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在同一座楼。员工上下班,经常会与他们的客户坐同一部电梯,在这部电梯里就有机遇,也许你就会遇上一个权力无边的CEO,也许会遇上一个改变你一生命运的贵人,因此必须把握机遇。我们将它称为“电梯机遇”。一旦这样的机遇出现,你只需老老实实听他们讲话好了,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这样做,什么时候那样做,像一个前辈教训教训你。我觉得我给他们提供人才的服务,与他们给他们客户提供财富的服务,是一样的。这种电梯机遇,不仅出现在我们公司,而且也出现在别的地方。比如,我曾有一位应聘者,是一个中国人,是我们大陆的一位了不起的银行家,他要找一位董事长,他所在的那家投行想做这家公司的承销商帮他们公司在华尔街上市。找得他好辛苦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