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攀登:企业如何赢在风险-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有效地展开集中统一行动
  1。 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展。确定危机后,紧急撤回成批药品,撤下未销药品;
  2。 全面开展深度调查,还事实于真相。第一步就是迅速查明有关受害人的死因、销售点、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接着展开深度调查,经过百名侦探的努力,获取了2000多条线索,动用了公司所有部门,检验了全部800万片药剂,产生了57份报告。终于查实验证,有毒胶囊在75片之内并且不在一个批号,甚至不在同一工厂制造,事发地集中在芝加哥一地,基本可以排除产品责任。这更坚定了强生战胜危机的信心。
  3。 配合药监局和警方查明,真相是投毒人出于报复的动机故意投毒。警方逮捕了一名嫌疑犯,使事件终于有了最终的结论,从而洗去了强生的冤屈,也为强生开展品牌公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策划转危为机
  对于一个危机事件,最大的危机在于“看似过去,还未过去的时候”,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忽视转机,错过产生更大价值的机会。凭借着强生出色的策略能力,公司没有制造后续的危机,也没有为后人留下任何遗憾。
  事发之后,强生继续高唱“为公众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着想”的战歌,逆角色策划行动,站在政府的立场,致力于推行“药品防污染包装”;又站在公众与消费者立场上,急消费者之所急,一切服从于健康与安全,努力推出新产品,成为全美第一家推出符合新法要求以及药监部门规定的医药公司,直击消费者心理,产生品牌信赖,此举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捍卫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公司形象。而后,又举行记者招待会,推广“泰诺”防污染新包装,开放车间,还通过###转播实况,使新产品一炮打响,市场失地尽收,“泰诺”重新回到市场领先者的宝座。
  

第一节  黑色的回忆(3)
危机是已病之病,是风险的极端表现形式。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表现形式变化莫测,影响范围忽大忽小,损失程度千差万别。相对于风险而言,危机的发生与影响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危机之所以成为企业持续经营、赢取目标的威胁,主要源于危机的四大效应。这四大效应就象危机的四个杀手,将成长中的企业斩于马下。
  1。 飓风效应
  危机一般是经风险积累,演化发展而来,是风险失去控制,进一步恶化的极端表现形式。不同根源的危机爆发形式不同。但是,风险向危机转化极为迅速、突然并且会发生裂变,难以预测,使失衡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和飓风一样,危机肆意扫荡之后局势才会恢复常态。
  2。 雪崩效应
  危机破坏力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传染性,一旦失去控制,“风险链”演变成“危机链”,往往从事发环节开始引发“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效应,影响企业经营,破坏企业形象,削蚀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丧失抗风险能力。有如雪崩,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瞬间危机可能超过企业承受能力,触及企业生存底线,使企业承受的风险呈现无限大,企业陷入困境,要么破产而亡,要么一蹶不振。
  3。 聚光效应
  舞台上的聚光灯永不疲倦地追随舞台中央的主角。危机时期,危机情形会将企业推向社会和市场两个舞台的中央,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社会媒体的靶子和竞争对手的猎物。在这个舞台上,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很容易成为主角,而那些危机前已经是“名角”的企业更难逃脱聚光灯的追踪。
  4。 影子效应
  危机更强的不确定性使危机处理,笼罩在信息不透明和状态不规则的影子之中,给企业处理危机带来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套用固定的共同模式。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性,加重了内部员工、公众、媒体的好奇和探知欲望。当危机爆发,公众、媒体、员工以及利益相关者又无处获取信息时就以影子推测危机,引发各种揣测、误解甚至出现臆想,成为危机恐慌的依据。如果媒体公众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危机的影子比危机本身威力更大,破坏力更强,作用更持久。因此,在危机时刻,与其说是人们惧怕危机,不如说是人们惧怕危机的影子。
  危机是厌恶品,没有人愿意回忆危机时刻的故事,哪怕是对别人的危机也讳莫如深,唯恐应验已身。但从危机管理讲,在回忆中总结,在总结中学习,却是代价最低的学习方式。
  强生公司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信奉风险哲学,身系风险绳,时刻准备着的企业来讲,应对危机显得易如反掌。强生既是风险哲学的信奉者,更是机会实践的行动者。他们在危机来临之际,正确选择黑色的和谐型风险绳,果断地将个体子绳的自纠恢复过程与其他子绳的协同过程合并归一,同步进行,以整体的负荷能力对抗个体危机,倾整体之力将危机控制在负荷范围之内,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困境。
  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讲,那些关于企业生死存亡,使企业个体、少数或局部经营要素功能丧失,威胁企业安全健康的重大风险事件,以及居于风险立方靠近B点,拥有“三高”的风险,都可称之为危机。
  危机和风险是相对的。从整体上讲,有时整个企业负荷内的风险对于个体来讲就是危机,对于一个更大的整体,一个企业整体的危机也只能算作更大整体的风险。
  ●某次产品质量引发的危机引发公司整体的运营风险,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和客户评价,但只要遵循风险绳定律,采取有效措施,在企业内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就可化解危机,使作为个体存在的产品质量风险为企业所吸收化解,切断了“风险链”,就铲除了后续风险或危机产生的土壤。不致影响企业生存。否则,产品质量风险恶化,品牌遭受重大损伤,收入锐减,企业入不敷出,资金断档,面临停产局面,整个公司运营陷入危机。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黑色的回忆(4)
●但是,即使该产品业务模块(下属子公司)出现危机,也不过给实施多元化战略多业务经营的集团公司造成风险,集团公司可以采取剥离、撤销、拆分、出售等策略,对无可收拾的产品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战略调整,妥善处理局部危机,以化解集团风险。
  正因为如此,危机管理的源头在于风险管理。但其强度与力度的要求更高。诚如强生所为,二者在策略、方法、原理上是一致的。
  成功的企业首先不当危机的输家,其次才能担当目标的赢家。
  企业中任何一个人的一个失误,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可能将企业推入危机的境地,这种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随着人员数量、流程数量、法规数量、业务宽度的增多而增大,随着企业管理成熟度、风险哲学、价值观的增强而减小。经历过危机考验的企业,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价值观,他们将风险哲学的价值观和清醒的危机意识融入日常管理中,纳入企业战略里,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变革,打造自己的风险绳,安全健康地朝向赢的目标努力。他们身系风险绳,强化风险预防,加强日常训练,在危机爆发时,积极应对,果断“止损”,沿“风险链”追根溯源控制成因,应对措施精准有力,实施危机处理预案,掌握主动权,控制飓风,逃离聚光,制止雪崩,消除影子。这些企业就像经过火烧的空地,不再惧怕烧火一样,面对新的危机更加沉着有力。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日常时期,预防机制显得出来;
  ●危机时期,行动一致豁得出来;
  ●关键时期,转危为机做得出来。
  那些被危机杀手所擒,遍体鳞伤或死于危机的企业无不是对危机负荷估计不足,缺少整体协作,孤立处理,风险负荷演变成危机负荷,并远远超过企业承受能力,危机事件成链成串,使危机从个别局部变为整体灾难。
  他们想攀登高峰,将“危机”踩在脚下,却忘记编织和紧系风险绳。与危机面对时,却像一个徒手攀登的新手,心慌意乱,措手不及,败下阵来已成必然,这些“攀岩新手”的典型表现是
  ●不承认危机现实。
  由于风险哲学和日常风险绳的缺失造成不能、不愿或不敢面对危机现实,致使危机肆行无忌,一步错误导致后续处理举步维艰,满盘皆输。
  ●掩耳盗铃。
  即使确认了危机,也故作镇定,心存侥幸,佯装无事,不及时采取行动,眼看着危机事件成串发生,走向深入,延误最佳的“止损”时机。
  ●唯我独尊。
  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未形成合力。缺乏谦逊坦诚的品德。不从受害人和相关利益方角度思考,不尊重每位参与者,一味指责,激化与外部媒体、消费者或内部员工的矛盾。仅从自我利益得失出发,不做自我检讨,想方设法摘清自我责任,将自己推向危机漩涡的中心难以自拔。
  ●随波逐流。
  被动应对,任其发展。依靠对上帝的祈祷和期待时间的流逝来化解危机,有如缩头乌龟,不闻不问,静观其变。
  ●以纸包火。
  掩盖事实真相,对内部员工、相关利益方以及媒体、政府等搞信息封锁,甚至不惜采取隐瞒、欺骗手段。使小道消息填满事实真空,猜测、怀疑成为主旋律,不利消息的传播对企业品牌形象产生致命损害,企业四面楚歌,引起局势更加混乱。
  ●就事论事。
  将企业风险绳抛弃,想到哪就做到哪,缺少预防机制、应对计划和组织策划,只灭火不防火,常与危机中隐含的机会擦身而过,错失难得的时机。
  危机管理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也就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危机管理也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也就有想象的余地,策划的空间。
  从强生公司“泰诺产品中毒”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处理全过程,可以看到一个危机事件从产生到消亡,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性。按照危机发生的时间和危机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可以梳理出危机的生命周期轨迹依次为:风险潜伏期、爆发期、扩展期、平稳期、减退期和新风险期。见图12…1: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  黑色的回忆(5)
危机潜伏在风险之中,当风险进一步恶化,累积的风险负荷大于企业负荷能力,就会在爆发点A点引爆、突变,演化成危机。由于危机的飓风和雪崩杀手作用,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扩展。随着危机处理行动的展开,危机形势在控制过程中,会继续攀升至最高点B点。之后,如果控制有效,危机进入减退期,经过善后处理,渐渐消除。接着,恢复常态的危机形势会进入新的风险期。
  严峻的现实是,如果危机升势失控,就会使“危机曲线”继续上扬,给企业致命一击。
  但是,令人振奋的是,如果危机局势跌入减退区间,在逐渐化解的同时也蕴涵着机会。正如图中所示的机会转折点C点。
  可见,危机来源于风险,也会回归于风险。
  据此,危机处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控制危机损失、化解危机为目标,相应地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危机—— 正确选择黑色的“和谐型”风险绳。
  当潜伏于风险之中的危机在爆发点爆发,企业识别危机性质和影响程度,确认为危机,进入危机管理状态。全面了解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类型、性质、范围、损失及其原因等,据此制定应对计划和处理方案。正确选择风险绳,根据“和谐型”风险绳定律展开行动。正如前章所述,只有拥有风险管理体系,时刻身系风险绳的企业,才具有这种敏锐的眼光、专业的判断水平和执行能力,这依赖于企业根据风险绳要求常设的风险管理机构、如鹰一般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日常训练。
  第二步:控制危机—— 按照“第一”原则,集中展开统一策略和行动,切断“风险链”制止事态扩大,控制事态发展。
  为阻止危机飓风,防止产生危机雪崩,企业迅速启动危机管理小组,集整体力量,众志成城,全面实施危机预案和应急计划,使危机在企业控制下快速减退防止呈“链”状发展。自始至终坚持“第一”原则,包括:处理危机,速度是第一关键;组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在一天之内作出处理;企业要成为第一消息源,防止信息真空和影子效应发作等。危机处理就像赛跑,即使你占据有利跑道,如果站着不动,也不会赢得胜利。
  第三步:化解危机—— 跨越引发危机的个体因素的自纠和恢复过程,直接进行全面整体的协调与沟通,形成一股整体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杀手不会给处于危机之中的“问题子绳”以自我纠正和修复的时间。其他子绳必须始终保持同步协同,以整体之力化解局部危机。全员动员,全员行动,在危机管理小组统一布置下集中企业力量处理危机,而不是将危机处理责任交付给引发危机的子绳环节承担,其他环节待问题环节自纠后展开协助,这是危机处理与风险管理在实施步骤上的最大区别。
  应用“和谐型”风险绳模式处理危机,表现为整体协调,全员共同制止危机杀手的行动。特别是影子杀手,协调的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各环节、内部员工,也包括媒体、公众政府等。最有效的原则是将他们视为战友,因为战友是绝境中的希望。最有效的方法是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公开信息和过程,不给任何人有想象和杜撰的空间,消除影子效应,因势利导,将舆论导向有利的方向,加之妥善安排善后处理,全面彻底地化解危机。
  展开危机公关的关键是良好沟通。一些被危机击倒的企业错误地将与媒体、公众的沟通机会演化成了口诛笔伐的比武台和“是与非”的辩论会。积极的态度更易博得公众同情。有时,人们对企业态度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对事件处理结果的满意度。真诚、积极、透明、谦逊地面向客户、公众、员工,面向自我问题,面向未来发展是危机处理的万能钥匙。
  第四步:转危为机
  如果前三步危机确认、控制和化解危机的目的是减少危机负荷,将损失降至最低,将危机负荷控制在企业安全负荷范围之内的话,第四步转危为机就是要在企业负荷安全线以内,策划发展的新的良机,寻求机会性突破。同时,事发后检讨总结,追溯危机成因,绘制“危机链”,检讨应对处理的不足,改进危机处理机制,在教训中学习提高。危机处理的至高境界就是在安全中转危为机。
   。 想看书来

第六节  痛并快乐着(1)
痛并快乐着是一种感觉。很多过去已经或者未来将要带来的快乐都要经过一个痛的过程。只有快乐,那是天堂,只有痛苦,那是地狱。现实的人们和企业,无不生活在天堂与地狱的中间地带。
  对于企业而言,谁让企业快乐?
  ●股东——创造企业的存在;
  ●客户——维系企业的发展;
  ●政策、技术——提供企业成长的环境;
  ●利益伙伴——共创与共享企业成果;
  ●竞争对手——激发了企业活力。
  谁又给企业带来痛苦?还是这些“快乐天使”?
  ●没有合理的供应链策略和流程,在唯一的关键供应商中止供货时,企业就会陷于生产中断的停产境地。
  ●背离客户第一的宗旨,一个客户投诉可能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