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

    作者:枭帆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创意育儿书。为了孩子,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充满创意的妈妈?

    你敢不敢让孩子晚上一年学?

    你愿不愿意让孩子养宠物?

    你能不能把家门口打造成“孩子乐园”?

    德国妈妈告诉你:这些事儿一定要在孩子的童年做!

    放开手,不仅仅给孩子幸福的童年时光,还能教出有责任,有创意,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好孩子。

    作者简介

    枭帆,原名申增敏,上海电视台资深记者、编辑,摄影达人,新浪育儿名博主。定居德国,育有两个可爱中德混血宝贝,拥有丰富的教养经验,曾出版《海外育儿》,其作品见解独特,理念新颖,语言诙谐,受数万粉丝追捧。

    书摘正文

    序言

    有多少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是成天和保姆待在一起?是和平板电脑、游戏机做朋友?还

    是被学校和兴趣班将日程塞得满满的?

    这些,真的是孩子们想要的吗?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物质方面拥有越来越多,而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奢侈?他只想和爸爸放一次风筝,或者不被妈妈唠叨玩一次泥巴,或者今天心情不好可以成功逃掉一次钢琴课

    记得童一小时候,在我们焦头烂额地找保姆时,我那80多岁的外婆扯着洪亮的嗓门质问:“你不上班不挣钱,是没吃了还是没穿了?工作和事业,可以奋斗一辈子,而且没有早晚。生个孩子就陪他两三年你都不肯?”

    孩子在童年里,其实也就前三年最依赖妈妈,进了幼儿园,他有更多的机会和他人相处并能允许妈妈的偶尔缺席。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都能追溯到童年母爱父爱的缺失,或者缺少妈妈的拥抱,或者父母冷战,或者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累赘小小的人儿,我们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但是,童年的一切,都给他们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痕迹
第2节,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作家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真正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要点有三: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鲜活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我是一个普通妈妈,幸运地养育了两个可爱的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在工作之余给孩子一个美好童年和正确的爱?

    首先,要从态度出发。调整自己的工作步伐和重点,精简不必要的应酬或聚会,把零碎的时间串成一根根灵动的温暖项链:做一个小小的表格,把每周能陪孩子的时间划上记号,根据长短安排合适的活动。城市除了高楼大厦,其实也有很多与自然相关的景物,例如小区里的花园。上班前抽出10分钟和孩子在门口拍拍照片,傍晚回家路过菜市场,买两块红薯种在花盆里,和孩子一起观察萌芽和长叶

    每个人都很忙,但“很忙”绝对不是你敷衍孩子的借口。奖金少拿些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孩子的每一次眼泪,都需得到你的重视。因为,孩子的世界里,只有你。也许我们不能改变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下班后马上回家,周末和孩子一起学轮滑,并微笑着允许他和小朋友玩得一身泥。最好的爱,是爱着放手,或者成为他的快乐伙伴。

    其次应该改变自己的思路,和孩子一起成长,做个有趣、好玩、有创意的妈妈。你可以给孩子组织一个球队;陪他看一会儿蚂蚁搬家并指出最大那只是蚁王;和他一起在小区里赛跑,赢了的话可以让他骑在你脖子上;一起策划旅行,到果园去看看苹果树的样子;每天早晨和他吻别和拥抱,认真说“你的胳膊越来越有力,妈妈越来越爱你”

    最后要养成习惯,给孩子一个他想要的美好童年,给自己一个永远的春天。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从一个小行为开始,和孩子慢慢培养起美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健全美好的性格,看着他日渐健硕,守护他快乐健康,预见他将来的幸福和美满。而我们自己的心底也会充盈着人生幸福与永远的春天。

    越来越多的人验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关系: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你可以质疑,但是希望你能尝试着做做看,坚持满30天,我打赌你和孩子都能看到惊喜的变化。

    你生活的色彩和节奏都由你把握,而孩子美好的童年,则是你能送给他的最无价的厚礼。
第3节,Part1:妈妈,给我生一个小妹妹吧
    Part1:妈妈,给我生一个小妹妹吧

    孩子和事业,对女人来讲,想平衡的话,肯定要比男人困难。

    但是,二者绝对不是水火关系,也不是不能兼得,只要你想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行了:“事业就是一个不扎口的大气球,你得不停地往里面吹气,它才能保持丰润的模样。但孩子是一棵小树,只要他扎根发芽了,哪怕你偶尔疏于管理,这棵小树依然会生机勃勃。”但是,与其要一个“给别人好看”的气球,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先选择“让自己心安和美满”的小树呢?

    记得有次聊天中老公提到:“与其将来驾着自己的豪华游艇孤独地漂泊在海上,我宁愿选择等我年老时每年都有个温暖的圣诞节:门铃响后打开门,一群孩子扑进来。”我当时就想:嗯,看来这哥们儿和我的人生价值取向大方面基本是一致的。╋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一个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从工作、爱情、事业、爱好里提取很多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但是如果可以组建一个其乐融融、有儿有女的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母性光辉和母爱汹涌,那么不管你是女强人还是女超人,你会发现孩子更容易让你的各种能量产生光辉的异彩。

    丁克或单身也很美好,没有孩子拖累,自由潇洒,心随意动。但人真的是群居动物,尤其是亲情血缘维系的美好关系,是工作、旅行、慈善、志愿、奉献、牺牲都不可能换取的

    养孩子虽然不是防老,但和银行的体系很类似:只有年轻时我们努力存储(例如承担生养孩子的辛苦和压力),年老时我们才有可能支取可观的本钱和利息(例如有可爱孙男嫡女环绕膝下,或者四世同堂幸福美满)。你肯定明白,收益再好的房产或股票,都不会叫我们爸爸妈妈,也不会等我们耄耋衰年,老态龙钟,来探望我们这些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儿老太太。

    不要怕孩子养大后他会远走高飞,或者养个小冤家会带来无限烦恼,请你一定要有信心:只要我们赋予孩子充足且正确的爱,孩子不管是腾达还是落寞,他都会是我们亲密的孩子。

    另外生命还给勇于哺育下一代的女同胞们准备了丰厚奖品:女人完整怀孕生育一次,在妇科病方面的免疫力可以提高10年我还听说生过孩子的女人在包括乳腺癌、子宫癌等妇科疾病方面的免疫力会大大提高。

    如果你有机会,请一定要生二胎。

    生完童一我们就基本上有了生二胎的念头,我当时最朴素的想法就是等我们百年后,最起码孤零零的孩子还有个最亲的人可以做伴。

    我很小的时候就目睹过自己的爷爷和他的妹妹,都是七八十岁的年纪了,但只要他俩坐在一起,就可以彻夜不停地说话,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只有兄弟姐妹才会有。我本人也是,和弟弟也是可以成夜说长道短,有什么事情,首先是和他商量,感觉比和父母还要来得信任和直接。
第4节,
Ф米Ф花Ф书Ф库Ф ;http://www。7mihua。com
    养孩子的辛苦不可量化,养一个孩子十分辛苦,养两个并不会成为“二十分”辛苦。有两个孩子做伴,他俩一起玩闹,一起成长,一起分享酸甜苦辣,这种日积月累的默契,肯定比和父母在一起时还要来得丰沛和醇厚。

    所以,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对他最高级别的爱就是帮他再生个弟弟或妹妹。第二个孩子不会抢走第一个孩子的爱,只会让父母以及第一个孩子,收获更多的爱和温暖。

    孩子拥有自己的成长伙伴,这其中有甜蜜也有摩擦,有对抗也有合作,有竞争也有双赢,这样长期磨合平衡关系对孩子来讲十分难得,对家长来讲,也不失是一种辛苦养育孩子的调剂和慰藉:看俩小人儿形影不离你追我赶,偶尔狼狈为奸,偶尔相依为命,偶尔为非作歹,偶尔拳脚相加,让你在生气抓狂同的时也感叹和惜存。

    这些生活的小音符,这些快乐的细枝末节,不就是我们生命长河里跳跃的小浪花吗?不正是将来“血浓于水”的美好关系得以加强和巩固所必经的锤炼和锻塑吗?

    一定要早生孩子。如果结婚了,尤其女人,不要让所谓的事业和工作成为你推迟生孩子的障碍。用我80多岁的姥姥的话说:“工作可以做一辈子,拿两年生个孩子你有什么不舍得?工作永远在那里,永远做不完,只要你乐意,工作机会遍地都是,但是生孩子,晚了肯定不如早了。”

    生了孩子请自己带孩子。怀胎十月,历尽辛苦,生下来自己的宝贝,请无论如何一定自己带,自己养。累啊、苦啊、忙啊都不是你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的借口,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触觉和嗅觉分辨妈妈的,当他最无助最需要妈妈时你不在身边,怕乳防变形不肯哺乳,怕孩子吵闹不肯带孩子,怕给他洗澡、喂奶、换尿片,怕丢了工作饭碗而早出晚归等,说到底,都会伤害到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而且这种伤害一旦产生,第一很难治愈,第二不可逆转,第三很难补偿。

    当你说:“等过了这个月我就辞职,等拿了年终奖我就换个轻松的工作,等我再熬两年孩子进了幼儿园”这些貌似方案的“等来等去”,一眨眼,就让你的孩子在泪水和伤感中长大了,长大后的他会变得不肯和你沟通,不肯和你玩笑,不肯和你黏一起——和你当初对他的态度一模一样!

    上帝既然让女人拥有卵巢和子宫,就是赋予了我们男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我们既然拥有了生儿育女的原始零件,那么,就不应该浪费资源永远把它们闲置。
第5节,Part2:让孩子晚上一年学,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Part2:让孩子晚上一年学,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孩子差几个月出生,其实差别就很大,尤其孩子小时候,如果你能意识到新生婴儿和半岁大的婴儿的巨大区别的话,也就不难理解5岁半和6岁的孩子区别,虽然随着孩子成长,这种半岁区别会逐渐减小,但5岁半他不明白的傻问题,6岁时对他来讲有可能已经是小儿科了。

    所以,如果学校不强制,父母可以提出来让孩子晚上一年学,基本就可以在幼儿园多待一年,也就是说可以多玩一年,多享受一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相当于送给孩子一份生命的厚礼。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也提到对于运动员来说,年龄大一点,哪怕大几个月,从小受到教练的关注就不一样。文中用加拿大冰球队员作为例子,如果你看他们的生日,十有八九都是一、二月份出生的。生日生在大月份,从小就吃香。虽然每个人发育不同,但大体上来说,大几个月的人,就比小你几个月的人更成熟,更受教练青睐,从此有了更多的心理暗示:我就是最好的,我有信心做好。教练越鼓励这样的孩子,孩子得到的重视越多,日后这个孩子成功的几率也大。

    男孩子的心智发育相对来讲稍微慢些,不过,孩子在一年时间内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例如5岁半的童一,他还没有“女朋友”,他甚至觉得被女生喜欢尤其被女生亲一下是很丢脸的事情,但是一年后,他不仅欢天喜地地接受了喜欢他的女孩子,而且居然还很积极地每次去吃冰激凌时选择经过小女生家门口前面的路,说希望有机会能碰到小女生。

    5岁半时童一刚参加足球队,那时他扭捏地观看了三次才开始参加训练,一年后,他不仅和其他孩子一起去踢比赛,在欧洲杯时对德国国家队员更是如数家珍。现在他不仅懂了很多足球知识,而且顺利晋升少儿足球队,成为了每周两次训练、每周一次比赛的正式足球队队员。

    5岁半时如果把童一撂入一年级,以他这慢热的个性,其他不敢说,他要过一段“默默观察”的日子是肯定的。但现在6岁半的他,包括上次入学注册时的小测验,都那么自信、那么淡定、那么从容地和老师对话,清晰地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如果换成5岁半时,他肯定会紧张地哭出来,或者哼哼唧唧不肯进教室。

    童一的姐姐特莉,是冬天12月份的生日,她的妈妈当时是小学老师,她看到很多孩子要花很长时间适应小学生活,还有些孩子两个月后实在难以适应就又回到了幼儿园,她说还是让特莉晚一年入学,因为小学一旦开始,就要一口气上完了,如果真的到时读两个一年级或两个二年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更大。
第6节,
    特莉是过了6岁生日后次年的9月入学,小女生读书一路顺畅,几乎从来不用家长辅导作业,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很棒,她在小学和中学都被学校建议跳级,说从学科掌握角度来讲,她在班级里太出色了。后来是她爸爸拦住了,说孩子就这么几年开心的读书时光,跳级就意味着减少一年,为什么要剥夺一年孩子的快乐时光呢?工作,有一辈子时间呢。

    当特莉以高中会考1。2的高分(最高1。3,当年163名毕业生,考到1。3的也就十多个孩子)顺利毕业,作为奖励,家里人答应她的要求,给了她三个月澳大利亚游学的假期,回来后她才注册进了大学。

    童一的生日是11月12日,所以可以5岁半入学,也可以晚些6岁半入学,鉴于姐姐的经历,我们也选择了让他6岁半入学,希望他也能像姐姐一样,有一个顺利美好的学习经历。

    我们让童一过了6岁再入学还有一个原因:童一是双语孩子。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正式学习,虽然德国一年级的内容相对来讲起步较慢,但毕竟也会有很多阅读的任务,如果童一的德语没做好充分准备,到时理解能力受限,学习自然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