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大脑遇到金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教信仰的魅力,去给我们的朋友和家庭创造美好的回忆。而真正能带来永恒快乐的,恰恰是这些不赚钱的活动。

  因此不应该屈服于再多挣点钱就能再快乐一点的错觉,这会让我们沦为金钱的奴隶,而是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不朽的事实:再多花点时间享受生活的快乐,我们的手里也许就会出现更多的钱。。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9章 快乐让金钱给你生金蛋(2)假如我是大富翁

  每个父母都知道,婴儿最早学会的一句话就是“还要”。金钱和牛奶以及苹果汁没什么区别,只要品尝到它的美味,就会让我们说“还要”。研究人员对个人财产超过50 万美元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9% 的人同意如下说法——太多的钱一直让我麻烦不断。但是在那些财产超过1 000 万美元的人当中,有33% 的人对此深有同感。不知何故,烦恼的增长速度似乎要超过财富的增长速度。在这些富人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因为我手里已经有了足够的钱,所以我已经够幸福的了。

  1957 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1 万美元(已考虑通货膨胀影响),那时,洗碗机、干衣机、电视或空调还没有进入平常百姓家。但当时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5% 的人说,他们的生活“非常幸福”。到了2004 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人均收入几乎翻了3 番,大多数人的家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纯消费性商品。奇怪的是,却只有34% 的人认为生活“非常幸福”。难以想象,3 倍于原来的收入却让美国人找不到原来的幸福——我们“还想要”。

  正如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警示一样,财富“像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感到口渴”。当你近乎绝望地想压制这种口干舌燥的感觉时,很多人会想到,“我要是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该多好啊,那样我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想法有道理吗?

  在一个像美国这样如此富裕发达的社会里,富人注定要比穷人更快乐。贫困更容易诱发犯罪,也剥夺了像富人那样对周围环境所享有的控制感,并让人们陷入无助和漂泊的痛楚中。与富人相比,穷人死于慢性病的概率不仅更高,也更易于受到高度紧张和慢性心脏病的侵扰。在贫困中的成长经历甚至还会降低前额叶皮质的活跃程度,而这里恰恰是大脑中产生快乐感的中枢之一,因此这就使得那些人更易于患上慢性抑郁症。此外,让穷人不幸福的还有家庭的动荡。巧合的是,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蓝鸟中极为常见:只要食物不足,即使是刚刚组建的家庭,也会分崩离析。就总体而言,与收入超过7 万美元的美国人相比,在收入不足5 万美元的美国人当中,中年早逝的概率要高出2。5 倍左右。如果你的收入和财富水平非常低,那么每多1 美元,都会让你的生活大不一样。

  但富人难道就比那些侥幸刚刚达到贫困线的人幸福很多吗?很意外,答案是“否”。

  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在全球各地使用了一个标准化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你有何感受?是非常幸福、比较幸福还是根本不幸福?”答案为1(代表“一点也不快乐”)到7(“极其快乐”)。按照这个评分原则,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干旱的平原上,依靠游牧业生活的马斯族牧民居然能得到5。7 的平均分。而生活在严寒荒芜的格陵兰北部的因纽特人,平均分也达到了5。8 。一直保持着原始乡村生活的阿门族人,也能得到5。8 的高分。但作为“福布斯400 ”的成员,那些位列美国“富人名单”中的豪门,在类似测试中的得分居然也是5。8 。

  换句话说,在美国,即便拥有巨大的财富:豪宅、梅赛德斯跑车、名厨、健身教练、游艇和私人飞机,也只能让你比那些住在干牛粪堆起来的窝棚、吃着牛血掺牛奶的马斯人快乐一点点而已。

  在这次调查中,进入“福布斯400 ”的行列,其净资产至少需要达到1。25 亿美元(他们的年均收入超过了1 000 万美元)。在美国,最富有的人认为,他们在77% 的时间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而接受调查的中产阶级人士则认为,他们享受幸福感的时间只有61% 。尽管这样的差异不算小,但考虑到“福布斯400 ”成员的年均收入接近中产阶级的300 倍,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天壤之别。此外,尽管多数富人的调查结果是更快乐,但还是有37% 的人的自我感觉不如普通美国人。

  所以不朽的真理并非是金钱不能换来幸福,而是一旦你有了能够达到基本需求的金钱之后,额外的金钱所能买来的幸福,就不会如你想象的那么多了。

  如果你1995 年9 月去过匹兹堡国际机场,就会遇到一大群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发糖果,他们正在进行民意调查,而这些糖果则是送给被调查人的奖励。他们的调查问题是薪酬的未来预期变化会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多大影响,然后他们再测量收入已发生变化家庭的生活水平差异。这个研究团队调查了几十名游客,被调查人的预测结果是:收入变化对未来生活水平的预期影响程度,大约是实际影响程度的3 倍。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会对金钱的作用高看一眼呢?因为这是我们大脑的本能。如第3 章“大脑的高保真网络”一节所示,在我们预见到经济收益时,反射系统中的伏隔核会逐渐变得兴奋。不过一旦你真正赚到钱,预期带来的热望就会冷却下来,进而在反思系统中产生一种不温不火的满足感,相比前面的火爆,这种满足感就显得苍白无力了。也就是说:我们预期的快感要比实际体验到的快感更强烈。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第9章 快乐让金钱给你生金蛋(3)越相信自己是幸运儿,你就会越走运

  1994 年5 月,一个晴空万里、让人神清气爽的上午,在步行经过纽约的广场酒店时,巴内特•;赫尔兹伯格(Barnett C。 Helzberg Jr。 )听到有人大声喊叫:“沃伦•;巴菲特先生!”巴内特•;赫尔兹伯格转过身,看到一位身着红色套装的女士正在和一位先生交谈,他马上认出,这位男士就是沃伦•;巴菲特。巴内特•;赫尔兹伯格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我径直走过去说,‘我是堪萨斯城赫兹伯格钻石公司的巴内特•;赫尔兹伯格。我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我非常喜欢你们的年会,我觉得我们公司很适合你们的投资标准’。”

  几个星期之后,沃伦•;巴菲特便收购了巴内特•;赫尔兹伯格的公司和其他几家巴内特家族的企业。巴内特•;赫尔兹伯格说:“我的运气简直是出奇的好,越相信自己是幸运儿,你就会越走运。”

  正像巴内特•;赫尔兹伯格的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运气绝不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处在正确的位置,而是把握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它们的价值。1970 年,美国海军上尉鲍勃•;伍德沃德(Robert Woodward )到海军总参谋部报送一封文件。当时一直没有人签收。于是鲍勃•;伍德沃德只有坐在接待室耐心等待。不久一位年长者走进接待室,一语不发地坐下来。上尉紧张兮兮地看着对方,并向对方介绍了自己。但很快他就忘记了紧张,还向陌生人讲起了自己的烦恼:作为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他确实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所适从,而倾诉也就成了一种最好的发泄方式。

  后来他们才发现,两个人同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读过书,就是这个共同之处,让他们一拍即合,越聊越投机。这位长者名叫马克•;菲尔特。谈话之间,马克•;菲尔特给鲍勃•;伍德沃德的未来职业生涯提出了建议,此后两人始终保持联系。不久之前,鲍勃•;伍德沃德从海军退役,成为《华盛顿邮报》的一名记者,而马克•;菲尔特则是中央情报局的高级官员。后来马克•;菲尔特让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成为“深喉”(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水门事件”中向《华盛顿邮报》透露幕后信息的秘密线人的代号。——译者注)事件的线人。正是马克•;菲尔特的秘密情报,让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因“水门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并获得了1973 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其实,在和马克•;菲尔特握手之前,鲍勃•;伍德沃德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何许人也,当然也没意识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名鼎鼎的新闻调查记者。如果鲍勃•;伍德沃德也像很多人那样局促不安地坐在接待室一言不发,他和卡尔•;伯恩斯坦也许永远也不会作出“水门事件”这样的惊人报道。就是这种从陌生人到朋友的一念之差,鲍勃•;伍德沃德便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 )曾经对几百名认为自己很幸运或不幸的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人的确比其他人更幸运。而成为幸运儿也是一种技巧。查德•;怀斯曼对幸运儿的共同点以及他们如何凭借这些共同点成为幸运儿的方式进行了总结。

  1。 不轻言放弃。“不幸的人在厄运面前垂头丧气,”查德•;怀斯曼认为,“但幸运的人则把坏运气当做一次学习的经历。”为了寻找用于“白炽灯”灯丝的合适材料,托马斯•;爱迪生曾经实验了几千种材料,其中包括黄杨木和竹子,而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他之所以能归纳出“天才等于1% 的运气和99% 的勤奋”这样的传世名言,是因为他自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最终爱迪生发现,经过碳化处理的铜丝能把奇迹变成现实。如果这数千次失败中的任何一次失败让他放弃努力,那么在你想到好主意时,也就不能随手打开床头灯,让你的灵感跃然纸上。。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readist读家TXT书籍下载

    ╭───────────────────────╮
      欢迎光临读家TXT书籍下载门户网……。readist   
            所谓“读家”,就是阅读以自成一家,
      其实读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希望因阅读而产生价值。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