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春山居 作者:扫雪煮茶(晋江vip2013.12.23完结)-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华骄傲的点头,道:“当然,我们两块地中间只隔着一道山涧。”说着犹豫犹豫要指方向,早有狗腿管家噌一声站到正确方向点头哈腰笑。英华一边笑一边指指那边,道:“姐姐姐夫陪我们过去瞧瞧呀。”扯着瑶华先走。梅四郎在后边,一边看一边对李知远摇头,话里意思不外是丈母娘给的太多,他心中不安。李知远笑嘻嘻道:“这个是她们姐妹的嫁妆,多多少少都是丈母娘疼女儿的心。”
  梅四郎其实是个真老实的,听了李知远的话半天都没绕过弯。前头瑶华听见,大乐,咬着妹子的耳朵说:“这人闷虽闷,倒是很会讨人喜欢嘛。”
  英华挑的两块地方离的并不远,走路也只要一刻钟,一边是万竿青竹的缓坡,一边是多嶙峋山石的陡坡。英华指着竹林笑道:“知远哥哥的地是这块。”
  李知远笑道:“英华妹妹果然晓得我的心,我方才在那边就看中这片竹林,还在想要不要麻烦你给换换,居然就是他,甚好,真好。”
  哎哟,这是泉州城出了名的闷葫芦李衙内?这小嘴儿,比抹了蜜还甜哪,赵恒输的不怨。瑶华本来心里还有点遗憾她妹子把到手的王妃弃掉了,现在看李知远说话无一处不妥贴,再看她妹子看人家眼角眉梢那个美,便晓得她两个是真情投意合,不由欢喜的扯梅四郎,笑道:“我们这个妹夫,比你会讲话。”
  梅四郎老实点头,寻思了好大一会,贴着他娘子的耳朵,轻声道:“爹娘面前我就说这是师母给你的嫁妆。”
  瑶华啐他,骂:“难道不是吗?”
  梅老爷为人端方,做官名声虽好却不大会搂钱,俸禄虽然不薄,常年接挤族内穷亲友,宦囊颇涩,所以家里过的还是很节俭的。瑶华和梅四郎在泉州过惯了节省日子,乍一接触柳家现在的暴发行径,颇不适应,都觉得那块地太大了,受之有愧,此时再看英华和李知远名下的地都不比他们那块地小,他们两个才稍稍安心。
  照着梅家行事风格,离京城不太远得了这么大一块地,梅大人必会多多的盖房,把老家没房住的亲友都拢一块住着。这就是拿瑶华娘家的钱贴梅家的面子了,甚是不好。所以他两个都为难呢,若照李知远说的这个是嫁妆,就可以省得这些麻烦,甚好甚好。他们两个在后头,头凑着头商量半日,契纸就写瑶华名字,房舍足够他们一家居住,既受了岳母的好意,又省得将来麻烦。
  英华听见后头姐夫和姐姐小声说话,商量怎么盖屋,她就对李知远一笑,问:“这个竹林你要留多少?”
  李知远左瞅瞅,右瞅瞅,笑道:“我这个好办,倒是你那块,你是怎么打算的?我们两个要是不搭,就辜负了竹林和那几块好石头。”
  英华指着陡坡笑道:“看到那几块略平整的地方没有,最高的地方起一座楼藏书。”
  “甚好,藏书需防火防盗防亲戚家的熊孩子。”李知远点头。
  英华指着最底下道:“那边盖一排宽敞大房,把那一片松林留下,暑天就凉快了。再用长廊接到山涧边,冬天看冰夏天钓鱼,我多多的栽上桃树杏树梨树,春可赏花夏秋有果,如何?”
  这里离着新京城有四五十里远,又多山少平地,景致清幽,本来就是盖别墅的好地方。英华画了一个别墅图,李知远想一想,觉得照英华安排,便是他来做画,也是添一分即多,减一分就少,点赞道:“真好。到时师妹避暑,愚兄来蹭个饭休要请吃闭门羹。”
  英华一本正经回答:“若是师兄许我春天去讨笋子,就请你吃饭。”
  李知远大笑,指着竹林道:“好说好说,这边开条青砖小道,在半山偏左的地方盖两排草房,再在林中最深处搭几个大草棚就成。盖多了房子怕笋子不够英华妹妹吃呢。”
  他们两个玩笑着三言两语安排完了,再看瑶华不晓得为什么瞪梅四郎呢,这两个人对看一眼,谁也没自找麻烦过去劝架,悄悄的就绕到另一边看王二郎的地去了。
  英华晓得她二哥的喜好,和李知远商量着给他二哥弄的大厅大房大操场,大树全留下,杂草都除净,还划了个地方修箭道。边上的管事手快,早把他们说的都记下来了。看他两个不说了,就把记下来的单子献给英华瞧。英华挡住,说:“明日我去府城再说。咱们找个地方吃个中饭回去吧。”
  她一提吃饭,没一会就不晓得哪里冒出来一排家丁,背着椅子扛着桌子,抬着屏风担着食盒过来铺排,饭菜上桌都还是冒着热气的,休说瑶华惊奇,便是英华都奇怪,问:“这是哪里变出来的?”
  “我们在杜家借了一个厨房。”一个管事指着远处铁马闪金光的整齐屋舍道:“杜家房舍齐备,已经开始搬家了,咱们来办事的,要吃饭过去厨房说一声就使得。”
  大家吃过中饭,跑马回三省草堂,瑶华两口子都说累的很,直接就在路口拐弯回家去了,李知远和英华两骑并列,马儿小跑,他们两个说些闲话,不知不觉到草堂门口,惊见梅十五娘穿着早上那一身行头,笑盈盈看着他两个,端庄站在门边,不是门神,胜似门神。
 
121 亲嘴要轻一点!
  英华顺着梅十五娘含情脉脉的小眼神儿看过去;终点是一脸莫名其妙的李知远。
  难道——梅小姐的心上人是李知远?不过看李知远这个呆样;也不像是认得梅小姐的样子啊。英华觉得她可以按兵不动先隔岸观火;略微朝后挪了两步,挑了个合适的角度;要看李知远如何应对。
  李知远本来以为这个陌生少女是来寻英华说话的,可是人家只盯着他瞧,他转头看英华,英华居然让开了;这是为何?李知远茫然了。其实早上大家碰过面的,可是当时他就顾着细品英华小娘子的霸气去了,压根没注意到当时还有一个什么梅小姐油小姐在。
  梅十五娘盯着李知远笑了半天;李知远也没有什么反应;她便把目光投向王英华,笑道:“英华妹妹,这位是?”
  “是英华的未婚夫婿。”英华也坏,就是不提这位姓谁名甚。
  “果然是李世兄。”梅十五娘用过英华即丢,面对李知远笑得格外风淡云清,从衣袖内掏出一封用丝带绑了相思蝴蝶结扣儿的信,道:“奴是梅家十五娘,和令妹芳歌是同窗,有一封把芳歌妹妹的信,还请世兄转交。”
  李世兄无视翠袖中朝他伸过来的纤纤玉手,立场坚定的走到英华身边,一本正经道:“这位小娘子咋这么不懂事儿,男女授受不亲呐,英华,你帮我把信接过来吧。”
  英华立刻把心中那个腹内酸的梨儿丢出去,换了一枚里外皆甜的糖腌果子揣心里。为了细细品糖果的甜,她走的格外慢,每一步都端庄贤淑,又对着梅十五娘慢悠悠福了一福,才从举得手酸的梅十五娘手中接过信。
  方才还说男女授受不亲的那位,半点不害臊地捏住了英华小娘子的手,亲亲热热说:“母亲说想你了,英华明日到我家去吃个便饭好不好?”
  英华小娘子带着娇羞瞟了他一眼,又含蓄地对着梅十五娘抱歉似的点一点头,软软答了一声:“好。”
  “那个信你明日顺便捎与芳歌罢。”李知远被英华显露出来的柔情万种震惊的全身酥麻,手软脚软还不忘扶着英华过门槛,还老实不客气很二货地对梅十五娘说:“哎,劳驾让让,小娘子你挡道了。”
  后头一群柳家的狗腿管事王家的马屁管家又不傻,这小两口一路上大大方方说笑,何曾这样肉麻过?显然是秀恩爱把这位梅小姐看的。李姑爷的脾气大家还没摸着,可是王家二娘子是个吃亏必还席的主儿,现在她老人家不翻脸,谁敢坏事,大家都把笑声闷在肚子里,脸一个比一个板的严肃,都把梅小姐当门神,一个两个踩着她的裙边从大门进去了。
  梅小姐修养甚好,眼睁睁看着她的裙边变成拖地墩布,面上笑容都没有改,迈着端庄大方的步子自去了。
  进了二门,英华也没发脾气使性子摔开李知远的手腕子,使小指头紧紧勾着李知远的手,李知远甚怕遇到丈母娘,进了二门倒是想松手的,奈何媳妇儿不让啊,他只能战战兢兢顺着英华的牵引被英华带她院里去。
  一进英华她自家的屋子,英华就笑嘻嘻问:“令堂真要见我?”
  “是沈姐有话想和你说,让我爹出头跟母亲说,喊表姐妹们来聚一聚玩一玩,就便也让你去逛逛。”李知远瞅瞅屋子里的大小丫头都避开了,抓紧时间说体己话,“我母亲还不知道杨家打算来提亲的事儿。我和沈姐说了,沈姐和我爹说了,所以……就这样了。”
  英华看李知远那个为难的神情,便晓得别人不见得乐意,沈姐一定是乐见芳歌嫁给杨八郎的,不由笑道:“我晓得了,明日必到府上去。”
  李知远欲言又止,犹豫再三,咬着牙道:“明日我在家陪你,若是时机合适,我和母亲直说,背着她老人家行事,她晓得了要伤心的。”
  “好。”英华把手轻轻搭在李知远的手背上,柔声道:“我晓得了,母亲疼爱你们,你也是真心敬爱她。”
  李知远点头,哽咽着说:“沈姐她……她为了芳歌……她从来没有这样过……我很怕她和母亲……从此生份了。”
  “不会的。”英华软语道:“以前,我大姐还没有说亲,我大哥把他同窗说的千好万好,那人写的文章我爹看了也说好,打算把我大姐许给那人。我娘拦住了不许,那两个月,她和我爹一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吵架。后来有好几家人家来求我姐姐,我娘又拦住了,那几年我大哥到京城去没少说风凉话,我爹也和我娘吵过架。可是现在你看,我大姐过的多开心,我爹娘多和气。”
  “不一样的,我们终归是沈姐生的,”李知远笑起来像哭,“我是男子,二门以内有人为难我,我大不了出门不理。可是芳歌不成,所以……她不能嫁那么高的人家,不是八郎不好,是她得嫁到我爹和我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去,才能不受委曲。”
  英华沉默了好一会,说:“若是为着这个缘故,芳歌是绝不能嫁给陈家表兄的。”
  李知远愣愣地抬头看向英华,问:“为什么?”
  英华态度平淡的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我娘说她们小时候,每年过年送年礼去我外祖母家去,外祖母娘家从来不说她们坏话,好吃好喝供着,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可是就是能明明白白让她们感受得到她们是小老婆生的,不配做人家亲戚。后来我外祖母不知道怎么晓得了,送年礼回家就只使管家了。再后来我娘她们到了说亲的年纪,外祖母娘家来求六姨七姨,我外祖母一个都没有许。”她说完轻轻用力捏李知远的手,道:“我娘说外祖母曾和她说,有些事,你心里不计较,便是旁人计较,也不会伤到你。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今日转赠李郎,望珍藏。”
  李知远深深吸气,抽出手郑重谢英华,双手虚捧纳入怀中,瞧着英华许久,才道:“我明早来接你。”
  英华好字还没有说出口,李知远抢上一步,一手搭在英华的肩上,一手搂住英华的细腰,用劲一带,就把英华带他怀里了,然后他俯脸找准英华因为受到惊吓微微张开的樱唇,用力的、狠狠的,碰了下去。
  李知远的嘴唇微凉,英华的嘴唇温热,若是轻轻地,慢慢地贴到一处,那滋味自然是极美的,可是李知远也不知道是心虚怕丈母娘撞见,还是业务不熟练,用的力道完全不对,于是,唇齿相击,英华轻呼一声,捂着碰疼了的嘴唇,就把他推开了。
  李知远的嘴也疼啊,他捂着嘴,左脸上写着“怎么会是这样?”右脸上写着:“我为什么会这样?”落荒而逃。

122 慈母心
  陈夫人的娘家这几个月的日子很好过。陈大舅兄弟几个得李知府指点;把陈家的地趁高价卖掉一大半,在几百里外的常州府低价买进七八顷上好水田;田多税重扛不住哇,家里又没有做官的撑门户;只能分家。兄弟几个商量着分了家。陈大舅和陈九舅和陈夫人是亲姐弟;情份自然与别个不同,他两个挑好地方打算盖新屋;也匀了块地把姐夫姐姐。
  李大人无可无不可;陈夫人倒是很乐意跟娘家兄弟比邻而居,兴致勃勃和娘家人商量请人盖屋。陈家匀出来的那块地也有三亩多,陈大舅和陈九舅两家也只各占三四亩,跟柳家的大手笔是没得比;李知远上回得了地,怕陈家晓得不痛快,都没敢在家里说。
  李大人晚饭时和李知远闲话,李知远嘴还疼着呢,一疼他就寻思英华妹子跟他说的那些话,觉得这地瞒着也不是办法啊,故意假装不留神就把白天去清凉山看地的事说出来了。
  李大人瞅瞅自家夫人突然绷得紧紧的脸,有心替儿子开解,道:“早晨王亲家和我说,我还当他说笑呢,柳家好大手笔,女婿们都有份还是你一个人有?”
  “人人都有份,还补了一块儿给瑶华大姐,耀宗哥也有。”李知远看看陈夫人,笑道:“师母和柳五姨说儿子跑来跑去辛苦,也给了块地。那个地也不在清凉山,离着皇城的围墙怕是还有五十里远吧,地方倒是很清幽,周围盖房的也不少,我那块地一片山坡都是竹子,儿子想在那里读书甚好,所以琢磨着盖几间书房。”
  富春县城离清凉山也只有八十里地呀,柳家给的地够偏僻了,何况只能盖几间书房,又能大到哪里去?柳家在曲池府有多少暴发大家都快要习惯了。陈夫人不懂儿子说话的精妙之处,看儿子说的坦然,也没往心里去,提过就算。
  吃罢晚饭李大人在庭院中闲走消食,李知远挨挨蹭蹭挨到他老子身边,苦笑道:“爹,柳家给我的那地,差不多有一百亩。”
  “多少?”李大人脚下一歪。李知远还好站的近,忙把他老子扶到一边坐下,轻声道:“整个半边山的竹林,差不多有一百亩吧,具体多少我看不懂柳家的图册,不太清楚。英华妹妹说那片山地离着京城太远没人要,山上又没有值钱的木植,拿下来的价钱极便宜,摊不到一两银一亩。”
  李大人听说一两银一亩,才松了一口气,道:“听讲最近有人收新京城那边的地,一亩喊价足银五十,富春县里有数的几个地主都没舍得卖!若是一两银一亩,一百来两银的小人情的确不值什么,就是乍一听怪吓人的,那个地契你自家收着罢,经了你母亲的眼又要大惊小怪。”
  “儿子想交把英华妹妹收起,”李知远羞答答低头,“我自家收起来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李大人哈哈大笑,指着儿子道:“臭小子,还没娶亲呢,就晓得怕老婆了,这个是不是你先生教的?”
  李知远和他老子私底下开玩笑也是惯了的,故意装出一副腼腆的模样说:“家传的。”惹得李大人追着他凿了三四个暴栗。
  一夜无话,第二日早饭后李知远奉着父亲到三省草堂,连东院门都没进,直接就进了二门,一来他是亲传弟子,二来他是女婿,二门上直接让他进去了,还好意指点:“李姑爷,我们大娘子和大姑爷前脚才进去,您老紧走几步还能赶上。”
  李姑爷听了这个话,只能老老实实赶上去,跟大姨子和连襟一起先去问候先生和丈母娘。翰林早到东院去了,柳氏夫人正要去府城,在院子里撞见了,由着他们仨行了礼,待笑不笑的把李知远上上下下瞅了好几遍,瞅得李知远两腿都打抖了才走。
  等柳氏走了,梅姑爷极是同情地把手搭到连襟肩上,笑道:“吓人吧,害怕了吧,还好她老人家现在没空盯我了。”
  王瑶华没理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