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洪杰强Jian完王小凤以后,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他又把王小凤带回了大菜窖。韩立军和庄春艳还呆在那里。于洪杰和韩立军商量了几句,放走了惊魂未定的王小凤和忐忑不安地庄春艳。
  于洪杰和韩立军此时已经完全清醒了,他们明白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两个人一言不发地来到1号宿舍,把汽油桶推倒,把桶里的汽油向四处泼洒。
  一切都准备好了,韩立军在抽烟时,引燃了汽油,燃烧的汽油又引爆了炸药。韩立军当即被炸得身首异处一命呜呼,站在门口的于洪杰被汽油烧成重伤。
  吴秀丽等九名女场员,被于洪杰等人放了以后,先是默默地走着,但是没走几步,就一下子狂奔起来。她们在极端地恐惧刺激下,精神已经崩溃。
  下午4四点多钟的时候,公安机关才从死里逃生地女场员嘴里知道红旗沟农场发生特大杀人案的消息。南虎滩林业公安处和当地公安局的大批民警以及武警先后赶到现场,然而一切已于事无补。
  身负重伤地于洪杰在现场被捕;四点五十分,李亮明和王守礼在家中被捕;五点二十分,包达山、张光祖在南虎滩火车站被捕。


  杨万春在火车上碰上了杜小峰和王玉生,就带着他俩逃到了HN省ZH县的一个亲戚家。
  杨万春的亲戚对他和另外两人的到来虽然感到突然,但没有想得太多。在杨万春的要求下,又把他们领到麦田割麦子。
  HN警方早已接到公安部的情况通报,并做了周密
  杨万春、杜小峰、王玉生刚进麦地不久,就被早有准备的当地警方包围。杨万春见势不妙,连忙从麦田爬出,捡了一顶草帽拍到头上,扛了一把锄头,跟随当地的农民躲过了搜捕。杜小峰和王玉生在麦田中被捕。
  天黑时分,杨万春来到一个几十里外的小村庄的代销点,又饥又渴又怕又累的他,买了几包饼干后、又提出留宿的要求,引起了代销点的女主人的警觉,报告了当地的公安机关。杨万春终于落网。
  吴永成听完这个骇人听闻的惨案,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在心里不住地问自己:这件事情是真的吗?怎么还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呢?在解放前的时候,土匪们杀人还讲究个怨有头、债有主哪,他们这些年轻人成了些什么东西呢?!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三姐夫,你说的这些是真的吗?怎么现在那里还有知识青年呢?不是都返城了吗?”吴永成突然发现马柳平说的案件里面有一个疑点。
  马柳平嘲讽他的小舅子:“事情那有那么绝对的呀?!你刚参加工作,有好多事情你还不了解。知识青年有一部分是当地的,他们要回哪儿呀?就是大城市当年下去的知识青年,还有不少没有回去呢!我告诉你吧,这件事情绝对是真的。李局长说,因为事情是发生在边境地区,怕引起政治影响,所以我们国家就不敢报道,但是中央的领导们马上就知道了,听说他们公安部的领导也挨训了。现在那个地区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一起特大的刑事案件,被人们传成了叛乱、暴动,把二十七个人被害,说成是几百人、上千人地被杀,听他说,到南虎滩办事的外地人下了火车站,也不出站台,非要等下一趟车离开,有的干脆连车也不下。”
  第三卷 崛起 第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永成被彻底震惊了:八名犯罪分子在长达十几个小时里,竟然残忍地杀死了二十七名无辜者,这二十七个人中,有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有两岁的婴儿,男性十九人,女性八人,并且还有多名女青年被强Jian、轮奸。这帮犯罪分子同时还犯有抢劫罪、爆炸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起极为罕见的特大凶杀案。这起案件暴光以后肯定会震惊全国,而现在已经绝对是震惊了司法界,震惊了中央的最高层领导。。。。。。
  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直接导致八三年的严打呢?
  吴永成虽然不记得在他的前生里是八三年的那一月开始严打的,但他记得的的确确应该是在放了暑假以后,当时他正是初中二年级,难道说因为他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而导致有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原来的轨迹?
  不行,自己得赶快赶回省委去,说不定那里还有许多的事情等着呢!
  “三姐夫,你安顿一下你的那几个兄弟,这一段时间最好那里也不要去。”吴永成郑重其事地对马柳平说。他平时不在村里,不知道马柳平的那四个兄弟表现怎么样。但他记得八三年的那一次“严打”,可是出了名的厉害,一些平时社会上稍有恶习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进去了,并且就那么出来的几乎一个也没有。甚至有的人,一贯表现良好,可因为那几天偶尔犯点事情,遇上那风口浪尖,也是一样的倒霉。马家兄弟这几年在村里的那个小砖窑上,挣了不少的钱。这男人嘛,十个里面有九个、一有钱就变坏,心态不一样了嘛,特别是那些穷惯了一下乍富的“暴发户”们。往往容易栽跟斗。这个时候,可经受不起任何地风吹草动呀。那可都是一有举报,先抓再查证。别的不说。就是你多谈几个对象,也定你个流氓罪,说不定也能判你个十几年!你还别不信。这样的例子,那个时期,数不胜数。
  “放心吧,我家的那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规矩。”马柳平有些不高兴了。
  良言苦口惹人烦呀。吴永成暗自感慨。但愿如此吧。
  “那谁,刘喜,你通知所有地两委干部和公司全体人员,到会议室开会。”吴永成走到办公室外的楼道里。告诉刚过来的民兵连长刘喜。
  “怎么,就要和大家告别吗?乡里可是过几天、还要给你专门开个欢送会呀!”马柳平奇怪小舅子地这个突然的举动,好好的开什么大会。
  “我得明天就走了,估计这几天单位有不少事情。我刚参加工作,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吊儿郎当。”吴永成一边给马柳平,一边摊开自己地笔记本。把一会准备着重讲的列了个提纲。
  在会上,吴永成主要布置了了两个方面的工作:村务方面,要求调委会严格执行矛盾纠纷半月一排查一上报的原则。认真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对无能力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对可能出现反复的矛盾纠纷,要做好调解协议,防止小纠纷演变成大问题;治保会要组织群众参与治安防范,指导十户联防,组织开展自我防范,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对一些有不良习惯地子弟,就是打折他的腿,也得把他关在家里三个月(估计到严打开始,你就是拿棍子赶,他也不敢再瞎混的)。刘喜组织民兵成立专门的巡逻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勤,负责对全村的治安防范工作,做好巡逻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公司方面,把原来在外面跑业务地业务员全部调回,公司如有什么业务需要协调,可以派从来也没出过门的、特别老实、憨厚、甚至有些木讷地业务员顶替。在外的业务员由公司通知,两天内,必须处理完手头的业务,赶回公司报道,三个月内,这些老业务员地工作,全部由顶替者代替。他们回来后的工作,就是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
  大家对吴永成的前一方面的工作安排没有异议,但对公司方面的安排,参加会议的人,都觉得不可理喻:这个即将离任的支书别是舍不得离开大家、犯了什么病吧?那有这样安排的呀?公司跑业务不用原来的老人手,却换成清一色的新面孔,就是你想锻炼他们,那也得讲究个传、帮、带呀,哪能一下子就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从来也没做过业务的新人们的肩上呢?!
  当时大家会上倒都没说什么,也是对吴永成一向依顺惯了,会议结束后,马林和公司的副总经理薛红跟着他到了他的办公室。
  “五儿,这一段时间咱公司的业务正紧,你把那些业务熟练的老业务员、都抽回来干什么呀?我还想再派出去更多的人手呢。我就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好嘛,说你想紧缩业务、收摊吧,可你又派出去一些生瓜蛋子,他们能做得了啥呀?”一进门,马林就憋不住了。
  薛红倒是没开口,不过他那眼睛里的疑问,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薛红到了鱼湾村已经几年了,在去年的时候,吴永成通过县委李书记,把薛红的工作关系,从原来历程县的那个公社食品站,转到了永明县的商业局,说是专业人才的需要嘛。
  的确,鱼湾村的这个贸易公司,虽然不敢说在全地区是第一的社队企业,但在永明县,那头把交椅可是坐得稳稳当当的。一年的纯利润就能达到二十多万元,比乡里、县里的一些国营企业效益也好,哪县里的领导们还能不支持吗?
  薛红调到永明县商业局以后,又被吴永成再次聘为顾问,不过那个“顾问费”嘛,那就得变个名目、悄悄的给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工资的形式发放,因为他现在是永明的国家工作人员。哪能两头挣钱哪?在那个时代,这可是绝对不行的:你无偿帮助社队企业搞发展,那是你地风格高,应该受到表扬;要是你拿了人家的钱和东西。搞有偿服务,对不起,
  的铁饭碗放下再说。那时候的人们。是谁也不敢起那毕竟这个铁饭碗来得太不容易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呢?!!
  所以在薛红和村里表明态度:他是为了感激吴永成帮他调动、为鱼湾村白尽义务、不要报酬时。吴永成就让公司变通地多给他的老婆加班费以抵顶(自从薛红的家迁到鱼湾村以后,吴永成就嘱咐马柳平把他地老婆安排到贸易公司打杂)。毕竟薛红的家口大、收入少啊。


  对此,薛红更是对吴永成感恩不尽。他曾经对他的老婆说过:他地这条命、这辈子就卖给吴永成了。“士为知己者死”,这也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侠义风骨。
  此时,吴永成见他们两个都这么疑惑地望着自己,只好简单地做个解释:“我也是听到一个消息,近几年社会治安太糟糕,国家可能要采取大一点的行动。咱们的那些老业务员。这几年在外面呆的时间不短了,估计也有不少小毛病,年轻人嘛,那也难免。他们可是咱们公司的宝贝,我不想让在这次行动中。损失一个人才。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消极保护吧。他们可是咱们公司的宝贝
  “那回来以后,让他们学什么呢?你走了以后。我可是连他们地培训也闹不了啊!”马林有点明白小舅子的意思了。
  “政治学习嘛,就学国家的《宪法》、《刑法》,还有咱村的《村规民约》。还可以让他们学报纸上的东西嘛,比如说,去年十一月份有个叫张华地大学生,舍身救了一个社员;今年五月份,国家号召青年人向张海迪学习。对,还有今年三月份,广东省广播电台的一个记者安珂,见义勇为、赤手空拳和几个歹徒搏斗、英勇献身地事迹等,这些都可以学嘛!总之,通过这次的政治学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毛病,每个人一天一篇思想学习心得。”嘿嘿,这样就不怕他们坐不住了。一天一篇心得呢!要不他们在外面跑惯了,回来就怕一时收不住心,再在村里及附近搞出什么花花事情来。反倒又大大地害了他们。“严打”对花案可是判得最重地。
  “那业务学习学些什么呢?”薛红佩服地望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业务嘛,就学我带回来的几本我读大学时的讲义和教材吧。还有继续加强他们的英语和普通话训练,三天一考试,成绩优秀的发奖金,不及格的扣工资,还要补考,三次补考还不及格,退出公司。对了,老薛,我记得你们在大学的那会儿是学的俄语吧,要是咱们的这些宝贝们学腻了我布置的那些东西,你就给他们上俄语课,总之一句话,反正这三个月内,不准他们离开村里一步。实在不行了,还可以给他们组织一些篮球赛什么的。”就不信你们这些小毛猴们在板凳上坐不住,我“烤”死你们!只有这样,或许才能把那些在外面野惯了的业务员们,牢牢地限制在村里,躲过这一次风暴。
  吴永成为了以后的发展,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算不算是逆天呢??
  管球它哩。过了一关,再说一关吧。
  该死的球朝天,不该死的活了一天、又一天!
  在吴永成的记忆里,他的前生八三年严打的时候,他那个当时不足五千人的小县城,一次就枪决了八个,死缓五个、无期徒刑十个。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枪决的八个罪犯中,本来有三个是可以不死的,倒霉就倒霉在他们是当地有一点权势的干部子弟。
  他们与另外五个人同属于一桩强Jian、轮奸妇女的恶性案件。八三年的五月份,他们的这起案子已经判决,首犯二人被判无期徒刑,其余人员是八到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首犯因系普通老百姓子弟,自认触犯法律、罪有应得,放弃上诉,接受判决;而六个从犯中的三个人(家中有点权势),却认为法院判决过重,胡说那个女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贯在村里乱搞,所以他们是自愿的,不属于强Jian,要上诉。其余的三个人也跟着起哄,盼望能沾上他们的一点光。其中还有一个人在实施犯罪之前胆怯,所以做了望风放哨的营生,他当然就觉得更委屈了:凭什么就判了我五年哪?我就是看了几眼,连个边也没挨呀!你说我冤枉不冤枉啊?!真是倒霉催的!
  他们的家人也在外面四处活动,威胁受害人,买通法官,把案子一直拖到严打开始。
  省高院接到他们的上诉材料后,结合中央新下来的“严打”精神,发现这个案子不是判重了,而是太轻了,马上发回地区中院重审。
  结果这六个人中的三个人被判处死刑,两个死缓,剩下的一人因系望风被判十五年有期徒刑。因为在他们六个人中,他们三个人的犯罪情节最重,又属于主犯了。所以符合“从严、从重、从快”的“严打”精神。
  严打期间,上诉期只有三天,还不等他们的家里人醒过神来,公处大会已经在大操场举行了,在他们一家人的号啕大哭声中,不远处的法场上,传来了十几声沉闷的枪声。
  而两个首犯已经开始服刑,且狱中表现良好,也就不再拉回重审了。这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而后来,听长辈们说,当时的那场“严打”战役,是狠狠地打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不过有一些不该重处的,也被严打了。虽说后来有一部分人也被纠正了。
  唉,那个庙里没有冤死的鬼呢?!毕竟是全国那么大的行动啊。
  而吴永成现在想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冤死鬼。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第三卷 崛起 第十二章 地下家庭舞会
  天晚上,吴永成没有在家里吃饭,他趁着他的三姐夫来,得找他好好地谈一谈。
  “三姐,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晚上我在你们这里搭个伙。”吴永成一进他的三姐家的大门,就放开嗓子喊了一声。
  推开屋门,三姐正和女子在地上逗着玩,他的三姐夫马柳平躺在炕上,嘴里叼着一支烟,翘着二郎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嘴上叼着的香烟烟灰吊了老长,也不起来弹一下。
  “五儿,来了,你想吃什么?三姐给你这就去做。”吴永霞见弟弟进来了,连忙丢下女儿迎过来。
  “这还用问嘛,五儿现在成了忙人了,好久也不来咱家了。你快去炒几个菜,我和五儿今天晚上喝两盅。真是没一点眼力劲。”马柳平从炕上坐起来,不满地说。手一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