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脍炙英雄-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普普通通的一道“地三鲜”或者“宫保鸡丁”,其技术含量也胜过烧烤和刺身的。   

  还有第三个原因,烧烤和生食,不能完全杀灭食物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容易使人生病。这在人口密度不太大的古代还不重要,到了人口大幅度增长,都市人口密度激增的近古,就需要注意了。明朝的李时珍就告诫过,多吃生鱼片,对健康有害。他的《本草纲目》中写道:“鱼脍肉生,损人尤甚,为症瘕,为固疾,为奇瘤,不可不知。”今天很多中国人看到生肉生鱼,还是不敢吃,这并非胆小,而是人类文明成果在潜意识中的积淀,生命的本能告诉他,这个东西有危险,不可随便吃。为什么我们说火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开始呢?掌握了火,就掌握了改造世界万物的利器,有火则“明”矣。   

  泰国的皮绍福同学说:“那现在中国人又开始吃烧烤和生鱼了,是不是不文明了?”   

  我说:“如果完全吃生的,不吃熟的,那是倒退,是不文明了。但中国人现在总体上还是吃熟的,而且是非常熟的。中国人一般不吃半生不熟的鱼肉,半生不熟在汉语里是个贬义词。连蔬菜,中国人也做熟了吃。西方人生吃蔬菜,嘎吱嘎吱嚼得满嘴淌绿水儿,中国人觉得他们跟兔子一样,很可怜。中国人最早懂得了温度与文明的关系,喝开水,吃熟食,这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结果。当然,太文明了,就容易腐败,中国人把太多的智慧用在研究好吃好喝的问题上了。所以现在,中国人煎炒烹炸吃腻了之后,也时常吃点烧烤,假装豪爽随意,逃避一下繁忙紧张的都市工作压力。这是寻找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并不是要回到古代去。中国人主要吃的还是八大菜系的菜。”         

◇欢◇迎访◇问◇WWW。HQDOOR。COM◇  

第24节:脍炙人口说脍炙(5)         

  赵静淑问:“中国人经常有说八大菜系,我们的课文里也学了八大菜系。那么到底哪一个菜系最好吃呢?”   

  我说:“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和绝活,其中也有相互交融的共通之处。例如闽菜的细刀高汤、浙菜的南料北烹、徽菜的色油并重、湘菜的香酸软辣等。其中鲁菜川菜苏菜三大体系最重要,因为这三大区域文明最悠久,物产最丰富。鲁菜是英雄气概,川菜是名士风度,苏菜是美人清韵。粤菜也不错,好比浪荡公子,可以排第四位,但是广东人喜欢生食,而且什么东西都吃,所以广东地区跟食物相关的传染病全国最多。广东有道名菜‘龙虎斗’,用的是猫和蛇。但猫和蛇无论怎么做,体内的寄生虫都是杀不绝的。猫能够跟人类友好相处百十万年,古人也不吃猫,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但你们主要吃海鱼,而且是深海鱼类,又注意食品安全检测,所以得病比较少。现在深海鱼类也开始受到污染,美国专家告诫,每周吃鱼不可多于两次,总量不超过340克,孕妇不超过60克啊。”   

  村山秀美说:“看来中国人还系最懂得七啊。我看你们中国人七生鱼片的席候,用很多的醋和酱油七,喜番那样的味道么?”   

  我告诉他们,喜欢味道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克制里面的细菌。李时珍老师教导我们:“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以蒜、羹、姜、醋五味食之。”中国人讲究五味,用阴阳五行的道理保持食物在体内的生态平衡,例如吃茄子一定放蒜,吃螃蟹一定配姜,就是这个道理。张衡的《七辩》中说:“审其齐和;适其辛酸。芳目姜椒;拂吕桂兰。”调味的方法写得很详细。其实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食物不新鲜,色味不正常,烹饪不到位,时间不合适,佐料不搭配,都不能吃。这并非是酸文假醋地穷摆谱,而是人类最早的“食品卫生法”也。   

  现在吃生鱼片,当以日本为正宗。张协的《七命》里形容鱼片是“红肌绮散,素肤雪落”,形容绝世美人也不过如此了。我在日本就真的吃到了这么漂亮的美味,东京大学的中文科为了招待我,特意重金预约了日本最著名的刺身,其中最名贵的那条鱼,当天东京湾只打到了一条,天皇也只能预约第二天的了。而日本的佐料是酱油和山葵,另配萝卜丝海苔之类。日本的生鱼片,历史上有过多种写法,例如指味、差身、差味、差酢、刺子、刺躬,现在统一写作“刺身”,用东京话发音是“洒西米”。熟稔日本文化的郭沫若,曾经于1954年12月21日在日本《朝日新闻》上发表一篇《刺身论》。他说sashimi本来是潮州人吃鱼生时所用的酱油,当地叫做“三渗”,大概是用酱油、醋和生姜汁三种佐料来食用生鱼片。而samsham(三渗)的发音因日本人不能发鼻音而说成sashimi。郭沫若的推断有一定的道理。现在韩国的著名品牌“三星”的发音,就有点接近samsham(三渗)。而潮州文化确实对日本文化有影响的,中国最爱吃鱼生的地方就是潮州。从潮州,厦门,经过台湾、冲绳、到日本本土,有一条很清晰的风俗文化变迁路线。我的林祁师姐在日本多年,她说一到冲绳,简直就像回到了她的福建老家也,东京大学的林少阳教授也有类似看法。从佐料名变成菜名,似乎符合文化误读的规律,也可聊备一说吧。   

  崔俊生道:“反正孔老师的意思是说儿,我们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儿,都是向中国学习的结果儿,我这么理解,没错儿吧?”   

  我说:“可不是那个意思。韩国和日本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中日韩互相影响、彼此融合的地方很多,但也各有所长,不必事事要一争长短。就拿烧烤和刺身来说吧,虽然中国古已有之,而且丰富多彩,但韩国和日本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长。现在要说吃烤肉,我是很喜欢汉城和光州的烧烤的。要说吃刺身,那无论韩国还是日本,都比中国要高级多了,例如我在仁川海边吃的生鱼,在北海道函馆海边吃的海胆,都是我终身难忘的。在日本,我吃到了品种最多的鱼,很多鱼的名字都是第一次知道。文化遗产的发明权归谁,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谁能体会出其中的文化滋味,才算是真正的文化主人啊。刚才这几盘子上等精肉,用傅玄的话说,真是流采成文,灿若红绮,要是不懂得欣赏,那就好比暴殄天物,可惜一边说话,都吃完了。你们今天又听我上了这宝贵的一课,这就叫做亲炙纶音啊——咱们再来5盘大和黑牛吧。”         


()免费电子书下载
※BOOK。HQDOOR。COM※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25节:台湾已是武林天下         

  学生们都说:“孔老师讲得真是脍炙人口啊,我们也更想吃多了,再来5盘是太少了,我们再来10盘吧。”   

  孔老师说:“好,这就叫炙不厌多,脍不厌嫩也。”   

  台湾已是武林天下   

  前些天,著名武侠出版家宋德令先生从台湾打来电话,一开口就是:“祝贺祝贺!热烈祝贺!”   

  我心想,洒家最近既未离婚也未买房,既未露点也未走光,祝贺我什么呀?便随口客气道:“哪里哪里,多谢多谢!全都拜托朋友们啦!”宋先生答道:“是呀,我们大家都一起去帮忙啊,我们所有的朋友都去给马英九投票,马英九终于当选啦,咱们中国人民的愿望终于实现啦。”   

  哦,原来是祝贺马英九,我道的哪门子谢呀?于是我改口说:“是呀,确实不容易啊,看来是人心所向吧。”   

  宋先生说:“我们从下午就订了饭店,一边喝酒一边看直播。等结果终于出来——喔!我们兴奋哪!多么值得祝贺呀!”   

  宋大哥的情绪感染了我,我说:“是啊,是值得祝贺。不过,更值得祝贺的,是咱们武林中人,当上了台湾的领导啦!”   

  马英九政治方面的各项素质和价值取向,孔某人隔岸观火,不便评价。但据我所知,马英九年青时代,曾经写过武侠小说。那时,正是台湾武侠风起云涌的时代,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古龙柳残阳诸葛青云,一个个雄姿英发,撒豆成兵。马英九也是那时的热血青年之一,倘若坚持写下去,就凭这个潇洒的名字,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家。但小马哥志不在此,而是将一腔豪情投入了现实的人生大业。   

  本次竞选,当王金平拒绝做他的副手时,小马恳请萧万长出山相助,萧万长本已金盆洗手,宣布退出五岳剑盟,几次谢绝。但最后,马英九一句话打动了他的壮怀:“台湾已经搞到今天这步田地,我们要救台湾!”这句话,说出了小马哥的侠士胸怀。台湾媒体称马英九具有侠客风范,这大概是从他在狂风恶浪面前处变不惊、终于化险为夷的气度上说的,我觉得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但我听说马英九竞选时,贴身保镖竟然是古龙的儿子,我顿时就明白了小马的心思——古龙的儿子未必功夫就高,请他做保镖,主要出于象征意义,象征着马英九对中华武侠精神的推崇。   

  如果说马英九的当选,还只能说明武侠精神的局部胜利的话,那么另一位人物的入阁,则铁证如山地证明了,台湾已是武林天下。这就是随即担任台湾“行政院长”的刘兆玄。   

  熟悉台湾政局的人士都知道,刘兆玄是湖南衡阳人,1943年出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化学博士,《科学杂志》总编,当过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和东吴大学校长。为保护学生,他曾抗议当局随便进校来抓共产党。后来当过台湾交通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是响当当的学者型政治家。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刘兆玄还是大名鼎鼎的武侠作家!   

  大陆的武侠迷可能会问:刘兆玄?武侠作家?没听说过呀。   

  孔老师告诉你,听说过“上官鼎”吧?你以为大名鼎鼎的“上官鼎”是复姓上官名鼎吗?错啦。用黄健翔的话说,“上官鼎”,他不是一个人!这是三兄弟共同使用的一个笔名。三兄弟者,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是也。上官者,预示三兄弟中的老大刘兆玄,必将担任高官也,“鼎”者,三兄弟手足相助,三足鼎立也。而他们共同创作的武侠小说,核心执笔人即为刘兆玄。60年代初,他就为古龙打工,代古龙续写过《剑毒梅香》(《河洛一剑》)。发现自己功夫很深后,遂自立门户,以《沉沙谷》一举成名。后来又写有《长干行》、《铁骑令》、《烽原豪侠传》、《七步干戈》、《萍踪万里录》、《侠骨头》、《金刀亭》等。1968年,因为要出国留学,刘兆玄“登报宣告封笔”,从此专攻化学,以“悲酥清风”和“三笑逍遥散”独步江湖。如今虽已金盆洗手(稍有些许绯闻),但仍以武林前辈自诩。2005年金庸访台,刘兆玄是当仁不让的座上嘉宾也。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6节:武术能不能进奥运(1)         

  闻知马英九当选,大陆武侠刊物的龙头老大,《今古传奇》武侠版的主编冯知明先生,便萌生了向马英九约稿的念头。孔老师一听,坚决支持,并认为海峡两岸真正实现三通的最佳方式,就是首先实现“武侠精神”的相通也。近年来“大陆新武侠”人才辈出,武侠小说进入了“自主创新期”,涌现出凤歌、小椴、步非烟、沧月等名家。台湾方面也浮出了一代新人,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出身的郑丰,竟然是国民党元老陈诚将军的孙女。借用冯主编的话说:“这帮武侠作家大都学历很高,心中澎湃着民族主义热血、爱国主义激|情。有这样一批人支撑我们的刊物,使我们的刊物表现出一种极强的历史继承性、时代包容性和跨文化的延展性。”   

  因此孔某认为,今日的台湾,已是“武林天下”。希望台湾新一届领导人,发扬我中华武侠精神,立志为国为民,追求侠之大者,以千秋青史做明鉴,为两岸苍生谋永福。   

  武术能不能进奥运   

  凌晨被万蹄乱踏之声震醒,以为张艺谋大哥在俺窗下率众击缶,又搞开幕式也。仔细一听,是哗哗的大雨,宛如天在哭泣。想起曾有占卜大师预测,八月北京“将有大震”,不禁一笑。此大震之说,实乃暗喻华国锋逝世也。虽只在位三载,按照封建迷信,也算一朝天子,天子驾崩,即为“天崩地裂”也。   

  下午冒雨去中国网,跟北京社科院的体育专家金灿老师一起谈武术进奥运的问题。金灿老师主要讲了奥运规则掌控于欧美之手,人家不乐意中国扩大奥运优势,这是武术进奥运的最大障碍。   

  我主要从武术自身讲,中华武术的核心思想是修身养性,跟“金牌意识”有着天然的冲突。再者,凡是表演的武术,俱为武术之末流,皆已蜕变为“功夫体操”。李连杰成龙,在现实的武林中,只是三流角色。真正的武林高手对决,可能一秒钟就分出胜负,哪里有什么观赏性?甚至连裁判都看不清楚,绝不可能像影视剧中那样,暴打三五分钟还一次次“死而复生”。套路清晰,看着漂亮的,不一定是高手。所以武术天然就跟奥运赞助商“一切为了好看”的铁血规则相矛盾。这跟做学问一样,外行人热烈吹捧的所谓国学大师,以在美国杂志上发表论文为荣的,可能有一半都是欺世盗名之徒,你以为你每天在家里“坐冷板凳”就是严肃的学者啦?那是因为没有热板凳给你坐。马谡出去打仗是废物,在家里呆着专门攻击别人也是废物。   

  现在人们经常拿跆拳道跟武术比,须知韩国跆拳道成功进入奥运,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跆拳道作为“东亚武术”系统中的一支,本来就是实战性最差的花拳绣腿,下盘不稳,单腿远击,遇到中等以上武师,等于送命。不过现代战争都使用热兵器,平常生活也是法制社会,不许打架斗殴,再高明的武术也已经实用性不大,所以人家干脆以短为长,按照奥运套路把跆拳道改造成一种“下半身拳击”,从而打进了奥林匹克家族。据此,我认为中国武术应该兵分两路,整体上要继承武术的博大精深、百花齐放,不可为奥运而暴殄天物。但武术界这么庞大,国家不妨抽出一支力量,致力于奥运战略,改造成便于观赏、便于评分的一种东东。虽然欧美百分之百会阻挠,而且奥运项目正在“瘦身”,但总要寻找恰当时机,占据一席之地,不可满足于本届的“表演项目”。而一旦武术进入了奥运,可千万记住,一定不要把金牌都自家得了,而要“环球同此凉热”。   

  说到欧美,本来多是孔和尚真正敬佩的体育强国。可是这两天,美国的媒体开始有点犯酸。大概是看到金牌霸主已经铁丢了,美国记者就开始算另外一本账了。有的说不能光看金牌,要看奖牌总数,金银铜加起来,今天美国已经比中国多了12枚。有的说现在的金牌含金量不如过去了,过去美国跟苏联拼,打的都是硬仗,一枚金牌等于现在的两枚。还有的说不能光看本届奥运,要完整地看待一部百年奥运史,美国在历届奥运会上所获金牌的总和,比中国多多啦!所以美国人民要振奋起来、坚决克服“恐华症”云云。这些话说得都对,千真万确的对!但这些话要是由中国人来说就得体了,现在由美国人说出来,怎么听着那么不是味儿?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