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祝文周四杰传 作者:程瞻庐-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他们虽有几分惊讶之色,但是有些矫揉造作不大自然,这时的姑太太叫做“哑子吃馄饨,
肚里有数”,料定他们已得了信息,却是假作不知。但见李传红笑道:“怕是姑太太和我们
开顽笑罢?料想华老一代贤相,决不会把秋榜解首屈作低三下四之人吧!”马凤鸣道:“便
算华老一时糊涂,误把秋榜解首做了低三下四之人,但是这位四德俱备的二姨娘决不会佯作
不知的。我想他一定劝谏公公,切莫做这侮辱士林的事。”姑太太暗自忖量,果然所料非虚,
他们决已知晓了伯虎的踪迹。听他们的语气很抱怨着玉英,便向李传红说道:“我们玉英是
一个寻常女子,说什么四德俱备未免谬赞了。”蒋月琴道:“我想华老决不会侮辱士林的,
他便不看拙夫分上,也得看他二媳妇分上,怎有把媳妇的表兄当做下人看待之理!”姑太太
道:“诸位侄媳所说的话怕不有理,但是华老当时倘使认识伯虎,决不把他买做书僮,玉英
早知上门投靠的便是自己表兄,也不肯使他公公把秋榜解首买做书僮。平心而论,这桩事怪
不得华老,实在伯虎太会淘气了。更名易姓,叫做康宣,手写契约,愿作奴才,比及我们玉
英知晓,他已顶了华安的名,在书房中伺候两位公子了。”昭容道:“原来有这般的事,这
是意想所不到的啊!我想玉英妹妹明白事理,事前虽不曾知晓,事后知晓了合该向拙夫竭力
劝道,好教他回头是岸。”姑太太道:“好教侄媳得知,玉英所居的地位实在为难,说破又
不是,不说破又不是。说破了,伯虎毕竟是衣冠中人,教他置身何地?不说破呢,又对不起
你们八位嫂子。他很费了多少心思,才把他表兄劝解一番。说到劝解也有诸多不便。当着丫
环劝解,只怕走漏风声;背着丫环劝解,少主妇与书僮密语,瓜田李下易犯嫌疑。他用尽了
心思,只得向着他表兄说隐语。起先向他说,你的来意无非为着‘叶下洞庭,荷开水殿’。
昭容点了点头道:“上一句是骆宾王诗,叫做“叶下洞庭秋”,下一句是徐陵诗,叫做“荷
开水殿香”。这八字歇后语,只暗藏着“秋香”二字,但不知拙夫听了如何回答?”姑太太
道:“伯虎坚称卖身投靠出于无奈,必须小主母始终成全。玉英见他不肯回头,又向他说:
“堂堂相府礼法森严,桂子添香可望而不可即。你若知难而退,不失为识时豪杰,你若执迷
不悟,苏州人的颜面一齐被你削尽了’。似这般的严词训斥玉英以为伯虎总该回头了,总该
觑个机会回转家乡了。他若乘隙逃归,相府中不过走失一名书僮,谁也想不到此人便是伯虎
化名。迷途未远,尽可知难而退。谁料他恋恋这个可望不可即的秋香不想回去。玉英心中异
常懊恨,几番要禀明翁姑遣发伯虎回去,但是为着有种种妨碍到底不曾说破。”昭容道:
“有什么妨碍呢?”姑太太道:“这事有两桩妨碍。第一桩已说过了,禀明以后只怕伯虎置
身无地,第二桩,又恐受着翁姑的责备,既知是伯虎化名为什么迟迟不说,直到今日方才举
发呢?”昭容点头道:“在这分上我很原谅玉英妹妹,但是他不能禀明翁姑,何妨先给我们
一个消息,也免得我们朝思暮想,问卜求签。”姑太太道:“玉英向我说起,他好几回要写
信给你们知晓,但恐怕事机不密,一经张扬出去,华老有失察之咎,伯虎也不免损失名誉。
所以写信以后重又焚去,如是者足有三五次。最后的一次他又决计要告诉你们了,写了一封
盈篇累牍的信,把自己种种苦衷一齐写在上面,又叮嘱你们万万不可声张,只可暗暗遣人来
劝伯虎回去。要是闹破机关,面子上很不好看。他写信完毕,待要派一名仆役送往苏州唐府。
其时正在去年十月中,恰值相府中大房媳妇杜雪芳,在苏州城内吃过了他妹妹月芳的喜酒回
来,妯娌相逢,谈谈苏州情形,杜雪芳便说及祝枝山捱打的事。玉英听了猛吃一惊,他想幸
而这封信没有送往苏州。要是送往苏州,万一唐家表嫂也用这种手段到相府中来寻仇,那么
这件事便闹得大了。想到这里,他便把写就的书信悄悄付之丙丁。但是他的心中总觉得十分
抱歉,直封我这番南下,在玉英那边停留了几天,他才把许多苦衷告我知晓。央求我到了苏
州悄悄地把伯虎踪迹向你们说知,而且须得用着稳妥的方法,不露风声,悄悄地遣人到华相
府中诱引伯虎回来。但有一层,伯虎不得秋香是决不肯回苏的。据玉英说,秋香虽是丫环,
却有大家风范,面貌既好,品性尤佳,知道诸位表嫂大度宽容的,不妨早日替伯虎预备新房,
以便他载美回来享受家庭之乐。”昭容沉吟了—会子。便道:“姑婆瞧见过秋香么?”姑太
太笑道:“非但瞧见过秋香,而且这个假书僮真侄儿的唐寅唐伯虎,也曾和我会过一面。他
不叫我姑母,竟跟着华府书僮唤我一声亲家太太。这不是很滑稽的一件事么?”昭容忙问姑
侄相见以后说些什么话来?姑太太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正是:
  忍使才人充贱役,漫将姑母唤亲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程瞻庐《唐祝文周四杰传》
第七十回
唐解元大除夕行令
冯玉英上元夜张灯


  姑太太不慌不忙说出一番甚么话来,不用姑太太报告罢,编书的自有一番插叙的必要。
只为编书的忙着编那杭州书,冷落了东亭镇上的唐伯虎。自从去年描写观音以后,直到现在,
也有四个月了。这四个月中他在华相府里怎生消遣,编书的也得略叙梗概。当那祝枝山在杭
州题无字封的一夜,唐寅在东亭镇上吃那度岁的酒,也曾小试才情一夜行三令。什么叫做一
夜行三令呢?原来大除夕这一夜华老和两个儿子在书院中饮酒,他知道近来华文华武的学问
大有进步,完全是华安指导之力,因此饮酒中间想出一个酒令,试试儿子的心思。大踱道:
“爹,你你有令,尽尽管出,你你有屁……”说到这里他居然也知这“有屁尽管放”五字不
便出口,所以说出“有屁”两字便缩住了。这也是受着唐寅数月的教育,所以气质上有了小
小的变化。二刁道:“爹要行令,尽半(管)行令。”华老道:“我行的令一字中须含有三
个同样的字,又要叶韵,又要应用俗语诗成句。我来举一个例,你们听着:
  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俗语)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唐诗成句)
  其时唐寅在旁侍酒,悄从华老背后指一指盆中的熏鱼。大踱经这一指,便会从鱼字上着
想。想了片晌,他便道:“爹,儿儿子的令,有有了。”华老道:“你且道来。”大踱期期
艾艾的说道:
  (鱼鱼鱼)字三个鱼,水清方见两般鱼,
  (俗语)鱼鱼鱼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成句)
  华老点头道:“大郎茅塞已通,二郎何如?”唐寅又背着华老指指坐案上的水晶镇纸,
二刁经这指点也知道从晶字上着想,便道:“爹,你要喜喜(试试)我的本忌(事),我已
想就了。”华老道:“想就了,快快道来!”二刁连忙刁着嘴说道:
  晶字三个日,常将有日思无日,
  (俗语)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古诗成句)
  华老道:“二郎应的令又比大郎得体,难为了你们,居然也有了这一日。”说罢,回过
头去,吩咐华安也来应一个令。
  唐寅道:“太师爷和两位公子行令,小人怎敢擅接。”华老掀髯大笑道:“你有这般大
才,我们还要拘什么主仆形迹呢!”
  唐寅道:“那么小人斗胆了,小人说的是:
  鑫字三个金,父子同心土变金,
  (俗语)金金金,一寸光阴一寸金。(成语)”华老大喜道:“华安,你接的令竟是善
颂善祷,我们父子三人但愿应着你的令”。这一夜,父子三人欢然饮酒,竟是从来不曾有过
的事。饭毕便到内堂去聚餐,父子婆媳同吃合家欢,不在话下。
  且说平、安、吉、庆四书僮另有一桌酒菜,摆在金粟山房。开怀欢饮。华平道:“我们
四人也来行一个令似乎有些趣味。”大家听了一齐赞成,便请华平起令。华平道:“我不比
华安兄弟,满肚子都是书。我只会行一个叠句俗语令,须得引用叠句吴谚,形容一件事,每
人各道两句,而且都要叶韵的。我来起令了:
  豁绰豁绰走过来,扒吼扒吼三碗饭。
  华安兄弟轮着你了,你是苏州人,一定接得入彀的。”唐寅笑道:“这个酒令倒也有趣,
我来接两句:
  阿祝阿祝挑粪担,刮辣刮辣断扁担。”
  众人大笑道:“粪担打翻不免臭气薰天了。”第三轮着华吉了,他笑着说道:
  其古其古拖地板,阿迷阿迷拌猫饭。”
  唐寅笑道:“华吉兄弟,你这一接也很好,打翻了粪担,自然要拖地板了。拖了地板忽
又拌起猫饭来了,真个匪夷所思。华庆兄弟轮到你收令了。”华庆想了片时,便道:“想便
想着两句了,不知说的对不对。”众人道:“不用客气,请教请教。”华庆道:
  乒乓乒乓两半爿,阿呀阿呀叫起来。”
  唐寅笑道:“大概是猫饭碗打碎了,阿呀频呼,有什么用呢!”平、安、吉、庆四人行
令完毕,恰才散席,忽听得月洞门后有女子声音。连唤着:“华安兄弟快到这里来,和你有
话讲呢。”唐寅听得是石榴的声音,很不高兴,勉强迎上前去假作欢颜,问他有何话讲?石
榴道:“你们四个人在外面行令,我们五个人也在里面行令。”唐寅道:“还有四个人是谁
呢?”石榴道:“便是老太太身旁的四香。”唐寅道:“妙哉妙哉。”石榴道:“庵啊,庵
啊。”唐寅道:“你可是叫我么。”石榴道:“你说庙哉,庙哉,我只好说庵啊庵啊了。华
安兄弟,里面行令的是春香姐,他听见你们行那俗语令,他也要行起俗语令来了。他的酒令
再要促狭也没有,轮到我说,我竟没有说了。好兄弟,看我份上,替我做一回抢手罢!”唐
寅暗想:“为着石榴份上,我不高兴替他捉刀。为着秋香份上,我便借他的嘴接这个令,暗
暗向秋香通一个消息,以便他日可以双双逃归吴门,岂不是好?”便问石榴是怎样一个酒令?
石榴凑近唐寅耳朵,喃喃的一会子。唐寅道:“容易容易。”也凑着他的耳朵把这四句酒令
告诉了他。石榴连声道谢,很欢喜的走了。列位看官,可知道五丫环行的什么令?叫做“一
一道来令”。这五个丫环都是侍女们中的领袖,一席酒肴比着其他丫环格外优待。春香已得
了小丫头的报告,说什么外面平、安、吉、庆四人畅怀饮酒,行一个俗语令。华平开端说的
豁绰豁绰走过来,扒吼扒吼三碗饭。众丫环听了个个好笑。春香道:“他们行令,我们也来
行个令罢。秋香妹妹,你是个女才子,请你起令罢。”秋香笑道:“女才子三字原璧奉赵,
说到起令,外面平安吉庆既是按着次序公推华平先说,这里如法泡制,也得请春香姐起令
了。”春香道:“若要引用诗句,我是一窍不通的。行一个俗语令,或者还可将就将就。现
在行个‘一一道来令’。每人说四句,上一句须得现成俗语,含有两个一字;下一句要接得
连贯,而且叶韵。我来先说了:
  一搭一挡,两个朋友,
  一高一低,手搀着手。
  那么夏香妹接下去了。”夏香道:“这个酒令。看似容易,其实是很难的。你们不许催
促,待我慢慢儿想。”春香道:“我们行令并不苛刻的由着你去搜肠索肚罢。”夏香搔头摸
耳一会子,便道:“有了,有了。
  一吹一唱,弗用鼓手,
  一纵一跳,会扦筋斗。
  那么秋香妹妹说了。”秋香脱口而出道:
  “一粥一饭外加黄酒,
  一荤一素蛮配胃口。”
  这几句说得众人都笑了。轮到冬香,见他搜索枯肠,好容易的凑出四句道:
  “一来一往,青青杨柳,
  一拖一扳,拉住娘舅。”
  春香大笑道:“拉住娘舅做什么,敢是做那‘扳娘舅’么?那么石榴姐姐收令了。”石
榴道:“要我收令,容易容易。说四句俗语,有什么大不了事。哎哟,我要去解一个手了。
对不起,略待片时我是就来收令的。”说时把身子略颤几颤,仿佛是尿急的模样,急忽忽的
离座去了。谁知他托辞解手,实则到外面去寻抢手。众人待了一会子不见他到来,便有些怀
疑起来。春香笑道:“我已代他想着四句收令了。
  叫做:
  一歪一扯,托言解手,
  一出一进,去寻抢手。”
  夏香道:“不见得罢,他去寻谁呢?”春香道:“定是这个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辰
的四同兄弟。”众人正在议论他,石榴恰才到来,手插入衣襟,做那整理裙子的模样。坐定
以后,便道:“收令的句子我早已安排好了。叫做:
  一哭一笑,赌神罚咒;
  一心一意,同时逃走。”
  众人听了并不注意,惟有秋香芳心自警,分明这魇子借他的嘴,向我投递消息,要教我
背主逃走。唉,魇子错了,我受了太夫人天高地厚之恩,怎肯背着他逃走,你莫痴想罢!这
一节书,叫做“唐伯虎除夕三行令”。
  除夕已过,便是来年,待到元宵节,祝枝山在杭州看灯,唐伯虎也在相府看灯。华老为
着两个儿子茅塞已开,所以今岁的兴致比较往年尤其热烈,雇用名工巧匠大扎花灯,相国府
中,点得明星颗颗。华老要鼓励着儿子们读书上的兴趣,吩咐华安多撰几条灯谜挂在金粟山
房,吃了元宵酒后,华老偕同两子到金粟山房中去猜谜。太夫人听说外面悬挂灯谜,也教二
媳妇冯玉英撰几条细巧的灯谜。又要易猜,又要不俗,以便鼓动里面主婢的兴致。于是表兄
妹两人小显才情,同作谜主。唐寅在金粟山房中做谜主,二娘娘却在紫薇堂中作谜主。话分
先后,书却平行。且说华老偕同华文华武进了书房。唐寅上前迎接,不须细表。
  华老抬头看时,果见纸灯上面黏着十余条谜语:
  (一)工  《史记》一句  (二)贵    《左传》一句
  (三)佳  《书经》一句  (四)诧    书名一
  (五)口  官名一        (六)口    府名一
  (七)钦差《诗经》一句  (八)父为相国   唐文一句
  (九)吃吃 《四书》一句 (十)月老    汉先人名一
  (十一)薪桂   饮料名一 (十二)银河   郡名一
  (十三)皇陵   地名一   (十四)松翁   《四书》一句
  华老道:“有几个灯谜做得很堂皇冠冕。这第五个谜面是口字,猜的官名,明明道着下
官。”说时掀着长髯道:“你不是说‘中堂’么?”唐寅道:“太师爷猜的不错。”大踱道:
“奇奇怪,口口字,猜猜中堂,不不对。”二刁道:“老冲,你不小(晓)得,口忌(字)
在堂忌(字)中间,所以叫做中堂。”大踱道:“第第六条,也也是口。我我来猜,是是河
间。”唐寅道:“大公子猜得很好,口字是河字的中间,和第五个谜底用意相同。”大踱道:
“吃吃很很难猜啊。”二刁道:“老冲,这就忌(是)说你啊,打一句四希(书),‘似不
能言者’。”华老这时宠爱着华安,见这谜面明明讥笑大郎,他却并不在意。又指着第七条
道:“这钦差二字明明道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