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3-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冠卿客亭数稿】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诗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壶肠情未极,飞空迈青丝。
  【舒岳祥阆风集】
  免后未几,四月二十九日总府,复有仓官之命。五月初二日入城告,作一绝贻如山王监簿。如山前与予别,谓此别不复有相见之昌矣。予言得十年住山不出,吾事毕矣,今未两月已复会面,更成惨怆也。前时临别语堪哀,后会无期首重回。我有巾山绿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再题巾山二绝贻王如山监簿北山自贫任翻句,我少诗人阁笔休。戎挟两峰怀袖去,并它句子一时收。天将秋露沐云鬟,故遣松巅鹤势盘。诗客惟看半江月,不知一半在栏干。巾山行同王监簿作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睨旌羽节追不及,飘鹞双帻隋碧空。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雨峰撑青红。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干不能去。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火月露。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孟藏不住。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锺警朝暮。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
  【吴澄友言集】
  次韵酬刘监簿诗本来麋鹿乐丘山,何事驽骀木戈桓。架矣西畴趁东作,偶然北海同拼搏。道边老木留遗荫,江上轻风动去澜。君向洞庭我彭蠡,水天万顷共清寒。
  【度正性善堂稿】
  送木免监簿游子正诗早年驰伟誉,晚岁奋奇才。奔走千官冗,经论万虑开。忠谋扶日上,切谏挽天回。大厦主如许,云何柱石摧。捐躯阵大义,协力济多艰。贤相寻迁死,明公亦放还。俄间奸党败,仅见圣恩须。己矣埋黄壤,伤哉滋泪潸。奉送游子正监簿解嘉定郡绂赴利漕诗中兴人物烂如星,西海之滨起一经。皇极虚怀咨谠直,远人却立望仪形。回天万这光冲斗,夹日一心梦绕庭。何草不黄风雨后,更看老柏独青青。君王神武念京都,关洛规恢入庙谟。渭水新屯观定势,木牛成算付真儒。驰驱莫惜销人髀,矍铄还堪发壮图。会看诗书真事业,摩挲剑石为平铺。詹事府主簿
  【郑樵通志】
  詹事府主簿一人,晋始置,压代皆有。掌府事。唐六典:主簿一人,从七品。上掌付所受,请司之移判,及弹头之事而勾会之。三寺十率府文符之,隐漏程限稽失,大事启间,小事下率,更以绳之及掌印勾检稽失。
  【宋史】
  詹事府主簿一人。
  【元史】
  詹事院主簿一人。
  【诸司职掌】
  国朝置一员,从七品。
  王府主簿
  【唐书职官志】
  汉三公府有黄阁主簿省、录众事。魏晋已下皆有之。梁陈诸公皇子皇弟府各有主簿。后魏皇子主簿,从六品。北齐诸王皆有主簿。隋亲王府二人。
  【新唐书百官志】
  王府官主簿一人,掌覆省书教记室参军事二人。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一人,皆从六品。上掌付事勾稽省署钞目。
  【诸司职掌】
  国朝改为典簿官一员,正九品。长史司官属军府主簿
  【书】
  丞相主簿附
  【文献通考】
  大将军府主簿,汉有之。
  【东汉书】
  崔为大将军,窦宪府主簿,及宪击匈奴路中,愈多不法,前后奏记数十,上指切其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高弟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乃还,遂终于乡里。
  【广州先贤传】
  刘盛,字伯直。为秭归令。闻母病,解印缓决去。太尉马公嘉其所履服,竟辟之。初入府为主簿。北堂书钞,又盛为太尉主簿,会祠社仓曹属读赞祝文,风灭烛,盛随冥中,代仓曹视公问代祝者曰,此虽小,亦自非好事者莫能识。
  【世说新语】
  坚谭颖川襄城人。为郡县吏。世祖讨河比,或荐镡者,因得召见。以其吏能署主簿,拜裨将军,从平河北,别击大抢於卢奴,后对合肥侯。杨综为大将军曹爽主簿。爽将诛,及解印绶将出,综止之曰:公扶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邵氏家传】
  邵员,字德方。为骠骑主簿。数谏法严峻,主领颇从之。
  【习凿齿传】
  凿齿为桓温主簿。温有大志,值有知天文者,至温问国家祚运。答云:“方永”。温不悦。异日送绢一疋,钱五千。星人驰诣习,乞为标碣棺木,习问其故。曰:赐绢一疋,令仆自裁。钱五千,以置棺耳。习曰:君几误死。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其人大喜,诣温请别,告以习言。温笑曰:习忧君误死,君岂误活。然徒二十年看儒书,不如一有羽主簿。
  【北堂书抄】
  《晋阳春秋》云:王询为桓温主簿,郗超为记室,温并亲侍之,故府中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晋书》顾荣,字彦先。少有璋,器机符明彻大司马齐王以为主簿。《晋中兴书》王旬,字元瑜。为大司马主簿。时大司马桓温经略中原,军无宁岁。戎府多事,旬居要任。每有称读,三军文武数万人悉让其面。臧荣绪书:河南郭象,字子率。才学清隽,善於,甚知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庚,子高象自黄门侍郎为主簿,任事专势,倾动一时。谓象曰:卿自是当世大才,我畴昔之意都已尽矣。文王传云:东海王闻郭子玄才,用为主簿。天性闲朗,事无凝滞。臧荣绪《晋书》:任绩,字仲元。为会稽王骠骑主簿。《桓阶别传》云:上平荆州,乃引桓阶入为主簿。内经社稷百度之规,外谘广胜千里之策者也。诸葛恢,字道明,弱冠知名。元帝为安东将军,召补主簿。于时颖川荀,字道明。陈留蔡谟,亦字道明。俱有名誉。号中兴三明。时人为之歌曰:京师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中与书】
  卞敦,字仲仁。太傅东海王越收罗士物,闻其名,以为主簿。晋王羲之以骨鲠称深,为从伯敦所器重。时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为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晋书》杨骏辅政,引潘岳为太傅主簿。初谯人公孙宏,客於河阳,岳待之甚厚。及骏诛,宏为楚王玮长史,专杀生之政。时骏纲纪皆,当从坐,同署主簿朱振己就戮。宏言於玮,谓岳为假吏,故得免。何克,字次道,少有名望。大将军王敦,以振主之权,收罗贤俊辟,克为掾转主簿。始克年在童龀,伯父谓之曰:我小儿时为军簿,谕我曰后当与伯父争名。汝今器宇宏深,亦当名出我右。何邃,字彦伟。少有美名。太傅东海王越,请为主簿。时海宇大乱,军国事繁碎,事无大小,每见逮问,邃多所匡正,戎府推宗焉。王演刘望咸称难之,以为有公辅之量。惟杨志宋制军府属官有主簿,主阁内省录众事,在记室上,齐因之。范云,竟陵王子。良以征北将军为刺史,云为府主簿。
  【宋书】
  晋沈穆夫父警。少好学,亦通《左氏春秋》,王恭镇京口,命为前军主簿。与警书曰:足下既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故屈贤子共事,非以吏职之也。刘穆之刘裕起义,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刘裕曰:吾亦识之。即驰信召焉。时穆之闻京城有斗噪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穆之视不言者久之。既而友室,坏布裳衤夸穆,往见裕。裕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达,军吏实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者。裕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於坐受,除从平京邑。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立二六三二
  穆之所建也。复为主簿。谢方明从兄景仁。举方明为刘裕中兵主簿。方明事思益知无不为。裕谓之曰:愧未有瓜衍之赏,且当与卿共豫章国禄,屡加赏赐。
  【宋史】
  职官志三卫官其设属有主簿一员
  丞相主簿
  【北堂书钞】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薄。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急与交好。武帝二十四年,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典略云:修有才智,魏文为世子,历陈太丘碑、过见碑题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魏文思之不解,问德祖,即答曰:陈之墓,蔡邕之词,锺繇之写,此绝妙好辞也。魏文曰:才与不才,相校四十里也。魏武杀修曰:芳兰当门,不得不除。又云:修少好学有才,为丞相主簿,用事曹氏。操之入汉,因讨刘备,修不得进。欲字之又难为公,诸公不知进。云何?修曰:公归计定矣。贾逵,字梁道。为丞相主簿。太祖欲征兴而大霖雨,三军多不愿行。太祖知其然,恐外有谏者。教曰: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谏者死。逵受教,谓其同僚三主簿曰:今实不可出,而教如此,不可不谏也。乃建谏草以示三人,三人不获已,皆书名。入白事太祖,怒收逵等,当送狱,取造章者,逵即言我造意,遂走诣狱。既而教曰:逵无恶意,复其职。杨禺页,字子昭。为丞相诸葛亮主簿。亮尝自校簿书,禺页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於此,使奴执耕稼,婢典炊荧,鸡主司晨,尤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难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则行之,谓之士大夫。”及禺页卒,时太常赖恭子尤,为丞相西曹令史,随亮於汉中早夭,亮甚惜之,与留府长史张裔,蒋琬书曰:“令史失赖尤,掾属丧杨禺页为朝中损多矣。”繁钦,字休伯。以文才机辩少得名於汝颖间。既长於书记,又善为诗赋。为丞相主簿。又桓阶,字伯绪。为丞相主簿。曹公每事咨焉,乃对曰:“昔文帝与贾生谈,不知膝前於席,今与卿言,不觉日之夜也。”
  【唐书】
  苏弁为奉天主簿。朱之乱,德宗仓卒出幸,县令、社正元上府计事,闻大驾至。官吏惶恐,皆欲奔窜山谷。弁谕之曰:“君上避狄,臣下当伏难死节。昔肃宗幸灵武,至新平,安定,二太守皆潜遁,帝命斩之以循,诸君、知其事乎?”众心乃安。及车驾至,迎扈储峙无阙,德宗嘉之。就加试大理司直。
  【汝南先贤祠传】
  李宣之子,名表。宋公令寇端召表为主簿。表不乐为吏,於寺门焚烧衣帻,端怒收表,欲杀之。陈仲举闻之,至宋,公欲请,表先过宣,宣问何故来?曰:欲见寇今,请足下儿。宣曰:吾子犯罪?罪当死。如有曰:君岂妄杀人!宜从此还。端追问仲举,仲举具以语之。端乃叹曰:李宣烈士也。即原之。
  州主簿
  【事物纪原】
  汉州有主薄一人,录门下众事省署文书。
  【册府元龟】
  裴仲规为咸阳王禧司州主簿。行违兴郡事,车驾自代还洛,次於郡境。仲规备供帐朝於路侧,孝文诏仲规曰:朕开置神畿,畿郡望重。卿既首应司隶美举?复督我名邦,何能自致也?仲夫对曰:陛下穷神尽圣,应天顺民,弃彼玄壤,来宅紫县。臣方罄心力跃马,吴会异功铭帝籍勋书王府,岂一郡而已。孝文笑曰:迟卿必副此言。
  【东汉书】
  朱亻隽。会稽人也。太守尹端,以亻隽为主簿。熹平二年、端坐讨贼,许昭失利。为州所奏、罪应弃市,亻隽乃赢服间行,轻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还。得刊定州奏,故端得输作左校。端喜於降免而不知其由,亻隽亦终无所言。
  【三国蜀志】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丞相领益州牧,以微为主簿。为固辞,舆而致之。既至,亮引而微自陈谢,亮以微不闻人言,於座上作书与之。
  【三国魏志】
  卢毓,字子家。涿郡人也。崔琰举为异州主簿。时天下草创,多逋逃,故重士亡法,罪及妻子。亡士妻白等,始适夫家数日,皆未与夫相见,大理奏弃市。毓交之曰:“夫女子之情,以接见而恩生,成妇而义重,故《诗》曰:“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我心则夷。”又《礼》“未庙见之妇而死”,即葬女氏之党,以未成妇也。今白等生未有见之悲,死有非妇之痛,而吏议欲肆之大辟,若同牢及合之后,罪何所加?且《记》曰:“附从轻言”,附人之罪,以轻者为比也。又《书》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恐过重也。苟以白等皆受礼娉,已入门庭,刑之由是获免,雄遂知名。潘京,武陵人也。郡辟主簿。后太庙立州郡皆遣使贺,京白太守曰:“夫太庙立移神主,应问讯,不应贺。”遂遣京作文,使诣京师,以为永式裕说。谢景仁为豫州主簿,在玄阁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弦抚筝,因歌秋风意气殊遇,桓大以此奇之。
  【北堂书抄】
  王稳《晋书》云:郭舒为荆州西曹主簿。为内史夏侯舍,理事目击,得直转治中。
  【嘉定镇江忘】
  宋志在治中之次隋志载梁官制,南徐州主簿为二班,陈官制,南徐州主簿第九品。晋孙泰恩之叔父传,钱塘杜子恭秘术浮狡有小才,琅琊王道子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泰为徐州主簿。泰以道术联惑士庶,遂致孙恩之乱。见孙恩传。王华之子刘裕,辟为徐州主簿。初王为王恭败於曲河,沙门昙永匿其幼子,华使提衣补自随津逻疑之。昙永呵华曰:“奴子何不速行摇之数十”。由是得免。遇赦还吴,以其父存亡不测,布衣蔬食经交游,不仕十余年。徐州刺史刘裕闻华贤,欲用之,乃发丧,使华制服。服阕乃辟主簿。宋江《齐书本传》云,济阳考城人,桂阳王休范,临州辟迎主簿。梁徐崧,勉之子。旧杨徐首迎主簿,尽选国华中正,取勉子崧,克南徐选首。刘孺本传,彭城安上里人。本州召迎主簿。江本传,济阳考城人。南康王续为南徐州,召为迎主簿。以陈江总传参定蔡证陈书本传,承圣初,陈霸先刺南徐。召补迎主簿。
  【金陵志】
  孟昶,字彦远。平昌人,为桓弘兖州主簿。与刘裕等同谋起义日,共刘毅主六十人,入广陵城,斩弘,以其众过江会裕京口,后累迁位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临汝公卢循至桑落洲。王师败绩,昶上表曰:“中军北伐众并不同,替成此后,唯臣而已。今狂寇乘闲,宗庙危逼。臣之罪也。臣请引分以谢天下”。对表毕,归自缢而已。宋元嘉三年,晋光禄大夫阮韶之卒。韶之尝为司马道子太傅主簿。蓬首散带,不综其职。自永初已后,不复朝请,闭门养志,以终其身。
  【宋书】
  王恩远,宋建平、王景素,辟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昌寓、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年长为备笑总,访求偶对,倾家送遣。朱龄石本传,刘裕镇徐州,补龄石为徐州主簿。朱超石龄石之弟,刘裕喜之,以为徐州主簿。江秉之本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