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3-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书】
  沙陀李国昌,为振武节度,以其子克用杀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得罪于朝,举宗奔达靼。其酋长欲图之,克用得其计。因豪杰大会,驰射百步外针芒木叶无不中哉,部人大惊,即倡言今黄巢为中原患。一日,天子赦我,愿与公等南向定天下,庸能终老沙碛哉!达靼知不留乃止。
  谓一事中
  【朝野类要】
  三场内只第一场合格,及补试内只大经合格。盖恐黜下之可惜,故以此勉其学者,惟武举只弓马合格者,待补谓之一事中。
  射命中
  【汉书】
  李陵,字少卿,将勇敢,屯张掖。天汉二年,贰师将军出酒泉击匈奴于天台,召陵欲使为二师将辎重。陵叩头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
  挽强命中
  【元史】
  《张圭传》: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圭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欢。
  激箭旁中
  【史记】
  北齐时谣曰:本欲寻山射虎,激箭旁中赵老。
  精射知中
  【尚意譬喻论策】
  《见事之精章》:精于射者,知中于未发。
  应口而中
  【酉阳杂俎】
  隋末有督君谟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在目则中目,志在口则中口。
  前期而中
  【经子法语】
  庄子前期而中善射者。
  刃射不中
  【太平广记】
  汉淮南王刘安折节下士,有八公诣门,须眉皓白,曰:闻王好射,故来相从,未审王意有何所欲,吾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
  投壶而中
  【左传】
  昭公十二年,晋侯以剂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剂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并兴亦中之。伯瑕谓穆子曰:予失辞吾固辞诸侯矣。壶何为也?以其中隽也。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
  言必有中
  【论语】
  《先进篇》:子曰: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吴志】
  顾雍,字元欢,领尚书令,为人不饮酒,寡言语。孙权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不敢肆情。权亦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出《群书类对·事苑》。
  亿则屡中
  【论语】
  《先进篇》: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祸不能中
  【冠子】
  云:圣王者有听决疑之道,能屏谗、擢贤、逆淫辞,绝流语,去无用、绝朋党之门。嫉妒之人,不得著明。非君子术数之士,莫能当前。故邪不能好,祸不能中。
  巧发奇中
  【史记】
  《封禅书》:李少君亦以祠龟穴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善为巧发奇中,常从武安侯饮,坐中有年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见上。上有古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寝已而。案其刻果然,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
  奇中
  【清波杂志】
  政宣间除擢侍从以上,皆先命日者,推步其五行休咎,然后出命。故一时术者,谓士大夫穷达在我可否之间,朝士例许于通自衢下,马从医卜,因是此辇,益得以凭依。今谈天者,既出入贵人门第,揣摩时事,以售其话,偶尔符合,遂名奇中。卜以决疑卦影乃验,于日后反致。人疑死生祸福贵贱各有定分,彼焉能测造化之妙。
  不幸言中
  【筌翁贵耳】
  《左传》:定公十五年,邾子来朝。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夏公薨,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
  计幸时中
  【史记】
  张良谓高帝曰:陛下用臣计,幸而进中,臣愿封留足矣。详户字
  占无不中
  【吴志】
  刘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于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定,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事之,号曰神明。
  掷剑独中
  【东汉书】
  《南蛮传》:巴郡南,郡蛮初末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焉。
  朋赞奇中
  【唐书】
  武三思雅为帝宠,桓彦范虑其朋赞奇中,后果罢彦范等政事。
  万选万中
  【唐史】
  张鸟族为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
  言无不中
  【五代史】
  马重绩少学术数,明太乙五纪八象三统大历,居于太原。唐庄宗镇太原,每用兵征伐,必以问之,重绩所言,无不中者。谋画多中《五代史·后梁敬翔传》:翔,字子振,同州人也。少好学,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太祖奉昭宗自岐还长安,昭宗召翔与李振,升延喜楼劳之,拜翔太府卿。
  四发四中
  【罗泌路史发挥】
  《青阳遗姝篇》:昔者孔子用于鲁。齐景公以犁锄计,归女乐于季氏。而孔子行。舟之侨用于虢,晋献以荀息计,归女乐于虢公,而之侨去。由余用于戎,内史瘳为穆公策,遗以女乐二八,而由余奔。子胥用于吴,陶朱公为勾践策,遗以西施。郑已而子胥死,是非神秘之略也,非有骇异之谋也。然而四发四中,如出一轨。良以人之好嗜,不大相远,而德色之心不能两重,故虽大有为之君,一蔽于是,则纵圣如孔子,贤若侨余,有去而已,忠若子胥有死而已。尚何道之能行,而何谋之能济哉!
  期于必中
  【许鲁斋心法】
  先王设学校以育人材,以济天下之用。及其弊也,科目之法愈严密,而士之进于此者愈巧,以至编摩字样期于必中。
  百掷百中
  【南史】
  朱龄石少好武,不事崖检。舅淮南蒋氏才劣,龄石使舅卧听事,剪纸方寸贴着舅枕,以刀子悬掷之,相去八九尺,百掷百中,舅畏龄石,终不敢动。
  中兴
  【宋景文公笔录】
  中兴之中,去声凡读者多随俗呼,不从本音,为中兴中平声。或终身不悟者,若此甚众。
  安能以中
  【礼记】
  云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治中
  【周礼】
  凡官府都鄂之治中,受而藏之。中要也谓其治职簿书之要也。
  酒中
  【文苑英华】
  《上林赋》:酒中乐酣。谓饮酒半醉半醒。
  种总叙
  【周礼】
  地官大司徒之职曰: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
  【礼记】
  月令仲秋曰:是月也,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又礼运曰: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嘉谷无由生也。
  【淮南子】
  昏弧中,则务种谷。一月昏时弧星中于南方,朱鸟之宿也。大火中则种黍菽。大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建已,中南方也。菽豆也。虚中,则种粟麦。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于南方也。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食树木之实,赢蚌之肉,多疹毒伤之患,患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原隰燥湿肥境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朱甘苦,令民知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种米。
  【王充论衡】
  后稷为儿,种艺为戏。
  【汜胜之书】
  曰:稗水旱无不熟之时,又特滋盛易得,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以备凶年。又稗中有米,熟时亦可捣取炊之,不减粢米,又可酿作酒。武帝时,令典农种之,一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升,大歉可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英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之,则禾不虫。
  又曰:种伤湿热则生虫,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疆者,秆束顿场之高燥处,无令有白鱼。取干艾杂藏之,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诸物种平量,埋阴垣之下,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取多者岁所宜。
  又曰:凡田种麦为首,伤于大稠者,锄而稀之。秋以锄用棘柴曳之,以垄麦根,故曰:子将欲富,黄金覆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绝其干叶,到榆荚雨时,候土白复锄,如此收必倍。冬雨雪止掩,勿令从风飞去,雪复如此,麦能旱多实。春冻斛耕和土种游麦,麦生成茂大锄如宿麦也。
  又曰:黍者暑也,尤忌天雨灌其心,必伤无实。初种时天雾,令两人对持长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种黍覆出锄治如禾法,欲稀于禾。
  又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备凶年也。大豆生戴甲,而出种土不可厚,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于土中则死。
  又曰:种稻春冻解,地气和时耕,冬至后百三十日种大稻时也。
  又曰:种麻预软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其秕少。
  又曰:种春冻解,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
  又曰:种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甲,凡九谷忌日不种之,避其不可败伤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其道自然,若烧黍穰,则害瓠也。
  【瓮牖闲评】
  字说于种字韵中入种字,云:物生必蒙。故从童草木亦或种之,然必种而生之者禾也。故从禾,是王介甫亦以种为种字焉。艺苑雌黄云:种植种其字从童之用切种之种,其字从重,直容切,盖与此意同矣。
  播种
  【书】
  稷降播种,农殖嘉谷。注曰:稷降播种以厚民生。人云:稷降播种养之也。
  【帝王世纪】
  炎帝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耕种五谷而食,故黄帝述播种之利也。
  【罗泌路史】
  炎帝神农氏,神农灼其可以养民也。于是因天之时,分地之利伐土田差秽烧木麝净野,以教天下播种。注曰:神农氏因宜启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
  【史记】
  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麻菽。
  【吕氏春秋】
  后稷作稼,注云烈山氏子曰:柱能植百谷蔬菜,梁《陶洪序》。《本草序》曰:昔神农氏之王天下,造耕种以省谷也。
  【温革琐碎录】
  后稷癸巳日死,不宜播种必有损。
  【汉书】
  景帝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黄金白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弊用不识其经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夫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贼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东汉书】
  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土苏乐言,起八月台于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如淳言《艺文志》有《液汤经》,其义未闻。又种五梁禾于殿中,或曰:五色禾也。先鬻鹤髓,鬻音煮也。玳瑁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
  【东观汉记】
  范充为桂阳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头着衣。民惰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麻数年之间,人刺其利,衣履温暖。
  【续后汉书】
  苏则为金城太守,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户口损耗,则抚循之外,招怀芜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亲教民耕种,其岁大获,由是归附者日多。
  【马明叟实宾录】
  汉张堪为渔阳太守,开稻田教民耕种,渔阳百姓以至丰富焉。
  【新唐书】
  《波斯传》:波斯气常热地,夷漫知耕种。
  【续蒙求】
  张希希崇幽州人,契丹攻陷平州,得希崇,居岁余,率其麾下南归。明宗嘉之拜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灵州地接戎狄,戍兵饷道常苦抄掠,希崇乃开屯田教士耕种,军以足食,而省转馈。明宗下诏褒美之。
  【元史】
  武宗二年九月乙已,以盗多,徙都中都大都旧监于达达亦刺思等地耕种。
  【吴会分地纪】
  曰:卡山者,勾践于此山铸铜,铜不铄,埋之生马。棰勾践遣使者,取徒于南社种之,饰治之为马棰,献于吴。
  【淮南子】
  《耕种总说》: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缝裳,无是理也。深耕勤种犹有天灾,惰农自安何以为生?古语云:力能胜贫谨祸。盖勤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春以力耕,夏以强耘。又云:秋耕欲深,春夏欲浅,正月二月耕地,一工当五工。又云:初耕欲深,转地欲浅,地高处宜粟,平地宜粳米,最下者宜糯。《阴阳书》云:亥为天仓,耕之始。种植上时种谷。二月上旬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每亩用子一斗二升。农人以寻水浸谷种之收倍,仍不生虫,山居备用。
  【王祯农桑通诀】
  《播种篇》:《书》称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诗》言降之种植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盖言天相后稷之功也。后之农家者流,皆祖述之,以至于今其法悉备。《周礼》: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辩其种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而县于邑闾。按《农书》九谷之种黍稷秫,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凡种郁,则不生,生亦寻死。种杂者,禾生早晚不均,春复减而难熟。特宜存意拣选,常岁别收好穗纯色者,劁,音谯刈悬之,又有粒,而或箪,或窖者,将种前二十许日,取出晒之,令燥种之,汜胜之日,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虫于虫方等虫也。种或伤湿郁,则生虫也。或取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觉令洞,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以溲种如麦饭状,当天旱燥时溲之立干,薄布数搅令干。明日复溲,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暴干,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余汁溲而种之,则禾稼不生虫也。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谷之精,使稼又耐旱也。多种宜与锉碎苍耳。或艾暑日暴干,热收藏以瓦器,顺时种之,无不生茂。凡欲知岁所宜谷,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以冬至日埋于阴地,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又师旷《占术》曰:王木者五谷之先也。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故《杂阴阳书》曰:禾生于枣或杨,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农书》云:种时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正月种麻,二月种粟。脂麻有早晚二种,三月种早麻,四月种豆,五月中旬种晚麻,七夕以后种莱菔菘芥,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坚好。如此则种之有次第,所谓顺天之时也。凡五谷上旬种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又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故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田种晚必不成实,山田宜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孝经》援神契曰:黄白土宜禾,黑坟宜麦与黍,赤土宜菽,污泉宜稻,所谓因地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