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3-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邳周纟亏为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主名,吏数闾里豪强以对。话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肃以激切为事,贵戚,京师肃清。
  【鲍永传】
  “永永司隶校尉,鲍恢为都官从事,抗直不避强御。萧咸私谓王闳曰:“董公为大司马册文,久执其中,此乃尧禅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长老见者,莫不心惧。窦景擅发边兵,惊惑吏民,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辄承景檄,当伏显诛。又奏司隶校尉河南尹,附阿贵戚不举劾,请免官按罪。群臣朝贺。大将军梁冀带剑入省,尚书蜀郡张陵阿叱令出,束力羽林虎贲夺剑,冀跪谢,陵不应,即劾奏冀,请廷尉论罪。有诏以一岁俸赎,百寮肃然。河南尹不疑,尝举陵孝廉,乃谓陵曰:“昔举君适所以自罚也。”陵曰:“明府不以陵不肖,误见擢序,不疑有愧色。”吴树为宛令之官,辞梁冀,冀宾客布在县界,以请树。树曰:“小人奸蠹,比屋可诛。明将军处上将位,宜崇贤善以补朝阙,自侍坐以来,未闻称一长者,而多讠乇非人,诚非敢闻。”冀默然不悦。树到县遂诛杀冀客,为人害者数十人。李膺为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贪残无道,惧罪逃匿,兄让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杀之。
  【晋书】
  李心豆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
  【江宁志】
  陶回,性雅正,不惮强御。丹阳尹桓景佞事王导,甚为导所昵。回常慷慨谓景非正人,不宜亲狎。会荧惑守南斗经旬,导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当逊位以厌此谪。”回答曰:“公以明德作相,辅弼圣主,当亲忠贞,远邪佞而已。
  【南史】
  《王峻传》:谢览出为吴兴郡,平心不畏强御,亦由处俗情薄故也。
  【北史】
  《刁冲传》:冲为功曹主薄,执心壮烈,不畏强御。延昌中,帝舅司徒高肇,擅姿威权,冲乃抗表极言其事。辞旨恳直,文义忠愤,太傅清河王怿览而叹息。
  【新唐书】
  《裴讠胥传》:讠胥除右金吾将军,德宗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藏陵事,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讠胥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讠胥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李义府恃宠,逼杀大理丞。中丞王义方对伏叱义府令下,三叱义府趋出。
  【宋史】
  吕武忠梗出天性,不避强御,而好面折人过,多触忌讳故及于祸云。李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张杓督理浙西荒政,兼摄苏湖二州,有执政姻党闭,杓首治之。帝奖其不畏强御。綦崇礼,高宗时累居翰林。端方亮直,不惮强御。秦桧罢政,崇礼草词显著其恶,无所隐,桧深憾之。
  【宋名臣言行录】
  杜莘老迁秘丞,入谢。上曰:“以卿忠直,不畏强御,故有此授。自是用卿矣。”
  【言行龟鉴录】
  晏公敦复立朝论事,则明目张胆不畏强御
  百夫之御
  【诗】
  《秦风·黄鸟篇》:百夫之御。之主御犹当也。强不能御《宋华镇云溪居士集》《上海南运判张朝散书》:是虽天实为之,而巧者不能以智图,强者不能以力御,会其至时意有适遂则志士仁人之所欣愿。
  善守无御
  【文子】
  故善守无与御。防御
  【事物纪原】
  武后圣历元年,以夏州领防御使,禄山犯顺,当冲诸郡皆置之。则是防御使自则天始也。《职林云》:至德后置。《旧唐书》志曰:至德后中原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不赐旌节也。
  列御氏
  【氏族略】
  郑穆公时列御寇著书。
 
 
 
 
永乐大典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
  五御处
  天子坐处
  【太平广记】
  周代有异僧,号为枨公。言词恍惚,后多有验。时村人于旧杨兴村门大树下言议,枨公忽来逐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迁都之意。
  朕清坐处
  【宋史】
  范成大淳熙中,帅江东兼行宫留守,陛辞,诏明日辞选德殿。特设几开宴,酒三行,命侍行过西小轩曰:“此朕清坐处也”。再坐。上曰:“劝卿一杯,且有以为侑。”公饮讫。二内侍奉缣素来,上有“石湖”二大字赐之。上为满引,复袖御书苏轼诗一轴以赐。
  诸郎坐处
  【南齐书】
  王僧处,宋孝武时为御史中丞。甲族由来不居宪台,王氏枝分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处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扫客坐处
  【齐书】
  王思远为侍中,性兰洁,客有诣已者,觇知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及去,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墓取坐处
  【齐书】
  柳世隆,晓术数。于倪塘创墓,与宾客践履,十往五往常坐一处。及卒,图墓者正取其坐处。
  置针坐处
  【唐书】
  杜锡迁太子中舍,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剌之流血。
  三无坐处
  【资治通鉴】
  唐中宗景龙三年,时政出多门,滥官充溢。人以为三无坐处,谓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也。
  梦坐其处
  【晋书】
  王恭再举晋阳之师,梦刘牢之坐其处。且谓牢之曰:“事克以卿为北府”。恭果为牢之所败。
  从卧易处
  【西汉书】
  杜延年,字幼公。周之子也。为御史大夫。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坐有膝踝处
  【东汉书】
  向栩,河内人。性卓诡不伦。常灶北坐版床上,积久板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言语。后为侍中,朝廷大事,侃言正色,百官惮之。
  英公好处
  【容斋四笔】
  夏英公既失时誉,且以庆历圣德颂之故,不正之名愈彰,然固自有好处。夏羌之叛,英公为四路经略安抚昭讨使,韩魏公副之。贼犯山外,韩公令大将任福自怀远城趋得胜寨出贼后,如未可战,即据险置伏,要其归。戒之至再,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福竟贼诱没于好山川。朝论归咎于韩。英公使人收散兵得韩檄于衣带间,言罪不在韩,故但夺一官。英公此事贤矣,而后来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一年好处
  【夷坚志】
  吴中士大夫园圃多种橙橘者,好采东坡诗,“一年好处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之语。名之曰“好处”。惟陈彦存损魏塘所居之前一圃,独标日“一年好处”。颇为新奇。时彦存自中书检正官,丐外为江东转运副使,到任恰满岁而卒。殆成谶云。然韩退之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花柳满皇都。”则“好处”二字,难专以归橙橘也。
  营丘佳处
  【江少虞类苑】
  皇佑中,范文正公镇青龙,与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公创亭泉上,刻石记之。其后青人思公之德,目之日“范公泉”。环泉古木蒙密,尘迹不到,去市郊才数百步而若在深山中。自是幽人逋客往往赋诗,鸣琴烹茶其上。日光玲珑,珍禽上下,真物外之游,似非人间世也。欧阳文忠公,刘翰林贡父,及诸名公多赋诗刻石。而文忠公乃嘱武公苏唐卿篆石榜之亭中,“最为营丘佳处”。元佑中,青守以其地与王氏为水石畏,稍复完葺。
  终南佳处
  【唐书】
  庐藏用始隐少室终南山,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处士。晚咐太平徇权利,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佳处”。承祯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作画妙处
  【晋书】
  顾恺之,字长康。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自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曰:“四体研岂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诗精妙处
  【能改斋漫录】
  众人方学山谷诗,晁叔用独学老杜诗。众人求生西方时,高秀独求生率。叔用尝戏吕东菜云:“我诗非不如子,我做得子诗,只是子差熟耳”。吕戏答云:“只熟便是精妙处,叔用大笑以为然”。
  史记妙处
  【容斋五笔】
  太史公书不待称说,若云襄替其高古简妙处,殆是摹写星日之光辉,多见其不知量也。然予每展读至《魏世家》,苏秦,平原君,鲁仲连传,未尝不惊呼节,不自知其所以然。魏公子无忌与王论韩事。曰:“韩必得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十馀语之间,五用“魏”字。苏秦说赵肃俟曰:“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平原君使楚,客毛遂愿行。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曰:“三年于此矣”。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留”。遂力请行面折楚王。再言:“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至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于堂下,其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之。卒定从而归。至于赵。平原君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秦围赵,鲁仲连见平原君曰:“事将柰何?”君曰:“胜也何敢言事!魏客新垣衍合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在,一原往见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及见衍,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又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是三者重沓熟复,如骏马下驻千丈坡,其文势正尔,风行于上而水波,真天下之主文也。
  卧云深处
  【颂古联珠】
  宋太宗问僧近离甚处。曰:“卧白云庵。”帝曰:“卧云深处不朝天,因甚到此?”僧无对。雪窦代云:“难逃至化北涧。”简曰:“试闻卧云深处客不知何以答平。荡然至化难逃避,万里尧天一点云。”
  幽占堆云处
  【禅林僧宝传】
  谷泉禅师住芭蕉,将移保真大书壁曰:“余此芭蕉庵,幽占堆云处。般般异境未暇数,先看矮松三四株。”许禅僧
  责义帝之处
  【史记】
  汉郦食其说齐曰:“汉王先入咸阳收天下兵,以责义帝之处,立诸侯之后。”
  欲得穰侯处
  【资治通鉴】
  司马公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用白起,南取鄢郢,东属地于齐,功亦大矣。虽其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亦未至如睢之言也。睢亦非能为秦忠谋,直欲得穰侯之处耳。”
  诸佛行处
  【光明经】
  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
  佛浣衣处
  【西域传】
  佛昔盥浴次西小池。佛尝涤器处,次北小池。佛尝有浣衣处,次之三池。龙止其中。味甘且净。有慢触者,金昆罗兽即而害之。次侧有方石,上有佛袈娑文迹,外道凶有人轻蹈者,池龙辙兴风雨害之。
  郭有道宿处
  【东汉书】
  郭林宗每行宿逆旅,辙躬洒扫。及明去,后人至,见之曰:“此必郭有道宿处也。”
  居刘安众处
  【南史】
  刘性陵物,族叔为丹阳。与亲故书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刘安众处。”
  郎吏卧处
  【汉书】
  广川王去以阳成昭信为后,去有幸姬陶望卿。昭信替之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传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去曰:“是中当有自知者。”昭信即诬望卿,厉指郎吏卧处。又言:郎中令锦被,去至望卿所。令诸姬烧铁共灼望卿,望投井死。
  不知官曹处
  【东汉书】
  张玄为陈仓县丞,尝以职事对府不知官曹处,吏白门下责之。时右扶风徐业闻玄,诸生引见,与语大惊曰:“今日相逢真发蒙矣。”请上堂,问难终日。
  先王置酒处
  【五代史】
  唐李克用破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时庄宗五岁,在侧,克用慨然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代我战于此乎!”及克用卒,庄宗即晋王位。时梁兵攻上党,王乃出兵至三垂冈。泣曰:“此先王置酒处也。”
  夫妻隐处
  【郡国志】
  长白山,陈仲子夫妻隐处。
  前身为妇处
  【太平广记】
  魏州守崔彦武,部行一邑,愕然曰:“吾昔曾在此处为妇人。因乘马入曲巷,入门,主人公出拜,升堂。东壁高六七尺处曰:“吾昔所诵《法华经》并钗五只藏此壁中。其经第七卷尾火烧失文字”。穿之,果得钗与经。主人泣曰:“已妻存日诵此经,藏此钗。”彦武又指庭槐言:“吾昔欲产时,解发置此树空中。”令探树冗果得发。于是彦武留衣物,厚遗主人而去。
  是汝入处
  【颂古联珠】
  玄妙备因镜清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个入路。师曰:“还闻偃溪水声否?”曰:“闻。”师曰:“是汝入处。”佛慧泉曰:“从这里入,头上脚下俱湿。虽然通得咽喉,未免一场气急。风淅淅,浪悠悠。清风何处起?人在木兰舟。”法云秀曰:一滴偃溪水,四海少人闻。直饶玄会得,也是弄精魂。白云端曰:“天生碧眼昆仑儿,有艺过人自不知。几度黑风翻大海,波心出没似闻嬉。”罗汉南曰:“风飘碎玉千峰雪,雨滴岩花万国春。堪听偃溪流水急,潺潺终日不堪闻。”古佛曰:“投老玄沙村镜清,返闻来听偃溪声。如今洗耳沧浪在,谁肯临流便濯缨。”楚安方曰:“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文殊道曰:“玄妙指示太深深,引线须凭一寸针。闻与不闻门外语,劝君休向偃溪寻。”月林观曰:“乾坤独立,从这里入。风吹不着,雨打不湿。”铁山仁曰:一孤寒泉下翠微,玄沙拈出为真机。镜清虽向闻中入,流水何曾洗是非。
  总相念处
  【四教仪】
  应作四句分别:一者境别观亦别,二者境别而观总,二者境总而观别,四者观总境亦总。初境别,观亦别,正是别相四念处。位次境别观总,境总观别,此二即二总相四念处之方便。
  十种心念处
  【法集经】
  所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念佛,念处,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心念处。
  是非不到处
  【颂古联珠】
  韶山,因僧问:“是非不到处,还有句也无?”师曰:“有。”曰:“是甚么句?”师曰:“一片白云不露丑。”自得晕曰:“一片孤云不露丑,白云儿倚青山父。鹤巢露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木庵永曰:独向沧溟截众流,等闲舞棹掷金钩。白云不露烟波阔,横笛一声天地愁。
  制心一处
  【大悲心咒行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