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Page 2…

                                 出版说明 



     古今中外,在世界上曾有过多少王国?经历过多少王朝?涌现过多少帝 

王?这些帝王,是一国之君,掌一国大权,生杀予夺,任意而行。作为帝王, 

或建功立业,造福于民;或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一国之内,高山平原,江 

河湖泊,莫非王土;平民百姓,达官贵人,莫非王臣。帝王在位,住皇家官 

殿,吃山珍海味,享尽荣华富贵。正因如此,为保住皇冠,为争夺王位,或 

密谋策划,宫廷政变;或发动战争,决一死战。就这样,在世界历史上,就 

有了一篇篇令人惊心动魄的帝王故事。这里收集的100篇故事,大都以历史 

事实为依据,加以描写;也有以世界名著为蓝本,加以缩写;还有一些以民 

间传说为素材,加以改编。每篇故事,都围绕某一个帝王的事迹而展开,或 

写他的一生经历,突出历史风貌;或写他的生活片断,以一斑而窥全豹。古 

往今来,人们对帝王往往神化,以至神圣不可冒犯,神秘不可捉摸。这 100 

篇故事,揭开了帝王神秘的面纱,让读者看看帝王的真实形象。对帝王,我 

们也不必丑化。帝王之中,有无恶不作,横征暴敛的暴君;有痴呆变态,昏 

庸无能的昏君;当然也有雄才大略,安邦定国的明君。这100篇故事,将向 

你展示帝王们的功过是非,任你评说。阅读这些故事,读者朋友不仅能从中 

获得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各国风土人情,而且还能从帝王们的功过是非中领 

悟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做人的本领。 


… Page 3…

世界帝王故事 


… Page 4…

                                 大禹治水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 

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 

在民间传说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 

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年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 

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 

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 

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 

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 

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 

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 

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 

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 

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 

变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 

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gǔn)。鲧是一位 

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 

水位提高,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 

长。这样,总算暂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 

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 

后患。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 

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整整9年的日夜 

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 

5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 

坝出问题,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个多月。 

鲧用9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 

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田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 

了,人民死于洪水,葬身鱼腹。 

     在这场洪水中,儿童死得最多,整个国家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活下来的 

人,被围在若干小块高地上,很多人拥挤在一起,又缺少食品,接着又是瘟 

疫流行,成年男女在瘟疫中死去大半。 

     这时,鲧主动对舜说:“请将我处死吧,不然没法向活下来的父老兄弟 

交代。” 


… Page 5…

     舜接受了鲧的请求,含泪将鲧处死了。 

     治水官员鲧被处死了,但洪水还得治理。任命谁担任新的治水官员呢? 

有人向舜推荐说:“鲧的儿子禹从小跟随父亲治水,对水情熟悉,又总结了 

父亲的经验,接受了父亲的教训,是位很合适的人选。” 

     舜觉得有些为难。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误被处死的,现在再叫禹继 

承他父亲未竟之业,禹会接受这个任命吗? 

     推荐的人说:“禹是一位脾气倔强、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青年,他会 

接受任命的。” 

     禹得到任命的消息时,结婚才四五天。新婚的妻子对禹说:“我不放你 

走。阿公是死于治水,你不能再在这条路上往前走了。死亡应该大家分担, 

不能由我们独家承担。” 

     禹对妻子说:“洪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算下来我们家死的人最少。 

我父亲死于治水,我应当继承父业,降服洪水,告慰死去的父亲。假如我畏 

缩不前,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连死去的父亲也会为我的胆怯感到羞耻。退 

一步说,越是通向死亡的路,就越不能让别人去走。我从小跟随父亲治水, 

在这一条路上摸索过,比任何人都更有条件走出死亡,夺取胜利!” 

     禹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就去向舜报到,愉快地接受了治水官员的职务。 

     就在禹接受任命的第二天,禹的妈妈又去向舜求情:“为了治水,我已 

经献出了丈夫,还有这个儿子,您就留给我吧!他结婚才6天。” 

     舜对禹的妈妈说:“老人家,您的要求是合理的,您的心情我也理解。 

可是国内有谁比禹更适合当治水官员呢?只要您能推荐,我一定加以考 

虑……” 

     禹的妈妈想了一会,叹口气说:“大王,为了治水事业,看来,我只能 

再献出我的儿子了。今后,我再也没有什么可奉献的了……”禹的妈妈说完 

放声大哭。 

     舜拉着禹的妈妈的手说:“不至于,老人家。我相信禹一定会以他的智 

慧和辛劳降服洪水,若干年后,您和我还会共同庆贺他的胜利。” 

     新任治水官员禹上任后并没有立即着手治理洪水,而是和大家一起总结 

以前的教训,寻找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 

     筑坝围水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不然以前的人也不会世世代代都采用这 

种方法治水。只有将洪水围住,人民才能在没有水的地方休养生息,安居乐 

业。可是筑坝围水又隐藏着最大的后患,水越蓄越多,等于是在替水积蓄力 

量,一旦冲破堤坝,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也就越深重。 

     禹在想:能不能想法削弱洪水的力量? 

     禹手下的人说:“洪水把一座座山头全都淹没了,除非让它退下去,才 

能削弱它的力量。可是,它怎么肯退下去?我们又能让它到哪里去?” 

     另外一个人说:“这么大的洪水,除了大海,再没有别的地方能容得下 

它。” 

     这一句话提醒了禹,他高兴地说:“对,大海!我们着手疏通河道,将 

洪水引入大海。” 

     可是,河道怎么走?大海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就像眼前的洪水一样不 

可捉摸。 

     这时候,禹想起了“水往低处流”这句古话,只要能探明地势的高低, 

就可以决定河道的走向。 


… Page 6…

     禹的勇气,鼓足了大家的信心,群策群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制订 

出一个治水的方案。这个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整修加固堤坝,把洪水围住, 

让逃荒的老百姓回来,在没有水的地方抢耕抢种,安定民心。第二步是探明 

地势,开凿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 

     制订的方案是分两步走,但实施的时候却要同时进行。修固堤坝是传统 

工程,禹委派了一个助手负责,自己领着一伙人去探明地形。 

     禹和他的同伴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越过荒山野岭,过急流险滩,跟 

凶猛的野兽搏个,靠野果和野菜充饥,用了几年时间,才探明全国各地的地 

势高低。接下来,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开始了。 

     禹把全国的治水队伍分成9股,每股都委派专人负责,自己担任总指挥。 

     禹虽说是治水的总指挥,但他总是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工地,身先 

士卒参加劳动。他常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水中,经伙伴们抢救才得脱险。他 

长期泡在水里,全身都溃烂。百姓们为此感动得流泪,跪下求他休息。禹扶 

起大家,对他们说:“我的父亲死于治水,我现在的生命,也是为治水而活 

着。大家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大家。” 

     禹在治水过程中曾经有过3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前,可是一次也没有进屋 

去看看自己的家。 

     禹第一次从家门前经过,是赶往一处工地去解决一个疑难问题。这时他 

离家已经9个月,当他走过家门时,听到屋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他算了一 

下时间,知道是自己第一个孩子出世。 

     当时,跟随禹的人也都劝他回去看看,禹对他们说:“参加治水有 20 

多万人,谁不是离乡背井,撇下娇妻爱子?我身为总指挥却不能公而忘私, 

我还有什么脸面向20多万的治水大军提要求?” 

     禹第二次经过自己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前。妻子拉着儿子的手 

在挥动,叫儿子:“喊爸爸,快喊!”儿子怕生,没喊。禹只是对妻子和儿 

子挥挥手,身影很快就在扬起的尘土中消失了。 

     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儿子已经10岁了。儿子站在大路上告诉禹:“妈妈 

在生病。”禹摸摸儿子的头说:“你已经是大人了,你好好照顾妈妈。”说 

罢,掉头走了。 

     治水工程进展得比计划快,9条主河道已经开通,好几个大坝中的蓄水 

也通过河道流入了大海。现在禹正在率领大家开凿支渠,排除田野中的积水。 

     洪水刚退,土地还不能耕种,禹委派自己的助手们领着大家到山上去捕 

捉野兽,到河里捕鱼度过灾荒。与此同时,禹又委派种庄稼能手,把农业耕 

种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种上桑麻,撤下谷种,几年下来, 

桑麻遍地,禾谷飘香。 

     禹治水整整花了13年时间,他自己从一个年轻的英俊少年,劳累得满面 

皱纹,弯腰驼背,俨然是个老人了。老百姓感激他,称他为大禹。 

     大禹治服洪水后,皇帝舜派人把大禹的妈妈请来,对她说:“老人家, 

感谢您为国家生了个好儿子。现在我跟您商量,我想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大 

禹。” 

     大禹妈妈说:“那是万万不行的,让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岂不要折死他。” 

     舜说:“我也是个平民出身,大禹比我强得多。老人家,我委派大禹治 

水,您也说他不行。事实证明您错了。这次,您就再依我吧。” 

     大禹妈妈说:“我是个妇道人,知道什么。你是一国之主,当然你说了 


… Page 7…

算……” 

     大禹被舜选为皇位的继承人以后,一开始是在舜的身边,协助舜料理国 

家大事,17年后,舜去世了,禹正式登上了皇位。这就是我国历史夏朝的开 

始。 

     大禹就是夏朝的第一代皇帝。 

                                                                  (刘静生) 


… Page 8…

                                商纣王之死 



     大禹是夏朝的开国皇帝,这王朝延续了400多年,夏朝末代皇帝叫夏桀,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取代夏朝的商朝,大约统治了中国600多年,到了商纣王当政,这个王 

朝已经日薄西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商纣王也是历史上的暴君,他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整天花天酒地,过着 

醉生梦死的生活。 

     有一年,商的属国苏国给纣王送来一位美女叫妲己,特别受到纣王的宠 

爱。妲己是个脾气很怪的女人,纣王为了取得妲己的欢心,就派人挖了一个 

大池子,里面倒满了酒,池子周围移植有很多树木,树枝上挂着肉块。然后 

派许多青年男女在酒池里洗澡,相互追逐嬉乐,有谁能从酒池里跃身而起咬 

到树枝上挂的肉,还可以得到奖赏。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酒池肉林”。 

     妲己喜欢看这种游戏,每次看她都笑。纣王为博取妲己的笑,几乎每天 

都要举行这种游戏。 

     商纣王为了搜括民财,就在都城朝(zhāo)歌,造了一个高大的建筑物, 

专门贮存从全国各地搜括来的金钱。这个高大的建筑物叫鹿台。另外还建造 

了一个很大的仓库,专门囤积从老百姓手中掠夺来的粮食。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纷纷起来反抗。一有反抗,纣王就派 

大兵去镇压,百姓们成群结队逃亡,到邻国去寻找活路。这样一来,反而使 

邻国逐渐强盛起来。 

     纣王对自己手下的大臣,也采用残酷镇压的手段,谁不听他话,人头就 

会落地。他知道姐己喜欢新奇,于是就发明一种刑具,以杀人供妲己取乐。 

这个刑具是一根空心的铜柱子,将要处死的人绑在这根铜柱子上,然后在空 

心铜柱子中烧火,把铜柱烧得通红,被绑着的受刑人在痛苦地挣扎,最后被 

活活烤死。 

     妲己喜欢看受刑人死亡前的痛苦挣扎,一看这个场面她就笑。纣王为了 

使妲己笑颜常开,每天都寻找理由杀人,供妲己取乐。这种酷刑叫“炮烙”。 

     纣王手下有一个耿直的大臣叫梅伯,对纣王用“炮烙”杀人很为不满。 

他不顾自身安危,劝说纣王取消这种酷刑。 

     纣王不但不听梅伯的劝说,反而笑嘻嘻地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