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子邦良亲王死去,后醍醐天皇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幕府却坚决主张 

立量仁亲王为太子。这场斗争以幕府的胜利告终。量仁皇太子的父亲,为了 

自己的儿子早日登基,不断地祈祷神灵保佑,实际上诅咒后醍醐天皇下台。 

后醍醐天皇与幕府的仇恨更深,打倒幕府的决心更大了。这一回,他的反幕 

计划更谨慎、也更完备。他将自己的皇子尊云亲王、尊澄亲王相继立为佛教 

天台宗的座主,以控制寺院的势力;又亲自去南都访问,与当地势力联络感 

情,筹划兵变。同时,他召集僧侣园观、文观和亲信日野俊基等研究利用寺 

院武装力量进攻幕府的计划细节。可是在1331年4月,天皇信任的重臣吉田 

定房突然向幕府告密,幕府迅速逮捕了园观、文观和日野俊基等人。虽然幕 


… Page 84…

府没有正面触动天皇,但后醍醐天皇已经意识到局势的危险,在8月间男扮 

女装,带着象征天皇皇位的3种神器逃往南都奈良笠置寺,并决定以笠置山 

为据点,号召各地武士人民起来反抗幕府,保卫天皇。 

     幕府得知天皇起兵,于是派足利尊氏等率军征讨天皇。足利尊氏进驻京 

都,立量仁皇太子为光严天皇。这时日本同时存在着一南一北两个天皇,一 

个在京都而没有象征皇位的神器,一个有神器却流亡在笠置寺。但是国内有 

许多人响应后醍醐天皇的号召,打起了反抗幕府的战旗。其中最早参加也最 

有影响的一位,是大阪地区的豪族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从小就有大志,青年时就打败了家族的敌人,后来实际上控制 

了大阪地区,势力相当强大。接到后醍醐天皇的号召,楠木正成认为这是他 

登上政治舞台的好机会,于是迅速起兵响应,并且亲自奔赴笠置山,向天皇 

表示忠心,当天皇问他用什么计谋才能打倒北条氏,他说:“要想统一天下, 

就要靠武略和智谋。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两次失败无足挂齿,不必放在心上。 

只要我楠木正成不死,就一定辅佐天皇实现大业!” 

     在投奔笠置山的诸多将领中,楠木正成立刻受到了天皇的器重。据说天 

皇在危难之际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看见一棵粗大的长青树的南边,安放着 

一个玉的宝座,两边并列着群臣,有两个童子对他说,当今天下,只有那玉 

座才是陛下最可安身的地方。天皇醒后,请人解释梦中情景的意思,释梦的 

人告诉他,南边的长青树就是“楠木”的意思,只有楠木这个人才是陛下所 

能依靠的最好武士。所以楠木正成一到,就成了后醍醐天皇的亲信。 

     楠木正成登笠置山时,山上的兵力并不多,同时也缺乏战斗力。楠木正 

成预料到这笠置山是守不住的,所以他拜谒天皇后,马上返回他的根据地大 

阪,紧张地加固赤权城,准备在笠置山失守后,迎接天皇到赤坂城来。不久, 

笠置山果然被幕府军攻破。后醍醐天皇慌忙向赤权城逃去,但因中途迷路, 

还是被幕府军活捉,送回京师软禁起来。10天以后,幕府军开始围攻赤坂城。 

当时赤坂城中,楠木正成的兵力不过二三百人,但他却不顾力量悬殊,采用 

各种战术,与幕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用石头从城上投掷敌军,用长柄勺 

盛开水往敌军头上浇,甚至朝敌人阵中倾倒屎尿。这种种超出常规的战法, 

使幕府军伤透脑筋。待到幕府军终于攻进赤坂城中时,楠木正成与尊云亲王 

却已巧妙地逃进了葛城山脉。 

     后醍醐天皇在幕府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将象征天皇地位的三件神器交 

给光严天皇;1332年3月,又被幕府流放到隐歧岛,其他倒幕骨干也都受到 

重惩。从表面上看,后醍醐天皇的第二次倒幕运动又失败了。但是,国内有 

志于抗击幕府的人仍然对他寄予厚望。在后醍醐天皇被遣送隐歧的路上,曾 

有武士企图救出他,因为幕府军防卫很严,没有机会下手。武士便在天皇留 

宿庭院中的一棵樱桃树干上刻了两句诗:“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用 

中国春秋时期范蠡扶助越王勾践艰苦复国的故事作比拟,告诉后醍醐天皇, 

 “不要以为天下只有你在像勾践一样奋斗,现在并不是没有范蠡一样的人可 

以帮助你啊!”天皇得知后,非常感动,与幕府斗争的意志更加坚强了。他 

虽然身处荒岛,但从来也没有中断与外界的联络.更没有停止过反幕府的活 

动。 

     与此同时,楠木正成与尊云亲王正以后醍醐天皇的名义四处活动,悄悄 

地扩大根据地,促动各地武士起兵反对幕府。经过一年多的秘密活动,反幕 

府的形势大为好转,1332年,楠木正成夺回了赤坂城;第二年1月,又接连 


… Page 85…

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各地反幕府力量纷纷响应,形成了倒幕运动的第一个高 

潮。幕府也把楠木正成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出动三路大军前来镇压,号称“百 

万”雄师,实际上大约2万多人,已经是幕府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并且发 

出悬赏令,说无论什么人只要杀死楠木正成,就可以割地封王。楠木正成以 

1000多兵力,与敌人斗智斗勇,周旋了3个多月。由于楠木正成牵制住了幕 

府军的主力,各地反幕府军趁机向京都和镰仓发动了进攻,而后醍醐天皇也 

逃离了流放地隐歧荒岛,再次向全国下诏,号召大家都起来讨伐幕府。在这 

种形势下,幕府的两员大将,足利尊氏和新田义贞相继反戈一击,站到后醍 

醐天皇一边,转而向幕府发动进攻。5月7日,足利尊氏攻破京都,22日, 

新田义贞攻陷镰仓,统治日本长达一个半世纪的镰仓幕府灭亡了。 

     1333年6月,后醍醐天皇重新登上京都的天皇宝座,废除了光严天皇。 

他命令手下的智囊参考中国历史,选择一个合适的中国年号,用以表明自己 

 “拨乱反正”的意思,结果智囊们提出了3个年号:建武、大武、武功。后 

醍醐天皇选中了建武。这是汉光武帝刘秀消灭王莽、复兴汉室时使用的年号。 

他终于实现了多年以来的梦想。 

                                                                     (薛兵) 


… Page 86…

                           “日本国王”足利义满 



     足利义满是室町幕府的第3代将军。他生于1358年,也就是室町幕府创 

始人足利尊氏病故那一年。他的父亲足利义诠继任为第2代将军。足利义满 

幼年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国家分裂的南北朝时代,虽然南北双方的战争高峰 

已经过去,北朝已经占了绝对优势,但是潜伏在吉野山中的南朝军队,仍然 

不时地偷袭和骚扰北朝的占领地。在他4岁那年的一个寒冷冬夜,南朝军队 

突然攻进了京师,寂静的京城中顿时杀声四起,一片混乱。在这危急的时刻, 

足利义诠要率军迎战,顾不上家庭和孩子,只好派人将他转移到平素关系很 

深的大龙庵里去避难,后来又把他送到播磨国的白旗城,托付在朋友家中。 

直到足利义诠打退了南朝军队,才把饱经战乱的儿子接回家来。 

     1367年,足利义满还不满10岁,足利义诠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卧床 

不起,只好委托细川赖之辅佐足利义满。38岁的足利义诠在临终时依依不舍 

地抚摸着足利义满的头,对细川赖之说:“我送你一个儿子。”又指着细川 

赖之,对足利义满说:“这就是你的父亲!”从此以后,足利义满就在细川 

赖之的抚育和教导下成长了。 

     第二年,足利义满继任幕府将军的职务,因为他还是个10岁的孩子,所 

以实际上掌权的是细川赖之。细川赖之对足利义诠的托付看得很重,不但精 

心料理幕府的政务,而且严格地培养教育足利义满。为了不使足利义满受到 

邪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细川赖之专门制订了 《内法三条》,禁止有人为了 

达到个人的目的向足利义满申报邪恶的事情,禁止有人假借公事花言巧语地 

迷惑足利义满,凡是以不善良的人冒充善良的人向足利义满推荐、或者将善 

良的人说成坏人的,都作为“亡国的逆臣”严厉惩处。他要求所有能够接近 

足利义满的人都严格地遵守这几条。细川赖之挑选文武双全、忠心耿耿的人 

去服侍足利义满,使足利义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治理国家的 

许多知识。 

     可是,足利义满成年之后,就开始修建豪华的府第。他的祖父和父亲当 

政时,幕府井无固定的府第,经常搬动。1378年,足利义满在京都北小路室 

町兴建起别具一格、富丽堂皇的府第。“室町幕府”的命名也就是由此而来 

的。 

     由于自己要独揽大权,足利义满反而逐渐疏远了细川赖之。加上朝中一 

些大臣从中挑拨离间,1379年夏天,足利义满干脆罢免了细川赖之,让他回 

故乡去。细川赖之很伤心,在离去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诗: 



              人活到五十岁了很惭愧劳而无功, 

              就像花木过了春天到了夏季的当中; 

              满屋子的苍蝇扫都难扫尽哟, 

              我只能去寻一张禅床陪伴清风! 



     他把朝中的小人比作苍蝇,表示了对他们的极度藐视。 

     足利义满亲自掌握大权的时候,天皇早已威信扫地了。有一次,一个地 

方的武士首领在京师游玩,迎面遇到光严上皇的出巡仪仗队,他不但不避让, 

反而破口大骂,并且一箭射掉了上皇车上的帘子,还将陪同上皇的公卿痛打 

了一顿。朝廷中的武士将领也说:“如果没有天皇不行的话,那就用木头雕 


… Page 87…

一个,或者用金属铸一个,最好把活的上皇和天皇流放到什么偏远地方去, 

免得惹麻烦。”在他们眼中,幕府将军就是当今的皇上。实际上,足利义满 

也就是当时的太上皇,他的住所与皇宫相比毫不逊色,他出巡时的仪仗队规 

模和天皇一样,他不仅和天皇平起平坐,对面论事,对面喝酒,而且把儿子 

过继给天皇做养子,从小就享受亲王的待遇,天皇还不敢不接受。 

     但是,一些地方强大的武士首领,也就学着幕府将军对待天皇的态度, 

将幕府将军也不放在眼里。结果到处出现了大小军阀割据的局面。 

     足利义满首先着手加强幕府将军的权威,削弱各地武士首领的势力。从 

1385年到1390年,他在全国各地视察,一边笼络人心,一边研究对付地方 

武士首领的办法。通过巡视,他更清楚地看到,地方武士首领的力量过强, 

对于幕府政权是一个大威胁,对于国家的和平统一也是一个大威胁。于是他 

断然采取各种手段,对地方武士首领进行打击。对于军事力量较弱的,足利 

义满采用武力镇压的方法;对于力量强大、足以同幕府对抗的,他则采取分 

化瓦解的办法,先挑起他们内部的争斗,再借调解的机会进行消灭。这样用 

了大约10年的时间,室町幕府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 

     与此同时,他又努力促成了南朝和北朝的统一。他父亲足利义诠在世时, 

就曾试探过谋求南北统一的道路;在他临终前,还呼吁南朝回归北朝,但是 

由于条件不成熟,始终没有成功。到足利义满执政时,南朝军队在战争中一 

再失败,重要的军事将领先后战死;曾经作为南朝支柱的楠木正成的后代楠 

木正义,预见到南朝大势已去,苟延残喘的日子也不会大多了,所以也主张 

南朝尽快归附北朝。后来,因为南朝内部又发生分裂,就更加衰弱不堪。足 

利义满的势力却在不断膨胀,越来越逼近南朝小朝廷盘踞的吉野山。大军压 

境,足利义满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遣使者去吉野劝说南朝的后龟山天皇返 

回京都。1392年10月,足利义满又发函给后龟山天皇,建议在3个条件下 

实现南北统一:一、像征皇位权威的3件神器以及皇位让给北朝;二、今后 

皇位由南北两朝轮流继承;三、各地的庄园、领地由南北两朝分别支配。后 

龟山天皇眼看南朝已经朝不保夕,不得不接受条件,离开吉野山,进入京都 

大觉寺,并且举行仪式将3件神器让给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至此,延续了57 

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终于结束,这对日本的历史发展显然是一个促进。 

     1394年,年仅37岁的足利义满把“征夷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他9岁 

的儿子足利义持。第二年,他又出家当了和尚。但是,就跟日本的天皇喜欢 

退位做太上皇、出家做法皇一样,足利义满仍然以“太上皇”的身份,牢牢 

地掌握着幕府的大权。同时,他对天皇和皇室也更加不放在眼中,进出皇宫 

门就像进出自己的家门一样随随便便。更有趣的是,1397年4月,因为他要 

进宫“参见”天皇,皇宫内还特地装饰一新,好像要迎接什么贵宾。“参见” 

之后,天皇设宴招待他,宴会延续了整整一夜,一直到天亮才结束。由于足 

利义满对天皇的鄙视,当时的后圆融天皇竟气得出家去做了和尚。 

     也就在这一年,足利义满在京师的北山修建了豪华的北山殿,历时一年 

多才全部完工。北山殿规模宏大,后代文人每到此游玩,都赞叹不已。 

     1401年,足利义满派筑紫商肥富为正使、僧祖阿为副使,到中国与明王 

朝联系。足利义满自称为“日本国王”,在给明朝皇帝的信中,表示愿意遵 

守过去的“规法”,恢复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第二年8月,刚刚夺取了政权 

的明成祖,就派出使者到日本,表示接受足利义满提出的恢复邦交的要求, 

并且在使者带回的国书中,也称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对他致力于日中 


… Page 88…

友好的行动给予赞赏。这实际上承认了足利义满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地 

位。足利义满对此非常高兴,此后,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上都进行了有益 

的交流。在这一点上,足利义满是功不可灭的。 

     足利义满一生奋斗,不仅成为盛极一时的幕府将军,而且事实上成了掌 

握日本最高权力的“日本国王”。1408年,他因病去世后,当时的后小松天 

皇赠给他“太上法皇”的尊号,实际上也是承认了他凌驾于天皇之上的地位。 

                                                                    (薛兵) 


… Page 89…

                                 孝明天皇 



     1853年6月3日,4艘黑色的大船闯进了日本幕府的咽喉要地一一江户 

湾的浦贺港。就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块石子,这四艘大船的到来,在 

闭关锁国200余年的日本,激起了轩然大波。有100多万人口的江户城中敲 

起了警钟,全城陷入混乱,许多人开始向乡下逃亡。当天午夜,在300英里 

外的京都,孝明天皇也从信鸽传来的情报中,得到了黑船到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