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将秦王住的王宫围住。 

     秦王站在楼台上质问嫪■。嫪■说:“大王宫中有贼,奉太后的旨前来 

捉拿。” 


… Page 18…

     秦王冷笑着指着嫪■说:“宫中确实有贼,贼就是你!” 

     嫪■带的军队听秦王这么说,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嫪■取出太后的诏 

书,对众人说:“我是奉命捉贼,有太后诏书在!”嫪■是太后的亲信,玉 

玺一直由他保管,制假诏书当然不难。 

     嫪■带人冲进宫门,秦王大声喝道:“生擒嫪■赏金百万,杀死嫪■赏 

金50万!” 

     嫪■队伍中的人听到有这样的重赏,立刻就有人倒戈扑向嫪■,与嫪■ 

的亲信展开恶战。这时,大将桓已经接到秦王的命令,领兵赶来救驾。嫪 

■率领的乌合之众哪抵挡得住训练有素的大军,一经交手纷纷败阵。嫪■本 

人也被活捉,经审讯后被车裂于东门之外。嫪■整个家族也全都被杀尽,就 

连没有参予其事的嫪■食客也被流放到巴蜀。 

     秦王平定嫪■的叛乱之后,将大将桓官升三级,丞相吕不韦被免去相 

国,革除“仲父”称号,离开京都,回封地洛阳养老。 

     吕不韦回到封地洛阳之后,足不出户,想以此安度晚年。有一天,他接 

到秦王派人送来的一封信,要他立刻离开洛阳,居住到蜀中去。 

     这等于是一道流放吕不韦的圣旨:吕不韦知道,秦王是想置他于死地。 

他就是真的举家迁居蜀中,也不会放过他。当晚,吕不韦就饮毒酒自杀了。 

他死后葬在洛阳北郊郊山脚下。 

     吕不韦死后,秦王又下了一道圣旨:凡参加吕不韦葬礼的官员,一律免 

职,流放他乡。没有参加葬礼,但与吕不韦生前关系密切的官员,保留官职 

流放他乡。吕不韦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得入朝做官。 

     吕不韦之死,表面看是由于保举嫪■不当引起的。其实原因复杂,只有 

杀了他,秦王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力。 

     秦王铲除了一些居功自傲的老臣以后,又大胆启用新人,像接替吕不韦 

的新宰相李斯,就是楚国人。这人投奔到秦国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建立过 

多大的功勋,只是因为有才能,就受到了重用。后来,有不少学有专长的人, 

纷纷到秦国来,想一展才华。 

     魏国人尉缭,当时名气很大,但魏国不肯重用他,他一气之下投奔秦国。 

秦王以贵宾的礼节接待他,对尉缭说:“先生这次来到我国,有何指教?” 

     尉缭说:“向大王献上破诸侯、得天下的方法。” 

     秦国近百年来与关东诸侯开战,十战九胜,版图逐渐扩大,但是真想消 

灭哪个国家,又困难重重。所以说“破诸侯得天下”的事,是秦王朝思暮想, 

却又不得实现的事。 

     尉缭又说:“先王采用‘连横’之法,拉拢一些国家,进攻个别国家, 

这种以 ‘一强攻众弱,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 

     没等尉缭说下去,秦王就说:“关东诸侯反复无常,今日与我结盟,明 

日与我为仇,无法信任。” 

     尉缭笑了:“不是关东六国反复无常,而是秦失信在先。当年秦燕联盟 

攻赵,当赵国向秦献河间五城后,秦又与赵联盟攻燕。是秦无信,六国才反 

复无常。” 

     尉缭向秦王献上的破六国方法是:一用兵攻,二用钱买。特别是用重金 

收买关东六国的有权大臣的计策,秦国从来没有采用过。尉缭主张买通几个 

国家的权臣作为内应,关东六国马上就陷于混乱。 

     秦王采纳了尉缭的计策,派人分头带重金去收买各国大臣。这个方法果 


… Page 19…

然有效,关东诸侯之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团结了。 

     尉缭与秦王相处时间一久,觉得秦王办事往往急功近利。有一次酒醉, 

尉缭对人说:“秦王用我是为了得天下,一旦得到天下,我的命运不会好……” 

     尉缭酒醒后知道自己失言,决定不辞而别。因为秦王耳目众多,尉缭知 

道自己酒后的话很快就会传到秦王耳朵里,不走会有杀身之祸。 

     再说秦王这边,当天就有人报告说,尉缭背后骂秦王。秦王初听一惊, 

想了想说:“胡说,我待尉先生如上宾,他决不会背后骂我。肯定是你听错 

了。” 

     来报告的人原想讨好请赏,没想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 

     第二天又有人向秦王报告,说尉缭不辞而别。秦王说:“那肯定是你们 

伺候不周,尉先生生气才走的,赶紧派人追!” 

     尉缭被追回以后,自以为必死无疑。他万万没想到秦王会亲自出宫迎接 

他。秦王见到尉缭后,拉着他手说:“寡人失察,寡人不检,望尉先生原谅。” 

     两人进入内室坐下后,秦王又对尉缭说:“我一直想授尉先生官职,又 

怕尉先生不肯做我臣下,所以……” 

     尉缭双膝跪下说:“尉缭愿效忠大王。” 

     当即,秦王封尉缭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从此,尉缭死心塌地为秦王 

效力,并且写出了兵书《尉列子》,成为“武经七书”之一。尉缭的军事思 

想,在破六国、统一天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秦王嬴政稳定了内部以后,即着手对关东六国用兵,实现他统一天下的 

宏图。 

     在秦王消灭关东六国的计划中,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赵国。在关东六国 

中,赵国是弱国,强秦灭赵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赵国有一位名将叫廉颇, 

这个人是秦王灭赵的最大障碍。在以往赵国抵抗强秦入侵的战争中,廉颇曾 

经多次打败过秦国。后来因为赵国内乱廉颇被迫逃到魏国。廉颇在魏国经常 

带口信给赵王:只要赵王启用他,他立即回国效力。秦王买通了赵国的大臣 

郭开,让郭开在赵王面前说廉颇年纪大了,而且又患病,不可能领兵打仗, 

使赵王取消了召廉颇回国的念头。 

     廉颇久等不见赵王的诏书,最后才接受楚国的聘请,担任楚国大将,晚 

年就客死在楚国的寿春。 

     廉颇死后,秦王决定伐赵。但秦国和赵国订有同盟条约,秦王苦于找不 

到理由毁约。尉缭献计说:“赵国和魏国关系好,我们先发兵打魏国,魏国 

一定向赵王求救,只要赵国一出兵,我们打赵国就名正言顺了。” 

     秦王接受了尉缭的建议,命桓领10万大军先伐魏,另外又暗中派人带 

重金行贿赵国大臣郭开,叫郭开劝说赵王出兵救魏。赵王果然听了郭开的话, 

亲自领10万大军进入魏国境内,与魏一起抗秦。 

     桓一见赵军救魏,立刻命令大军改道向赵国挺进。桓的大军入赵后 

如入无人之境,首战就攻下赵国重镇平阳,然后又分出大部分兵力埋伏在赵 

魏交界处,伏击回国救援的赵军。 

     再说赵王领10万大军到魏国后发现,魏国境内并没有秦国的一兵一卒, 

后来听说自己国内的平阳失守,这才知道中了秦国调虎离山计,又匆匆忙忙 

将大军开回国内救援。赵国的军队刚进入本土,在山道中就遭到秦军的伏击。 

桓一直等到赵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才一声令下,将两头的山道封死,山 

上推下滚木擂石,重创了赵军。就在赵军躲让滚木擂石的时候,秦军在山上 


… Page 20…

又万箭齐发。赵国的10万大军除战死之外,全部被活捉。 

     在伏击战取得胜利以后,桓又挥师攻取宜安。宜安是通向赵国都城邯 

郸的门户,一旦宜安失守,都城邯郸就难保了。 

     赵王慌了手脚,急忙派大将军李牧去增援宜安。李牧将大军布在宜安和 

肥下地区,筑起营垒坚守,始终不和桓的大军作正面交锋,采用的是廉颇 

当年“坚壁破秦”的战术。 

     两军对垒的僵持局面,使秦兵疲惫不堪。长此下去,秦军将不战自败。 

因为出国交战只能速决,持久对垒秦军的粮草就供应不上。桓没法,只好 

分兵攻取赵国的甘泉。甘泉的守兵很少,守将赵葱向李牧求援。李牧说:“敌 

攻我救,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我只有趁机袭击桓的大本营,逼使桓回兵 

自救,这才是解甘泉之围的好办法。” 

     李牧兵分三路,趁夜幕降临时偷袭秦军的大本营。秦兵毫无戒备,全营 

大乱。李牧一夜间杀死秦军士兵近万人,将领十几名。桓闻讯后立即放弃 

围困甘泉,领大军找李牧决战。李牧重创秦军后才决定与桓决战,这一战 

李牧又大获全胜。 

     桓领败兵回到洛阳,知道自己要受到军法惩治,必死无疑。可是秦王 

不但没怪罪他,反安慰他说:“胜败兵家常事。将军不必自责。” 

     第二年春天,秦王通过郭开,在赵王面前低毁李牧,说李牧居功自傲, 

让赵王把他调到代州去驻守。秦王得知李牧被调动后,仍然派桓为帅,领 

15万大军进攻平阳。桓兵分两路,在取平阳的同时又攻宜安,短期内没有 

受到多少抵抗,就接连攻下赵国十几个城市。秦王觉得灭赵的时机还不成熟, 

叫桓就地驻守,停止进攻。这一仗将赵国的平阳、宜安、武城等地都并入 

秦国版图。本来就弱小的赵国,现在更加弱小,一旦时机成熟,秦国随时可 

以灭赵。 

     公元前230年,秦兵活捉韩国国王,把韩国的版图正式并入秦国,改为 

颖州郡。从此韩国就从历史上消失了消灭韩国后,秦王觉得灭赵的时机已经 

成熟,第二年派王翦为主帅,杨端和为副帅,分别从太原和常山进攻赵国。 

     赵国接受上次的失败教训,又起用李牧为主帅,司马尚为副帅,带兵迎 

战秦兵。李牧在灰泉一带摆开阵势,迎战秦兵。 

     秦国主帅王翦深知李牧的厉害,不敢轻举妄动,就在灰泉附近安营扎寨, 

与李牧的大军成相望之势。 

     秦王得到消息后,一面命令王翦保持对峙的阵势,不要进攻,一面又派 

人用重金行贿赵国的丞相郭开,让郭开在赵王面前低毁李牧按兵不动,有负 

王命,说他有私通秦国之嫌。 

     赵土果然听了郭开的话,派赵葱和颜聚接替李牧,叫李牧回京另有任用。 

     李牧知道这是赵王听信了郭开的谗言,召集起将领,对大家说:“大王 

临阵换将,犯了军家大忌。这一定是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有道是将在外,君 

命有所不受。我决定领诸位打胜这一仗,然后回京找进谗言的小人算帐。” 

     李牧说完,来接替李牧的赵葱和颜聚一挥手就叫兵丁把李牧拿下,同时 

拿出赵王的手书对众将领说:“王命在此,不从者斩!”众将只好悻悻退下。 

赵葱不敢将李牧解送京城,就地将李牧正法。可怜一代名将李牧没有死在秦 

兵的刀下,却死在自己人手中。 

     秦国的主帅王翦知道李牧被杀后,立刻发兵进攻狼孟。 

     赵葱初当主帅,立功心切,听说狼孟遭围,立即派兵去增援。其实王翦 


… Page 21…

攻狼孟是假,引蛇出洞是真。赵葱派兵增援狼孟,正中王翦下怀。王翦早就 

在赵军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等赵军进入伏击圈,将赵军切成首尾两段前后 

夹攻。赵军四处溃散,赵葱好不容易才收住残部,勉强与秦兵应战,才打了 

几个回合,他就被王翦从战车中挑下,乱刀劈死。 

     副帅颜聚被赵葱之死吓破了胆,带领残兵败将,逃回都城邯郸。 

     王翦直奔赵国都城邯郸。邯郸这时已经成了孤城,朝夕难保。郭开对赵 

王说:“韩国已亡,燕、魏自顾不暇,无力救赵,楚国又远,远水不解近渴。 

当今之势,除了投降无路可走。” 

    赵王的儿子公子嘉不同意郭开的意见,他说:“祖宗开创的江山不能断 

送在我们手里。”他对父亲赵王说:“儿臣愿领兵与秦兵死战,只要有一兵 

一卒在,赵国就在!” 

    公子嘉亲自披挂上城指挥,日夜巡逻,一遇秦兵攻城,就将滚木擂石推 

下,然后万箭齐发,给秦兵造成了不少伤亡。 

    秦兵对邯郸久攻不下,粮草将尽。王翦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这时秦王亲 

自解运粮草到前线,士气大振。 

    秦王又派人进城贿赂郭开,叫郭开说服赵王开城投降。 

     第二天,赵王和郭开在城头观战,趁公子嘉不在,叫人打开城门,树起 

白旗。等公子嘉赶到,秦兵已经入城了,他只好领少数人逃往代州。 

    从此,赵国又成了秦国的巨鹿郡。赵国一亡,关东六国只剩下四国了。 

秦王将他们各个攻破。从灭韩开始,到灭齐为止,一共用了10年时间,最后 

统一了中国。 

    秦王统一中国后,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连接各国的长城,为后 

代留下了万里长城。秦王将全国分成36个郡,由中央统一领导,形成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王自称秦国始皇帝,简你秦始皇。他原指望一世、二世、三世永远地 

传下去,没想到就在公元前210年,他50岁就病死在沙丘。接替他皇位的秦 

二世胡亥,刚登上皇帝宝座,就遇到陈胜和吴广的农民起义,很快秦国就灭 

亡。 

    秦始皇在世时怕读书人造反,下令烧毁全国的书籍,活埋了全国 1000 

个读书人。可是后来揭竿而起推翻秦朝统治的陈胜和吴广都不是读书人,替 

秦王朝掘墓的刘邦和项羽也不是读书人。所以后人写诗嘲讽秦始皇说:“坑 

烟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的功与罪,留与后人评说。 

                                                               (刘静生) 


… Page 22…

                             汉武帝追杀皇太子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一前87年),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景帝时,国家 

强盛。汉武帝继位之后,对内实行经济改革,对外用兵,开拓疆土。他尊重 

儒家学说,提倡仁义。他在位一共54年,这一时期,是前汉军事、政治、经 

济文化极盛时期,但他又迷信神仙,大兴土木,造皇宫,又重刑罚,杀了不 

少人。特别是到了汉代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65岁的汉武帝已经做了 

将近50年皇帝。尽管他年轻时曾经做过许多大事业,这时也已年老体衰,明 

显地感觉到了精力不足,对于自称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神仙法术”,就格外 

感兴趣。汉武帝的皇宫里,便常常有许多“活神仙”来来往往。 

     这年冬日的一天,汉武帝没有什么事,就在上林苑建章宫里闭目养神。 

他在恍恍惚惚中,仿佛看到一手持长剑的男子,快步闯入中龙华门内。汉武 

帝大吃一惊,喝道:“准?谁敢闯入宫来!”可那男子顿时没了踪影。汉武 

帝急忙命令宫中护卫捉拿这个男子,然而护卫们把宫中翻来覆去搜了个遍, 

也没发现丝毫可疑之处。 

     汉武帝不肯相信。他一边下令把监门官推出宫门斩首,一边又调集驻守 

在京城郊外的骑兵部队大搜上林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