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金榜-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吧啦吧啦说了很久,黑家伙跳起来走到日林前面。
  〃乌鲁斯,直京,直京乌鲁斯!〃他说。
  直京在他们的语言里是〃好汉〃的意思。他自己也笑着对翻译说了句什么,翻译就说:〃给一千卢布吧。〃
  日林坚持自己的:〃超过五百不给。打死我的话,什么也拿不到了。〃
  鞑靼人交谈几句,把帮工派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自己则一会儿看看日林,一会儿看看门口。帮工来了,而且他身后还走来一个什么人,胖胖的,赤着脚,衣服破烂,脚上也套着木枷。
  日林大吃一惊,他认出柯斯特令,他也被抓来了。他们让他俩坐到一起,他俩开始相互讲叙事情经过,而鞑靼人不吭声,看着他们说话。日林说了自己的经历,柯司特令说他骑的马不走了,枪也熄火了,就是这个阿布杜追上并抓住了他。
  阿布杜跳起身,指着阿斯特令说着什么。
  翻译转译这些话说,他们俩现在属于同一个主人,谁先交出赎金,谁就可以优先获释。
  〃看看,你还老在发火,你的同伴就老实;他给家里写了信,会寄来五千卢布。往后会给他吃好的,也不会欺侮他。〃
  日林就说:〃同伴爱怎么就怎么样;他能行,有钱,可我没钱。我说那么多,就只有那么多。要愿意,打死我好了,对你们也没好处,超过五百卢布我不会写信的。〃
  大家沉默一会儿。阿布杜突然一跃而起,拿来一个小箱子,取出笔、一小张纸和墨水,塞到日林手中,拍拍肩膀,作个写信的样子。他同意收五百卢布赎金。
  〃再等等,〃日林对翻译说,〃你告诉他,叫他好好给我们吃东西,给我们穿上像样的衣服鞋袜。让我们两人待在一起,这样我们会快活些,还有让他给我们取掉足枷。〃
  他边说边冲主人笑。主人也在笑,他听完后说:〃我会给最好的衣服,靴子,哪怕结婚也行。我会给你们吃得像给公爵们吃的一样,要是想住在一起,就一起住在板棚里好了。
  可足枷不能取掉,会逃走的,我只在夜里取掉。〃他猛地跳起来,摇着对方肩膀说:〃你的好,我的好!〃
  日林写了信,但信上有意写错地址,为了使信寄不到,心想:〃我会逃走的。〃
  日林和柯司特令被带到板棚里,给他们拿来玉米秸,一罐水和面包,还有两件旧长袍子和穿坏了的士兵靴子,显然是从被打死的士兵脚下扒下来的。夜里给他们取掉足枷然后反锁在板棚里。

  三

  这样日林和自己的同伴过了整整一个月。主人老是笑着:〃你的,伊万,好,我的,阿布杜,好。〃可他给的饭食很坏,光给点黍面淡面包、烤饼,有时干脆给点生面团吃。
  柯司特令又给家里写了一次信,一直等待着汇钱来,心中苦恼。他成天坐在板棚里数着日子,计算什么时候会收到信,要不就睡觉。而日林却知道自己的信寄不到家,他也不写另一封信。
  他想:〃母亲从哪儿弄得到这么多钱来赎我?过去她的大部分生活费就是靠我寄去的。要让她凑起五百卢布,那就会叫她完全倾家荡产了。上帝保佑,我就自己挣扎出去。〃
  于是他一直留心察看着,考虑着怎么逃跑。他吹着口哨在山寨里溜达;要不就坐下做点什么手工活,不是捏个泥娃娃,就是用树条编点什么东西。日林不论干什么手工活都是个行家。
  有回他捏了个泥娃娃,有鼻子,有手有脚,还穿着鞑靼式衬衣,他把娃娃放到屋顶上面。
  鞑靼女人们去打水,主人家女儿济娜看见娃娃,她叫来其他鞑靼女人。她们把水罐放下,看着,笑着。日林取下娃娃,递给她们,她们一个劲儿笑,就是不敢拿。他留下娃娃,走进板棚,看下面会怎么样。
  济娜跑过来,四面张望一下,抓起娃娃就跑了。
  他看到第二天早上刚破晓,济娜带着娃娃走到门槛上。娃娃身上已经裹上了红色的布头,她抱着摇着娃娃,哼着自编的催眠小调。走出来一个老太婆,训起济娜来,夺过她手中的娃娃摔碎了,然后把她派到什么地方去干活了。
  日林又做了一个更好的娃娃,给了济娜。有一次济娜拿来一只罐子放在地上,自己坐下来看着日林,笑着,指指罐子。
  〃她笑什么?〃日林想,他拿起罐子就喝。他以为罐里是水,可里面却是牛奶。他把牛奶喝完了。
  〃好。〃他说。
  济娜好不高兴!
  〃好,伊万,好!〃她跳起来,脚丫子啪哒啪哒响着奔过来抢过罐子就跑走了。
  这以后她开始每天偷偷给日林拿来一罐牛奶,要不就是鞑靼人用羊奶酪做的放在屋顶上晒干的饼,她悄悄地拿这种饼来给日林。
  还有一次老板杀羊,她把一块羊肉放在袖子里拿过来,扔下就跑。
  有一次下起雷雨,雨像是从桶中倾出来一样,下了整整一个小时。所有的小河都混浊起来,原来是浅滩的地方,现在流着三俄尺深的水冲激着石块。溪水到处奔流,山间一片轰响。雷雨过后,村中遍地流水。日林向主人要了一把小刀,削了一根木轴和许多小木片,他把小木片装到木轴上做成一只划轮,在木轮轴的两端安好两个娃娃。
  女孩子们给他拿来了布头,他给娃娃穿戴好:一个汉子、一个女人;他把娃娃固定好,然后把木划轮放在溪流上。木划轮转动起来,而娃娃则跳跃起来。
  全村的人都跑来了:小男孩、小女孩、婆娘们和鞑靼汉子们都来了,他们弹着舌头说:〃吓,乌鲁斯!吓,伊万!〃
  阿布杜有一只俄国表坏了,他叫来日林,指给他看,弹着舌头。日林说:〃我来给你修好。〃
  他拿过来,用小刀拆开表,卸下零件,又重新装配好,然后还给主人。表又走起来了。
  主人高兴起来,给日林拿来一件自己的旧外衣,破得褴褛的外衣,送给他。没办法,他收下了,夜里也能当被子盖盖。
  这以后日林是个巧手师傅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人们开始从很远的村子里赶来找他,有的让他整整枪机,或者手枪坏了请他修理,有的拿来手表。主人给他弄来了全套工具:钳子、螺旋钻和小锉子。
  有一次一个鞑靼人生病了,他们跑来对日林说:〃你去治一治。〃
  日林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病。他去了,看了看,想道:〃没准他自己会好呢。〃他回到板棚里,拿了点水,加些沙子搅了搅。
  他当着鞑靼人的面冲着水悄声念叨几句,让病人喝下去;鞑靼人居然幸运地恢复健康。日林开始听得懂一点他们的话了。一些鞑靼人已经习惯了他,需要他的时候就叫:〃伊万,伊万!〃,还有一些鞑靼人还像对待野兽一样对他侧目而视。
  红须鞑靼人不喜欢日林,只要一见到他就皱起眉头把头转开,要不就大骂一顿。他们那里还有一个老头,这老头不住在山寨里,常从山下走上来。日林只有在这老头到清真寺来向神祷告时才能见到他。他个头矮小,帽子上系着一条白毛巾,胡须都是剪短的,白得像羽绒一样;而他的脸多皱并且红得像砖块一样。他的鼻子是弯勾型的,像鹰嘴一样,眼睛是灰色的、凶恶的,嘴里没牙,只剩下两只犬牙;他来时戴着穆斯林头巾,拄着拐棍,像只狼一样四周环视。一看见日林,他就恨恨地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转过头去。
  有一回日林走下山去,想看看老头住在哪里。他顺着路走下山,看见一个小园子,用砖石砌的围篱,篱墙后面有樱桃树和晒的杏干,还有一栋平顶的小屋子。他走近些,看见还有一些草编的蜂窝放在那里,蜂子嗡嗡地飞着。老头跪在地上,正在蜂窝前忙着什么。日林为了看清楚想站得更高一点,弄响了脚下的木枷。老头张望一下,忽然尖啸一声,从腰中拔出手枪朝日林就是一枪。日林勉强来得及躲到一块石头后面。
  老头到主人那里来告状,主人叫来日林,自己笑着问他:〃你去老头那里干什么?〃
  〃我对他又没做什么不好的事,〃他说,〃我只是想看看他怎么过日子的。〃
  主人转述这些话。可老头发着火,嘶嘶叫嚣着什么鞑靼话,龇出他那两只犬牙,朝日林挥动着手。
  日林没有听懂全部的意思,但明白了一点,就是老头喝令主人杀死所有俄国人,不要留他们在山寨里。老头走了。
  日林就问主人,这老头是个什么人?主人回答:〃这是个大人物!他曾是第一号'直京'(好汉),他杀死过许多俄国人,过去很富有。他有三个妻子和八个儿子,他们全住在一个村子里。俄国人来了,毁了村子,杀掉他七个儿子。活下来一个儿子投降了俄国人。老头自己跑去投降俄国人,在他们那里待了三个月,找到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掉他就逃了。这以后他不再打仗,去麦加朝圣祈祷。所以他有那块穆斯林头巾。谁去过麦加就被称作哈吉,才可以戴上头巾。他不喜欢你们的人,他叫我杀掉你,可我不能杀你,我为你付了钱;再说我,伊万,喜欢上你啦,我不只是不杀你,要不是讲好了,我就不放你走了。〃他笑着又用俄语加上一句:〃你的,伊万,好,我的,阿布杜,好!〃

  四

  日林这样生活了一个月。白天在山寨里各处走走或干手工活,一到晚上,山寨里一静下来,他就在自己板棚里挖掘起来。因为有石头,挖起来挺困难,他就用锉子锉石头,这样他在板壁下挖出来一个洞,正好够爬过去。他想:〃只是我得弄清楚地点、该往哪里走。可是鞑靼人谁都不说这个。〃
  有次日林选了个主人不在的时候,朝山寨后面的山上走去,想看看地形方向。主人走时,他吩咐儿子跟住日林,不准日林脱离他的视野。这男孩跟在日林身后跑着,喊道:〃不要去!父亲不准。我要叫人了!〃
  日林只好说服他:〃我不会走远的,〃他说,〃只爬到那个山上去;我要找一种草,用来治你们的人。跟我一块去吧;我戴着足枷跑不掉的。明天我给你做副弓箭。〃
  他说服了小家伙,一块去了。看着山不远,可带着足枷走就难了;他走啊,走啊,勉强爬上了山。日林坐下来,开始察看地形。
  正是中午,山后面是一道谷地,马群在那里走动,还看得见小山冲里有另一个山寨。那个山寨后面的另一座山更陡峭,那座山后面还有一座山。群山之间森林幽暗泛蓝,而且远处都是山,一座比一座更高,而最高的,是白得像砂糖一样的积雪覆盖的山峰。有一座帽子形状的雪山比其他山都高。无论是太阳升起处还是落下处都是山,偶尔某处山隙中飘起村寨的炊烟。他想:〃那,这都是他们的地方。〃他又朝俄国那一方看:脚下是一条小河、自己的山寨,周围是小园子。在小河边洗衣的婆娘们就像一个个小娃娃大小。山寨后面是一座稍矮一些的山,这山后面还有两座山,山上长着森林;而在两山之间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在微微发蓝,平地很远很远的那面清楚地笼着炊烟。日林开始回忆,当他住在要塞自己屋里时,太阳是从哪边升起,又从哪边落下的。他看清了,没错,我们的要塞应该就在这块平原上。应该从这两座山之间逃走。
  太阳开始沉落了,雪山从白色变为红色,黑色的山岭变得更加幽暗。各个小山冲里升起水气,而那块我们要塞所在的平原,则在落日映照下像是燃起了大火。日林凝望远方,在平原上确有什么东西朦胧中矗立在那边,很像是烟从烟囱里冒出来。他就觉得,这就是它,俄国的要塞。
  天已经晚了。听得见毛拉①召唤了一声。畜群被赶回来,母牛在哞哞地哼叫。小家伙直在催:〃我们走吧。〃可日林还是不想走。
  他们回到家里。日林想:〃好,现在我清楚方位了,该逃了。〃
  他原想当夜就跑。夜很黑,没有月亮。糟糕的是,傍晚鞑靼男人们回来了。一般,他们赶着牲口欢欢喜喜地回来,而这一次什么也没带回来,只在马鞍上驮回来一个打死的自家鞑靼人,是那个棕红头发鞑靼人的兄弟。鞑靼人脸色阴沉地回来,聚集起来办丧事。日林也走出来看。他们把死者用亚麻裹起来,不用棺材,把死者抬到寨后的梧桐树林中,放在草地上。毛拉来了,老头子们都来了,用巾扎住帽子,脱下鞋,排成行跪坐在死者跟前。
  前面是毛拉,后面是三个戴穆斯林巾的老头坐成一排,再后面是其他鞑靼人。他们坐着垂下头不出声,沉默了很久。毛拉抬起头来说:〃安拉!〃(就是上帝的意思)。他说完这句话,其他人又低下头沉默很久,坐着一动不动。毛拉又抬起头:〃安拉!〃然后全体都说:〃安拉!〃接着又沉默下来。死者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而他们坐在一旁也像死了一样,一个也不动一动。只听得见梧桐的叶子在微风吹动下翻转的声响。后来毛拉做了一段祷告,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合力抬起死者向前走去,抬到土坑前。土坑挖得有些不寻常,是在地下挖了一个像地窖一样的坑。他们抬着死者的腋窝和腿弯,把他身体对折起来,轻轻放下去,死者坐着被塞进地下,他的手被放在肚子上。
  诺盖人搬来了绿色的芦苇,他们用绿苇填塞洞口,动作利落地盖上去,填填平,在死者头部附近竖起一块石头。他们踩实土,又重新分排在填前坐下。沉默很长时间。
  〃安拉!安拉!安拉!〃他们叹息一声站起来。
  棕红头发鞑靼人把钱分发给三个老头,然后站起来,拿鞭子在自己额头上敲击三下后就回家了。
  早上日林看见红鞑靼人牵匹母马到村后去,他身后走着三个鞑靼人,棕发鞑靼人脱下外衣,起袖子,他那两只大手可真够结实的。他拿出匕首,在磨刀石上磨了磨。鞑鞑人把母马的头扳向上面,棕发鞑靼人走过去,割断它的喉咙,把它放倒开始剥皮剖肚,用自己的粗大拳头剥拆马皮。婆娘们和女娃子们跑来洗肠子和内脏,后来他们把母马砍开,抬进屋子。接着全村人都聚到棕发鞑靼人家里来祭奠死者。
  母马够他们吃了三天,他们喝着布札酒祭奠死者。所有的鞑靼人都在家。到第四天,日林看见他们中午集合起来,不知要去哪里。他们牵来马,收拾妥当就骑马出发了,同走的大约有十个人左右,棕红头发的鞑靼人也去了,只有阿布杜留在女家里。月亮还刚刚长成一道小弯,夜还是挺黑的。
  日林想:〃好,今天应该逃跑。〃他告诉柯斯特令,可是柯斯特令害怕了。
  〃那怎么能逃?我们连路都不知道。〃
  〃我认识路。〃
  〃可一夜也走不到啊。〃
  〃走不到我们就在森林里过夜,我这里收集了一些饼子。你干什么要在这里蹲下去?往好的说,家里寄来钱,但也可能家中凑不起钱。而且鞑靼人现在正凶着呢,因为俄国人杀了他们的人。他们说,想杀了我们呢。〃
  柯斯特令想想,再想想说:〃好,走吧!〃

  五

  日林爬进洞,把洞挖宽些,好让柯斯特令也爬得过去;他们坐下来等,等山寨里静下来。
  山寨里的人声刚刚沉寂,日林就从墙下爬过去,钻出来悄声对柯斯特令说:〃爬出来。〃
  柯斯特令也爬出来了,可脚勾住一块石头哗啪一声。主人有只看家狗,一只花狗,非常凶恶,它的名字叫乌拉申。日林早就用吃的东西把它喂熟了。乌拉申听到响声就吠叫起来,直扑过来,后面跟着其他的狗。日林轻轻吹一声口哨,扔过去一块饼,乌拉申认出熟人,摇起尾巴不叫了。
  主人听见声音,从屋里大叫起来:〃乌拉申,盖契!盖契!〃
  而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