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史记-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
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
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
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
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於西河而致其兵。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
大赦,置酒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
田不礼相章也。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
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
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
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
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於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
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
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於刑。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
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
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
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於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
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
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今
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
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四年,朝群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
见其长子章亻累然也,反北面为臣,诎於其弟,心怜之,於是乃欲分赵而王章於
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
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
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
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後出
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っ而食之,三月馀而饿死
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後得吴
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
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五年,与燕莫阝、易。八年,城南行唐。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
鲁关下。及十年,秦自置为西帝。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於魏。秦取
梗阳。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十四年,相国
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与秦会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见。
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於海内也,教顺非洽於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
於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丰孰,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於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於齐也。秦赵与国,
以︹徵兵於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
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饣炎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
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徵兵於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
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於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
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
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魏亡晋国,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
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
里而通矣。秦之上郡近挺关,至於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羊肠
之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逾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於燕,代马胡
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秦攻韩,其祸
必至於此。愿王孰虑之。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
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秦,秦废帝请服,
反高平、根柔於魏,反分、先俞於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
恐天下後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
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於王也。於是赵乃辍,谢
秦不击齐。
    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十
八年,秦拔我石城。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冉来相
赵。十九年,秦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
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
将,攻昌城、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二十六
年,取东胡欧代地。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河水出,大潦。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
王。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
赐号为马服君。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
於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谏。太后明谓左
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
而胥之。入,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
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
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间者殊不欲食,乃︹步,日
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
卫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
愿及未填沟壑而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对曰:“甚於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於长安君。”太后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
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
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
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
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
令有功於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於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
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於是为长安君约车百
乘,质於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
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於予乎?”
    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拔之。二年,惠文后
卒。田单为相。
    四年,王梦衣偏之衣,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
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
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後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於秦。其吏民
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
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
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
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祸於赵
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大不能得之於小弱,小弱顾能得之於︹大乎?岂
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
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
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
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
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
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
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
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
长平。
    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亢之。
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赵以灵
丘封楚相春申君。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
    十年,燕攻昌壮,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太子死。
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出。十一年,城元氏,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收
其地。十二年,邯郸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燕王令丞相栗腹约,以五百金为赵
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
君乐间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
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
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
腹将而攻高阝,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
国。十八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十九年,
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
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悼襄王元年,大备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为之谓
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
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
春平君而留平都。春平君者言行信於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文信侯曰:
“善。”因遣之。城韩皋。
    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
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五年,傅抵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
守河梁。六年,封长安君以饶。魏与赵邺。
    九年,赵攻燕,取、阳城。兵未罢,秦攻邺,拔之。悼襄王卒,子幽缪王
迁立。
    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
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之。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
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
赵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於悼襄王。悼襄王废
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哉!秦既虏
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
为毕姓。其後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
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曰:“毕万之後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
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
众。”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
其必蕃昌。”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
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
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