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1史记-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
    夫韩亡之後,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危津以临
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
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於秦,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
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
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
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
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於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
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於使秦无韩,有郑地,
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之以讲,
识亡不听,投质於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
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
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於与秦共
伐韩,而又与︹秦邻之祸也。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於共、甯,使道安成,出
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
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
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
不久矣。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
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於秦,
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公孙喜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
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
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於齐、韩。”秦乃止增。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王。信陵君无忌卒。
    景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
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王卒,子王假立。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太史公曰:吾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
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於亡,余以
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後
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
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
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
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於是晋
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後无祀,
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於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
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子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於韩、魏、赵矣。”晋顷
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
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赵襄子、
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於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
侯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
子文侯立。是岁魏文侯卒。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
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浍。十二年,
懿侯卒,子昭侯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取陵
观、邢丘。
    八年,申不害相韩,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
年,秦来拔我宜阳。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
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
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二十六年,高
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
区鼠。十四年,秦伐败我鄢。
    十六年,秦败我鱼,虏得韩将叟、申差於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
“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於秦,赂以一名都,具
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
购於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
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
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
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
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
“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
谓韩王曰:“不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於秦,不将以楚殉韩。”
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
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
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
已使人报於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
韩王不听,遂绝於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
我岸门。太子仓质於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於丹阳。”是岁,宣惠王卒,
太子仓立,是为襄王。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五年,秦拔我宜阳,
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年,太子
婴朝秦而归。十一年,秦伐我,取穰。与秦伐楚,败楚将唐未。
    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於楚。苏代谓韩
咎曰:“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今楚兵十馀万在方城之外,公何不令楚王
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救之,公必将矣。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
之,其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韩咎从其计。
    楚围雍氏,韩求救於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
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於楚以待公’,殆不合
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
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於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不
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
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公战而胜楚,
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公不能救也。窃为公患
之。司马庚三反於郢,甘茂与昭鱼遇於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恐,
曰:“然则柰何?”曰:“公必先韩而後秦,先身而後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於
齐楚,齐楚必委国於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於是楚解雍氏
围。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
子於楚?楚王听入质子於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於秦
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於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於楚,楚不
听,怨结於韩。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於韩,公叔伯
婴必以国待公。”於是虮虱竟不得归韩。韩立咎为太子。齐、魏王来。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
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王。
    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
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
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二十一年,使暴
'QI54'救魏,为秦所败,'QI54'走开封。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於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
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
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
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
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於华阳之下。
是岁,王卒,子桓惠王立。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於太行,我上
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於长平。十七
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
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韩遂亡。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
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於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
乎哉!

    ●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
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後。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
昌乎?”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
与他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他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他,为厉公。厉公既立,
娶蔡女。蔡女淫於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
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
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
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
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
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
之与京。”卒妻完。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
    完卒,谥为敬仲。仲生'A158'孟夷。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
    田'A158'孟夷生孟庄,田孟庄生文子须无。田文子事齐庄公。
    晋之大夫栾逞作乱於晋,来奔齐,齐庄公厚客之。晏婴与田文子谏,庄公弗
听。
    文子卒,生桓子无宇。田桓子无宇有力,事齐庄公,甚有宠。
    无宇卒,生武子开与子乞。田子乞事齐景公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
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
益︹,民思田氏。晏子数谏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於晋,与叔向私语曰:“齐
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晏婴卒後,范、中行氏反晋。晋攻之急,范、中行请粟於齐。田乞欲为乱,
树党於诸侯,乃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於齐,齐不可不救。”齐使田乞救
之而输之粟。
    景公太子死,後有宠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国惠子与高昭子以
子荼为太子。景公卒,两相高、国立荼,是为晏孺子。而田乞不说,欲立景公他
子阳生。阳生素与乞欢。晏孺子之立也,阳生奔鲁。田乞伪事高昭子、国惠子者,
每朝代参乘,言曰:“始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
谋作乱。”又绐大夫曰:“高昭子可畏也,及未发先之。”诸大夫从之。田乞、
鲍牧与大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
众追国惠子,惠子奔莒,遂返杀高昭子。晏圉奔鲁。
    田乞使人之鲁,迎阳生。阳生至齐,匿田乞家。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
菽之祭,幸而来会饮。”会饮田氏。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
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盟立之,田乞诬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
生也。”鲍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欲悔,阳生乃顿首曰:“可
则立之,不可则已。”鲍牧恐祸及己,乃复曰:“皆景公之子,何为不可!”遂
立阳生於田乞之家,是为悼公。乃使人迁晏孺子於骀,而杀孺子荼。悼公既立,
田乞为相,专齐政。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
    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与监止
俱为左右相,相简公。田常心害监止,监止幸於简公,权弗能去。於是田常复
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