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字军骑士-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进入城堡或者回到城市的爵爷们脸上都很阴郁,而且一天比一天忧愁。据说,医学大师斯卡皮米埃兹的斯丹尼斯拉夫神甫,没有离开过每天领受圣餐的王后。他们还说,每次圣餐式之后,她的房里注满了神光。有些人还从窗口看见过神光;但是,这种景象使深爱这位夫人的人们都很惊吓;他们担心这是她已经开始了大国生涯的征兆。 
  但是,每个人都不相信会发生这样一件可怕的事;他们这样安慰自己:天堂的正义之神获得了一件贡品准该满足了吧。到了礼拜五早上,也就是七月十七日,老百姓中间都传遍了王后命如悬丝的消息。每个人都奔向瓦威尔去。城里的人都走光了;连抱着婴孩的母亲们也都向着城堡的大门奔去。店铺都关了门,人们家里连饭也不烧。所有的营业都停顿了;但在瓦威尔周围,却挤满了一大群沉默而惊惶不安的老百姓。 
  最后,在下午一点钟,大教堂钟楼上的钟声响了。大家一下子都弄不明白这钟声的意义;老百姓都不安了。大家的脑袋和眼睛都朝着钟楼;顷刻之间,城里其他的教堂,如圣芳济堂、三一堂和圣母堂都接二连三地敲出一片悲声。老百姓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里都充满着畏惧和莫大的悲伤。后来,钟楼上出现了一面绣着骷髅头的大黑旗。于是,全都明白:王后归天了。 
  城堡的墙下,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呼号声和哭泣声与忧郁的钟声交织成一片。有的老百姓在地上打滚;有的撕着自己的衣服,抓破自己的脸;还有的则默默无声地呆望着城墙。有的在悲泣;有的向着教堂,向着王后的卧房伸着双手,祈求奇迹降临,天主大发慈悲。但是,也可以听到一些愤怒的、由于绝望而近似咒骂的声音: 
  “他们为什么要夺去我们亲爱的王后?那末我们的行列圣歌、我们的祈祷和我们的恳求都为了什么?我们奉上了金银贡物,可天主却一点也不回报我们!拿了我们的贡物,却不给我们一点回赠!”其他许多人都在哭泣,一遍遍地说:“耶稣!耶稣!耶稣!”人群要拥进城堡去瞻仰一次王后的遗容。 
  可是他们进不去,只是得到这样一个诺言:遗体很快就会移进教堂,人人都可以到那里去瞻仰遗容,在她遗体旁边祈祷。因此,到了晚上,忧伤的老百姓开始回到城里去了,一路谈着王后临终的情形,谈着未来的殡仪以及将会在她遗体旁边和在她墓穴周围出现的奇迹。有些人还说,王后一下葬,马上就会封为圣徒;另外有些人说,他们怀疑能否办得到,于是前面那些人便发起怒来,并且威胁说,要去见亚威农的教皇。 
  阴郁和悲伤的气氛笼罩了全城、全国;不但笼罩了普通老百姓,也笼罩了每一个人;这个王国的福星陨落了。甚至在许多爵爷看来,一切也都变得暗淡无光了。他们开始问自己,问旁人,今后会出现什么局面?王后死后,国王是否有权继续在位,统治全国,还是会口到立陶宛,满足于大公之位呢?他们有些人推想——后来事实证明了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国王本人是会退位的;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大省就会从王权之下分出去,立陶宛人又会开始来攻击王国本土的居民了。十字军骑士团将会更加强大;罗马皇帝和匈牙利国王将会更有权势;而昨天还是最强大的王国之一的波兰王国将会崩溃和受辱。 
  先前立陶宛和俄罗斯曾经开放了大批地区让商人们入境,现在这些商人都预见到将受到重大损失,因而虔诚地许愿,希望亚该老继续在位。但是他们也预料到他在这件事情上会同骑士团发生一场战争。大家知道,只有王后才能抑制国王的怒火。老百姓回想起以前曾经有那么一次,国王对十字军骑士团的贪欲和巧取豪夺极为愤怒,当时她颇有先见之明,对十字军骑士说:“只要我活着,我一定会约束我丈夫的手和他正当的愤怒;但是,记住,我死后,你们的罪行少不了要受到惩罚。” 
  十字军骑士团一味傲慢愚蠢,并不怕引起战争,反而指望着在王后死后,再没有她那份虔敬的魔力来约束从西方各国涌来的许多志愿兵,而且指望着到那时候,从日耳曼、勃夏第、法兰西和其他国家来的成千上万的战士们将会参加十字军骑士团。 
  雅德维迦的死讯是一件如此重大的事件,使得骑士团的使者里赫顿斯坦等不及外出的国王的答复,立即动身上玛尔堡去,为的是尽快地把这件重大的、而且有几分吓人的消息报告大团长和神甫会。 
  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的使者们都跟着他去了,或者派信使去见他们的君主。亚该老非常沮丧地回到了克拉科夫。一开头他就向大臣们宣布,王后逝世了,他不愿意再做国王,他要回立陶宛去。后来,他悲伤到神情恍惚的地步,不能处理任何国事,不能回答任何问题。有时候,他对他自己非常忿恨,因为他出门在外,未能与王后诀别,听取她临终的遗言和心愿。斯卡皮米埃兹的斯丹尼斯拉夫神甫和维什主教徒劳地向他解释说,王后的病来得太突然了,而且按照通常情况,如果临盆正常,他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回来;可是这些话并没有使他得到任何安慰,没有减轻他的悲哀。“没有了她,我就不成其为国王了,”他回答主教:“只是一个得不到安慰的、后悔莫及的罪人!”说了这话以后,他就望着地上,谁也没法使他再说一句话。 
  这时,大家都在忙着准备王后的殡仪。从全国各地,一大群一大群的爵爷、贵族和农民都来到克拉科夫。王后的遗体安置在大教堂的一个高墩上,并区设法使棺材头安置得稍稍高一些。这是有意便于老百姓瞻仰王后的遗容。大教堂里,继续不断地举行祈祷式,灵台的四周燃着成千上万支蜡烛。在烛光闪耀、鲜花镜绕中,她面露笑容地安眠在那里,像一朵神秘的玫瑰花。老百姓把她看成一位圣徒;他们带来了着了魔的、跛足的和有病的孩子到她身旁来。教堂里时时可以听到一个目睹自己孩子恢复神色的母亲的欢呼声,或是一个麻痹的人霍然病愈的欢乐声。人们的心弦颤动了,这消息传遍了教堂、城堡和全城,吸引了愈来愈多的这种只有依靠奇迹才能得救的可怜虫。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完全忘却了兹皮希科。在这样悲伤和不幸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个贵族青年,想到他被囚禁在城堡的塔楼里呢?可是,兹皮希科从看守们那里听到了王后患病的消息。他听到了城堡四周老百姓的嘈杂声;当他听到他们的哭泣声和教堂钟声的时候,他跪倒在地上,忘了他自己的命运,开始悲悼这位令人敬慕的王后的逝世。他觉得,他内心里也有些什么东西同她一起死亡了,而且她死后,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叫他活下去了。 
  接连好几个礼拜,听到的声音都是与葬仪有关的——教堂的钟声、行列圣歌和群众的恸哭声。在这段时间里,他变得更阴郁了,食欲不振,夜不成寐,像一头关在笼里的野兽一样,在地牢里走来走去。他深感到寂寞的痛苦;常常一连几天,狱卒不给他送饭送水。每个人都为王后的殡葬而忙碌不堪,以致在她死后,就没有人来看过他:公爵夫人,达奴莎,塔契夫的波瓦拉,商人阿米雷伊,都没有来过。兹皮希科悲哀地想着,玛茨科一离开这城市,每个人都把他忘记了。有时候他想,说不定法律也会把他忘了,他将在牢狱里腐烂,以至死亡。于是他祈求死亡。 
  最后,王后殡葬后一个月,第二个月初,他开始怀疑玛茨科是否会回来。玛茨科原来答应过催马加鞭,兼程赶路。玛尔堡并非远在天边。十二个礼拜就可以打来回,何况是加紧赶路呢。“但是也许他并不赶紧!”兹皮希科悲哀地想,“也许他已经找到了什么女人,高高兴兴地带她到波格丹涅茨去为他自己生儿育女,那我就得遥遥无期地等在这里听天由命了。” 
  最后,他完全忘却了岁月,也不同狱卒谈话了。只是看到那密布在铁格子窗上的蜘蛛网,他才知道秋天快来了。他一连几个钟头坐在床上,两肘支在膝上,手指插在长发里。他好像在做梦似的,直僵僵地动也不动一下,甚至当看守人给他送饭来,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也不抬起头来。但是后来,有一天,门上的铁栓叽叽嘎嘎地响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坎上叫他: 
  “兹皮希古!” 
  “叔叔!”兹皮希科叫道,从床上冲了过去。 
  玛茨科把他抱在怀里,吻着他金色的头发。忧愁、悲哀和寂寞是这样注满了这青年的心,他不由得像个孩子似的扑在叔父怀里痛哭起来。 
  “我还以为你永远不会回来了,”他抽抽噎噎地说。 
  “那倒差不多是真话,”玛茨科回答。 
  于是,兹皮希科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喊道: 
  “你出了什么事?” 
  他吃惊地看着老骑士憔悴而苍白的脸,看着他那弯腰曲背的身躯和灰白的头发。 
  “你出了什么事?”他又问了一遍。 
  玛茨科坐在床上,沉重地喘了一会气。 
  “什么事?”他终于说了。“我刚刚跨过边境,就在树林里遇到日耳曼人,他们用箭射伤了我。这些盗匪!你晓得吧!我气都透不过来!幸亏天主救了我,否则你就看不到我了。” 
  “谁救你的?” 
  “斯比荷夫的尤仑德,”玛茨科回答。 
  静默了一会儿。 
  “他们袭击了我;半天之后,他袭击了他们,他们逃脱的不到一半人。他把我带到一座小城去,然后到斯比荷夫。我同死亡搏斗了三个礼拜。天主不让我死去,虽然我还没有复原,我总算回来了。” 
  “那你还没有到过玛尔堡喽?” 
  “叫我骑着什么去呢?他们抢去了我所有的东西,连那封信也拿走了。我回来请齐叶莫维特公爵夫人另写一封信;但是我还没有遇到她,我上不知道是否要去看她。我得准备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说了这话,他在手心上吐了口唾沫,伸给兹皮希科看那手上的血,同时说: 
  “你看见么?” 
  过了一会,他找补一句说: 
  “这必定是天主的意旨。” 
  他们两人心事重重,沉默了好大一会儿工夫,兹皮希科这才说道: 
  “你一直在吐血么?” 
  “这有什么办法;有根一‘斯班’①半长的矛尖刺在我的肋骨中间。换了你,也少不了要吐血的!我比离开斯比荷夫的尤仑德之前好一些了;现在我非常疲乏,因为路程太长,我又是一路赶来的。” 
  ①“斯班”即“指距”,通常是九英寸。 
  “嗨!你为什么要赶来呢?” 
  “因为我想来见公爵夫人阿列克山特拉,从她那里再拿一封信。斯比荷夫的尤仑德说,‘去拿信到斯比荷夫来。我有几个日耳曼人关在这里。如果他们有人愿意以骑士的荣誉起誓,把这封信送去给大团长的话,我一定释放一个。’为了替他的亡委报仇,他经常关着几个日耳曼俘虏,一听到他们的呻吟和链条声,他就十分高兴。他是一个满怀憎恨的人。懂么?” 
  “我懂。但是我奇怪,既然尤仑德俘获了那些袭击你的人,你为什么没有找到那封失落的信?” 
  “他并没有把他们全部都俘获。逃掉了五六个。我们命该如此!” 
  “他们怎么袭击你的?打埋伏么?” 
  “他们埋伏在茂密得什么都看不见的丛林后面。我骑着马,没有穿甲胄,因为商人们告诉我,国境很太平,而且天气又暖和。” 
  “那帮强盗的首领是谁?十字军骑士么?” 
  “不是修道士,而是一个日耳曼人。名叫列恩兹的赫尔明契克,他是以拦路抢劫闻名的。” 
  “他结果怎样?” 
  “尤仑德把他上了链条。但是这人也在他自己的地牢里关了两个玛朱尔贵族,他想以这两个人来赎身。” 
  静默了一会儿。 
  “亲爱的耶稣,”兹皮希科终于说,“里赫顿斯坦还活着,那个列思兹的强盗也活着;可我们却报不成仇就得死去。我的头要给斫掉,你也活不过今年冬天。” 
  “嗨,我甚至冬天也活不到。但愿我能帮你逃脱这种下场。” 
  “你在这里看到过什么人么?” 
  “我去见了克拉科夫的总督。我听说里赫顿斯坦已经离开此地,我以为总督也许不会那么严厉了。” 
  “这样说来,里赫顿斯坦走了?” 
  “王后一死,他就立即回玛尔堡去了。我去见了总督;他回答我说:‘他们要处决你的侄子,倒不是为了讨好里赫顿斯坦,而是因为那是他应得之罪。里赫顿斯坦在不在这里,都是一样。即使他死了,也不会有所受更;法律是根据公理而制订的,可不像一件外套那样,可以把它翻一个面。要宽赦只有国王能宽赦,别人都办不到。’” 
  “那么,国王在哪里?” 
  “王后下葬以后,他就到罗斯去了。” 
  “唔,这就毫无希望了。” 
  “是啊。总督还接着说:‘我可怜他,因为安娜公爵夫人曾为地求饶,但是我无能为力,我无能为力啊!’” 
  “那末,安娜公爵夫人还在这儿唆?” 
  “愿天主报答她!她是一位好夫人。她仍旧在这里,因为尤仑德小姐病了,而这位公爵夫人爱她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天哪!达奴莎病了!她怎么啦?” 
  “我不知道!公爵夫人说有人在咒她。” 
  “我相信这一定是里赫顿斯坦!没有别人。——只有里赫顿斯坦——这个狗东西!” 
  “也许是他。但是你对他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 
  “所以他们仿佛全都不记得我关在这里了,原来她病了。” 
  说了这话,兹皮希科就开始在房里走来走去;最后他握住了玛茨科的手,吻了一下,说: 
  “愿天主为这一切而报答你!如果你死了,都是我害死你的。趁着你的健康还没有恶化之前,你一定得再做一件事。你去找总督,求他释放我,凭我的骑士的诺言起誓,放我十二个礼拜。十二个礼拜之后,我一定回来,他们可以斫我的头。我们两人决不能不报仇就都死掉。你知道,我要上玛尔堡会,立即向里赫顿斯坦挑战。非这样不可。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玛茨科擦擦前额。 
  “我一定去;但是,总督会答应么?” 
  “我要以骑士的诺言起誓。我只要十二个礼拜——不必再多。” 
  “说说有什么用;十二个礼拜!可是如果你受了伤,你就回不来了;那时候他们会怎么想呢?” 
  “我就是爬也要爬回来。不用担心!也许国王这时候回来了,你就可以去求他宽赦了。” 
  “这倒是实在的,”玛茨科回答。 
  过了一会,他又说道: 
  “总督也对我说了这话:‘由于王后逝世,我们把你的侄子忘掉了;但是,现在他的判决必须执行了。’” 
  “嗳,他会答应的,”兹皮希科满怀希望地回答。“他知道一个贵族是会信守他的誓言的,而且不管他们现在就斫我的头,或是过了圣米克尔节①听我的头,对他说来都是一样。” 
  ①米克尔节即秋节,在九月二十九日,这是纪念圣徒米克尔的节日。 
  “噫!我今天就去。” 
  “你今天最好到阿米雷伊那儿去休息一下。他会为你包扎伤口,明天你再去见总督。” 
  “好吧,与主同在!①” 
  ①意即“再见!” 
  “与主同在!” 
  他们彼此拥抱了一下,玛茨科转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