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易-大唐双龙传-第5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新主意,对各城池进行各类型的改善工程,重点于加强战略性城池的防禦力。
    
      少帅军最大的优点是国库充实,在龙游帮、竹花帮和翟娇的竭力支持下,向外
    大举购买粮食和日用品,不虞缺乏。像新得的城池如钟离和高邮,一律免税一年,
    人民直接受惠,当然拥戴新主。虚行之进行还富于民的德政,以不扰民为主,鼓励
    生产,令少帅国生机勃勃,更吸收大批因战乱迁徙到境内灾民,使国力不住增强。
    
      这晚日落西山后,寇仲、徐子陵、杨公卿和麻常率领由五千杨家军和飞云骑组
    成的庞大运粮队伍,押着近五百辆载满粮食杂货的骤车,从陈留出发往洛阳。同行
    者尚有王玄恕与他的三百亲兵。
    
      行军的路线早经拟定,离陈留后折往西行,穿过开封北面的山野,避过西北方
    管城、荣阳和虎牢的敌人重兵所在处,绕僱师由嵩山的捷径抵洛阳东面伊水和洛水
    间的伊洛平原,再借林木的掩护潜近洛阳,然后破围入城。
    
      由于李世勋受高邮的虚张声势所惑,兼之唐军防窦军之心远过防少帅军,加上
    寇仲有无名探路,故能屡避敌人哨探耳目,昼伏夜行,无惊无险的抵达伊水东岸。
    
      寇仲、徐子陵、杨公卿和王玄恕策骑到伊水岸缘,藏在岸边一处密林观察渡河
    的理想地点。
    
      无名在天空盘旋打转,侦察远近情况。
    
      杨公卿指着上游林木特别茂密处道:「我曾在那里渡河,浮桥的设施仍留在林
    内隐秘处,若没被人发觉破坏,稍经修复将是现成何用,省回我们最少一晚造桥的
    工夫。」
    
      寇仲仰观天色,时在午后,天上却是积云重重,皱眉道:「今晚怕会有一场大
    雨,如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对我们渡河颇为不利。」
    
      王玄恕道:「那不若我们立即渡河,只要派人在附近高地放哨,行动迅捷,可
    避过这场雨。」
    
      杨公卿摇头道:「此事鲁莽不得。现在我们人困马乏,没有几个时辰的休息,
    绝难恢复过来,一旦敌人来攻,我们会无反击之力。成功在望,我们尤要谨慎。」
    
      王玄恕一向尊敬杨公卿,虽心中不尽同意他的看法,只好闭嘴。
    
      寇仲晓得王玄恕是心切洛阳,转向徐子陵道:「陵少怎么看?」
    
      徐子陵仰望无名,沉声道:「有点不妥当。」
    
      寇仲愕然道:「甚么地方不妥当。」
    
      杨公卿和王玄恕紧张起来,齐声追问。
    
      徐子陵道:「伊水平静得出乎料外,我们在这里半个时辰,仍不见一艘唐军巡
    河的快艇,此事是否不合情理?」
    
      王玄恕松一口气道:「我们既成功避过敌人探子耳目,他们疏于防范是理所当
    然吧!」
    
      徐子陵道:「玄恕公子今趟到梁都,是否经过一番惊险?」
    
      王玄恕呆了一呆,点头道:「我们是趁唐军尚未完成围城部署,乘夜突围而出
    ,凭马快撇下追兵,过程确非常惊险。」
    
      寇仲拍腿道:「我明白陵少的意思哩,以李世民的才智,当猜到洛阳会向我们
    少师军求援,所以多少会加强这一带的侦察。我们凭无名在高空侦察的锐目,虽可
    避过哨探,却无法躲避事后敌人对我们轮蹄印的追寻,李世民可由此判断出我们往
    洛阳的路线和时间,待我们兵疲将乏,又以为成功在望之际,予我们致命一击。伊
    水一片平静,是因李世民不想打草惊蛇。」
    
      杨公卿色变道:「若子陵没有猜错,渡河将会是最危险的时刻。」
    
      王玄恕失魂落魄的道:「那怎办才好?」
    
      寇仲双目神光电射,缓缓道:「唯一的方法,是先把敌人的突击军找出来,以
    雷霆万钧之势把他们击溃。若我所料不差,敌人当藏在上游某处,无名可轻易寻得
    他们的位置。此事包在我和子陵身上,我们沿河寻去,当有发现。」
    
      徐子陵道:「且慢!看无名!」二人仰头瞧去,无名正作出鹰舞,显示上游有
    人往他们移近。
    
      寇仲抓头道:「这才不合情理,唐军岂会如此大模大样的杀过来?」
    
      不片晌上游方向隐闻蹄声,迅速迫近。
    
      寇仲皱眉道:「只得一个人,咦!」竟拍马出林,往上游奔去。
    
      杨公卿和王玄恕脸脸相觑,不明所以。
    
      徐子陵亦脸露欢容,笑道:「不用慌张,是自己人。」说罢拍马追着寇仲马尾
    去了。
    
    
                  第十章 背河一战
    
      来者是寇仲期待已久,应来而未至的跋锋寒,他策着塔克拉玛干,背挂偷天剑
    ,风采更胜从前。
    
      他毫不讶异,气定神闲的与寇仲在马背相拥,两匹马儿亦你嗅我,我嗅你的亲
    热一番。徐子陵领杨公卿和王玄恕赶到,介绍两方认识。
    
      跋锋寒仰望天上无名,欣然道:「看到天上的突厥猎鹰,我便猜到是突利送你
    的大礼,想到你在附近,所以故意以蹄音引你们前来相见。」
    
      徐子陵讶道:「你怎晓得到这里来寻我们?」
    
      跋锋寒微笑道:「入关后我打听得你们不在洛阳而在梁都,连忙赶去,却扑个
    空,幸得长林告诉,知道你们送粮到洛阳去,并大约晓得你们行军的路线,遂御尾
    穷追,途上却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儿,搁了一天工夫,否则昨晚早该赶上你们。」
    
      寇仲精神大振道:「是否想置我们于死地的唐军?」
    
      跋锋寒哈哈笑道:「少帅果然精明,我们找个好地方再说话,最好把猎鹰召回
    来。」
    
      寇仲微一错愕,打手势令无名飞回肩上,随跋锋寒朝附近一座山头驰去。
    
      五人在小山丘下马,登上高处。
    
      阳光普照下,阵阵吹来的秋风仍使人感到寒意,原野黄绿红三色交杂,一片斑
    烂。
    
      跋锋寒遥指正西方远处,道:「大约一万唐军就藏在那座山后,清一色是骑兵
    ,由李世民的天策府大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庞玉三人率领。」
    
      寇仲失声道:「竟是他们三人?」
    
      徐子陵、杨公卿和王玄恕明白寇仲的震惊,若追来的是李世勋,是理所当然,
    那代表他们行藏露光,探子飞报李世勋,李世勋亲率骑兵来追截。可是长孙无忌三
    人乃李世民的随身大将,理应留在李世民旁助他攻打洛阳,而庞玉之于李世民,等
    若洛其飞之于寇仲,专负责情报探察,追兵既由他们率领,可知李世民先一步晓得
    他们会运粮往洛阳,所以派出精锐,突袭他们这支运粮队。
    
      跋锋寒沉声道:「我于你们离开陈留后两个时辰到达陈留,所以上路时间比你
    们只落后两个时辰,甫过开封,发觉这支人马远远跟在你们后方三十里许处。我曾
    趁他们扎营休息时潜近观察,发觉他们有八头凶悍的秃惊,当时还不明白有甚么作
    用,直到刚才瞧到你们的猎鹰,才恍然这批空中杀手,是用来对付你们的鹰儿。还
    有是他们侦察兵身上挂满树叶,显是为瞒骗鹰儿的眼睛。」
    
      杨公卿一震道:「我们的少帅军内肯定有内奸。」
    
      寇仲探手轻搂无名,抹一把冷汗道:「好险!」
    
      跋锋寒道:「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和庞玉都是战场上的老手,行军兵分数路,
    前后左右互相呼应,不怕埋伏突袭,兼且这一带全是平野河川交汇之地,没有险要
    的地势可供利用,除非你们放弃粮货,否则不论以何种方式与他们冲突交战,吃亏
    的必是我们无疑。」
    
      众人大感头痛,最不利的是他们再不敢让无名到空中察敌,如非跋锋寒来通风
    报信,无名必无幸免。敌人既带八头凶猛的秃惊来,这批经过训练的恶惊,肯定是
    无名的克星。
    
      徐子陵叹道:「李世民确不可低估,这此恶惊该是针对突厥人的猎鹰培训出来
    的。」
    
      寇仲皱眉道:「这内鬼能晓得我会亲自送粮到洛阳去,在我军内的地位不应太
    低,因为今趟行动绝对保密,下面的将士到出发时,才晓得是送粮到洛阳去,且由
    我亲自押阵。」
    
      跋锋寒道:「此事留待日后查究。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无惊无险的渡过伊水,
    那时要战要逃,都有很大成功的机会。」
    
      寇仲道:「我们何不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徐子陵首先明白过来,点头道:「可是先决条件必须是杨公弃下的浮桥设施仍
    可应用。」
    
      跋锋寒不解道:「甚么浮桥?」
    
      寇仲解释后道:「方法很简单,我们把粮货卸下,改载差不多份量的石头,然
    后到下游五里许处,再伐木造桥,虚张声势,待引得敌人跟去,我们留在这里的人
    可迅速搭成浮桥,迅速把粮货送往对岸,然后──唉!这方法像太复杂哩!有甚么
    更好的办法?」
    
      跋锋寒笑道:「现在吹的是甚么风?」
    
      寇仲道:「风似是从西北方刮过来。」
    
      跋锋寒仰首望天,道:「若我没看错老天,今晚午夜前必有一场大雨,我们就
    在大雨淋沥之际搭起浮桥,虽是辛苦一点,凭我们的身手仍可办到。由于水位暴涨
    ,浮桥会隐藏在水面下,敌人的探子隔远侦察,只会看到我们仍在下游伐木造桥,
    绝猜不到早架起接通两岸的浮桥。到明晚水位下降,露出桥面,我们可迅速渡河。
    」
    
      杨公卿道:「只是五百辆负上重货的骤车,没有三个时辰休想全部过河,敌人
    马快,转眼即至,我们的情况仍没有任何改善。」
    
      跋锋寒淡淡道:「所以水、火二计必须同时应用,伐木造桥虚张声势的地方必
    须与真正渡河处相隔半里,当我们准备渡河,即依风势放火烧林。虽说下过一场大
    雨,可是经一天曝盼,兼且风高物燥,火势迅速蔓延,浓烟蔽天,敌人纵敢冒险进
    击,会因摸错真正渡河点而错失良机。」
    
      接着一拍背上偷天剑,双目神光电射道:「主动既在我们手上,我们自可作出
    稳当部署,狠挫唐军,教他们无力渡河追来。」
    
      寇仲拍腿叫绝道:「此计叫水火相济,即使孙子兵书亦没有记载。正事要紧,
    请杨公先带我们起出浮桥,再研究其他细节。」
    
      寇仲等寻得仍大致完好可以用的浮桥设施后,忙把粮车队移往该密林区,又依
    兵家惯例在四方设阵。可惜「天不造美」,安顿一切后老天果于黄昏时分下起雨来
    ,却非跋锋寒这位观天辨候专家所预料的大雨,只是漫天茫茫雨丝,把整个河原林
    区笼罩在梦幻般湿寒的水雾中,对河稍远处已没入茫茫雨丝中,能见度大减,即使
    没有恶惊的威胁,无名仍发挥不出察敌的功能,利攻不利守,最教人担心是他们五
    百辆粮车塞满林内,目标明显,成为负累。
    
      寇仲等大为头痛,不知应否立刻架起浮桥,还是另寻他法。
    
      此时麻常提议道:「我们必须立即动手伐木,令敌人以为我们在赶造浮桥,不
    会立即纵兵来袭。我们只要专挑高大的树木砍断,让它们倾倒横压,可造成障碍,
    阻挡敌人攻来,而敌人一时间还以为我们是在伐木造桥。」
    
      寇仲、跋锋寒、徐子陵和杨公卿动容大喜,麻常的方法简单易行,比先前跋锋
    寒想出的方法更有效,且万无一矢,今晚便可渡河,砍他数百株大树,即可阻隔敌
    人于断树之外,比木寨坚固,于断树之后守以强弓,使敌人强大他们数倍的兵力亦
    难奈何他们。
    
      寇仲对麻常衷心夸奖一番后,一边使人下水架桥,另一方面派出二千斧手,沿
    粮车所在范围砍树布阵。
    
      火把高燃照耀下,众人在雨雾迷茫的河林区「叮叮笃笃」的努力伐木。
    
      「哗哗」与「轰隆」声中,一株又一株大树在绳索拉扯下倾颓倒地,只两、三
    株树即形成阔达三四丈不规则的障碍间隔,架桥的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断树坚阵完
    成,敌人仍没有动静。
    
      杨公卿和麻常在河道一边指挥搭桥,王玄恕负责看管粮车,寇仲、跋锋寒和徐
    子陵则在断树阵后严阵以待。
    
      细雨仍下个不休。
    
      寇仲笑道:「老手有老手的弱点,就是以为一切尽在算中,他们会以自己以往
    造桥的时间作出估计,猜我们至少一晚工夫架设浮桥,遂把进攻时间定在那时间。
    岂知我们竟有道现成浮桥,到他们的战马给我们的木阵撞昏,知中计时悔之已晚。
    」
    
      跋锋寒哑然失笑,道:「我们三个一向自负聪明,偏想不出这么便捷易行的方
    法,你这位手下麻常是个难得人才,寇仲你必须珍惜。」
    
      寇仲欣然道:「我在慈涧之战早看出他的优点,现在只是进一步证实肯定原先
    的看法。哈!我们三兄弟又再并肩作战,老天确待我寇仲不薄。」
    
      徐子陵道:「敌人现在该借雨雾的掩护潜来近处,以地听之术监察我们动静,
    当粮车移动之时,就是敌人发动攻势的一刻。小仲千万勿让无名离身,因敌人其时
    定会放出恶惊在空中袭击无名。」
    
      寇仲轻抚肩上无名,笑道:「放心!没有我的命令无名绝不会离开我的肩头。
    」转向跋锋寒道:「好小子!我们尚未有机会问你为何这么久才到中原来找我们,
    不是乐不思蜀,舍不得芭黛儿吧?」
    
      跋锋寒道:「我在突利的地盘遇上仍在那里盘桓的伏鸯,陪他到高昌打个转,
    然后到沙漠进行百日的剑道苦修,功行圆满后立即来找你们,时间不是刚好吗?」
    
      寇仲喜道:「伏鸯!久不闻那小子的消息,他近况如何?」
    
      跋锋寒道:「他不但很好,且大有所得,至少弄好与突利的关系,建立起过命
    的交情。令他在对抗东突厥统叶护的事情上大有好处,现在他该已返回本国去。听
    他的口气,在不久将来他会重返中原,无论是李阀胜出,又或统一天下的是你寇仲
    ,他都会设法修好,借你们汉人之力与东突厥抗衡。」
    
      旋又叹一口气道:「伏鸯是个既有野心又有眼光的人,本有入侵你们中土之心
    ,不过见过李世民和你寇仲后,早死去这门心思。除非你们两人有负他的看法先后
    完蛋,否则他只会在中土外谋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