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反贪局专案-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88年,在鞍山市换届选举中,被辽宁省委确定为副市长候选人的慕绥新落选了。
  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接受这个打击和教训,就被提升为副厅级干部,安排当了省体改委副主任。于是这个打击和教训便不存在了。后又任劳动局局长、建设厅厅长。
  但这还不是目的,这只是为当副省长做准备。1993年,辽宁省人大换届选举,作为副省长候选人的他却再次落选了,可仍被提拔为省长助理,后被任命为辽宁省副省长兼省政法委副书记。
  这些有惊无险的“波折”,完全不能促使他对自己做一个很好的检讨和反省。两次落选是有原因的,如架子大,处理事情简单粗暴,调部队战士装修房子,更换高级轿车等。他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更谈不到吸取什么教训,反而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做出让领导看得见的“成绩”,就会受到重用。于是在今后的工作中,他更加狂妄自大,好大喜功,一个人说了算,以为只要有政绩,犯点小错误,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照样装一佛,像一佛,升里能转,斗里能量。
  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心得和体会,于1997年12月,出任沈阳市委副书记和市长的。
  这回不是犯了小错误,而是犯了大错误,犯了罪。
  还能够有救吗?还能够像过去那样顺利过关,步步高升吗?
  他的常务副市长马向东被抓起来了。马向东开始是他的人,他反对辽宁省委确定的常务副市长的人选,坚持让马向东当上了常务副市长,让他分管全市财经、城建等重要经济部门,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马向东是沈阳市的“接班人”。但是二人后来又发生了矛盾,权力互相碰撞,马向东爱搞“小圈子”,老慕却不搞这个。现在马向东先落马了,是因为在境外赌博的问题,追查赌资是哪里来的。
  但是马向东没有缴械投降,他在沈阳经营多年,上上下下有许多关系。他通过妻子章亚非花费130多万元,上边找人,买通看守,收买记者,为其鸣冤叫屈,并且积极与慕绥新靠拢,想抱成团,对付调查。
  马向东等3人私分12万美元的问题是个关键。章亚非找到慕绥新,说向东托梦给我,只有慕大哥才能救他。只要慕大哥说知道12万美元奖金的事就行了。在这里章亚非让慕绥新证明12万美元是给马向东等3人发奖金了,市长代表市政府给他们发了奖金,那还能算贪污私分吗?这是一个任何办案人员也攻不破的铁证,只要慕市长说一句话就妥了。
  她以为慕绥新一定会答应她。马向东毕竟是他提拔的,二人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马向东办的事有的他清楚,而他办的事有的马向东也掌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吧?

()免费TXT小说下载
  那时候慕绥新的真正想法我们是很难猜测的了,他始终没有暴露过。不过他应该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在对待马向东的问题上,他需要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才对自己更为有利。
  那是1999年7 月2日,中央纪委来人,通过辽宁省委、省纪委,“两规”(党内纪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向组织说清自己的问题)马向东。时间定在了这一天晚上的8点。这之前先向市长慕绥新做了通报,要求市政府通知马向东晚上8 点来开会。
  慕绥新虽然表面上很平静,但心里掀起震荡,自己的副手被“两规”这意味着什么?
  法庭上的慕绥新
  还没容他想好自己该怎么办,马向东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这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他的办公室连着秘书的办公室,秘书的办公室又连着一个小会议室和一个大会议室。平时就是这种格局,这一连串的房间都是慕绥新的天下。但今晚不同了,不再是慕绥新的天下了,被别人控制了。
  马向东到他这里是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的,只是站一站,过渡一下,就会被人依次带下去,先进小会议室见中央纪委的同志,后进大会议室见省纪委的同志,然后就到指定的地点交待问题去了。
  他几乎没有看到马向东进来时是什么表情,他的心思不在马向东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只听到马在被带出去时嘴里嘟囔着:“我没有问题,我不害怕……”
  马向东“不害怕”,他却有些害怕了。中央纪委是否也发现了他的问题呢?马向东会不会把他也带出来?
  但是“两规”马向东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动静。他便恢复了自信心。以往的成功者的经历又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想,党是信任他的,他跟马向东是不同的。他必须跟马向东划清界限,他们决不是一个团伙的。
  正是在这个时候,章亚非找上门来求他了。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拒绝了她的请求,因为这正是向党表示忠诚的大好机会,他必须站在中央纪委一边。
  他说,这件事我很难做。关于12万美元的事,不是有人告了马向东,是中纪委查出来的,也是马向东在里面自己交待的。我对12万美元的事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帮他?
  方话不入圆耳朵。章亚非万万没有想到慕绥新是这么一个态度。好吧,咱们走着瞧。在高人的指点下,章亚非四处串联,写信上告慕绥新,企图“打慕保马”。一时间,专案组收到了许多对慕绥新的举报信,慕绥新的问题便逐渐暴露出来。
  “5号不错”
  转眼到了2000年的夏天,马向东的案子仍然处在艰难突破的阶段,但是老百姓看到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纷纷举报慕绥新和马向东的问题。山雨欲来风满楼。他真切地感到危险离自己越来越近了。可是他实在不愿意马上结束自己辉煌的事业和幸福的爱情。
  他跟梅花才刚刚结婚一年。1999年4月与贾桂娥离婚,5月8日就跟梅花结了婚,前后只隔20多天。他们急不可待地要在一起过幸福的生活。
  梅花比慕绥新小24岁。她那种活泼、可爱、天真的样子实在让老慕着迷。但老慕更看中她的文化素养。她也喜欢音乐,二人一起欣赏名曲,她给老慕轻轻地唱歌。老慕下了班就回到她的身旁,抚摸着她那一头长长的秀发。
  贾桂娥就像一个沉重的大包袱一样被他甩掉了。
  他不想再失去这位娇妻。
  梅花是一点心计也没有的,她就是爱老慕,崇拜老慕,不具体地图他的钱、图他的官,而是图他从外表到内心都是一个完美的男子汉。她不知道老慕还有没有钱。她也不问这个。她猜想他是没有钱了。她是被贾桂娥“扫地出门”的。
  老慕就喜欢她这一点。他实在是被贾桂娥攫取金钱的大胆和疯狂吓坏了,她到处打着自己的旗号招摇撞骗。现在梅花根本就不跟他周围的人来往,除了个别的几个人,她谁也不认识。她在一个单位当工会主席,本本分分,下班就回家里呆着,等着老公。
  老慕陪她去转商场。她喜欢上了一个样式新颖的皮鞋,围着转了好几圈。老慕说,喜欢就买吧!她说哪儿有钱啊!我只是欣赏欣赏,说完赶快拉着老公走开了。
  老慕立刻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幸福感,那就是没有钱的安宁和轻松,以及在没有钱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爱情的珍贵。
  难道现在就要大祸临头,把这新的生活一笔勾销了吗?
  从本质上讲,他不应该走到贪官这一步。他有理想,有抱负,聪明能干,人品也不错。
  他只是没有解决好腐败的问题。
  他在努力创造政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婚姻之外,为自己寻求一个感情的避风港。这也不能认为就是堕落,因为他没有放纵,他很克制,他特别尊重人性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他跟梅花相识多年,一直保持着纯洁的关系。有梅花的诗为证:“你我相恋十四载,九年之后才有爱。”
  他第一次见到梅花是在他当海城市长的时候。电视台选拔节目主持人,请慕市长去做评委。他一眼就看上了5号,年龄不大,但气度不凡。当台长向他征求意见时,他说5号不错。5号就被选上了。
  5号是一位乡村音乐教师,她就是梅花。
  以后二人便有了许多工作上的接触,市长进行公务活动,梅花去采访。当二人的感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慕市长才说,小梅,你是我选的,咱们是一见钟情,枣木棒槌,一对儿!
  慕绥新到沈阳工作后,经常到鞍山去看她。二人在咖啡馆里听着音乐,很有情调地坐上几个小时,便依依惜别。他从来不住下。后来就把梅花调到沈阳工作,两人的关系才进一步升温。

()好看的txt电子书
  婚外恋,算个问题,但比起有些贪官的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来,还要算好一些。他的堕落主要是受贿和纵容家属子女打着他的旗号捞钱。
  当他离开梅花坐着小车回沈阳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愉快的。但是越靠近沈阳,他的愉快的心情便越减弱,许多不好办的事情在等着他处理,一个复杂的官场在等着他去面对,疯狂的贾桂娥又不知给他招揽了多少事情!
  好像是为了逃避这一切似的,他跟刘宝印说起话来。
  每次去看梅花他都不用自己的车和司机,而是用刘宝印的车。
  刘宝印是个“个体户”,出身很苦,当过兵,靠修车、倒卖走私汽车发了起来。许多周围的干部向老慕介绍,说刘宝印不错,就认识了。他其貌不扬,但老实厚道,对老慕忠心耿耿,老慕稍加关照,便感激涕零。出手特别大方。他从国外给老慕买来名牌西装、衬衫、领带、裤带和皮鞋。慕市长穿着满身名牌出现在电视上时,他便眉飞色舞地对人宣扬,这全是我给买的!影响十分不好,但老慕并不知道。在老慕面前他非常懂规矩,处处加小心。
  就这样开车送慕市长去会梅花,前后已有好几年,但他愣是没见过梅花是什么样子,根本不认识这个人。直到老慕结婚时,他才一睹市长夫人的风采,果然美人一个。
  可是梅花很不喜欢刘宝印,认为他形象猥琐,档次太低,今后不想再见到他了。
  果然刘宝印就再也见不到慕市长了,打电话市长夫人接自然没戏,秘书接也说不在,市长从地球上消失了。
  总不见真有点想。后听说得了重病住进北京某大医院,便带领妻子小袁去看,提着一书包钱。
  梅花开门一看是刘宝印,坚决不让进。
  他就跟妻子在楼道里蹲了一天。
  第二天小袁说我再去试试,就去敲门。梅花一开门,见是一位漂亮少妇,从心里特别喜欢,一把拉进去。
  从此二人成了好朋友,经常通电话,谈论电视广告上哪儿的化妆品好,达成一致意见后,便共同去买,一般都是乘上飞机去香港或北京。
  慕绥新也很高兴,说这不是宝印爱人吗?
  因为喜欢小袁,梅花就准许刘宝印进了病房。
  刘宝印见了市长唏嘘不已,市长也很感动。临走时放下书包,抖抖地拿出一张纸,求市长在上面签了字。这时候你还能说什么?钱权交易?对,是钱权交易,一点也不错,但很有人情味,也很真诚,也很感动。这时候慕绥新如果严肃起来,把钱隔着窗户甩出去,那又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无例不兴,有例不灭。大家对此已经非常习惯,非常认可,好像在游乐园里,一同坐在一个大转盘上转,转得特别舒服,即使有个别感到不舒服的想停下来,他也达不到目的。
  慕绥新对记者说:“随着送礼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花样翻新,慢慢地就把钱权交易的概念淡化了,就把这作为一种人情往来,过年过节不送土特产了,送个卡,卡也不送了,送两个钱,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把这条路铺开了。”
  前妻的摇钱树
  与刘宝印说些话还是比较开心的。他很会顺着市长的意思说,让他高兴。但到家之后他就不高兴了,贾桂娥最会给他出难题。
  贾桂娥仗着市长的势力又收钱又做生意。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向夫人投资,向丈夫要效益。你不给提官,不给办事也行,但你欠了我一笔人情,今后得想着我,关照我,起码不会批评我、整我了,你再看不上我,也奈何我不得了。我胜利了,慕绥新失败了。
  为了避免这种被动,慕绥新不是什么人的钱都收,什么样的钱都收,他得掂量掂量。他平时还要杀伐决断,他还要指挥下面的人干事。他看上的信得过的人的钱他才敢收,他看不上的信不过的人的钱他不敢收。
  他正想批评他,教育他,训斥他呢,正想免了他的职呢,怎么能收他的钱?那不是让自己被动吗?不是让自己当孙子吗?他是一个脾气很大,说一不二的人,他怎么能受得了这个!
  他的这个特点,贾桂娥虽然也知道,但凭她的智商,怎么能衡量得出什么人的钱该收,什么人的钱不该收?所以她就收了记了一大笔糊涂账。
  慕绥新说:“我不是全部都收的,有许多都推辞掉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关系不是很亲密,送的东西也没有什么道理,也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是印象不好,当然也就推辞掉了。但是关系比较亲密一些的,谈得比较投机的,一般是不推辞的。”
  这是慕绥新的原则。
  贾桂娥盲目收钱,破坏了他的原则,弄得他老需要做补救工作,有的实在补救不了,他也只得认了。
  这无疑就增加了收钱的数额和出问题的可能性。
  他不认识周伟,但一笔收了周伟20万元。
  这是由贾桂娥这条线上来的。他最终也不知道收了多少钱,贾桂娥只告诉他收了人家钱了,你就给办了吧!
  周伟本是鞍山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想调到沈阳烟草专卖局去发展。沈阳是副省级市,差着级别呢,应该是特别不好办的一件事。他知道慕绥新权力大,但自己这么一个小人物,是绝对高攀不上,很难直接对话的,即使有再多的钱,也送不上去。


  于是想到了夫人路线。辗转通过一位朋友认识了贾桂娥的妹妹,请求帮忙。妹妹找姐姐贾桂娥商量后,对周伟说自己想买台车,能不能给凑点钱。周伟就给她“凑”了20万。刀快不怕脖子粗,多多益善。
  妹妹给了姐姐10万,自己要了10万。贾桂娥真是胆子不小,这事能不能办根本没向老慕透过,就先收了人家的钱。她很有主意,只要慕绥新下了决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慕绥新一听就火了,周伟是谁?沈阳烟草局是个人就能进吗?
  但是没有办法,她说收了钱,而且收得还不少,反正是退不回去了,你看着办吧!
  把周伟招到家里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看印象非常一般。但他已经通知组织部了,已经开始起动了,着手去办了,停不下来了。
  自然是一办就成功了。周伟当上了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又赶上局长就要退休了,周伟到“贾姨”家跑得更勤,每次都不空手,美元、人民币穿插着送。断火不蒸馒,蒸馒不断火。于是当上了局长。从过去的副处级一跃而为副厅级,时间只用了几个月!
  周伟哪儿有这么多的钱向外送?他说是借的。那么现在局长当上了,就赶快搂吧!果不其然,他开始收获了。借着给一个个体户批罚没烟,索贿9次,共得100万元,给贩卖走私烟的货主返还50万元,得回扣20万元。
  这只是贾桂娥“参政”的一件事,还有很多。她不仅收钱,还“挣钱”。
  她说:“在不懂法的情况下,有人情送的钱,还有我跟着挣的一点钱。”
  她很会使用语言,“跟着”,也就是依仗慕绥新的权力经商捞钱。
  为了得到某项工程,她对一位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