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陈某想帮阁下说上几句公道话,你要知道,在朝廷,像陈某这样的朝廷命官有上千个,哪怕单单坐镇一方手握大权的也有很多。”陈沐尽量把自己国家的行政体系用简单到能让封建时代领主听懂的方式说出:“阁下还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援助么?”
  泰隆伯爵肖恩的表情有些僵硬,他的西班牙语不是非常规范,但挺西班牙语能听懂,而陈沐的西班牙语是另一种不规范,双方交流原本就建立在一种互相猜测的程度上,而陈沐的复杂并多为自创的词汇……就算法里卡特在一边翻译都想不出词来。
  但听不懂没关系,毕竟米饭与肉酱菜很好吃,还有没吃过的蘸料。
  不会用筷子也没关系,汤勺吃起来也不困难。
  虽然这确实不像贵族尤其是两名伯爵之间的宴会,但不用喝海鲜汤吃夹香肠的面包让人非常愉悦。
  至于陈将军在说什么?
  反正听不大懂,就等法里卡特翻译了。
  不过当一旁饮茶的法里卡特将陈沐原话中生僻词汇找到差不多意思的词语并且重新调整语序说出来时,肖恩爵士的表情就不再那么愉悦了,错愕的神情定格在沾了一胡子米粒的脸上,“我,我没想到是这样。”
  陈沐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颇为同情地看向肖恩,摊手道:“请继续享受吧,我也认为明军不出兵比较好,既不必得罪西班牙人、也不会得罪英格兰人——不过话说回来,西班牙王国的的国王是西班牙人,英格兰王国的女王是英格兰人,爱尔兰王国的国王为什么不是西班牙人就是英格兰人,爱尔兰人在做什么?”
  这就像魔鬼的蛊惑。
  “在爱尔兰南部,那里大多山地部落、海盗后裔与凯尔特人是自由的。”肖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盛满烧酒的精致瓷杯,并未饮下,只是抬头看着陈沐道:“我们自古生活在爱尔兰的土地上,但旷日持久的战争改变了这些,教会承认爱尔兰王国,近在咫尺的英格兰却不承认。”
  “而现在,英格兰与教宗的纷争……”肖恩断断续续说着,突然面上僵住,他发现自己好像漏了一点,抬眼在额头皱出几道纹路,对陈沐问道:“陈将军是觉得,我们可以成立自己的国家?”
  “为什么不能?正如我说的,英格兰、西班牙,他们的国王都是本国人,为何爱尔兰不能是本国人?”
  说着,陈沐突然猛地一拍手,极力让自己做出惊喜且竭力矜持的模样,沉吟片刻看向肖恩,又接着垂头不语,这样过了很久,才终于下定决心的样子,对肖恩问道:“法里卡特说你在爱尔兰很有权势,能把所有领主团结到一起么?”
  “团结到一起?”肖恩按捺着对陈沐欲言又止的好奇,摇头道:“除了北方英格兰册封的几个领主,所有爱尔兰人都是一家人,不过如果是为了同英格兰作战,他们大多不会加入战斗,如果是西班牙与英格兰的纷争,他们可能还会支援英格兰。”
  肖恩撇撇嘴道:“他们也不喜欢教会,菲利普殿下又极为虔诚。”
  “不,不是介入西班牙与英格兰的纷争,是为你,也为他们,为了爱尔兰,他们能团结到一起么?”
  “抱歉将军。”肖恩更加疑惑,他心里对陈沐想说的一切有了些许猜测,斟酌着摇头道:“我没听懂您在说什么。”
  “大明即将涉足欧罗巴,阁下是知道的,大明天子在马德里附近港口拥有一块尚未接收的租借地,过些日子我会亲自率舰队去接收那片土地,在欧罗巴扩大国家的贸易、外交等事宜。”
  陈沐说着顿了顿,看向肖恩,道:“众所周知,大明为天子之国,天下为天子的天下。”
  “我想如果欧罗巴有天子册封的国王存在,一定能用他的威望来助我成事。”
  陈沐放下筷子,轻轻擦拭嘴唇,攥着餐巾笃定道:“阁下需要一支援军,爱尔兰需要爱尔兰人的国王,大明天子证需要在欧罗巴册封一位藩王——与我而言,更倾向于给予一位因听到大明帝国名号不远万里向我求援的来客支持,那么……”
  “你想做爱尔兰国王么?”
  即使肖恩奥尼尔已有所猜测,此时依然惊讶并显出迟疑,“将军是要,要我背弃教宗?这死后是会下地狱的。”
  “我并不是说皇帝一定会册封你,我们自己的国公还册封不过来。”
  陈沐咧嘴笑了,端起漱口茶抿了一口,道:“不过要是天子想册封你,当爱尔兰修起第一座城隍庙,你的魂魄自会有处安放,何况下不下地狱是死后的事,我更喜欢人们在活着的时候享受富贵,你的伯爵领地一年能有多少收入,白银,三千两?五千两?”
  英伦三岛此时财力本就不强,更别说还是爱尔兰的封地,陈沐觉得自己比出这么多已经很夸张了,他张开五指:“如果我们的皇帝愿意册封你,我会在两年内派出五十条同西班牙大盖伦一样大的战船,三千名全副武装的战士协助你平定国内,除运送货物通商以外,朝廷还会派遣精明强干的官吏协助你治理国家。”
  “这一切天底下谁都给不了你,唯我大明!”


第59章 梦熊
  北洋军矛手、铳手的军阵枪术确立体系比陈沐想象中慢得多。
  一众精通长枪、短枪的武者汇聚在北洋军府衙门,他们的武艺体系都已成定局,各有异同,如今要他们重新竖立一套简洁、速成、有效的军阵枪术不难,难在死板的系统化。
  陈沐要求每个动作,从驻营下枪矛、行军携枪矛、布阵持枪矛、结阵架枪矛、交战使枪矛,甚至在追击、撤退、以及督战上每一个使用枪矛的动作全部细化,并设计出专有动作。
  因兵器长度不同,又涉及到铳刺、枪、矛、槊,马上步下多种不同用法。
  能参与枪术制定的不能说当世最强的枪术家,到底都是个中强手,他们对枪术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也有长久以来形成的不同习惯,人多可集思广益,但人多想法也多,一旦意见相左就会有纷争——当纷争无法用言语解决,仅剩实践。
  自北洋衙门建好,朝廷六部向北洋派遣吏员也陆续抵达,各部尚书有兼北洋职者,但并不入天津,多以主事调入军府,最重要的自然是户部与兵部,户部过来是管辖银粮、同兵部互相处理军需。
  这些官吏多自南京调遣,兵部派来的主事很年轻,名叫汪应蛟,是万历元年进士,官职期满,本要调往户部,正逢北洋新设,便被朝廷调到这边协助陈沐。
  户部的主事就经验雄厚了,是陈沐过去有过交际的熟人,守孝期满的叶梦熊,因俺答议和时上书反对议和,认为敌情叵测,一度被贬为县丞,算是一撸到底,当年陈沐还派人向被贬的叶梦熊送过礼物——接受俺答互市的要求不是坏事,但不接受,在情理上也说得通。
  叶梦熊可不是汪应蛟那种年轻人,他如今四十有五,经历起伏受过风霜,这些年不论是在地方治政、督仓转饷,从无差错,唯一一次被罚俸还是地方主官想在丈量土地上把山川河泽算入其中以讨好张居正,他不同意因而受过。
  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帝国官员被调入北洋军府,引得陈沐大为欢喜,亲自至天津运河将他接入军府衙门。
  俩人虽然在俺答封贡一事上有过交际,不过从未见过面,陈沐有资格上朝正是叶梦熊被贬做地方县丞,后来他就下了南洋,不过到底都是广东老乡,因此路上言谈都是客客气气,没什么特别,直至小船顺着卫河停在校场前。
  校场外修出简易障墙林立旌旗,木栅中围着几座水泥砖木混建炮台,南洋运送的水泥很多但北洋军府要用到的地方也很多,为了赶工期水泥大多都用在营房与衙门上,原定为水泥石墙的高大城墙如今只能暂以这种潦草的方式修建。
  要想完成陈沐对北洋军府的设计,没有三年五载是不行的。
  三大校场外林立营房宛如城镇,大营之中军鼓震天,十余个百户率新卒肩扛木铳沿跑道快速奔走,余者有对搏手格、锻炼器械、训练装药、持矛戳刺者,也自然少不了各队在二百步宽的校场上以列队以鸟铳射击。
  铳放硝烟起。
  叶梦熊整个人的神情、气质,都变得不同。
  “怎么了?”
  陈沐回头见叶梦熊脚步定住,面有异色,也跟着定在校场上,看他目光出神地望向远处操练的旗军。
  “我,靖海伯见笑,我虽文科出身,却一直想效力疆场,未能得偿所愿。”叶梦熊说着返身指向身后童仆携的行礼木箱,道:“在北疆曾见过虏骑驰突的景象,也曾做过些火炮,不过都不比镇朔将军,聊以自娱罢了。”
  “今日调入北洋,是为得偿所愿!”
  “叶公对火炮也有研究?”陈沐大感惊奇,道:“等入府中,可否让陈某看看,军府的赵常吉做过火箭车,陈某也督造火炮,这年月国朝最是优秀的人才多醉心仕途,有余力研制军器的可不多,再没有地方比北洋更适合你了——咱自己就有军器局!”
  提到他自己设计的火炮,年过四旬的叶梦熊倒还有些矜持,支支吾吾道:“威力、射程、重量,各式参数都不如陈帅的镇朔将军……”
  “参数,叶公是去过宣府军器局还是去过南洋军器局?”
  刚问出口,陈沐就反应过来,叶梦熊前几年一直在老家惠州府,去的应该是南洋军器局,拍手笑道:“那不一样,镇朔将军炮并非陈某一人所制,近有海军讲武堂诸多致仕大将,那边还专门有个官职名为‘研究’,他们做的就是改良军器的事,才有了如今炮膛阔一寸,炮长三尺三的倍径,群策群力,才能造出好东西。”
  叶梦熊点头善意地笑笑,只当是陈沐在安慰他,转头望向步兵校场,探出手臂道:“我听说新募北洋军刚操练不足月,如此一来练满三年,可当精锐啊!”
  “衙门官署在前,诸多官吏宅院在官署左右,其后为诸器仓库。校场左右,下层马房的是骑兵营房,当下还没有骑兵,另一边为步兵营房,最多可驻扎两卫人马,为的是新兵老卒轮换训练,将来东洋要带一卫出海。”
  陈沐微微摇头,向叶梦熊介绍周围陈设,这才说道:“北洋练的不是精锐,除一期新兵可能时间稍长,待他们走了会再募再签一期预备;另空下来一卫营房是为从各地调来旗军轮训,只操练新兵三月、老兵三月,其中除铳手为操练六月外,其他各兵皆是三月鸟铳训练、三月步兵、骑兵、工兵、辎兵、炮兵训练,他们是预备兵。”
  “预备兵?”
  “对,卫所军制很好,让朝廷有足够兵源,但革除弊病进境缓慢,各地牵涉诸多,我也无法历任各地都司,何况……就算朝廷让我历任都司,也没有办法革除弊病。”陈沐摇头笑道:“总不可能我走到哪里就把挡路的人都杀了吧。”
  “在这没有掣肘,时间也不长,诸如半年调一省都司抽调五十百户兵力至此集训,至少回地方发给军器就是合格军士,再由地方上讲武堂毕业的学员旗官率领各自操练,好的两三年能出精兵,差的临战到底也能作战,这就够了。”
  “不过这也只是陈某一点构想,暂时还管不着那些事,其中问题还很多,比方说这募兵签了契约,又有五年之限,才能把长发尽落代魂魄寄于国塔,总不能让各地旗军过来也把头剃了吧?他们要想剃怎么办呢?”
  “这种荣誉,没有翻江倒海踏尽寰宇,为大明天子开疆辟土的忠义,可不行。”


第60章 法理
  “给海外夷人封国?”
  北洋军府的前景无疑是好的,这在做实事的朝臣们眼中已成公认的好去处。
  就像过去南倭北虏大患时的九边与东南,只要有才能有野心,倭寇能让名不见经传的登州指挥佥事成为蓟镇总理,能让小小的台州知府成为兵部尚书,更别说那些历任九边名震一时的文臣——是有雄心壮志之人向往的风云地。
  四洋也是如此,海外意味着财富无人不晓,就算本来无法知晓的如今看见陈沐,动动脑子也知道他散财童子的名号是怎么来的,没人觉得陈沐是生性大方。
  涉及钱财,最愚钝的明人都会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才能,大方的本质是富有。
  不过一涉及到具体工作,叶梦熊就抓瞎了,北洋军府住了个万里之外来的外国人,东洋大帅还准备给请奏皇帝封他为王?
  叶梦熊眨眨眼,语重心长地对陈沐道:“陈帅,即使手本奏上,阁臣应允、皇帝欢喜,国朝诏书能管到那边?我看过天下舆图,那并非我宗藩之地。”
  “管不到。”陈沐搁下军府的书信,笑道:“但要管,叶公知道为何南洋诸国对我朝皇帝信服,就连国君交替都要遣使来请皇帝册封么?”
  北洋军府衙门不算安静,虽然并不吵闹,但当步兵校场旗军放铳时总能听见一点声响,人们曾因炮术校场距离过近而提醒陈沐,不过被他以提醒军官勿忘战事而回绝,以至于如今在军府衙门办公时常觉得战场就在附近。
  又是一阵铳响,叶梦熊皱着眉头,他还真没细想过诸国为何会恭敬大明天子,仔细思索半天,说出耐人寻味的四字,道:“祖宗遗德。”
  人们希望自己更有道德,但世界运行的本质大多时候是残酷的——元朝发兵打过大多数国家,三宝公下西洋的庞大舰队向半个天下宣告中国鼎革,建立了全新的华夷秩序。
  “下官并非说不应册封,陈帅应当知道我的,同僚多言男兆文质好战。”叶梦熊自嘲着说着他因阻止议和而受贬的经历,道:“对待不臣之人,自应发兵讨伐,可朝廷的心腹大患应当在北方!”
  “就算再被贬一次,十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议和设口市的初衷是以议和休养生息再待战事,如今朝臣皆以为北虏之患已经消弭,边事废弛。”
  “如今人们只将目光投向海外,人人追逐富贵却忘了北疆,东洋封国必会引起战端,抽调国力投向海外,重金抚虏的招安政策非长久之计,难道似陈帅这样的清醒之人不是这么认为的吗?”
  陈沐没有说话,他只是想起了海瑞,想起海瑞说他父亲死在倭患之中,南倭北虏不过区区四字,却重过千斤。
  他们是受过南倭北虏之害的一代人,于国家而言,就像是被割了一道伤口,伤口会愈合,可这疤还在那,只有到这代人都入土了才会慢慢淡去。
  也只有他们,才会在怀揣这种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力量。
  “我们与北方打了很久,九边军将岁费米粮八百万石,我当然希望一绝后患,在军事上解决北方祸患,过去中原之国是有过先例的,汉朝曾将匈奴人驱赶向西边,唐朝边军时常出塞,但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并非是我军将不强,不敢与之搏命,实在是没有余力组织一场大规模陆上远征,而再次开展,可不是单单一场远征就能解决。”
  “朝廷一年岁入,九边军费与宗室禄米花去大半,我拟向大东洋远航万里,备军士两年兵粮才止三十万石;要打一场一绝北方后患的大阵仗,九边兵齐出,各地动员要民夫百万,行军板升的路耗就要百万石米粮。”
  “要朝廷拿出粮食不难,但这要打空三年国力,现在看来打也未必能赢。”陈沐微微抿嘴,抬手点在桌案上道:“不如先把问题解决掉,南洋已有成效,内阁前番来信,欲在天下通行变法后即着手向海外新明等地转封藩王,如此一来荡清沉疴,我国力必将强盛,谁都不敢作乱。”
  “其实对北疆,我有别的想法,我们未必非要做敌人,在日本有个故事,三个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