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了很大力气才把白马引诱到这边,千万不能功亏一篑,让把守桥梁的伊比连队提起精神,两个骑兵连队由河东迂回到白马背后,他们的后勤很糟,决战就在这两天了。”
  “虽然他们有火枪和战马,也不会是我们西班牙人的对手!”
  其实埃雷拉也在试着进行身份转换,一直以来他都是军事将领的身份,用明朝的话说就是‘功已至极’,但自从贝尔纳尔成为新的代理总督,他仿佛又看见更高的上升空间。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会思考更多,当然这还涉及到一个文化不同的区别,就是这个时代的西方军功和东方军功不一样。
  就像西班牙没有割取首级、割掉耳朵的习惯,原因是没有军功。
  底层士兵一辈子都不会成为军团长,军团长之所以是军团长,不是因为他们出色的士兵,而因为他是出色的军官。
  大致道理就像刘显这种两把铡刀砍出总兵官的事情,在西班牙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就是再能砍,生在西班牙也只会是个雇佣军上尉。
  就像西方士兵以上的军衔基本都是大小贵族出身,所以弹尽粮绝多半会选择投降,因为投降能免于一死并让对方得到索要赎金的权力。
  而在中国,首级是士兵升迁的唯一渠道,官职越高首级越值钱,穷光蛋俘虏了一点用都没有,还耗粮食。
  不过埃雷拉的艰难抉择时期到了。
  没过多久,派出沿着河东岸迂回到白马酋长后方的骑兵回报,他们遇到了从北方撤退的贝尔纳尔军团四个连队。
  “在巴亚尔塔港,明军舰队在十几天前袭击港口,击沉烧毁港口所有船只,并未登陆,舰队紧跟着向南航行,消失在我们眼中。”
  “我们想把沉船上的火炮打捞起来,但一条船都没有,军团长这里没有收到明军舰队的消息?他们应该是往这边来了。”
  明军真的来了。
  这个消息令埃雷拉感到芒刺在背,结合两个侦察兵小队的死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军已经悄无声息地推进到他的左翼,并随时有可能向他发动袭击。
  “军团长发现明军的踪迹了?”
  前来传达信息的骑手是贝尔纳尔军团中的一名下级军官,来自于一个雇佣军小队,他对埃雷拉道:“那现在应该撤退了,从东岸快速撤至墨西哥城外,明军人少,我们有足够的机会在陆地上伏击他们。”
  “但是撤退会让他们和印第安人汇合,给我们造成更大的麻烦——你们四个连队离这还有多远?”
  “三里格,明天早上步兵与骑兵连队可以赶到印第安人身后渡河。”
  埃雷拉缓缓点头,道:“你们现在由我率领了,明天中午,我会派出六个连队进攻白马,左翼三个连队埋伏可能出现的明军,你们和我一同进攻印第安人,我们击溃他们,如果明军没有出现,就退往墨西哥城。”


第45章 开战
  次日清晨,升起的太阳还来不及发出自己的热量,空气中带着热带难得的凉意,山林中弥漫半夜的雾气终于有了散去的意思。
  邵廷达叉着腰挺着将军肚贪婪地呼吸清新的空气,不远处的山洞正向外冒着浓重的蒸烟,亲兵捧着木碗上前道:“虎爷,蛇羹汤。”
  汤是昨夜趁山间起雾,辎兵在山洞里熬的,到早上重新热了热,要不是这大雾,没人敢生火做饭。
  他们离西军太近了,近到不需要望远镜只要登高远望,就能瞧见埃雷拉军团驻地此时升起的炊烟。
  邵廷达接过汤碗,看着汤里蛇肉与鸡肉满意地饮了一口,道:“昨天夜里有斥候回报,西人派出两队人向西面的谷口探去,应该是发现我,嗯……真鲜,这的大鸡煲起汤来味道也不错。”
  可以预见,将来明军在这职守的小日子会过得有声有色,物产非常丰富,他们一行带的七日军粮到现在一半儿还没吃完,基本是碰不到灾年了。
  这边的驻军成本比南洋要低五成,当然,这是不与原住民作战的情况,如果像西班牙那样,在秘鲁跟原住民打仗不停,成本要高十倍。
  等战争结束,他要从老家找几个亲戚过来,弄个养鸡场,虽然这儿的大鸡会飞,但肉更多羽更长……不,以后墨西哥附近要划分六个卫,每个百户所都要养鸡!
  “时间很紧迫,他们怎么还不动手?”
  莽虫对自己快速率军转移至埃雷拉驻地西南感到明智,借这个机会,他们的军队在一日之间穿过危险地带,如果他的决策晚上一天,兵马行进就会被西班牙人派出的斥候看到。
  现在的局面就不同了。
  他们已经穿过危险地带,虽然火炮放在山那边,缺少支援力量,但黑云龙的骑兵已经兜至埃雷拉东南,尽管他的驻地与西军仅隔六七里,但这块区域很有欺骗性。
  他们西面是山、南面也是山,正如埃雷拉怀疑的那样,即使邵廷达与埃雷拉转换位置,他也会想着敌军在西面谷地,而不会看这边的山地。
  “总兵,少将军在山上发现敌军动作,请您上去!”
  汤还未喝完,邵廷达连忙将汤底的肉囫囵吞入口中,木碗递给亲兵快步朝山上走去。
  因为地势的缘故,虽然不需要爬太高,但他们本身的营地就比平原上埃雷拉驻地要高一些,明军匠人在山上搭了一座简易的瞭望台,病秧儿带着斥候在山上监视着西军动向。
  邵廷达登上瞭望台时,太阳已经开始发热,尽管棉制军服透气,但一审甲胄被晒着还是令人燥得厉害。
  “父亲,他们有近千人分散出营,往西。”
  邵廷达拿出沉香木望远镜,顺着病秧儿指的方向看去,只能看见营地西面空无一物的官道,再向西的地方则被茂密的丛林遮挡,看不清敌军动向。
  “这种时候还分兵,现在我们有更大优势了,他们应该是去找咱们的,西边的路走不了,如果他们大军有所动作,我们就从营地南面过去。”
  邵廷达还在望楼上指点战略,突然就见远处西军营寨烟尘四起,北门洞开,一支支兵阵在营寨外列出方阵,借河岸旁平原草地向前推进。
  方阵由二三百人组成,四四方方,中间实心长矛手高举粗重长矛,矛手外围几层火枪手因距离问题邵廷达看不清楚,但他能清楚地看见方阵外四角还有四个小方阵,看样子都是由火枪手组成的。
  各方阵中间留有空隙,还有几队十余个火枪手组成的小队向西面林地走去,在方阵两翼以重骑兵掩护,大阵最前,零散的小二轮炮车被推出军阵独列一排——邵廷达与西人交手多次,第一次看见有代表性的西班牙方阵。
  令人望而生畏。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邵廷达手中没有火炮,他的火炮因难以翻山越岭被留在山那边,这令他恨恨地将拳头擂在望楼护栏,道:“这种兵阵,从背后袭击都很难取得成效,要有火炮才行!”
  只需要十门火炮,哪怕只是二斤小炮,平射以跳弹轰过去,炮弹两个纵跃就能把一个方阵砸穿,可他没有火炮。
  没有火炮,这种军阵可应四面八方之敌,即使骑兵从腹背袭击都未必有用,只能用常规的对阵去打……可邵廷达耗不起,他就这么点人。
  病秧儿同样眉头紧皱,问道:“虎蹲炮呢?”
  “虎蹲不行,他们都穿着胸甲,最不济也有棉甲,诶!”邵廷达转过头:“我们有多少火箭?”
  “旧制小旗箭一百四十、总旗箭四十;新制神威机关箭六联发射架一门,火箭四十八支。”
  所谓旧制小旗箭总旗箭就是过去那种用单木筒装的带有箭杆的火箭,新制神威机关箭则是赵士桢与陈沐改良之后用尾翼自旋没有箭杆的火箭。
  新制射程更远,威力上新火箭和旧的总旗箭差不多。
  邵廷达转忧为喜:“那还行,他们站这么密,有的打。”
  紧跟着邵廷达就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是不是没在营寨留守兵力?咱只能看见马,怎么看不见人呢?”
  “有人,孩儿刚刚看见有个商贩样子的人过去,没看见拿兵器的。”
  邵廷达缓缓点头,道:“这场仗恐怕要我们来打了,老黑的骑兵对这刺猬阵多半排不上用场,土人的兵力再多,对上这玩意也难取胜,传令让士卒准备拔营,我们先去他们营寨南面。”
  “这几个旗手留在山上,你去指挥各百户,我在这看着敌军动向,一切听我令旗指挥,切勿盲目出战,要等敌军两翼骑兵出动后再攻取营寨。”
  “倘若运气好,他们在离营寨不远的地方交战,可将神威箭布于寨墙,于步兵逼近后向敌军方阵发射,杀伤敌军、硝烟扰乱其方寸。”
  眼看病秧儿抱拳应下,邵廷达深吸口气,抬手重重地拍在他肩上,叮嘱道:“切记勿要过早放铳,敌军站得极密,又有甲衣护持,轮击必要先声夺人!”
  病秧儿脸上扬起轻松笑容,道:“父亲放心,孩儿知道!”


第46章 方阵
  密林中,鸟兽被远方连贯的枪声惊走,茂密的枝杈下,从南到北千步距离中,全副武装的明军神经紧绷。
  明军离战场仅有三里远,隔着百步灌木外便是印第安人与西班牙混血儿厮杀的战场,以至于耳边充斥着不同语言的嘶吼与尖叫,但他们却无法尝试去观察战场的局势。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尽管在北洋操练了无数次各式各样的战术动作,临到上阵,每个人心里都逃不过紧张这道坎。
  “将军,西人骑兵还不出?”
  作为下级军官的百户同样也是如此,还未开始便焦急起来,为这一刻已经等太久了,一名百户凑到树下闭目养神的病秧儿身边牢骚道:“要不进攻吧,他们骑兵不多,再不进攻土人都败了!”
  哪怕他们没看到战场究竟是何景象也能想象得出,原住民对上精锐的西班牙军团,哪里会是对手?
  现在还没败,相比是全靠兵力众多死撑,久攻不下总是要败的。
  邵变蛟很能沉得住气,盘腿坐在树下捻着手上佛珠,转过头翻着眼望向身旁名叫甄开元的百户,嗤道:“骑兵不多?”
  “是不算多,两翼拢共一百出头,尽是重甲精骑,冲过来除非在林子里,我们矛手少,出去结阵也要被踏平,且不说上铳刺能不能拦住骑兵,就算拦住了。”
  “有你下铳刺的功夫,敌军三个兵阵就能趁势掩杀过来……上过战场?”
  病秧儿有大将之姿,对麾下百户指点道:“邵帅要的就是土民溃败,只有土民溃败,西军重骑才会趁势掩杀,与陆师大阵分隔开,那是我们的机会,能少死几个人。”
  他跟着邵廷达打过好几次仗,又接近中枢,更清楚主将在战事中如何思虑战局,对百户道:“有空在这慌张,去把神威机关箭仔细看护着,那大东西稍后要跟上军阵。”
  南北向东排开的十二个百户队,病秧儿位列最末,他看了一眼领命离开的百户,又重新捻起手上佛珠,他并不是在为战场上死去的魂魄超度,他也不是和尚,他只是借佛珠算数。
  新式机关箭在仰角中最大射程为三里半,推药在八到十二息之间燃尽,然后爆药炸开,一支箭能炸方圆五步,但十二支联装的火箭会视运气散布于方圆二十步至百步之间。
  新制神机箭威力除射程提升接近十倍外,其余威力、精准、稳定上对比向前无丝毫进步,甚至因射程更远的缘故,相对更不准了。
  陆用十二联神机箭一次就能放掉五十多斤火药,能让十门五斤镇朔将军齐射一次,但威力远远不如。
  病秧儿撇撇嘴,有钱人玩的玩意儿!
  不过在战斗中很有用。
  远方传来低沉的号音,似乎喊杀声更烈,战场上的局势变动在西南山上的邵廷达眼中变动最为清晰,从他的位置,整个战场局势一目了然。
  一面倒的屠杀。
  西班牙人各个连队结成军阵,并不像明军作战习惯于直接摆明车马大军压上,埃雷拉将两个连队位居最前,余下方阵则稍稍押后,方阵之间似乎是故意留出让敌军攻入的空隙。
  如果没看见他们的作战方式,恐怕邵廷达也会率军蒙头冲进缺口。
  而实际上,那是诱饵与陷阱,一杯毒酒,清冽诱人、饮过穿肠。
  原住民的庞大兵势在邵廷达眼中似乎有七八千人,根本数不清,在西班牙人出营后没多久自林间隐现,随后自北、西北两个方向朝西军兵阵攻出。
  火枪队、弓手还有拿着木盾斧头与长矛的步兵,各个部落同样在结出阵形,那是一种中空的方阵,有四面四个四方阵组成,中间的空地则留给他们的将领缓步向前。
  两军在漫长的时间中缓缓靠近,原住民的百余骑兵位于兵阵之后,沿着战场最东端的河岸随军阵缓缓向南压上。
  同西班牙混血军团的战士比较起来,原住民的武备太简陋了,他们只有为数不多的胸甲,几乎全部装备在骑兵身上,步兵有很多棉甲,但与西班牙人那种做成衣服的棉甲不同。
  他们是用两块棉甲布用绳索捆扎在胸前后背,护住大腿以上脖颈一下,还有不少人干脆光着膀子。
  即使是那些每个方阵中间的将领,武具也非常简陋,尽管与各个国家的将领一样都是盛装,但他们的盛装是头戴扎翎羽、兽首的帽子,腰披兽皮制成金属、兽骨做装饰的裙子或披风,真正有防护能力的只有胸口一上一下的两块护心镜。
  每个将领装束不同,相同的是身上都纹满纹身。
  当原住民大军向两个独立军阵外的混血方阵进攻时,邵廷达甚至觉得这场仗可能用不着明军,数量众多的土民就会把混血儿军团砍杀殆尽,战事一开始确实是这样。
  两个方阵之间的空隙有大约百步,各自孤立,火枪手还没到可以开枪的射程时便先遭到数不清的羽箭袭击,这给缺少铠甲的火枪手造成极大的麻烦。
  转眼西阵西北角与东阵东北角的火枪手便在箭雨中倒下,就连矛手外的三层火枪手也有不少受到杀伤。
  西军只能以锻铁条制成的佛朗机炮向继续逼近的原住民军阵轰击,尽管只有四百步射程,但原住民军阵非常密集,能确保每一炮都能准确命中,并砸翻数人乃至十数人。
  当距离再逼近些,双方火枪手都开始互相射击,西班牙人的火枪更多,在火枪的射程之内,原住民军阵开始出现死伤,尽管他们将两个军阵以半包围的阵形裹住,可实际上这恰恰使西班牙方阵的火力得到最大发挥。
  邵廷达只能看见两个方阵的两侧始终弥漫着硝烟,而外面的原住民几乎是踩着尸体逼近。
  一个原住民方阵退下去,另一个原住民方阵涌上来,他们很难在火枪手连续不断的射击中冲至近前开始肉搏。
  西班牙人的火枪手并不是轮射,除了一开始的齐射外,随后就开始随意射击,谁先装好火药谁先射,但他们的火枪手很多,能保证火力足够密集。
  真正的屠杀开始于合围之后。
  大量原住民涌入两个方阵中间的缝隙,原住民大军试图将两个方阵包裹住,继续进攻后面的方阵,这种作战思维即使在邵廷达看来也没什么问题——哪里有方阵被围困之后还能维持战力的?
  接下来的战斗改变了他的想法。
  当双方接近,方阵正中的矛手将长矛放下,火枪手撤入内部,刺猬般的矛阵使原住民不能进入其间,随后两个方阵如同绞肉般向中间缩小缝隙,挤压进入其中的原住民。
  长矛、火枪齐出,转眼将兵阵中间肃清出一条血路,随后开始后退,后面三个方阵同时开始向前进攻,继续挤压方阵中间的原住民军队。
  这个时候邵廷达才看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