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送军饷?一旦亚州不需要白银,朝廷自会停止白银输送。”
  “到时候若通宝崩溃,军府拿什么兑通宝?拿不出白银,这些训练有素的军兵又会如何?”
  这对海瑞来说就是恐怖,北洋旗军是朝廷花了大价钱大精力操练的一支精兵劲卒,他们的将官统一受过最好的军事教育,他们的旗军经过极好的纪律训练,若这支军队的军心没了,谁能制得住?
  要想制住,又要花多大的代价?
  “别别别,海公你想的太远了,东洋军府也是有准备金银的,不是那五万两,军府有银矿呀。”
  你有什么银矿你有银矿!
  海瑞道:“哪的银矿?”
  “塔斯科,在东北边,那没分给百姓,过去一直驻着二十余骑,三百户旗军前天刚开过去,设了矿官,监督矿山挖银。”
  说着,陈沐瞧着大拇指神色如常地补充道:“还有秘鲁的波托西,那不都是我的准备金?”
  海瑞:???
  你说啥呢?
  “塔斯科老夫知道,那的银矿产量不高。”老头固执地摇头,道:“秘鲁,还有波托西银矿,那是西夷的,如何能当作大明的备金,更何况,你在条约上可一直没提过这银矿。”
  海瑞一来就看条约了,他觉得条约还行,也只是还行,基本上瞧不见陈沐那股子狮子大张口的劲头,对西人原本土地所侵夺的也只有巴拿马和墨西哥城以西,其他的地方表现得非常克制。
  看样子身居高位以后,陈沐也像个正常人了。
  墨西哥城北方的土地过去西人就没怎么经营,大明取那是情理之中,不管西人的事,至于这边,双方发生战争,他们输了,没拿走全境就已经是给了七分面子。
  “喔,原来海公以为波托西银矿是西班牙人的。”
  多新鲜呀?
  陈沐笑眯眯地拱拱手,大言不惭道:“实不相瞒,西班牙人也是我的准备金。”
  坐在陈沐对面的海瑞听闻此言几乎拂袖而去,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很难忍受陈沐的疯言疯语,把西班牙人当作准备金?
  不过恼怒只是一瞬,看着陈沐笑容逐渐隐去后的认真神情,海瑞想到什么,耐着性子问道:“兴许是老夫老了,还请陈帅详细说说?”
  “我为海公理一理思路。众所周知,这世上贵重而大量的东西,有金、有银、有铜,亚洲最多最重者,在银,这也是东洋军府出海的主要目的之一。”
  “战胜之后,陈某同西人在条约谈判中已经知道,西人最重视者,为金银矿,为了这些东西,他们会铆足全力将战争继续下去,或许最后他们依然会失败,但会拖住我军数年,这数年花费之大、消耗之多,精兵强将或死于战祸。”
  陈沐两手一摊,道:“寻常百姓生活亦不得安宁。”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八万百姓来之前,陈某并无打胜战争的底气,同时即便胜利,也会被拖入另一场战争之中,欧罗巴诸国对亚州虎视眈眈,我们迟早与其等兵戎相见。”
  “没了西人,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不但要面对西人,还会与旁人相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握手言和?”
  海瑞听得有些不耐烦了,道理谁都懂,他也觉得陈沐没拿下银山是对的:“可这准备金呢?”
  陈沐眯眼笑了:“明西之间,所有交易要用通宝,我买他的,必须用西班牙银元,他买我的,用白银换通宝再交易,我们会在边境开换银市场,让他们拿着大量通宝才能贸易。”
  海瑞被绕蒙了,既然明朝也要用西班牙银元来买西国货物,那还谈什么所有交易用通宝呢?直接用银交易不就行了?
  陈沐看出老爷子的疑惑,笑道:“首先,大明卖的东西是加工品,我们卖丝绸、花布、鸟铳、火炮、大铸造器物,也会卖糖、烟卷、茶叶与瓷器,但我们不需要从西国买加工品,只买原料就够了,交易中我们得到的白银多,他们得到的银元少。”
  “其次……您听说了么,条约上可是写着呢,波托西银矿出产白银,有一半要由我们来铸银币。”
  “万历通宝会向西扩张的,通过土民百姓之手,成为包括共治之地,也就是整个亚州的货币,将来还会去艾兰国,去西班牙,他们都会使用我们的货币。”
  陈沐一直认为自己没说错,波托西银矿和西班牙人,就是他的准备金。
  陈沐慎重道:“唯一的问题,就是防范假币!”


第145章 防伪
  防伪并不是个需要东洋军府现在担心的事。
  因为全天下,想在纸币上造大明的假,只有大明的人才有这种能力,但这里的通宝名字叫‘大明亚州万历通宝’,陈沐打算后续在麻家港和巴拿马建两座兑银仓储站。
  从中原过来,金银铜等贵金属在那换成纸币。
  从亚州离开,纸币在那换成金银铜等贵金属。
  这也是明朝一部分人反对海洋贸易的原因——海货比本土有更大的利润,奇货可居,海贸繁荣,会加大贵重金属流失。
  除非是像陈沐这种,直接掌握吕宋金铜矿的手段,贸易中以兵器甲胄、甚至派遣教官、驻军确保安全等方式来代替等价物,以此换取货物。
  “实不相瞒,常胜县的万历通宝,几无防伪。”陈沐带着苦笑对海瑞解释道:“陈某没想到朝廷会发十万之巨的移民,只当是北洋二期军兵,因此一时半会也没加防伪。”
  他这儿一切草创要人没人要物没物,拿什么去搞防伪?
  海瑞带着带责怪意思地接连摇头,道:“这通宝纵是不流通中原,可无防伪,难道靖海伯就不怕当地土民与西夷仿造么?”
  说实话,陈沐还真不怕。
  陈沐在桌上翻翻找找,最终找出四张模样不同的纸拍在桌面,指着前两张道:“这是西夷与英格兰海夷的纸,他们只会造这种麻纸,用破麻布制成,很厚实经久耐用,但工艺粗糙,十张里有十张都带未能打散的绳头,都是麻纸,不过英格兰在麻纸上的工艺比西人好上一星半点儿。”
  说着他又指向第三张厚纸板,道:“这是亚洲南方玛雅人的纸,他们应该是用当地无花果的嫩皮打碎成浆,压平晒干成为纸板,纸板上用石灰腻平,就能写书作画,比西人纸还要厚实,这些纸合在一起就是玛雅人的书。”
  陈沐说着拿起像薄木板般的玛雅纸板道:“这些书现在很难得了,我世宗皇帝嘉靖四十一年,西人随军教士迪那戈·德·兰达下令将玛雅人所有书籍付之一炬、所有祭司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他们带来的天花紧随其后杀死多半玛雅人,现在已经没有会做这种纸的玛雅人了。”
  海瑞皱起眉头,他觉得陈沐这句话不够严谨,问道:“那靖海伯是如何知晓这种纸板做法,难道不是阁下口中所谓‘玛雅’的百姓所授?”
  陈沐笑着摇头,道:“邓帅自巴拿马取得几张,送至常胜,我们的军匠随之逆推实验,做出一模一样的纸板。”
  “我们仿造他们的两种纸易如反掌,不论麻纸还是皮纸,我们都会而且做得比他们精致百倍千倍,他们都做不出我们的纸。”
  陈沐说着,将手拍向桌上最后放的那张纸,道:“纸是顺天军匠所制,用的是宣德笺瓷青纸的工艺,但有萤石粉线,瓷青色很快就会渐淡,但永葆色泽,暗处有星点发微亮。”
  陈沐做的通宝比过去的宝钞小的多,他听说大明宝钞极大,但他不想做那么大,虽然做大了有更好的防伪能力,毕竟学造纸容易,但要想要把纸做大就难得多。
  不过那是用来防大明近邻的,在这片土地甚至欧洲国家,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连像样的纸都造不出,谈何做大?
  海瑞对陈沐做出有纰漏的通宝已经没什么气了,反正他都说了,西班牙人就是大明通宝的准备金,而且确实还挺有道理的。
  大家分工很明确,西班牙管理矿山,银子送到朝廷铸币,拿给西班牙人买通宝,再用通宝换铳炮,以支持西班牙人在本土的战争。
  其实海瑞觉得西班牙人不亏,这么一份天降的白给之地,一半的维护费不用出,虽然失去了大量种植园,但能给西国本土源源不断地送去军械与货物,怎么看都赚大了。
  老爷子拿着东洋军府匠人做出的青瓷纸道:“若是如此倒也可以,再加上雕印,加刻警文;制定律法,盗印者处死罚没家产,举报者给其家产半数。”
  海瑞成长的年代还依稀能见到早就失去流通价值的宝钞,陈沐这一代人真是连见都没见过了,甚至上面有什么防伪他都不知道,听到海瑞的说法立即给他提了醒,点头应道:“这个好啊,现在每张通宝都有东洋军府的章,还要印什么?”
  “不是印什么,是如何印。”海瑞道:“寻常是朱砂印,宝钞并非如此,陈帅可差人乘船回户部问询,到时再将首批通宝收回换发即可。”
  只要知道陈沐不是有意坑害百姓,海瑞就缓和多了,虽然常胜县的宝钞发行在他看来依旧准备不够充分,日后整理起来会遇到不少麻烦,但这都在情理之中,他也不愿苛责什么。
  陈沐本身就不是户部的人,也‘没啥文化’,在这打了胜仗开疆辟土,还收获人心令县中井井有条,单单一人踏平二洋,还有什么可奢求的。
  世间哪儿有完人?
  虽然海瑞到这来类似被贬,但海老爷子自己绝不会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过来是给陈沐查漏补缺的,要是铸行官府货币这事只有陈沐这亚洲经略才有实权,他自己就派人回国问户部了。
  陈沐同样觉得这事能等一等,他眼下最重要的事主要还是与西班牙人的合约,真正解除战争状态,才能让亚州进入放心发展的时候,毕竟就他所处的位置,最重要的不是和西班牙或欧洲人争霸天下。
  而是为大明本土输送足够多的利益,他说道:“这个不急,上千条船的运力,各地方物、物产向皇帝进献、国内运送量之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装货,可惜就是在这边没怎么找到大型铁矿。”
  陈沐的人确实没怎么在这儿挖到铁矿,在状元桥有一个,不过产量很低,基本上在明人现今的活动范围内没有发现可供挖掘的浅层大型铁矿。
  倒是铜矿很多,普遍到明军登陆的麻家港、金城、界、常胜四县皆有铜矿开凿,尤其在金城。
  大家挖个金矿,挖着挖着便挖到了铜矿,旁边一凿,哟!铜矿还不少!
  陈沐满怀期待的目光对海瑞问道:“海公离开国中时,南北直隶与广东福建的工业,发展如何?”


第146章 代铸
  陈沐找海瑞问这个问题算是找错人了,海瑞只关心百姓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已经衣食无忧的人们,海瑞选择性地并不关注。
  不过即便如此,陈沐还是问到了一丁点儿消息。
  比方说,南北几个省棉布价平均低了一成半,这个平均是很粗犷的估计,毕竟海瑞也不是吏部尚书王国光,没那精力与职责去编撰《万历会计录》。
  海瑞的比较方法是广东棉布价比较往年贱了两成、北直贱了半成,然后就这么得出来了,跟玩一样。
  但很有参考意义,在陈沐看来,这是生产力进步与商业竞争的结果,同时怀疑殷正茂的工作做得不好,就这样让市场饱和了?
  市场不饱和广东棉布怎么会内销,又如何会使布价降低这么多?
  非常不合常理。
  其实大明的海外市场远未饱和,棉布远销南洋、印度、日本,但布价变低也非常符合常理,因为有官员。
  病榻上的南洋大臣高拱认为要填补海外市场的空缺必须依靠各省生产,而非仅依靠广东一地,如果各省纺织厂不增加,单靠广东诸卫七个军余纺织厂与乡野几十个小纺织厂根本连殷正茂每年运回的棉花的织不完。
  不在那一点儿半点。
  所以他在万历五年联合地方各级官府及各指挥使司颁布了涵盖各行各业的命令,命商贾与军余厂的生产物资在海贸时必须留至少两成在国内销售,并定价最高为各类货物的原市价九成。
  北直隶的棉布价才是正常的,因为那边出产的棉布一般都售于国内,生产力使产量增加,朝鲜、日本产麻布质量不算差在相对经济水平上更容易被本国百姓接受,因此一般棉布是面向口外关外,走陆路的渠道,所以物价低。
  “廷达,你该启程了。”
  九月十四日,陈沐召邵廷达与闲居已久的沈思孝前来,拿着一册双语书写的羊皮卷递给他,道:“阿瓦尔公爵已签署关于南亚西海岸土地为大明所有的条约,你可以去接收土地了。”
  陈沐手上拿着的条约像明西南京一样有四份,分别为万历皇帝、菲利普国王、陈沐、阿尔瓦所有,当下只是一份草稿,上面有陈沐与阿尔瓦的签名、印章、指纹,同样在明西两国也有两个不同的名字。
  在大明这边叫《明西亚洲贸易条约》、在西班牙叫做《关于大明代行铸币法案》,不论它叫什么,里面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陈沐将条约递给邵廷达,抬手两名亲兵一人拉下舆图、一人递上竹杖,他拿着在地图上比划道:“先去西班牙秘鲁总督区的利马,阿尔瓦已经派人去传递这个消息了,后面的事要两国共同丈量。”
  “据说利马城南有一座望楼,从望楼脚下向南沿海岸丈量一千六百六十六里,在那扎下界碑。界碑向东一千里、向南近六千四百里,都是大明的。”
  “沿途有几座西人建立的城市,阿里卡、圣地亚哥、康塞普西翁、阿劳科、瓦尔迪维亚,他们会等待你们依次交接。”
  陈沐说着目光转向沈思孝,道:“沈纯父,你也看见常胜县是如何治理的了,那边治政使命繁重,百姓众多,尤其言语不通多荒地沙漠,土域又甚为辽阔,你要拿出你身为进士的本事啊。”
  其实陈沐说荒地、沙漠,不单单沈思孝,谁都没这个概念。
  纵千里横六千余里的土地什么概念?
  从濠镜开船到天津也就这个距离了。
  荒漠再多,沈思孝心里也没底,他是真没底,对陈沐问道:“大帅能否改任海公,思孝去打个下手就知足了,这数千里之土……在下实在担忧耽误朝廷大事。”
  陈沐看沈思孝一上来就打了退堂鼓便笑道:“若能派海公去,又何必叫你去打下手?你的职责不单单治理,还有其他要事。”
  “首先,尽管阿尔瓦已经下令当地西人退走,但沿海诸多种植园主未必愿意退走,如果他们想留下,就由邵总兵一个接一个地撵走,切记要全面出击、各个击破、诛杀恶首放走旁人,别给他们联合起来的机会。”
  这下轮到邵廷达面上犯难了,他说道:“军府前番刚派遣四千旗军去往边境,如今还能拨给属下多少人?”
  邵廷达觉得这事需要很多兵力,面对长达六千六百里的海岸线,就算填上整个东洋军府的旗军都不够,他心里和沈思孝一样直打鼓。
  这同样也是陈沐眼前比较棘手的问题,他束手无策地苦笑,道:“我只能给你一千北洋步兵与各类军匠四百,不过不必着急,后续会从金城调拨五百女真兵与两千倭兵助你弹压各地,倭兵可能去的晚一点,要等他们学会说话。”
  “除阿里卡外,余下几城皆为大城,附近西人较多,在合约中他们会分批离开,需要很长时间,你们当下是先交接阿里卡,然后丈量土地即可,一年之内,会有西人为大明继续治理其他地方。”
  听到只有一个地方,文武二人都长长地出了口气,若一上来就六千六百里海岸线能吓死人,人手不够拿头治理?
  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