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船上不但有陆军也有海员,西式船需要控制船帆的人又是明船的数倍,他们海员不管打仗,因此一艘船装二百人只算偏少。
  哪怕一艘五百吨的中型船,海员编制就会有十五名军官、四十五名水手、十名杂役、二十一个炮手,上层甲板至少再放上一百二十五名士兵,这还不算临时雇工和乘客。
  要是战时有登陆任务或运兵任务,五百吨的中型船就能塞进四百人,像这艘巨大的船舶,骆尚志原本以为船上至少会有六百人。
  但出乎他意料的,这是一艘运货船,船上连重型射石炮都没有布置,仅在船舷布置了一些可怜巴巴的佛朗机,没装足够的人、没装足够的炮,那便意味着装了足够多的货。
  站在骆尚志对面的是秘鲁总督区的法官马蒂恩,他看上去与常见的西国武士有截然不同的装扮,薄薄的嘴唇与如鹰隼般的眼神显得刻薄而阴郁,可惜他面前这些明国大兵不够见多识广,更不解风情,否则一定能嗅出他身上来自阿拉伯香水的气息,也许那样双方的气氛会好一些。
  巴黎工匠做的软帽上插着颜色鲜艳而纹路柔顺的秘鲁羽毛,身披质地一流的佛兰德丝绸上面带着繁复的亮色花纹,左肩还搭着一条秘鲁黑豹柔顺毛皮制成的披肩垂到胸口,腿上穿一双来自那不勒斯的长袜,以及脚上那双地道的荷兰绅士绣花鞋,露出绸袍插在身前的双手大拇指扣着由金银打造镶嵌宝石的腰带,十个指头戴着六枚造型不同的戒指。
  在那些戒指上,有来自狮子国的金刚石、印度的蓝宝石、巴拿马的珍珠以及最不起眼的印第安玉石。
  实际上骆尚志无畏无惧的态度令来自秘鲁波托西的法官非常疑惑,马蒂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几次抬手却都欲言又止,最终神色严肃问道:“眼前这位明国将军,不要让你的部下用枪指着我,用你们的话说,我们不必如此‘剑拔弩张’,难道我看起来像是来和你决斗的吗?”
  在利马启程前,秘鲁总督已经说了明国派到新大陆的统统都是粗鲁的军人,如果航行遇到明军船队一定会受到责难,为此他还专门多要了三艘战舰来作为护航。
  料想人多势众,明军的态度也会稍好一些。
  毕竟西葡两国不就这样么,本来就是抱着掠夺一切的打算开到别人家门口,到了发现别人多,就会姿态放低用狡猾的话术取得优势。
  可见了面才知道根本不是这回事,明明他们人多,可又能怎样呢?
  他们不可能攻击明船的,哪怕明船只有两艘,哪怕登船只有十个人,那又如何?
  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换个国家,哪怕是法国、英国或者这世上任何国家,马蒂恩都可以下令攻击驱逐他们,到常胜港向当地官员讲道理就可以了,不算做了什么错事。
  可陈沐就不是可以讲道理的人,新大陆的两个总督区对这件事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真正知道内情的明白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可没有足够清醒头脑的人会认为矛盾根本在于哪里呢?
  他们会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贝尔纳尔部下的连队长官抢了归附明国的印第安酋长郑屠一面旗。
  为这一面旗,新西班牙付出超过七千条性命的代价,还丢掉了超过三个伊比利亚那么大的土地。
  当这个问题真的让马蒂恩扪心自问,他真的不敢驱逐明军,在陈沐主政新大陆时,没有任何人能确定杀死或伤害一名明朝士兵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多大灾难。
  哪怕在利马向修士学习过汉文的马蒂恩说了句成语,骆尚志的表情仍然像冰山般看着他,最后马蒂恩也没有办法,只是侧身抬手道:“去看吧,反正都是要拿给你们的,但我奉劝你们,谁也不要拿一丝一毫,否则就算我们不说,你们的陈将军也会给你们恐怖的处罚。”
  当神机营士兵踢开第一个木箱,内里投入的光泽令每个人瞪大双眼。
  “将,将军,银子,全是银子,胳膊那么长的银锭……”


第228章 银子
  火把噼啪作响。
  木箱在狭窄逼仄的船舱中堆积,好似见缝插针,有些箱子上铺着麻单还放着枕头,有些席子则铺在箱子旁边的过道上,下层船舱污浊的空气郁结于此,让那些装备精良的西国士兵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显得长着一张受气包的脸。
  但当第一具结实的木箱被掀开,一切截然不同。
  破旧木箱中里躺着木板与铺好的干草,干草上整齐地摆着一根根方形银条,看上去比瘦弱的西班牙火枪手的手腕还粗,每个箱子都是如此。
  白银只是一种金属,有时候是商品,有时候是货物,并不出奇,但在这个时代如果说明朝人和西班牙人有什么能达成共识的话,那就是白银了。
  不管这两个国家有多大的分歧,在这件事上他们看法相同,每个西班牙人与每个明朝人的看法都一样——白银意味着财富,而财富意味着一切!
  别说那些开口结巴的神机营士兵了,浙兵子弟多出身富贵,投身应募只为名利,但富贵也有一个度,他们的富贵是相对大多数卫军而言,对生活在大明土地上千万兆黎来说,普遍意义上的富贵,就是吃穿不愁、衣食无忧。
  只有吃穿不愁衣食无忧,才有资格去追求晋身、才有资格选择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多少财富的标准能够用白银量化,如果掌握一门手艺,大概需要二十两。
  二十两,有手艺的可以租赁房屋店铺用作本钱,有闲田的请得起佃农买得起耕牛,能经营买卖、够顾住吃穿,梦想很久的高头大马能买回家、也许心仪的姑娘今天下午就能上门说媒。
  二十两可以意味着一切。
  过去,一切意味着一颗北虏首级。
  现在,一切离他们近在咫尺。
  在这些随意堆放的箱子里拿出一块银条并切下其中的一小部分,一切就有了。
  马蒂恩乐于在眼前这个明国硬汉脸上见到惊愕神情,这种变化令他感到打从心底的轻松和安稳,好像失去的主动权又回来了,面对明国士兵的集体失态,他迈着翩翩步调从支撑木柱上撇下一条木枝就着火把引燃,再点起自己的烟斗,缓缓倚着木箱坐下。
  缭绕烟雾似乎能驱散船舱里的恶臭,他看着骆尚志笑了,道:“这艘船从秘鲁总督区利马港去往亚州常胜港,运送一百吨白银给你们的陈将军,来为王室铸造银币,你可以把所有箱子都打开,看上去你们并没有见过这么多白银。”
  骆尚志确实没见过这么多白银,他这辈子见到的所有白银加到一起也没这么多,他没有任何理由不露出错愕,如果白银不是装在箱子里而是直接堆在一起还能对他造成更大的冲击。
  “这些白银,都是秘鲁挖的,那个波托西,一年能挖这么多?”
  其实骆尚志没听懂马蒂恩说的一百‘吨’是多少,但他并不在乎,不需要明确的数量就足够让他的世界观遭到极大冲击,他满脑子都在想过去他们在做什么。
  当然,满脑子也在想陈沐为什么要和西班牙人议和,为争夺波托西的控制权,他们应该为此付出一切,如果让大明举国知道万里之外有一座银矿能一年开采出接近三百万两的白银,没人会拒绝为此一战。
  他们会想方设法把世上任何敌人击败,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把敌人打回树上。
  至少骆尚志此时脑子里想的就是‘关于如何将西班牙人打回树上’的哲学问题。
  这是个连锁问题,参将上一个想到的事是西班牙人已经控制波托西银矿数十年,然后就有了攻击西班牙本土的问题。
  谁都会有邪恶的想法,持续多久与是否付诸实践就与道德和能力有关了,所以下一刻,这个问题就从骆尚志头脑里抹去,他也恢复到足够清醒。
  “银矿刚经历数年的衰落,前年我们改良了技术,明年也许会更多一些,如果你们的陈将军愿意放印第安人去银矿工作的话。”
  马蒂恩轻笑一声,耸耸肩膀撇嘴道:“可他不愿意,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产量还会下降,这难以避免,产量下降对你们也不好,铸币百分之十五的收入属于你们。”
  白银让骆尚志对波托西极度好奇,不过当下显然不是聊天的好时候,他先安抚部下,命所有人去甲板上面,并叮嘱他们回到常胜港口会有人搜身才能下船,所以让他们不要动任何歪心思。
  随后这才让马蒂恩跟自己一起走上甲板,在船头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这才问道:“为何产量下降?”
  尽管他对印第安人的事同样好奇,他在常胜待的日子不长,但那显然是陈沐的事,他不该多问。
  “人死的太快了,又没有新的人,秘鲁就那么大,还完全被你们包围,巴拿马、智利、巴西……没有新的人,产量自然要下降,别那么看着我,你看起来像个会经常杀人的人。”
  “有什么办法呢,每个夜晚山上会燃起六千五百堆火,汞毒让方圆六里格寸草不生,对那些没有灵魂的载重牲口来说去矿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他们崇拜的神明是对赫苏斯的亵渎。”
  西班牙人,即使是远在秘鲁不曾与明军作战的西班牙人,对明军也同样报有足够的畏惧。
  就好像马蒂恩看见骆尚志极为魁梧的身躯就能想到他拽起两个西班牙士兵抡圆了丢出去的场面。
  像这样的人,似乎不应当会像个迂腐修士般在眼神中流露出同情。
  骆尚志只是摇头。
  挖矿是很危险的营生,他麾下神机营里的浙兵都很清楚这个道理,他们很多人在过去就是山主、矿徒,人们会死于矿井塌方、矿底瘴气那些意外,但人不是这样死的,不是像眼前这个西班牙人所说,成千上万的死掉。
  那不是挖矿,那是大规模谋杀。
  “离常胜越来越近了,很快就会有巡海船队来护航。”骆尚志的后背离开船舷,他不想再将话题继续下去了,他相信一切所想得到的信息都能在常胜县的陈沐那得到答案,他只是对西班牙人说道:“我那不是同情,你们真的该对他们好一点。”
  临走前,在西班牙人的船上,他再一次轻蔑地摇摇头,小声骂出一句。
  “崇拜邪神的傻吊,没得救了……”
  骆尚志已经不在乎船舱里即将成为大明财产的白银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常胜给陈沐提个建议,亚州及亚洲共治区要依法治国,推行大明律。
  《大明律》‘禁止师巫邪术罪’,凡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者,绞其首,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就这帮假降邪神、书符咒水的家伙呀,有一个算一个,不多不少三千里,全都得打完屁股丢海里。


第229章 英使
  “还请禀报战无不胜的陈将军,我是来自英格兰的德雷克,曾有幸见过邵廷达将军,我带来女王的书信。”
  东洋军府衙门前的广场上,穿无袖夹克的中年男人懊恼地抬头望望毒辣的太阳,嘴巴开合无声地咒骂着什么,最终只能解开身上的扣子,带着一个年轻人向广场边角的凉亭走去。
  “小弗,到那边去,再等下去会中暑的,可不要指望傲慢的明国人会救济我们。”
  他叫弗朗西斯·德雷克,不论在新旧西班牙都是十足的危险人物。
  身边的年轻人名叫弗朗西斯·培根,十二岁进入剑桥学习,十五岁担任驻法使节随员,今年因父亲病逝回家奔丧,后被指派为驻明国使节随员,陪同德雷克一同抵达新大陆。
  两个同名的人从英格兰来,一路上受尽了西班牙人与明军的刁难。
  这么说倒也并不对,西班牙人没刁难他们,因为西班牙人没有发现他们,否则根本不会有什么刁难,他们会直接开枪射击。
  倒是明军,德雷克并非伊丽莎白女王派出的使者,他只是用船队提供护航罢了,但在西印度群岛,李旦的船舰不准英格兰人进入海域,毕竟德雷克是这片海域最臭名昭著的海盗之一,就连李旦与陈九经都有所耳闻。
  西班牙人的运宝船在近十年仅仅被成功抢夺过两次,一次在马尼拉,被远征的陈沐从海上掠夺一空,因为交易已经完成,所以陈沐抢到的是货物。
  另一次则发生在巴拿马地峡,主角就是德雷克。
  即使在出示了女王的书信与先前同邵廷达的友好交往的证据,李旦仍旧没有将这支使节船队完全放行,他扣押了英格兰人六条大小船只,把他们带到麒麟港,只准许两个人携带书信去往常胜。
  这种情况对德雷克来说意味着危险,他和表兄霍金斯开始向西班牙人报复的原因就是在墨西哥湾,他们曾受西班牙总督哄骗停靠港口,随后船队被杀戮一空。
  经过商议,真正的使者爱德华·芬顿被留在麒麟卫港,老弗德雷克与小弗培根在明军的押送下从墨西哥湾登陆,穿过共治区一路抵达边境,再被带到常胜县。
  虽然一路平安没受到欺负,但心理承受压力不可谓不大。
  即使在现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一直能传出爆豆子般的砰啪枪声,这种声音他们甚至不认真去听都已经听不到了,因为持续了太长时间,像白噪音一样,会被脑袋直接忽略掉。
  明军漫长而有节奏的火枪声能从早打到晚。
  小弗培根在凉亭里坐得端庄,自从父亲去世他失去了生活来源,在法国随同使者学习的机会也没了,要不是出使明国的机会,他会想去葛雷法学院学习,毕竟管吃管住。
  欧洲确实有很多大学,但这个大学和后世理解的概念不一样,首先那些学校普遍是神学院,研究神学为主,其次这个时代的大学更像学校,因为没有小学、没有中学,尽管这些学校后来成为大学,但并不意味着过去它是大学。
  因为如果没有初等教育,那就不会有相对的高等教育,只有教育。
  一大一小弗朗西斯坐在亭子里遮阴,被闷热潮湿的空气弄得烦躁不安,这样的湿度令人感觉有即将降下倾盆暴雨的预兆,这对他们两个可称不上什么好兆头。
  培根小心翼翼地看着远处他从未见过的建筑风格,那些鳞次栉比的屋舍上高挑欲飞的檐牙,白墙青瓦与瓦当上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越过院墙生长的树木盛开花朵,到处都透着美感与神性。
  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们穿着与欧洲迥异的服饰,他看不见任何一个欧洲意义上的穷人,一些人穿着配色相对单调的宽松服饰,但衣料做工精美令人显得干净而体面,还有些人的衣着上的花纹要繁复些,只是离得远让人不能确定那些暗纹究竟是否存在,只是更多的花色与饰品点缀让他们显得拥有贵气却不媚俗。
  人人肤色健康且神态自得。
  行走在远离城镇的官道上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来往运送货物的马车远超伦敦或巴黎城郊的数量昭示着非同一般的繁华,每一条乡间小道都会让他们误会那是通向城镇的路,但这条路一直通向尽头。
  人流越来越稠密,一个村子比欧洲一座城镇的居民还要多,那些在欧洲会被冠以极好名字的城镇在这里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村落,培根发现很关键的事——这里没有教堂。
  生活着数以万计甚至十万人的地方,却没有任何一座教堂。
  当他向德雷克提起这件事,老海盗首领露出嘲笑神色:“难道你还没发现,大明帝国的土地异常繁华,我都开始相信他们本土的道路是用金子铺就的了,如果能和他们贸易,我们能赚到很多钱,你的生活不再没有着落,我也能很快添置几艘船,不,我会拥有由十二条船组成的大舰队!”
  “英格兰也能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