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方未必盛产美女,但如果把这个时间规定在西方黑暗的中世纪?
  没错,东方遍地是美女,在十九世纪前,但凡是和平安稳的时代,至少人们都是干净的。
  李旦笑了:“管好你自己的事,去塞维利亚还有多远?”
  骑士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李旦在心里换算一番,摇摇头道:“那还真远。”
  从直布罗陀登陆后要在内河航行二百四十里才能抵达塞维利亚。
  但漫长的航行对李旦而言是值得的。
  他全副武装的船队航至远远地能望见塞维利亚港口时已是次日清晨,晨雾里塞维利亚的钟鸣声中让刚睡醒的他恍惚以为自己回到了成长的濠镜。
  太像了。
  繁荣的港口内河两岸停靠着数不清的各式船舰,收起的船帆立起一根根粗大的桅杆,在河流西岸看上去像造船厂的地方还有十余条等待建造的巨大战船骨架,桥面上数不清的人手提肩扛或赶着驴车向城内运送货物。
  他没有问塞维利亚在哪,因为他已在塞维利亚之中。
  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
  即使李旦从未接触过西洋军府管辖范围内的风物,也能辨认得出这里有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商铺沿河而建,开门下两个台阶便是河流,门口柱子上用绳索拴着小桨船,往来的武装商船正用船上的小艇向商铺中运送来自地中海的货物。
  更远的地方能看到清真寺的尖顶,但那其实是天主教的大教堂,据说那是阿拉伯人所建,不过当时的阿拉伯国王与天主教的关系不错,修建教堂时也聘请了天主教的工匠,因此它的原样就有部分天主教堂的模样。
  在驱逐阿拉伯人后,人们保留了清真寺的外形,但将内部依照天主教堂所需做过一番修缮,后来在地震、火灾中依旧以原样修缮,不过随修缮次数增多,清真寺的风格也越来越少了。
  李旦在三十余名亲兵的簇拥中下船,六甲舰的体形太大无法穿过桥洞,他的船队会驶入塞维利亚的港口,并在那休息直至李旦向西班牙王室确定租借地的具体大小与位置。
  第一次战争的条约签订在具体位置上是模糊的,因为那时候包括陈沐在内的所有人对西班牙都了解有限,何况也没有直接抵达西班牙的方法,因此只能说算是索要租借地的尝试。
  当时唐胡安答应这个条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原因呢?大明在大明的近海战胜西班牙,索要一块大海另一端西班牙本土的土地,两个国家在那时都不会把这一条件当回事。
  但它被陈沐实现了。
  与马德里不同,塞维利亚的街道很宽,靠近的港口的位置有许多能提供住宿的酒馆,引路的骑士走在桥上,为李旦介绍着每一座建筑的修成年份与时代背景。
  这个广场是罗马人修建的,那座宫殿是阿拉伯人修建的,还有他们的目的地,塞维利亚商人交易所则是一座‘现代’的文艺复兴建筑,挑高的双层井字平顶建筑坐落在河流东岸,被一家家店铺环绕远远看去好像一座宫殿。
  这是一座属于商人的城市,至少在最繁荣的河流两岸,李旦一路所见,除了教堂,一切建筑都与商业大有关联。
  “这两天阁下可以在城里逛逛,阿科斯塔修士说国王召见的消息很快就会从马德里传来,当地的贵族为迎接阁下准备了盛大的宴会,就在明晚。”
  “不过还有一点我必须要提醒阁下,西班牙与新西班牙对贵国的情形有所不同,我会为阁下准备马车,出行最好坐在马车里。如果阁下在西班牙遭到刺杀,事情会向坏的方向发展下去,这是国王与大多数贵族所不愿见到的。”
  李旦缓缓点头,他对这件事早有准备,谁都知道新西班牙的小青年们疯起来连自己的总督都刺,更别说他了。
  不过紧跟着骑士环顾李旦周围簇拥着那些全副武装的卫士,补了一句:“不过我觉得如果有人想刺杀阁下,恐怕要动用整个连队,这样规模的调动是不会不为人所知的。”


第271章 雨露
  假如将马德里同塞维利亚相比,后者无疑看起来更配得上西班牙这样国土广袤富有财富的王国都城。
  马德里在李旦眼中到处都透着衰败,尽管建筑气势恢宏,可千篇一律土里土气的色调与人来人往压抑的服色与面容,哪怕只是在街上行进,拉扯的健马蹄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
  他以为进入马德里后首先去的地方会是个王宫或是什么地方,却没想到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修道院。
  埃斯科里亚尔宫。
  菲利普给自己修的合教堂、宫殿、陵墓于一体的修道院。
  在这,李旦见到了东洋军府鼎鼎有名的费老二,而且是在卫兵刚为他推开厚重的殿门,便听到这位曾管辖世界海洋上皆有土地的君王发话。
  “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你无需多礼,请坐吧。”
  风尘仆仆的李旦决计无法想到菲利普殿下为了这次会面做过多大努力,他几乎不留余力地希望自己保住战败君王的威严。
  从如何发言能避免李旦拒绝下跪的尴尬,到戴起从英格兰商人那高价购得的哪一顶假发才能隐藏日渐荒芜的发际线,甚至包括穿哪一双靴子才能让不识货的明朝人知道他的财富。
  从英格兰到西班牙、从西班牙到意大利、从意大利到奥斯曼、从奥斯曼到大明,全世界都兴下跪这种礼仪,这并非中国的专属。
  这番说辞还不错,让拱手拱到一半的李旦有点尴尬,不过他还是把手供起来了,毕竟在明人的语境中‘不必多礼’只是句客套话,到别人家里来该打招呼还是要打招呼的。
  假发选得也挺好,让李旦在心中暗自诧异费老二怎么和他先前在塞维利亚见到的画上长得不一样,这头发长得也太快了,连颜色都变了。
  唯独靴子选的不好,这事有点尴尬,因为菲利普殿下在半个月前李旦还在海上漂着的时候就收到阿尔瓦公爵从陆路快马送回的消息,他便开始准备会面的服饰,结果发现不论他穿什么,有使节职能的李旦都很难识货。
  别管是西班牙的羊皮长靴、英格兰的长筒袜短靴还是米兰或威尼斯的珍贵鞋帽,明朝人都看不出来。
  最后他千不该万不该,挑了一双新西班牙老总督阿尔曼萨进贡给他明制皮靴,青缎子作面,加饰前梗三道皮子反缝;生牛皮为底、加饰八层皮沿条,美观威严舒适透气,唯独一点不好——跟李旦撞鞋了。
  这靴子是三品官穿的,从常胜流出去的皮靴应当就这一双,是陈沐送阿尔曼萨的,毕竟是新西班牙的副总督;除此之外,边境贸易再没有卖出过长皮靴,只有短靴加皮扎革翕。
  所谓的皮扎革翕是在短靴外的小腿上扎一圈皮筒,束在行缠内,因大明普通百姓不能穿靴,即使在北洋,也是小旗以上军官穿靴,旗军则穿革翕鞋。
  李旦上任塞维利亚租借地,挂的官职便是东洋军府塞城卫指挥使,以正三品领塞维利亚总督。
  这情形让他一看费老二的鞋就乐了:哟,老哥咱俩平级诶!
  戴着假披肩发的菲利普可不知道明朝服饰制度的弯弯绕绕,他还觉得自己挑的鞋子挺好呢,你看,跟使者一样。
  “我听修士说,你们的习惯是吃饭时谈重要的事情,不如我们先闲聊,晚些时候为你准备了宴会,到时候我们再谈国事?”
  所谓的修士自然是阿科斯塔,不过李旦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真的觉得西班牙人的宴会挺没意思的,居然要自己走来走去,让他感觉像把蒙古大汗的王帐搬到了宫殿里。
  “国王殿下,那并非我们的习惯,只是义父日理万机,平时忙事情没空听别人说话,因此习惯于吃饭时谈事。”
  李旦坐在椅子上摊开手道:“我没关系,现在就可以谈正事,国王殿下应该知道为了来西班牙收取这块租借地我们做了多少事。”
  菲利普已经感觉到了,明帝国最早派出海外的人选可能和西班牙高度相同……或许他今生今世都无法见到大明帝国真正的精英。
  这个精英说的不是战斗方面的精英。
  哪怕仅用眼去看也能看出李旦并非贵族出身。
  “不用着急,年轻人。”菲利普笑着问道:“请告诉我,把土地租借给明国对我、对我的王国有什么好处?”
  似乎早就猜到李旦给出的答案很可能是‘没有好处’,菲利普抬手道:“别急着回答,条约上并未说明这块租借地有多大,而塞维利亚很大,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合适的海岸与港口,这就需要我们来商议,让双方都能得到好的结果……你们很擅长做这件事。”
  菲利普指的擅长没有任何讽刺的意思,直至阿尔瓦率军回到葡萄牙之前国王都想不到他也会是明西二次战争的获益者。
  他和他的国家、敌人和帝国都在战争中得到了好处,那么是谁从战争中吃亏了呢?一部分新贵族、一部分商人,反正他费老二是赚了。
  现在他想赚更多。
  “既然国王要问,那么第一个好处,贵国不必与大明为敌;我们出海不是为了统治谁,尽管我们可以,但确实不想,只是想交交朋友、赚赚钱。”
  “第二个好处,收获了大明这样的盟友,尽管为了避免贵国担惊受怕,义父仅决定在塞城驻扎一个千户到五个千户的旗军,但我们能很好的保护国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太多宫廷政变,而国王往往没有可信任的军队,但殿下能绝对信任我们的军队。”
  “第三个好处是王室收入,条约中明商送来的货物有三成为大王专营,租借地的货物进口越多,则大王的宫廷收入越高;除此之外还有关市税务,在租借地交易的货物税额为三成,其中一成为租借地建设所用、一成为大明所得,另一成为大王所得。”
  “第四点好处是大明能够给大王的战争带来支持,只要王室付钱,每年漂洋过海的船队都能为大王运来火枪、火炮、兵服、铠甲、旗帜、帐篷、水壶……所有大王想象得到的用具,同等价格下,大王能买到世上最好的东西。”
  “至于最后的第五点好处……殿下知道么,其实我,大明帝国塞维利亚总督李旦,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当我周围没有北洋旗军时,大王可以称我为安德里亚·狄迪思。”
  李旦说这话都不带脸红的,正襟危坐异常严肃地抱起拳来。
  他并不觉得自己欺骗了虔诚的二哥,他确实觉得自己挺虔诚,每次出海都认真祭拜,从来没落下谁过。
  呃,之所以说没落下谁,是因为他不但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还是虔诚的妈祖信徒、也是虔诚的漫天神佛信徒、更是无比虔诚的龙虎道君信徒。
  真正的有信仰者,那就得雨露均沾!


第272章 不同
  其实李旦的教名他自己都不记得了,回想起来自己随口一说,真没想到拥有奇效。
  菲利普居然没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李旦也是天主教徒!
  李旦觉得这简直是如有神助啊!
  他看见菲利普的眼睛突然就亮起来了。
  没办法,且不说给他洗礼的是葡萄牙的修士,即使是西班牙的修士,恐怕也会不齿于提起他们曾做过如此失败的一次传教。
  李旦的这层身份无疑在菲利普心中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这种人性的亲近感来得玄之又玄,甚至不可理喻。
  菲利普每天见到的每个人都是天主教徒,但那些人却不会给他带来这样的亲近感。
  而恰恰是李旦这个跟他素昧平生的明国人的出现,平因这层关系而感到亲近,就好像异国他乡遇见老乡,是人们被不安浓重包围时突然得到的一抹安全感。
  有时候这种安全感在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会逐渐消停以至擦肩而过,但有时候也会快速增进双方关系。
  国王殿下不动声色,他很清楚自己对李旦的好感归好感,但现在他们谈论的事并非私人事务,他缓缓描述道:“这太空泛了,我需要知道更加准确的情况,比方说第一个好处,不与明帝国为敌,那么明帝国的界线究竟在哪?”
  “陈将军是取得常胜、治理新西班牙、租借塞维利亚就心满意足,还是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战争?我要的不是一份保证,而是想要知道,你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菲利普始终不懂陈沐究竟在做什么,倘若说敌意,哪怕陈沐什么都不做,西班牙人以己度人也会认为明帝国对他们报有极高的敌意与威胁。
  但大明没有在战争后取走产银的秘鲁、富庶并战略位置紧要的西印度群岛,而选择荒凉难行的美洲北部与半个新西班牙以及南美的一片荒漠,
  就像菲利普不懂为什么西班牙人统治新大陆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印第安人反叛,明帝国却能顺风顺水地将他们编户齐民一样。
  这个现象可以归结于认知差距,表象是西班牙人仅有一小部分并未掌握大权的修士提到过给予印第安人作为‘人’的权力,但那也只是出于宗教目的与一点点萌芽状态的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观点在改变封建社会固有认知,但短时间中改变有限。
  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非常伟大,但对大明几乎没有借鉴意义——首先这是资产阶级的人***,他们通过财富积累取得过去封建贵族的一部分话语权,增强了自己的地位,但跟最多的农民并无太大关联。
  其次哪怕是农民都人***了,也没有用,因为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神学束缚,什么叫束缚人性?就是连交配姿势都由教会给你规定好了,只准用传教士。
  大明没有,大明不但没有还有点贪图享乐到礼崩乐坏了,把图做到画上、瓶瓶罐罐上,唐寅的、仇英的,漂洋过海流向包括欧洲的全世界,站着的、抱着的、坐着的、躺着的、侧着的、盘腿儿的、亭里的、野外的、马背上的,极大地丰富了欧洲人民的阅历与见识。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自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干嘛的什么时候才像桃花一样呢,嗯?
  菲利普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大明要交朋友、赚钱,无意征服你们更多土地,义父让我来时专门嘱咐过,明西两国的了解还不多,相互之间看重的、需要的都不一样,要我悉心应对。”
  “我的义父并非好相处的人,依照他的看法,因了解不足、沟通不利,明西两国只能用铳炮完成对话,现在西班牙说不上话,就只能适应。”
  菲利普还是有自信的,虽然输了两次,但他仍旧说道:“如果战争再次开始,在西班牙的海面上,明帝国未必还能赢得那样顺利。”
  李旦点点头,算是认了。
  菲利普说的没错,西班牙舰队有不俗的战斗力,他估计要想势均力敌地打一场毫无意义的海上分胜负的战争,五年十年后建设好亚洲前哨站的东洋军府可能有一战之力,但依照目前情况,还是得北洋才有强大后勤能力可以在西班牙近海打上一仗。
  要打仗至少舰队体量要达到相等才行,决战中一条船舰的强弱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没准运气不好接上一发射石炮的炮弹被打个大窟窿呢。
  但傻子才打仗,只要三个六甲船队日夜不休地袭击海岸港口,这个月烧一座港、下个月焚一座城,抢完就跑,你西班牙日子还过不过了,尼德兰叛乱还平不平了?
  “大王别急,我不是义父,义父已将塞维利亚租借地及西班牙事务全权交给我,我只知道几个肤浅的道理。”
  “第一,挣钱的方法很多,战争来得快去的也快。”
  “第二,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反过来也是一样。”
  “第三,我李旦答应别人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