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们不以胜败论英雄,打赢仗也没有好处,各部队在指挥使这一层面极少分工合作,这让战场上常常出现围魏救赵的现象。
  甲指挥使正在与莫卧儿王军对垒,就在战场百里范围内的乙、丙、丁三个指挥使根本没有救援的想法,率军疾速前进至莫卧儿王军后方,将后方地方军击溃后抢掠一空,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除了会战,寻常遭遇战他们又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通常情况下是甲百户与地方头人开战,地方头人集结千余光脚赤膊军队杀了过来,甲百户寡不敌众一路撤退,然后乙、丙、丁等百户驰援,然后甲、乙、丙、丁等千户按计划出击,顺路经过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别的指挥使标下千户百户也扑了上来。
  与此同时,大东洋上也不平静。
  联统葡萄牙后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气概上一时无两,动用西葡两国强势的造船能力打造战船,向哈布斯堡各国海外属地派出使者接手殖民地传达王的教化。
  一切都非常顺利,毕竟吧,本来两国就不剩什么殖民地了,都是太平洋上的海岛,这个时候葡萄牙的巴西就显得尤为重要,菲利普甚至打算派人前往东非与果阿,看一看那边一直没有消息的葡萄牙人过得怎么样。
  趁着杨策不在家,费老二的使者甚至绕过了好望角!
  拐弯就被林凤抓了,先后七艘船,包括试图从岸上横穿南非的两队人,全被抓得整整齐齐,然后费老二收到一份来自汉国王林阿凤的问候,向他借取十二万八千枚半两钱或六千支西班牙重型火绳枪外加两艘七百吨盖伦船以支付被抓获者的赎金。
  巴西那边也吃了个大瘪,西班牙使者是年轻的国内贵族,过去没来过新大陆所以挺硬气。
  到了总督驻地萨尔瓦多后得到葡萄牙总督求援的消息,获知明军已在里约热内卢安营扎寨,当即便乘着一艘名叫圣马特乌斯号的大型盖伦战舰向里约驶去,这艘大型盖伦战舰是葡萄牙在里斯本为菲利普打造的,有七百五十吨的排水量……王位继承战争还没开始人家就已经在为西班牙国王打造战舰了。
  在港口,他看见明军正在修建一种有五层高的怪异建筑,每层都有尖尖的飞檐覆盖着瓦片,这种东西他见过,大明港有,据说是大明人的信仰,一种庙。
  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两座还未完成施工的庙为什么要从各个方向伸出狰狞炮管?
  而在海边,停着比大型盖伦战舰差不多大,但稍瘦一点的大明战船,三艘;还有十五艘更小但全都装备火炮的战船。
  岸边的居民住在几座圆形大城堡中,城堡同样到处都是枪口、炮口,在围楼前,使者壮着胆子捏着后手的汗用流利的西班牙语向所有人宣布:葡属巴西已纳入伟大的菲利普国王的麾下。
  没人搭理他,气氛尴尬极了。
  一直到他喊到第三遍,里约卫指挥使卢枫标下一名刚刚晋升没仨月的千户才从围楼炮窗间探出小半个身子,满口津门腔调大声道:“别喊了,烦不烦?所以呢?”
  “所,所以?”使者眨眨眼:“所以你们该离开这!”
  千户不耐烦地朝围楼下啐出一口,身子从炮窗收回再探出来,扯出一条燧发鸟铳朝天鸣了出去,猝然围楼上百个炮窗枪口统统伸出铳管炮口,各式火器朝天炸响不绝。
  “别在这找死,回去告诉费老二,亚洲是大明帝国的亚洲,想让我们走。”千户居高临下:“耶耶就不!”


第478章 见多识广
  那句话终究还是没传回菲利普的耳朵里,在巴西受了一肚子窝囊气的使者返航途中抵达一个位于大东洋上名叫亚速尔的群岛,这座群岛西距大明牧野县六千四百里、东距里斯本两千三百五十里,过去为葡萄牙海外殖民地。
  现在,由于阿尔瓦公爵率军打入里斯本时许多不愿投降的吏民乘船西逃、再加上安东尼奥的残部逃至岛上,这些群岛仍旧未归附西班牙。
  气势汹汹的使者返航时又遭遇付元向里约增援的舰队与移民开拓者,这一次由于他已经领教了里约守军的火力,再见到规模更大的大明舰队不敢应声,又遭受盘查蒙受委屈,抵达亚速尔群岛时本就肝火极旺,结果还在这遭受当地居民武装商船的炮击。
  那是艘什么船啊,小小的卡拉维尔,排水不过百吨,船上架着四门回旋佛朗机炮,也敢轰击他彰显王威的座舰?
  当圣马特乌斯号侧弦大小十五门火炮齐齐开火,卡拉威尔帆船被打得如同暴雨中湖上一片叶子起起伏伏,扯帆逃向岛屿,圣马特乌斯号迎头猛追,但受限吨位终究速度稍慢,一直到船驶入港口仍无法追上。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离开,什么事都没有,可偏偏,船上的陆军将领想要率领七十多名步兵与七十多名水兵为国王夺下这座属于亚速尔群岛第三大岛,特塞拉岛。
  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岛上有完备的防御工事与居民善于饲养野牛。
  他们在傍晚划着战舰上的小船分批次运下兵员与两门火炮,如果说他们行军的气概是势如破竹,那特塞拉岛毫无疑问有一片世间最茂盛的竹林。
  临近清晨,他们看见了牛,很多牛,四面八方全是牛,低头挺角被牧人驱赶着朝他们冲来。
  尚未集结的军阵被牛践踏得七零八落,紧随其后的第二次冲击是葡萄牙老兵率领的岛上居民,用长矛、短刀、弓箭疯狂追击,剩下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迷路流窜在岛上的逃兵还能暂时留下一条性命,向岸边逃跑的人在追杀中越来越少。
  留守在船上的人手见势不妙匆忙驾船离开,但水手不足让大船行动缓慢,在刚开动起来便被环围而上的葡萄牙小船裹住,打了一次火炮齐射随后却连搬运炮弹的人都没有,最后一条七百五十吨的大型盖伦主力战舰就这样被一群岛民俘获了。
  另一方面,远在巴黎的葡萄牙流亡国王安东尼奥没有想到自己把巴西让给法兰西的消息已被西班牙知道并传入大明的耳朵里,他从未听说大明对巴西有过觊觎之心,但这确实致使明军打算站在西班牙那边。
  这令安东尼奥充满忧虑,对葡萄牙人来说,东洋军府是个陌生的词,但陈沐和他的军队是令人熟悉的名字,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葡萄牙怨恨陈沐的贵族比怨恨菲利普的人要多的多的多。
  如果有一个人对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不满,那么一定就有十个人对陈沐不满,在下层民众中这个比例则恰好相反,因为百姓大多分不清陈沐是大明的将军还是一个经商的。
  这来源于葡萄牙的海外贸易,就像大明的军事扩张一样,都是由国王与皇帝牵头,不同的是大明有足够多能从此获利的人,而葡萄牙则只有国王与国内贵族能从中获利。
  越是葡萄牙上层贵族,越知道陈沐做过什么。
  事实上东洋军府的陈沐在一开始确实安东尼奥复国的一个选择,不过尽管安东尼奥的支持者大多为底层市民与新贵族,但他们中的有识之士皆认为向陈沐求援是与虎谋皮。
  随便翻翻记录,看看跟陈沐有关系的葡萄牙人都怎么样了就能轻易得出这个结果。
  故澳门教区主教在上川岛有一座大庄园,有上百个吕宋仆人服侍,可澳门教区没了;故果阿总督在果阿有一座大庄园,还有三条商船能跑澳门航线,可马六甲海峡和果阿总督区没了。
  这样看来陈沐像是个坏人。
  可要是跳过陈沐和大明合作,其实情况更糟,在东非、在波斯湾、在阿拉伯海、在缅甸,那些葡萄牙人连享受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销声匿迹。
  葡萄牙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能想到跟陈沐或直接找上大明求援是什么下场,找陈沐,安东尼奥一定能得到极好的待遇,但葡萄牙没了;找大明,安东尼奥没了,葡萄牙变成大明葡萄牙总督区。
  那和被西班牙联统有什么区别呢?更别说大明未必愿意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再次开战。
  这样看来法兰西和英格兰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法兰西深陷胡格诺战争的泥潭中,英格兰则国小力不足心还野。
  他们都能提供有限帮助而没有被吞并的危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东尼奥愿意惹上大明这个巨无霸。
  安东尼奥的忧虑对王太后凯瑟琳来说是显而易见,其实她也为此忧虑。
  瓦卢瓦家族确实愿意为葡萄牙而战,只要葡萄牙交出巴西,他们为此不惜一战。
  谁的能看出殖民地的好,法兰西为争夺殖民地几乎绞尽脑汁,无奈既不算大国也不是海上强国,只能眼巴巴看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世界,带回数不尽的财富,哪有不动心的?
  好不容易弄出个南极法国,没两天被葡萄牙人打跑了,千载难逢地从魁北克占了个河口进行河狸皮贸易,结果还被明军歼灭了。
  眼看能被占领的地盘都有主,深陷宗教分裂的法兰西又无力与其他国家发动大战,可想而知他们有多难受。
  对送到嘴边的巴西,志在必得。
  想到这,凯瑟琳就不禁羡慕起伊丽莎白了,大家都在争抢殖民地,唯独英格兰不抢,他们聪明、地理环境也好,让别人经营殖民地,他们去抢人家的运宝船来让自己富有。
  就好像大家都去淘金了,英格兰人在别人必经之路劫道,别人有赚有赔,他一定不亏。
  可法兰西没那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样的事法兰西要干得狠了,比方说抢下两条菲利普的运宝船,隔天西班牙大军就从海上杀过来了。
  所以凯瑟琳不愿过多刺激菲利普,就连支持安东尼奥,都只是授意将领以私人名义行动……可是现在,威胁提升了。
  他们不但要面对西班牙,还要面对突然介入的明军。
  在内心魔鬼的驱使下,凯瑟琳这样安慰安东尼奥:“别怕,我们能联合英格兰、荷兰的船队,明军我们见过,法兰西会多为你提供一些船队,安茹公爵会去德意志招募一些雇佣兵加入你,我们会取得辉煌胜利。”
  凯瑟琳没有说谎,法兰西的领主们确实见过明军,那里有蒙古人、有女真人、有朝鲜人、有日本人、有葡萄牙人、有西班牙人还有来自汉国的非洲人、阿拉伯人、奥斯曼人、波斯人、缅甸人、吕宋人……几乎囊括了全世界的士兵。
  可是唯独,那支军队没有大明的正规军。


第479章 不可避免
  为集结更多援助,葡萄牙流亡国王安东尼奥登陆英格兰,寄望于得到英格兰新建海军的帮助。
  只不过此时此刻,焦头烂额的伊丽莎白别无选择。
  由于爱尔兰总督格雷伯爵不愿让自己显得太过无能,直至今年英格兰王室才知道爱尔兰发生战争,过去臣服于英格兰王室的泰隆伯爵肖恩·奥尼尔更名为朱晓恩,自称大明艾兰王率其强势军队踏平北方,驱赶着仍旧臣服英格兰的贵族们逃入都柏林。
  前线多次溃败的消息跟着残兵败卒与流窜林间的土匪强盗四处流传,各地贵族揭竿而起。
  托大明商贾的福,岛上从南到北流传着关于艾兰王的传说,人们说当一支军队高举龙旗前进时,他们将战无不胜。
  仅仅一个月,三支由南方凯尔特贵族掀起的叛乱一直杀到都柏林近郊,比起英格兰的骑士与精锐扈从,他们的军队不堪一击,却令守军疲于应对。
  形势对英属爱尔兰布政司越发严峻。
  伦敦的议会贵族想要找来自大明的商贾算账时,他们已带着高价购置的铁矿跑得无影无踪,反倒是艾兰国泰隆几个矿山红红火火地开工了。
  尽管爱兰王朱晓恩很想仿照大明三大军器局的制度来形成国有兵器制造厂,但艾兰王国的铁矿数量稀少,铜矿倒是不少,另一方面这些矿产已尽属大明,让他无法开办属于自己的工厂。
  即便如此,七个冶炼铜锭的铁厂还是在西面海港村落多尼格尔郡建立起来,来自牧野的商贾完全占据这条往返七个月的航线,将铜锭运走、运来斧头、矛头以及为数不多的甲胄与上千斤火药,有时还会附带着送来些粮食。
  大型海运福船在这成为一种希望的符号,每艘福船都能为艾兰王国带来能够简易武装八百到一千个农夫牧民的兵器。
  比起早有预案的东洋军府在这片土地上的行动,英格兰王国是迟缓且漫不经心的,尽管有德雷克在民间游说,可他终究只是个连爵位都没有的海商头目,不能让英格兰贵族们下定决心为爱尔兰决一死战。
  那是一片没用的土地。
  当朱晓恩已做好狮子搏兔的万全准备,英格兰在万历十年的六个月里分三次派遣船队运送二十余位贵族与征召民夫增援都柏林,不过也仅此而已,他们并不打算再多做任何措施。
  结果自然也显而易见,六个月的时间里这些贵族一半都死了,死在平定南部土民贵族的叛乱的袭击中……不是死在正规军交战,正规军交战他们不可能输。
  如果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带着完整体系从十三世纪杀来,凭借相对优势的断粮等战术兴许同等数量的军队有可能在大战中击败十六世纪的军队;可到十六世纪还用着比诺曼骑士更落后的混乱冲锋方式,且使用十三世纪混搭武装的爱尔兰南部贵族凭什么击败十六世纪的军队?
  只有袭击,在敌人松懈时袭击,才有可能干掉来自英格兰的贵族。
  他们比英格兰贵族弱,却比英格兰人更多,这种攻势下英格兰贵族只能憋在都柏林周围的城堡中,看着来自北方的求援信像雪花般飞回来,他们再呈送总督格雷伯爵,移交伦敦。
  这个节骨眼上碰上葡萄牙怀揣一线希望复国的安东尼奥,可别提宫廷有多头疼。
  一边是英葡两国有结盟条约,英格兰必须为此出兵;另一边却是要与西班牙完全撕破脸,且还有来自远方大明的援助。
  出兵与否,伊丽莎白难以抉择。
  就像刚加冕英格兰女王,面对宗教分裂的国家,究竟是选择天主教还是新教那样令人忧心忡忡的情况一样,现在那种感觉好像又回来了。
  被女王托付信任的海军财务给养官约翰·霍金斯极力主战,但当女王问他英格兰新建海军是否准备好应对大战时,霍金斯也只能摇头:“我们只有十二条超过百吨的军舰,但如果宫廷向商人与贵族们下达命令,我估计能筹集到六十条武装商船。”
  “那英格兰为什么还要参与这场战争?我可以派一艘军舰与六艘武装商船支援安东尼奥,难道你看好安东尼奥为复国掀起的这次战争?”
  戴着假发套的伊丽莎白皱着眉头,身子向后靠了靠,抬起夹着牧野烟的手道:“我很信任你,但发兵一定会刺激到哈布斯堡的菲利普,那是个疯子,一旦有机会他会不留余力地进攻英格兰,我们挡不住他。”
  “女王,我很认同您的话。”约翰·霍金斯点头表示认同,但紧跟着便上前一步道:“可我们出动一条军舰、六条商船,就不会刺激到菲利普了吗?西班牙远比英格兰富有。”
  “菲利普占有新大陆的银矿,还有大明的贸易,近年来大明向西班牙出售丝绸、瓷器,甚至天鹅绒、呢绒、棉布与麻布,还有来自大明的万历火绳枪,我们的商人无法从西班牙买到足够的羊毛,呢绒作坊大片倒闭。”
  “我听说每年,西班牙从大东洋,大明把大西洋称作大东洋,西班牙从明西贸易中取得大量利润,吞并葡萄牙后国内造船业繁荣起来,里斯本去年有十二条大型盖伦船在岸边开始建造,还有西班牙的战船,那些船原本是打算用来对付大明的,在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建造,在去年他们有七条军舰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