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甚至足够让树懒生出一种错觉,就好像它很快就能爬到大象背上一样。
  人少有知足,得陇望蜀乃是常态,此时耳听陈矩亲口说出支持天主教的是陈沐,就连一边埋头逮着盘子蒙吃的美第奇都抬头支棱起耳朵仔细听着这边谈话。
  就瞧见祭司老十三垂头抬眼,在额头皱出数道抬头纹,问道:“陈将军既然支持天主教,或许他能让追随者们皈依我主?”
  这恐怕是每个主教最大的愿望,尤其是老十三。
  自长子西征,三百年来,遥远东方的消息断断续续传至欧洲,如果哪个罗马主教不是这样想的,那毫无疑问是他渎职,不配坐在这个位置的。
  而谁能达成这一愿望,也毫无疑问会成为最伟大的牧首。
  尤其是老十三,他在位这十年,随明军出海,几乎将前任在欧洲之外设立的教区丢个干净……欧洲内部跟明军没太大关系,也丢得差不多了。
  英格兰新教一家独大、荷兰因刻意放纵而笃信新教、加尔文改革宗自日内瓦中心开花直抵法兰西掀起宗教战争、德意志更是路德宗的大本营。
  老十三一直担心自己会因碌碌无为而被写入历史,来自大明陈沐的认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差点把老人衰弱的心脏打炸了。
  陈矩眨眨眼,乌纱帽上那一圈红宝石很是显眼,帽檐下露出极为灿烂的笑容。
  他心里说:呔!这白胡子老贼看着丑兮兮,想的还挺美。
  陈矩的笑很特别,寻常男子是笑不出这种好似女子般的模样,低头垂眼的瞬间竟还几分娇羞,道:“你说了算。”
  不过通译那边的话才刚开始说,这边佛爷不经意露出的媚态已尽数收敛,手拢过腰间斗蟀笼,轻轻一扬下巴,自有仆从小宦官奉上牧野卷烟,在美第奇出神的目光中打亮火机点上。
  烟雾里,佛爷轻咳一声,二指夹着烟卷对教宗道:“好叫祭司知道,陈帅早就此事像我说明,他知道阁下定会提出此问,说人之相交,贵在互相尊重,但人世有别习俗有异,有时一种尊重非但不够,还会酿成误会反目成仇。”
  “诸如我陈帅早年与西军战于常胜,明西二次战争就是误会,此次为避免误会,对于阁下想要我大明子民皈依之事,陈帅有两种方案。”
  说到这儿,陈矩特意笑了笑,补上一句:“大帅的吩咐有点长,等我说完别插嘴,若是有所疏漏,到时签了协议不算数可不好。”
  “其一,罗马祭司贵为神明于世间行走使者,必出于神明信徒之中,如大明上下皈依,罗马祭司亦需使所有信徒加入大明作为对等条件,除此之外罗马祭祀应由我大明皇帝挑选任命,教义亦由朝廷为之更改,此之谓因地制宜,天下可成一统。”
  “不过陈帅念阁下劳苦功高,可从下一任罗马祭司开始由皇帝任命,条约达成之日,即将教廷东迁墨西哥城,教城建设也自当由朝廷一力承担。”
  “至于缘由,是我辈强彼辈弱,我辈多而彼辈少,且皇帝为天下人之皇帝,罗马祭司纵然尊贵也仍是人,是人,就归皇帝管理。”
  随着陈矩一句一顿、通译抑扬顿挫的宣告,老十三缓慢地吞咽口水,不安地端起酒杯饮下两口,却又险些被呛到,轻咳两声有些狼狈。
  他到这时才发现,大明的枣儿甜归甜,就是有些太大了,大到看起来像根能把人敲晕打死的棒子。
  这听上去很符合陈沐的秉性,但不是大明皈依天主,是天主皈依大明。
  这个听起来像痴心妄想般的提议显然不会被接受,美第奇大公听着在一旁都哈哈笑了起来,大有即将愤然离席之感,偏偏却叫罗马祭司老十三紧张得额头流出汗来。
  宗教摸到最高的人,往往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连身处其间的许多人也是如此。
  教皇乌尔班二世掀起十字军东征,说这边所有的不过是忧愁和贫困,那边有的却是欢乐和丰足,参加十字军的人,死后直接升天堂,不必在炼狱中受熬炼——他怎么自己不去呢?
  那些去的人大多数心里也很清楚,驱使他们远征的不是免除炼狱熬炼,而是无力偿付债务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可免付欠债利息,出征超过一年的可免纳赋税。
  正如汉国海盗的正朔,他们对皇帝又能有多少天然的尊敬呢?只是代表大半个世界的补给与天然的合法,让他们认识到尊奉正朔、尊敬皇帝就比不尊奉、不尊敬要好得多。
  人类可以有坚韧的信念也可以没有,而事实存在的利益确实能让人的信念无中生有、更加坚韧。
  罗马祭司只是仔细想了想各个主教区,像这样的提议,只要有一个地方会愿意答应,形势就对他非常不利。
  糟糕的是经过一番思索,好像还真有。


第162章 复古
  至少看上去,西班牙的菲利普恐怕对换个罗马祭司双手赞成。
  而且没准还会脸上妈卖批心里笑嘻嘻地提出异议,墨西哥城太远,应该把新教廷搬到古巴,直接把印度事务委员会就地改组新教廷更是明智之选。
  所有人都会盯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掉大明能不能掌控新教廷这个根本性问题。
  就连满身冷汗的老十三,担心的也仅仅是教廷牢不可破的基础因大明渡海而来产生松动,这让他从自己吓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看着陈矩吞云吐雾,示意自己正在倾听。
  尽管谁都知道陈沐是无理搅七分的耍赖大王,但面子还是要给的,必须一声不吭地听完。
  观念不同、文化不同,留下的就是个赢家通吃的世界。
  我用我的方式给你面子,你感觉不到;你用你的方式敬着我,我也不能体会;大家相互试探直至局面失去控制,误会一直有、蓄意也一直在,后知后觉付诸武力,一切便见了分晓。
  国与国之间最大的尊敬,莫过于我时时刻刻积蓄力量,就是为了能跟你对等的斗上一场。
  国家作为人类的集体,生寰球之中,又何尝不像陈矩腰间斗蟀,在准备斗争的漫长时光,上天早已将斗争所需的资源尽数拨调。
  “还有第二种,在全面认识对方之前更为谨慎一些,划出楚河汉界、宗教自由,大明予尔等信之自由,也留大明子民不信之自由,凡事要有法令可依,可惜我祖宗已废肉刑。”
  说到最后一句,罗马祭司老十三与美第奇大公明显感觉到陈矩的话里有种‘倒是便宜你们了’的感觉,紧跟着就听他说道:“陈帅有令,要阁下将这写进教会法里,还有《大明万历万国通法》的一些小条目。”
  “私向大明子民传教或违反之人,由罗马祭司负责将其开除教籍,大明负责把他开除人籍。”
  祭司头目和美第奇大公被通译说蒙了,前边还说大明的先辈已废除肉体刑罚,后面就说开除人籍,而且害怕他们听不懂,补一句火枪打死:“不是废除肉刑了么?”
  “废了呀,死刑不是肉刑,不侮辱、不痛苦,一下就完事,还能留全尸……嗨,不说这个了。”说完义务显然让陈矩有点高兴,连带着语气都欢快起来,挥手道:“比较难让人接受义务部分这就完了,根据这个阁下愿意选哪一个呢?”
  说实话,对罗马祭司老十三来说,两个选择都算不上好。
  第一个就不用说了,完全失去自我,老十三要是这么干了,他认为以后自己是要被钉在教会历史耻辱柱上的。
  第二个也谈不上好,主要是鉴于欧罗巴对陈沐的了解,这肯定是其下一步军事政治行动使坏的开端,看上去对他来说签订一个条约只是签订下一个条约的开始。
  陈沐要是个独立国王早死于暗杀几百次了,可他靠着大明杀他没用。
  “你说对我们有好处,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陈矩眯着眼睛笑的黑牙都露出来了,抬手点了两下道:“祭司要是想要自己的好处,我建议你选第一个,选了这个,你就是天下第一位牧首祭司,大明也比这脏乱的地方好得多,而且再也不用担心诸侯对你的欺压。”
  “而你们的教派,也会从这无人知晓的边鄙之地,一跃成为可与罗教比肩的大派,赚大了。”
  罗教,漕运工人那个教派,后来其中一支发展为青帮。
  尽管他没说为什么是第一个,但老十三对这话里的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一切都将变得不同。
  “如果选第二个,其实也很不错……”
  终于,老十三正聚精会神地听他说着,坐在一旁的美第奇大公出言问道:“大明为什么愿意把好处给我们?而不是自己留着呢?”
  “问得好!还不是你们教会无能,不能约束信徒,西班牙葡萄牙在亚洲肆意屠戮土民,我看过你们的经义,那干的是人事?”
  美第奇不问还好,一问陈矩就冒火:“你们的神明在书里可不是怎么教你们的,你这大祭司但凡有几分脸面,早就在城里吊死以谢天下,还能轮到你见我?”
  “你们说他们是野蛮人,不是人,就因为你们比他们强点,你们是野兽?”
  “还有乱七八糟的新教派,出身低微的欧罗夷、地位卑贱的商贾依靠暴行赚了点钱,就想利用新教掌握权力;人们放弃过去的礼节,忏悔后不需教士赦免、宗教礼仪丢的一干二净。”
  “各路诸侯忙着夺取土地赚取暴利,使英格兰、法兰西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互相纷争天下大乱,严重影响我大明商路,若非如此,你当我们愿意管你?”
  陈矩说起来是极为愤怒,其实心里笑嘻嘻的比吃了糖还高兴,他算是体会到一点儿陈沐的乐趣了,道:“陈帅派我前来见你,就一个目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教会不能改变信徒,陈帅会自己拿出一个教派。”
  “在我们那从来不缺少神迹,鱼腹书、狐狸叫、黄河石人,哪个都合适极了。”
  老十三的眼睛亮了,听起来,陈沐是支持教会有地产、复兴古礼的,这同样是加强他权威的做法,连忙问道:“怎么做?”
  “僧侣的挑选、等级、晋升必须严格规定,不能随随便便有个人就当修士;欧罗巴陆地上各路诸侯没收的教会地产要尽快收回,无地产何以强尊卑。”
  “人们要依照过去那样斋戒、朝圣、有圣徒、多弥撒,尤其限制商人的权力,不能让他们再次与诸侯合谋抢夺教产,人们必须虔诚才能在乱世中稳定人心,大明需要稳定人心。”
  “大明将在罗马港口设立通商口岸,每年会有商船运载货物由罗马和佛罗伦萨进去意大利地区,东洋军府准许你收利润一成的税务,以作为支持你的援助。”
  “除此之外,军事上有西班牙相助,如果必要,也可以出钱向东洋军府聘请不在役的军人组成部队短时间介入战争,当然,阁下还需要利用影响力,让各路诸侯尽快向梵蒂冈派来使者,我会在再次经过直布罗陀时将他们送往墨西哥,以参加陈帅的会议。”


第163章 变革
  陈沐其实啥事都没干。
  他在陈矩临行前干的最大的事,只是向哈瓦那的西班牙印度事务委员会发去个通告,召集了一批天主教修士在墨西哥坐而论道。
  论的不是别的,就是三家新教主教力量,温和的路德宗、极端的加尔文宗、英格兰独特的圣公会,聊一聊他们改革的都是什么。
  整个过程中陈沐像个被殭尸吃掉脑子的工具人,没完没了地赞美天主教、批判新教。
  然后他就很容易得出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宗教改革是非常先进的,天主教是封建腐朽的,那么宗教改革要求什么,他就反对什么。
  路德宗要求因信称义,要简化宗教仪式、要让经书的地位高于教会和罗马祭司、要让每个信徒都有解释权、要让君权高于神权。
  他全部反对。
  怎么能因信称义呢?就得因行称义,最好什么事都不干整天坐着祷告才是虔诚的信徒,宗教仪式要多昂贵就往多昂贵的来、要多繁复就往多繁复的去,教会和罗马祭司的地位必须最高、欧罗巴君权的地位必须低于神权。
  因为宗教改革的根儿已经不在了,最大的根源是繁荣的海洋贸易让一批过去没资格涉及政治、宗教的穷人变成富人,逐渐获得了这些权力,但这已经到此为止了。
  如果他们的商船还能在大东洋上想去哪就去哪,那还要东洋军府做什么?
  说到底,还不是罗马祭司和教皇国没能耐,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才必须要借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挑事,现在不需要了,你要钱就给你钱,开通商港准你在罗马收税,指头缝里漏出去仨瓜俩枣就够你作妖了。
  欧洲的事不就这样么,那些个有实权的大诸侯,能不能打仗关键也看有钱没钱,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会晤。
  自打他给了西班牙在商贸中收税的权力,看费二爷高兴地,大舰小船一个劲儿下水,偃旗息鼓的低地战争又打了起来。
  关键是这样对大明好处可太多了。
  各路贵族都借宗教改革的风忙着收回修道院地产,百姓也不用向修道院纳税更富有,贵族们把收回来的地放出去,富有的商人得以获得更多原材料产地,这中间雇佣人手、加工生产的产业链就会带动财富。
  要是都让他们自己造了,大明的财富往哪儿卖呀?
  西班牙就绝对不会这么干,站在费老二的角度上,他还非常反对本国对棉布、绸缎、烟草、瓷器等货物的加工——加工了他收的是商税,不加工大明商贾是直接给他实物税,这能一样么?
  双方开诚布公后,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教会终于相信陈矩的到来会为教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梵蒂冈数百名修士出城,将大明使团陈矩一行迎入城中,当罗马的钟声再一次全部敲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诚心实意。
  美第奇大公就十分不乐意了,因为他想向陈矩要几个厨子的事儿被委婉拒绝,后来的宴会上不论有什么吃的,都让他显得索然无味。
  陈矩倒也不是真想拒绝,主要美第奇要的太多,他船上的厨子本来就不多,都给了他往后航路还很长,他自己吃什么呀。
  这事还是得找陈沐去解决,好在美第奇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作为有权势的诸侯国也在陈沐邀请使者的范围内,让他可以派遣使者去往墨西哥向陈沐提出请求。
  美第奇的骑兵有了更大的用处,在罗马祭司老十三的请求下,美第奇麾下骑兵持教廷书信,自罗马奔向内陆诸国,邀请各地诸侯派出使者,作为欧洲诸国的代表去往东洋军府,与大明签订有关天主教联军的协议。
  “使者我已经派出,但他们会不会来,我也不知道。”
  别看老十三在陈矩刚刚抵达港口时还敢让守军鸣炮示警,但对自己在欧洲诸国的权威……他显得很没底气。
  教会已经在漫长时间里变成没什么真正权势的东西,甚至就连有心想要讨好陈矩,都没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总不能送陈矩点菲利普送教会的瓷器吧?
  最后实在没办法,从米兰请来个名叫西蒙·彼得扎诺的画师,曾跟随提香学画,为陈矩一行画一副名为《皇帝的使臣》的画,等使者团去墨西哥时作为进献的礼物。
  “他们不来是他们的事,就像我对阁下说的那样,只有皇帝册封的国家才是国家,他们不愿意,下面的领主也会愿意的。”
  陈矩也选择性的参观了一些地方,带走一些诸如印刷经书的改良印刷机、天文台的草图之类的东西,以及几箱子有关天文的书籍。
  显然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教廷始终参与其中。
  当老十三站在意大利半岛的海岸线上,目送飘扬龙旗的舰队渐行渐远,在他身侧的港口栈桥福船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