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老莎士比亚因偷税漏税这些事被责罚破产,威廉没毕业就退学了,在村里教过书、在肉店做过学徒,混迹市井,园丁、书记这些工作干起来也得心应手。
  因此在伦敦郊外居住的这段时间,他很受詹姆斯喜欢,这个年轻人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只需要一个早上就能把花园料理好,上午提着长弓进入旷野,下午就能带着处理好的肉和毛皮回来。
  最关键的是数学是个讨厌鬼,小威廉能与木材商赵恩处理些算数上的事。
  到五月底,他们从加紧收购木材的赵恩那得知,在他们享受战乱之下的田园生活时,伦敦城内已然巨变。
  明军正在被战争摧毁的城西大兴土木,据说是因为东洋军府派到伦敦的大贵族对伦敦街道不满,划出大片土地进行重建,连着城外大量贵族庄园一道划入伦敦城治下。
  木材商赵恩因此获利颇丰,明军命他承办县衙、官吏住所、官衙庙宇以及诸多建筑的木料石料,那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单县衙与知府衙门就有仪门两座,大堂、典史厅、六房、后堂各二,另有数十处官吏宅。
  官衙庙宇更有城隍、土地、汉文学堂、常平仓、阴阳学、医学、惠民药局、养济院、漏泽园、马驿、递运所、河伯所等上百处建筑群。
  据说这还只是前期建筑,就连泰晤士河南岸西郊的汉普顿宫都在后期改造的计划之中,打算用来作为大明藩王的宫室。
  还有一个令人无比泄气的消息,到五月末,坚守伦敦塔的查尔斯男爵与他的残部在饥荒、疾病的威胁下瓦解掉最后的斗志,经过六次突围失败后,终于带着二百余残兵败卒开城投降。
  这是在罗伯特伯爵所率苏格兰军团大溃败后,约克郡以南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彻底摧毁。
  吝啬的威廉拿出攒下来八张处理好的毛皮跟赵恩换了三瓶这个时代欧洲最好的雪莉酒,同詹姆斯狠狠大醉一场,他说从今往后,英格兰王位再不属于英格兰人。
  詹姆斯对这感触更加深刻,如果没了伊丽莎白女王,谁还需要他们这些演员呢?
  不过等俩人酒醒后,伤春悲秋的一切就结束了,木材商赵恩派人来请詹姆斯去伦敦城演出,据说是大明来的老爷对剧院很有兴趣。
  “他认为由官府出资修缮被火焚的老剧院很有必要,而且我听知府衙门的刘老爷说,如果你表现的好,从大明来的大贵族甚至打算在城内划一片地做剧院。”
  “在伦敦城内的第一家剧院,还有包括英格兰、爱尔兰的巡演。”
  这话跟威廉没有关系,都是赵恩说给詹姆斯的,那才是演员,威廉·莎士比亚是当红演员身后的小跟班儿。
  尽管只有两个人,也可被称为詹姆斯等人。
  此时的伦敦已非过去的伦敦,但对他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就只能跟着一心要做伦敦城剧院第一人的詹姆斯做好演出准备。
  如今是百废待兴,老剧院的修缮工作还没做好,人手不足、也没有新的剧本,詹姆斯也不知道到伦敦后能演出什么。
  不过赵恩对官府吩咐的事非常上心,甚至还请东洋旗军给詹姆斯起了个名字,金米。
  而小跟班威廉,则打算带到老剧院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替戏院听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溜马、扫地这些工作他都能干。
  金米甚至开始畅想当他得到汤显祖认可后在伦敦城里开上一家新剧院功成名就的日子。
  似乎演艺事业没有中断极大地改善了他的心情,在去伦敦的路上,他不止一次地向威廉表示,只要他的演出顺利,不会忘记威廉的支持,这些最下等的工作很快就会结束。
  等老剧院举行几场演出,挣到一些钱,他会再雇两个人,到时候就让威廉担任按时呼唤演员登场的工作。
  “威廉,你的头脑灵光、口齿伶俐,要不了多久就会熟悉这些事,到时登台跑跑龙套,帮助演员提词,没准两年以后也能做演员或合格的剧本医生呢。”
  赵恩找的不仅仅是演员金米,还从剑桥找来了无神论者,自称黑夜派的克里斯托弗·马洛。
  这个年轻人和威廉同岁,但文化水平比威廉高出一座西敏寺方尖塔,据赵恩说,与其说他对剧本有兴趣,倒不如说他对大明人不信神明的态度深感兴趣。
  赵恩找到这个人,是为了让他试着写个剧本。
  真正的剧作家是罗伯特·格林,一位同样年轻但有诗人之称,有过剧本创作经验的人才。
  金米也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在伦敦郊外找了几个老演员,来帮他重振老剧场的名声。
  等他们到老剧场,已经有官府通过商人请来的许多工人忙着给这座遭受抢掠的旧剧院进行修缮,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能投入演出。
  人与人的差别,有时比人和狗都大。
  金米、克里斯托弗、罗伯特等人忙着挑选准备取悦知府大人的新剧本,威廉无半分资格掺和进他们的议论之中,只能扫地、准备戏服、道具,或帮人跑前跑后干些杂活儿。
  除此之外就只能遛马了,好在老剧场旁边有座拳击场,看上去大明来的大人物对伦敦贫民窟的市井娱乐活动很感兴趣。
  他经常能看到那些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下颌强壮的大明士兵在拳击场上把伦敦的地痞流氓、老兵拳手揍得头破血流。
  不过在演员编剧们紧锣密鼓筹备工作并将没太多文化的威廉排斥在外的情况下,小威廉还是找到了一个他心里的关窍。
  那些鼻子长到天上、尾巴甩在地上,总使唤他买酒还不给他喝的文学青年们认为,用拉丁文与西班牙语就能很好地取悦来自大明的大人。
  但他一名喜欢打拳击的西班牙老兵在喝酒中得知,知府大人根本不懂西班牙语。
  为此,他每天会把牵着克里斯托弗的马穿过大桥与三条街道,去过去的西敏寺如今的汉文学堂上课。
  这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第262章 胭脂坊
  治理伦敦一开始确实累一点,不过一旦事情都吩咐下去有人做,倒也没那么繁忙。
  毕竟战争来得又快又短,几乎在人刚刚感到畏惧,没来得及让人习惯战争的存在,便已恰到好处地结束。
  如今的英格兰群魔乱舞。
  圣公会的大本营西敏寺被明军占领,先当厨房后做医院,如今又成了汉文学堂;国教式微,天主教跟着艾兰与西班牙的士兵漂洋渡海,在这座岛屿上死灰复燃,民情汹涌,要对清教徒展开清算。
  遍地的山贼流寇没了贵族镇压,今日在官府领了田地,明日卖掉田地再度落草,谁拿他们都没办法。
  就算是汤显祖是名扬天下的举人公,还在牧野县有过一年主政工作经验,依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入乡随俗。
  孔子有因材施教,汤显祖也有投其所好,远大的事情他无暇多顾,只要那些落草山贼还没成为叛军、乡野的百姓有东洋旗军代为看管农庄,一时半会他也没精力去管。
  管好伦敦城下刘志口中之刁民,不叫他们耽误城内的官衙建设,才是汤显祖心底重中之重。
  他们爱喝酒,别管是白山的葡萄酒、西班牙的雪莉酒,东洋的牧野酿还是哈瓦那的朗姆酒,官府统统打发船队带着一叠又一叠的东洋亚洲通宝去收购。
  他们爱妓院,知府衙门从普州参将应明麾下请来魏进忠,专门把伦敦下城所有妓院统合登记,推平贫民窟一片无人屋舍,建起八街十四巷,定名胭脂坊。
  计划将十八个持旧都铎王室经营许可的大妓院,六百七十名官方娼妓、两千四百六十散娼统合为青楼四十八家,发以官票准其经营。
  这事对不识字的魏进忠而言并不容易,因为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温切斯特主教约束妓女的法律公文实在太多了。
  魏四爷连汉字儿都不识得多少,还指望他能弄懂这些字儿?全靠刘志、费三、百丽儿气急败坏地给他多方猜测、互相翻译、心电感应沟通。
  之所以气急败坏,是因为大伙儿觉得这些法律条文都很无礼。
  其中固然有一些讲道理的条文,比如老鸨不能违背妓女意愿强买强卖;不可借贷给妓女超过一定数额以免其还不上债务;宗教女性、已婚和孕妇不得参与此行业之类的。
  但更多的,在魏四眼中就很过分了,诸如不能交男友甚至不能结婚、不能穿围裙以免和良家妇女混淆,必须陪当晚的最后一个客人过夜之类。
  一旦违反,就上交罚款或遭到监禁,严惩不贷。
  罚款上交给谁呢?上交给温切斯特大主教,以至于伦敦下城的妓女都被人称作温切斯特的鹅。
  为了搞清楚这些法律条文,魏进忠带人霸占了伦敦下城贫民窟里的修道院,这是贫民窟唯一一座宏伟高大的建筑,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有可用广阔来称谓的院子。
  前院是精心照料的花园与绿树成荫的公墓,正当中是华丽的主教堂、辉煌的穹顶,两边一楼是祷晚祷和弥撒的小教堂、更衣室及神学院的教士,二楼则是修士们装点豪华的卧室。
  那些卧室绝对称得上豪华了,首先在这个时代的英格兰,有卧室就是豪华,因为当前连卧室这个词:Bedroom,还没出现呢。
  这个词是莎士比亚在好几年以后造的,首次出现于1594年5月2日首演的《仲夏夜之梦》。
  魏进忠在伦敦城里的民居都没见多少人能用得起玻璃窗,窗户不是四四方方的透风窟窿就是被木板钉死了,可这修道院清一色都是多彩玻璃。
  当然关于这一点,其实是魏进忠的错觉,玻璃窗虽然昂贵,但还不至于伦敦城内的贵族商人用不起,只是——只是逃难的时候,大户人家选择把玻璃窗拆下来放在马车上带走了。
  所以留给他的就是一个四方透风窟窿,这事不光在英格兰,在法兰西在西班牙在意大利,都很流行,主人出门带着窗户走就像后世人带手机出门一样。
  最过分的是,这修道院在地上有两个仓库,地下还有两个大地窖,一个存粮食、另一个就直接是个啤酒厂。
  魏进忠专门派人数了,四百二十桶发酵完成的啤酒,还有一千三百七十桶正在发酵的啤酒。
  绝了。
  在这个人口众多的伦敦城南贫民窟,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是偷、是抢、是赌、是嫖、是醉生梦死,是浑浑噩噩,是捞偏门。
  那些赌场、妓院、酒馆统统要高昂税金,作为城内不允许的事在这里允许的代价,税金交给谁?
  交给教会。
  这些娱乐场所都要喝酒,酒从哪儿来?
  从教堂买。
  妥妥的。
  在魏进忠学问有限的小脑瓜里,上一个能形成如此完美商业闭环的人叫陈沐。
  现在这个商业鬼才赤条条地像头白条猪躺在教堂外面的草地上,为避免有伤风化,魏进忠还让人给他拿了个毯子盖着。
  因为半个时辰前,魏进忠带着一小旗东洋骑兵、二百牧野兵包围修道院打算把这占了差点法律文书时,修士们都跑了。
  只要不带着法律文书走,魏进忠也懒得拦。
  唯独主教在楼上不知道干嘛,没跑。
  等明军敲门就听到破窗声,可惜一代商业鬼才竟在紧张之下忘了他住二楼,修道院的层高又尤其挑得极高,就这么摔断了腿。
  至于他屋子里跑出去那个披着床单丰乳肥臀的姑娘是谁,魏进忠不知道也没问,反正从窗户上看,白色亚麻床单跑进了隔壁的修女院。
  如果说主教的私人小金库令魏进忠原本郁闷的心情转瞬扭转,那么隐藏在地窖的大型啤酒作坊则让他甚至可以忘记自己刚被人打过。
  不过伦敦妓院行业的乱象,还是很快毁掉了他的大好心情。
  他是应明的人,如今应将军让他到汤知府门下做事,做的就是整饬下城乱象、建设新泰晤士河南岸这样的重任。
  那么酒馆、剧场、妓院、拳击这四个支柱行业,在魏进忠眼中必须经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切都要从妓院开始,因为魏进忠熟悉这个。


第263章 熊猫眼
  修道院的祷告厅里,烛火昏暗摇曳,照亮了靠在椅子上揉熊猫眼的魏进忠。
  他是个爱玩的人,实际上如果他生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城,很可能也会像伦敦下城这些无业流氓一样,过着这样的人生。
  那些当地土人喜欢玩的东西他都喜欢。
  斗鸡他是个中好手,自有一套相鸡法门,十赌九胜;纵犬斗熊更是新奇,每每开场走过去便迈不开腿。
  剑斗这种东西他也喜欢看,不过魏进忠很清楚自己是几斤几两,看别人一天从斗剑场抬出去五六个人就够过瘾了,从来不敢下场去玩。
  拳击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危险性小得多,何况论起徒手搏斗,魏进忠也有自信。
  起先看了两三天别人比赛,知道了该怎么打,便手痒了下场打上几遭。
  这年月的拳击比赛比较像唐代以来的相扑,无非规则从丢下台去换成了打到不能还手。
  没有护具、完全徒手、没有规则。
  魏进忠是善扑善打之辈,而且比起伦敦拳手有种族优势,他长得不俊也不丑,可体态在大明称得上形质丰伟,手上既有武斗的功夫,又有从蒙古人那学来的扑法。
  这一身本事在意大利那种比赛源远流长的地方不算什么,但在拳击时兴起来的英格兰,可谓无往不利。
  这日午后魏进忠闲着无聊,便下了拳击场,蹂身而上把对手摔得七荤八素再报以一顿老拳,便轻松取得胜利。
  让原本有心下场的西国老兵只剩下在旁边鼓掌叫好——其实统治拳击场的是西班牙人,但人家都不乐意跟大明人打。
  打不过挨揍,打过了回过头弄不好也要吃亏,反正押明军赢就行了,也能赚钱。
  偏偏,明军里头喜欢拳击的不光魏进忠一个,东洋军一个齐姓百户瞧着手痒,笑呵呵地跟魏进忠打了个招呼便翻身下场,拢共打了两拳。
  一拳打得他眼冒金星,紧跟着上步一肘……反正魏进忠眼睛里呀,天是真他妈蓝。
  挨了揍缓了会儿也没脾气,还被老齐拉去喝了顿酒,傍晚便发起了酒疯要到修道院查都铎时代限制妓女的法律条文。
  一查可了不得。
  “太欺负人了!”
  魏进忠将桌子拍得震天响:“人家每日忙于工作,恩客从王室成员、文人墨客、各地游子、剑客士兵、水手甚至乞丐,接待最多的就是这些道貌岸然的修士。”
  “整天幻想着那些被睡过的觉、征走的税、罚掉的钱,应该多少可以在死后换点灵魂上的安慰吧?”
  “他们倒好,提起裤子就嫌弃起人家是不洁之人,让他们高兴的时候怎么不说人家堕落呢!”
  动作大了,扯得眼睛疼,让威风凛凛的魏四疼得眯起眼儿来哎哟着,吓得汉语听不全乎的百丽儿不敢说话。
  倒是汉文水平更高的费三嘿嘿笑着:“都一样,在西班牙也一样,堕落之人的尸体会污染神圣的教区墓地。”
  “神个鸟屎,真该把那主教挂树上让他好好看看那片墓地有啥不一样。”
  魏进忠的愤怒是有原因的,他没少和英格兰的妓女睡觉,知道就算是妓女也会祷告。
  况且对大明人来说,死后魂归何处的重要意义不亚于活着有无片瓦遮身,就算没有宗族坟地,寺庙、尼姑庵,总能选一个。
  不然那么多妓女人老珠黄为何要去尼姑庵出家,一为与青灯古佛为伴排解心中对自身不洁的自卑,二来便是为死后有个安身之所,不用躺到漏泽园里去。
  这儿倒好,全民信仰,别说漏泽园了,除了修道院根本没别的埋骨地,只有一个标志为交叉头骨的地方能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