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5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的伊斯凯尔城,也成了王鸣鹤意识里一座不一定存在的城池。
  因为它有时在左边、有时在右边、有时在前边。
  有时还有三百里就到,有时还有一千八百里才到,有些时候会长了腿跑到四千里外。
  他们就这么走着,有的人病死了;有的人丢下兵器逃跑了;有的人偷了辎重逃跑了。
  八百骑的权勇队,最后在乌拉尔山下过年,只剩下五百余骑。
  其实路上王鸣鹤就已经知道他们走的方向错了,但除了继续向前走,别无他法。
  部下无法承受更漫长的行军,实在是冰天雪地他们自认为留在军队里每日向前行进是唯一活路,否则但凡有一条生路,权勇队绝不会还剩五百余人。
  就算士兵们把他杀了各取辎重四散而去,都极有可能。
  只是他们没办法,这才强聚在一起。
  如果此时说回头要再走上千里路回去,这将是王鸣鹤此生所下达最后一道命令。
  在抵达乌拉尔山东侧的鄂毕河畔后,王鸣鹤决定不走了。
  那是无名山谷里茂密的冻土森林,寒冷让兵器变得不再耐用,刀剑都不好用了,他们用火药炸断了许多树,用树枝在地上烧了足足七天,这才把土挖开打下第一个屋子的地基。
  尽管食物、兵器、火药、药物都很充足,水也不缺,可建筑营房需要时间,士兵还是一个一个的病倒,让军官心急如焚。
  就在王鸣鹤万念俱灰的时候,这些鹿群出现了。
  同样迷途于迁徙路上、同样饥寒交迫已至绝境的鹿。
  它们被风雪中山谷里的火焰亮光吸引,人与野兽有相同的需求,在这座山谷中分享食物,挤在篝火旁取暖,直至风雪渐息、寒冬消退。
  整个冬季,权勇队没闲着,他们修造了营房、圈养了几头小熊,更重要的是两个月不间断的训练与劫后余生,让这支部队的兵力虽有所减少,凝聚力与默契却有了提高。
  王鸣鹤走过的路,被权勇队测绘成符合大明北洋标准的行军地图,在地图上这座不值得命名的山谷有个美丽的名字——鹿谷。
  没有鹿的鹿谷。
  道路畅通后,王鸣鹤很快联系到董一元,并通过董一元让戚继光知道这支‘消失的明军’还活着,只是遭受部分非战斗减员。
  紧跟着新的命令就来了,戚继光让他继续屯兵、测绘地图、寻找周围适合生息的地带,等待大部队下一步指示。
  明军主力正在探明乌拉尔山南麓的西向环境,同时统筹后方轻军、家眷、牲畜数目并进行安置——一个冬天过去,谁也不知道草原上又多了多少小蒙古人。
  显然,在明军西进之前,许多鹿会离开。
  因为鹿是要迁徙的,当寒冬消退,这些来自北方的鹿便要回到家乡,有部分鹿愿意跟着他们,更多鹿还是要踏上归家的路。
  共患难一场,王鸣鹤便命麾下百总徐有勉率部一路测绘北方地图,一路保护鹿群行走,不受野兽侵害。
  而他本人,则率小部南下,向南方乌拉尔地区的明军先锋汇合,询问接下来大举西进的情况。
  此时此刻,董一元已将伊斯凯尔城俘虏的口供传报全军,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异于他们距莫斯科城仅有三千里路,而且他们向西的环境,将会随着他们向西的距离而越走,环境越好。
  漫长的旷野,很快就要结束了,他们将重返人类社会。


第269章 发愁
  在哈萨克过冬的戚继光,要比董一元、王鸣鹤都好得多。
  厚实的积雪非但没成为他的负担,反而成为他研究新战法的助力。
  眼下摆在他最大的难题不是别的,是他部队所携数量众多的火炮,他们刚使用偏箱车载分散压力木板的方法经过荒漠,转眼又得到西伯利亚汗国大片沼泽地的消息。
  他怎么把重炮拉出沼泽地?
  飞鱼。
  更大的飞鱼。
  能带上千斤甚至上万斤重量升空的飞鱼。
  这个理想可太远大了,经过整个冬季的实验,戚继光放弃了。
  厚厚的积雪让飞鱼兵可以自由自在地从天而降,不必因为害怕在临近地面时从飞鱼上跳下去摔伤,只要经过加固的木栏盖上两层棉被,哈萨克北方与汗国接壤地带的厚实的积雪能最大程度上抵消降落时的冲击力。
  但他们的加工制造能力比起大明国内名匠集中的军器局差了不止一筹,同样制作工艺,造出的飞鱼不够结实,即使更大,都很难达到原有的性能。
  戚继光、董一元所率部队,自建立之初,就是一支以草原作战为目的的战略机动力量,谁知道跑到远离国境的西伯利亚汗国进行西征,可算是难受到家了。
  上百门重炮在开春后沿着道路返回伊犁都指挥使司,权当是加固城防了,留下轻型火炮随军行进,即使遇到难行之地,麻烦也比重型火炮要小得多。
  要说起来,这个冬天倒也不算一直在做无用功,至少戚继光的飞鱼部队有更多劣质飞鱼可用,那些在西伯利亚做的飞鱼虽然本质上没有任何改良,却拓宽了戚继光的思路。
  世上有矛就有盾、有船就有炮,唯独飞鱼,无所克制,用它做什么事,都可独步天下。
  比方说将望远镜交给飞鱼兵,卸掉弹药满载燃料,进行空中勘探、测绘。
  七十六名飞鱼兵驾驭二十四条飞鱼,自乌拉尔山南部大平原准备数日,终于等到顺风之时,向西起航。
  二十四个百人马队各带备用马匹驮着粮食与木炭在地上作为后勤部队,跟着飞鱼的影子向西奔驰。
  只要条件允许,飞鱼每天降落两三次,将周围情报交付地面,继续起航。
  一时间测绘进度极快……倒不光是飞鱼居高临下效率高,也有这片区域地势平坦、除了地上的白桦林就是山上的白桦林。
  确实也没什么好测绘的。
  不过随他们行进,视野逐渐开阔,地面终于出现人类活动的踪迹。
  飞鱼兵在茂密的丛林中找到了一条路,天公作美没把他们吹向回家的方向,跟着道路一起被发现的是大片荒废的农田与囤积食物的农庄。
  然后,就见到了堡垒。
  董一元手上靠讲故事为生的哥萨克们对此兴奋异常——堡垒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明军没走错路,主要还意味着他们没有说谎。
  实际上,戚继光与董一元手上大概有叶尔马克的哥萨克从莫斯科到伊斯凯尔城之间所有堡垒的信息,这帮人在明军无聊的冬季里几乎把他们带着西伯利亚皮草献给沙皇的过程复盘了几十次。
  可说了和没说,对明军基本上没有影响。
  就好像戚继光告诉一个哥萨克,‘大明在叫甘肃的地方有个城、在西安有另一个城、开封也有、最大的城还是要数北京’,这种话说了也等于没说。
  没人能分得清哪儿是哪儿。
  更何况这帮哥萨克也是真的不学无术,一座堡垒和另一座堡垒的距离没人知道、守备数量没人知道、守备规模没人知道,统统都是道听途说。
  放他们去参加骂人比赛倒估计能拿个第一名回来,他们那骂人的词儿把好多明军士兵都教坏了。
  木制堡垒的发现令明军上下极为信息,作为先锋官的朱钰兴冲冲地对戚继光道:“现在对上了,将军,我们离饺子馅越来越近了。”
  所谓的饺子馅,是明军对叶尔马克的老板,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别称。
  他们这个名字就是碎肉、肉馅的意思,在明军做饺子时,有哥萨克俘虏指着饺子馅道斯特罗加诺夫,后来这个家族就被明军将士称作饺子馅。
  戚继光等明军将校如今对沙俄对东方的入侵也已有所了解,如果把沙俄比作大明,那么伊凡四世就是万历、叶尔马克就像东洋军府最出名的商人团合兴盛,那么饺子馅就相当于陈沐。
  所以戚继光从来没有把叶尔马克看在眼里,尽管这个命大的家伙没有死在明军攻打伊斯凯尔城的战斗中,后来也逃亡北方没再出现,也没人在意他。
  说到底,那只是个小人物,只要这个饺子馅家族完蛋,就算冒出一百个叶尔马克也不值一提。
  自叶尔马克向东入侵,除其手下五百四十本部哥萨克外,饺子馅家族先后为其提供上千人的雇佣军支援;莫斯科的伊凡同样提供上千人的支援,还准备了两年的辎重。
  没有这些,叶尔马克早被失必儿汗国打死了。
  所以戚继光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先拔除掉这个站在叶尔马克身后家族,只要明军接近这片区域,自然而然就会同其交手。
  不过戚继光脸上并没有朱钰的欣喜,相反,他显得非常忧心忡忡:“最难的时候到了。”
  朱钰等人闻言接连点头,纷纷道:“靠近道路,敌军支援容易、我军补给困难,最难的时候到了,必须速战速决。”
  却没想到这话让戚继光眉头皱得更深了,而且不是先前的忧虑神色,而是深深的困惑:“你们想什么呢,最难的事和战争无关,戚某想的是如何给蒙轻营家眷分配土地。”
  进攻这些要塞有什么难的,连炮都不用发,戚继光早已胸有成竹,道:“都是木营寨,飞鱼借夜色从天放火投弹,没什么不能攻破的。”
  都用不着火炮。
  从天而降,消耗比围城战少、战果比围城战大,且敌军不但无法还手,还有可能把这当成神迹,直接导致士气低落而溃败。
  到时候蒙古骑手在要塞外围准备捉人,必是百战百胜。
  最大的问题是家眷,这些非精锐部队、数量极多、生孩子劲头极大的蒙古轻骑兵。
  戚继光是为这考虑,才觉得发愁。


第270章 力量
  时至四月的乌拉尔地区气温已有转暖迹象,只是旷野上呼啸的风,依然带着来自北方的寒意。
  绵延不绝的山脉中,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力量,山是有力量的、河是有力量的,甚至连那些枯树林都是有力量的,唯独强大的人类,在这里看上去毫无力量。
  只有当他们聚集成群,才勉强看起来像有力量的模样。
  军队,无疑是有力量的。
  如同乌拉尔山般绵延不断的马队,带着不属于这片蛮荒之地的异域气息,仿佛落下铁蹄便跨越空间、扬起马鞭便穿越时间,将整个世界拉回三百五十年前。
  只不过这些队首在山那头、队尾在山那头的马队不再像其三百多年前的祖先那样,仅以颜色区分旗号,他们有更加鲜明的幡旗,写着关于另一个东方帝国的文字。
  名叫金狮子的百总抬头看着侍从肩上扛着的长旗,尽管他不认字。
  但他知道虎皮幡写着是左前车营,知道粗麻织布的褐红旗写着硕大明字,还有旗子边沿从上至下写着左前车营第二骑兵子营。
  金狮子是西伯利亚本地人,去年冬天才加入明军,在明军到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蒙古人,还认为自己的姓名叫阿拉坦·阿尔斯楞。
  就在两年前,他还是个无忧无虑的部落继承人,但这一年世事变化得太快了,常常让只有二十四岁的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老了,老到要被神明抛弃。
  先是父亲死在一次抵御强盗入侵的战斗中,牧场遍地、农田遍野的部落发生分裂,他被兄弟拥戴,合力杀死另外一个哥哥、三个弟弟,继承了有部众五千余帐的大部落。
  这五千余帐的部众包括直属首领的部落和叔伯兄弟的部落。
  后来西方先是传出有个大部落被灭的消息,名叫库楚的大汗四处招兵买马,失去牧场的牧民流落为强盗,旷野上的环境突然变坏。
  金狮子的部落也受到极大冲击,有时他们接纳牧民,有时他们要集结部队对抗强盗。
  哪儿的强盗都有,西边的哥萨克、南边的哈萨克、北边的西伯利亚……倒是东边稍显平和,强大的卫拉特蒙古人从来不稀罕到他们这来。
  突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和叔伯兄弟们都提起了部落周围出现外人的踪迹,那些人看上去并不像迷路了。
  后来有一天,金狮子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那个平凡的清晨。
  他的侍从看见草原上有人从东方来,那些人扛着有铁管的木棍、穿着极为显眼的铠甲,随后远处的山上大旗飘扬。
  骑兵队蜂拥而下,在离部落十里的地方集结阵线,金狮子竭尽所能地召集了部落里所有能拿起兵器上马的人,把牲畜都赶回部落,准备誓死抵抗。
  那些人让他不要惊慌,他们只是赶路,赶去西方的西伯利亚汗国,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西边的大部落原来叫做西伯利亚汗国,而那些人说他们来自比卫拉特蒙古更加向东的地方。
  跟他说话的人自称炒花,说自己有黄金家族的血统,还说像金帐汗国变成哈萨克等汗国一样,他效忠于大元的继承者大明皇帝,万历陛下。
  阿拉坦·阿尔斯楞觉得炒花在吹牛逼。
  在他的家乡,每隔几年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被放逐的流浪者自称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其实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不过眼前的炒花看上去不像是为了混口饭,因为他身后的勇士旌旗蔽空,他们身上的铠甲闪耀着日光,成千上万穿着各式各样铠甲、骑着马或站在车上的士兵带着数不清的女人、小孩、牛羊从旷野上经过。
  那是阿拉坦·阿尔斯楞生命里最长的两天半。
  从清晨到傍晚,从傍晚到清晨。
  太阳和月亮交替升起落下,那些无边无沿的军队不知何时才能停息,他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人。
  他不知道黄金家族的人是不是都像炒花这样话多,反正那两天半的时间里炒花跟他说了很多话,但他没记住多少。
  炒花说他不叫阿拉坦·阿尔斯楞,应该叫俺答·阿尔斯楞,说在蒙古草原上有个英雄跟他有一样的姓氏。
  炒花还说‘呆在这里有什么意思,跟我走吧,挑选你最好的战士跟我走吧’。
  其实他觉得这里很有意思,只是考虑到炒花说后面还有更多军队会经过这里,部落又没有力量对抗他们,所以就决定跟炒花走了。
  他带出了一百二十个骑手,作为交换,炒花留下一个人,告诉后面的部队不要骚扰这个部落。
  当他们离开,草原上被人畜践踏出一条宽二三里的土路。
  加入明军这件事,与他、与明军都无关,只是单纯的大势所趋。
  后面发生的事就更离谱了,大明的军官看上去是另一种人,他们给西伯利亚俺答登记,对他的名字表现出非凡的复杂情绪,最后登记表上是隶属都指挥同知炒花的西伯利亚人金狮子。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蒙古人来着,不过这事问题不大,反正都是大明人了。
  一百二十个好手开始还在一起,被编入蒙古轻军,后来军制新编就被打散了,他被分配到都指挥使同知董长昂部下,身边的部众只剩二十。
  现在,他则隶属朱钰部左前车营的第二骑兵子营,长官叫米万春。
  编制一直在变、内部调动极为频繁,即使是节制最为精明的将帅,也无法准确获知这支部队究竟有多少人,只能拿出一个相对可靠的数字。
  因为从他们出河西走廊以来,每天像金狮子这样稀里糊涂加入明军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反正他们这些下级军官不知道准确数目,有人说七八万,有人说十五六万,更有人说算上后面的家眷有五十万上百万。
  总之,如今就连金狮子这样的低级军官都知道,数目众多的家眷已成为巨大的累赘,他们应该把家眷与牲畜放在一个地方,建起城市也好、组成部落也罢,不能再一味向西赶路了。
  当然,这样的事将军们也知道,金狮子正在向他们西边、位于乌拉尔山南部的中军大营前进,据说将军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