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教战争的外部压力消失后,百姓整天在白山闲逛,那轻松的环境连带着让他们王国的宗教氛围都变淡了。
  本来生来就属于新教的修士们就不太开心,这会再提出皈依天主教,新教修士就该造反了。
  修士们是肯定不开心的,别人去白山都很自由,唯独他们,在白山属于重点观察人员,那边所有修道院、教堂全被拆了,也没个做祷告的地方,军兵对他们都像防贼一样,路边灯杆子上吊的都是试图在白山传教的西法两国修士。
  谁不想通过传教来掌握白山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呢?只是这些手段都失败了而已。
  实际上白山公爵属下的宗教人士非常多,陈九经这支部队主要分两营,一个是宣讲官与士兵比例达到一比九的北洋旗军;另一个则是从白山黑水之间招募的女真部队。
  女真部队基本上是部落首领与部众比例一比八,每个部落首领都是有战前占卜权力的大萨满。
  再细分下去,还有以大明移民为主体的田庄团练,一个姓是一个宗族,每个宗族的首领逢年过节带着宗族祭天。
  这些军事贵族集团讲究个统一思想,跑他们里头传教,闹着玩儿呢?
  现在西班牙的阿科斯塔告诉纳瓦拉王国使者,皈依天主,将来继续战斗。
  能把纳瓦拉使者吓死。
  你想带着我跟谁战斗?可拉倒吧,我们王国还吃上鸡呢,不想战斗。
  不过在纳瓦拉王国之外,阿科斯塔的游说卓有成效。
  跟随潞王一同抵达亚洲的锦衣卫监视着阿科斯塔,不断将他见了谁、会面持续多久、对方离开时带走了什么回报给军府衙门。
  与此同时,赵士桢也在不断地活动,试图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代价来收买人心,以求知道他们密谈的内容。
  有些人被收买了,有些则没被收买,被收买的人提供出情报也很难辨别真伪。
  但在陈沐与叶梦熊二人眼中,一个以西班牙为主的反法同盟确实已经在东洋军府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起来。
  这个联盟主要以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封建主为主体,夹杂着费兰喜王国内一些对瓦卢瓦王室心怀不满的封建主。
  说起来,这种不满其实还与大明有关。
  主要体现在瓦卢瓦王室对陈九经的妥协,以及持续多次宗教战争对王国造成的伤害,让人们怀疑瓦卢瓦王室缺少统治国家的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对大明的赔款,使瓦卢瓦王室威严扫地,并挖空了他们的财源。
  在这个时代的欧罗巴土地上,一个封建大贵族没有钱,他还能干嘛,还能打仗吗?
  如果没有西班牙的菲利普背书,也许费兰喜的崩溃还要迟些日子,但如今有哈布斯堡的支持,一场欧罗巴史上规模最大的浩劫已箭在弦上。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时候到了。
  法兰西,气数已尽。


第353章 差不多
  东洋军府衙门大门紧闭的议事厅里,空气像被火焰炙烤,散发着令人心悸的紧张。
  包括大明在内四十四国使臣齐聚一堂,人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
  他们正在议事,议天下诸国大会的过程。
  实际上这样的事,所谓四十四国使臣,能说上话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国家,有权力做决定的更是只有大明一家而已。
  就在刚刚,东洋军府的赵士桢在议事厅宣布,他们把四十三门重型火炮布置在朝天宫左近的幕宾山上,当大会召开之时,所有使者都要站在墨县的主干道,那条名为朝天路的南面,一字排开站好。
  等军乐响起,全副武装的北洋旗军方阵由西向东列队而来,四十三国使者要依次,跟着礼炮齐响的声音出列,在朝天道上向西方北京的方向行三拜九叩之礼。
  四十三门火炮将进行四十四次齐射,象征四十三个国家对大明天子的臣服与尊敬,最后一次齐射则是东洋军府对他们的欢迎。
  接下来进入民主时间,赵士桢要大家讨论的,就是行礼的次序。
  鸦雀无声,座次排在后面的国家基本上都不说话,只是把眼神望向最前。
  他们坐了两列,左右各十八个座位,由于作为不够,两边都有几个使者长桌外靠墙坐着。
  最前面只有两个椅子。
  左边是铠甲外罩着绯袍蟒服鼓鼓囊囊、肃容而坐的叶梦熊。
  右面则的陈沐同样穿着蟒袍,但他的蟒袍穿在铠甲下面,有团龙嵌银工艺顶着高高盔枪与红穗的钵胄就摆在身前的桌上,笑眯眯地用小金勺儿掏着耳朵。
  俩人身后一左一右,侍立着捧御赐尚方剑的随从。
  他俩中间,是站着环视所有人的赵士桢,神态不自觉地就会露出趾高气扬来。
  叶梦熊的左边,使者第一位的是来自西班牙的阿科斯塔修士,他穿着黑袍胸前戴着银质十字架,两手在桌上按着经书。
  阿科斯塔身后则依次是法兰西、哈布斯堡的诸多王国、公国使者。
  陈沐的右边,使者第一位的是来自奥斯曼的卡奥帕夏,这次出使对他来说没有肩负任何不好的使命,速檀什么事也不让他干,就一个要求,只要他回来之后大明没有向奥斯曼宣战,就算完美出使。
  没别的原因,奥斯曼刚刚在与波斯人的战争中夺取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甚至大不里士,如今双方正在边境进行一系列规模不大的互相袭击,没有力气管别的事。
  只要大明不打仗,对奥斯曼使者卡奥帕夏来说,他在这就没打算跟大明谈成任何事,吃好喝好,让干嘛就干嘛,该回去了就坐船回去领赏。
  连带着在他后面坐着的各速檀国派来的帕夏都不说话,尤其是看见他轻松的表情,大家心里头都轻松了。
  三拜九叩,也不是啥问题,咱没事在家也跪。
  不过卡奥帕夏的反应,就让阿科斯塔有点震惊了,他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而且他还不敢说。
  原本指望着没跟大明打过仗的奥斯曼使者说,却没想到这家伙看陈沐掏耳朵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有心情端着面前的果汁一口一口喝,毫无怨言。
  没办法,只能窜动自己人上了,阿科斯塔刚清了清嗓子,就见不怒自威的叶梦熊从鼻子里哼着‘嗯?’的看了过来,吓得他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趁着这空隙,他回头瞄了一眼,给桌外坐着的诸多小国使者使出眼色。
  他反对这事,倒不是因为他不想干这事,只是他们要组成反法同盟,西班牙是盟主,这样的话所有人都对着大明皇帝的方向跪拜,这事实在太有损西班牙的威望了。
  偏偏一大堆人,硬是没个会意的。
  唯一一个有回应的是摩纳哥使者,站起来叽里咕噜道:“我第一个!”
  差点让叶梦熊笑出声来破了功,阿科斯塔又是一阵眼神逼视,才让这摩纳哥使者说出他想听的话:“三拜九叩,不可以喔。”
  虽然话说的挺软,却还是让阿科斯塔挺兴奋的。
  可就在话音刚落的同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似乎把阿科斯塔从天堂拉到寒冷彻骨的地狱。
  “不可以?”
  阿科斯塔很久没有听见陈沐用不好的语气说话了,突然听到熟悉的语气,让他后背根根寒毛都立了起来。
  这个声音的主人上次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时,成千上万的西班牙人陈尸墨西哥、折戟新大陆。
  不过很快,当他看过去,只看到陈沐心平气和的脸,微微偏着头,目光越过阿科斯塔的肩膀看向其后的摩纳哥使者,把挖耳朵的小金勺儿往桌上一丢。
  他的脸上带着少许疑惑,抬手摆了摆:“摩纳哥是什么地方?逐出亚洲。”
  “大明东洋军府不承认摩纳哥的公国是合法政权。”
  说罢,他转过头看着阿科斯塔,道:“希望直布罗陀大明卫舰队兵临摩纳哥时,西班牙能尽早撤除对摩纳哥的防卫,以防两国关系因此出现裂痕。”
  阿科斯塔修士难得硬了一把,希望西班牙能尽到保护者义务,他几乎鼓起这辈子所有勇气,对陈沐委婉地提示道:“西班牙在地中海的那不勒斯舰队比大明卫舰队离摩纳哥更近。”
  但出乎阿科斯塔的预料,陈沐又捡起了那支挖耳勺,没搭理他。
  阿科斯塔想过陈沐会说别的,但根本没想过陈沐连看都不看他,一点儿回应都没有,甚至让他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话。
  在令人难堪的安静里,更过分的是,陈沐转头就和坐在手边的卡奥帕夏小声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不光聊,他还在那用烟纸卷烟,卷完烟还给卡奥帕夏递了过去,甚至给他点上了火!
  点完火,这个尾巴翘到天上的人居然还抬手笑呵呵的拍了两下卡奥帕夏的胳膊。
  “我看你们火枪挺好,那枪管工艺非常特别,回头给我送俩工匠?就这么说定了,你可千万别忘了,等你要走的时候啊,我送你几个好戒指,最好的。”
  卡奥帕夏可乐呵了,甚至还噙着烟非常骄傲地给同行的各速檀国使臣看。
  什么叫派头,嗯?东洋大臣刚让手下插走个异教徒,转头就给我卷了根烟。
  “没问题呀,东洋大臣让两艘船跟我走,到君士坦丁堡我就把工匠都给你装上船,火枪匠、火炮匠、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都给你,最好的。”
  陈沐当时就把大拇指上的玉石韘摘了下来,鼓掌道:“好!”
  阿科斯塔还发愣呢,叶梦熊已经微微侧着身子,对他轻轻地劝道:“阿兄,以后在这边就由老夫接手,我看啊,付将军离里斯本更近,差不多得了。”
  说罢,叶梦熊坐正身子,道:“那既然如此,第一个就让西班牙来吧?后面费兰喜、七个候选人,你们排,排完了再由奥斯曼来?”


第354章 吐蕊
  陈沐对奥斯曼火枪的执着,大约是他回朝廷述职前最后的执念。
  它的制作工艺是大明在这个时代的最后一环,有了这个,世上所有制作火枪的工艺,大明就都有了。
  当然这个最后一环实际上对如今的大明没有任何客观上的作用,没这个不会让军事能力变弱,有了也不会变强。
  但陈沐就是想收集。
  枪管,枪管是这个时代国家武备最核心的科技。
  世上制作火枪的路子最简单粗暴的是过去的英格兰,一块长和宽都计算好的长方形熟铁板,从中间用凸形锤子敲,两边敲翘起来卷到一起,里头捅根铁棒,换个凹形锤接着敲,最后敲成一根铁管。
  然后上简易车床镗孔、修膛、打磨外缘,在火门处钻孔,就是一根火枪管。
  经常炸膛,这个手艺英国人用了近三百年,他们自己说打一仗断的手指头比死的人还多。
  尽管枪管脆弱,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的铳尾处理的非常好,用攻出的螺纹铁封住尾部,
  大明是打造短铳的出身,后来通过实物仿制葡萄牙火枪,最早的技术理论实践是把三根短铳合到一块就成了长铳。
  后来,人们选择用一块铁板打成铁管后再套上一层、再套上一层的多层标准嵌套,每层要薄一些,烧红的铁板嵌套上去时还会有冷却自紧的效果,西班牙和法兰西用的也是这种技术。
  世上还有一种是斜卷嵌套,一块铁板敲出内胆后,用烧红的窄铁条一圈一圈敲上去,然后再用另一根窄铁条反斜敲上去,也有自紧效果,质量非常好。
  陈沐手上有几杆这样的火枪,这是奥斯曼的工艺,尤其里面做工最精致的枪管带有强盛大国溢出的精工生产力,它的枪管甚至带着折叠锻打的花纹。
  陈沐想要这个,至于说那些炮匠、金匠和银匠倒是意外收获,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
  因为这只是他个人小小的收集爱好,不会影响到大明的军事装备发展。
  他们也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去弄一门乌尔班大炮摆在紫禁城。
  接下来的时代,是长管、中口径、引线开花弹的时代。
  不过也未必。
  当象征镇压西国国运的幕宾山上,四十三门沉重的镇朔将军齐声轰响,阿科斯塔修士亲吻着银质十字架向着希望虔诚跪拜叩首,东方万里之外的山谷里,戚继光正在与沙俄的决战中展现战争的艺术。
  冲锋过猛的金狮子以远超溃败敌军的速度反被溃军包围,以至丧师败绩,混在难民潮里才捡回条性命做了下诺夫哥罗德的乞丐。
  紧跟着被招募为巡逻卫兵,并沟通戚继光派来和谈的使者,依照约定打开城门。
  潮水般的蒙古骑手鱼贯而入,将繁华城镇付之一炬。
  就像永无休止的轮回,在上千里辽阔冻土上,罗刹国部队再一次遭受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他们已经没有纵深了,脑子有问题的沙皇不能为国事提供丝毫帮助,面对外部威胁,懵懵懂懂的下令集结全国军队,向东迎战。
  四大摄政不再划分帮派,以最快的速度聚集起数万大军,试图在冬季来临前将明军赶出下诺夫哥罗德,最坏最坏的结果,也要想尽办法保住弗拉基米尔。
  决战的战场被选在弗拉基米尔东部二百里,那里有旁起伏不定的山丘与贯穿其间的河流,能最大限度为截断明军后路创造有利条件。
  确实,战场对罗刹国非常有利。
  寒冷的天气令戚继光不愿继续冒险西进,但他麾下的部队太多了,从蒙古草原一路狂泻至乌拉尔山以西的游牧骑手的数目早已超过他所能统御的最大兵力。
  数不清的千人队在大原野中纵情高歌踏过伏尔加河,深入旷野搜寻着任何人类存在的迹象并施以毁灭。
  他们不需要火枪与炮弹,只要弯弓和骏马,就能恢复祖先的荣耀,让人间处处是马场。
  但实际上,他们的才能远不能与祖先那支打遍敌手的军队相媲美。
  散兵游勇终究不能比拟组织完备的正规军,罗刹国八个军团陈兵山谷口,将谷内汹涌而来的游牧步骑前路阻死,火枪与火炮的威力让其寸步难行,各部号令不一让他们几乎遭受一面倒的屠杀。
  他们胜则躁进、败则涂地,战斗仅仅持续两日,前面的逃、后面的堵,一场混着冰棱的雨降下,又有不知多少人被冻伤冻死,留下上万具尸首。
  狼狈了一路的罗刹国别利斯基大公终于扬眉吐气,挥师率军挺进山谷,又是三日追击,将游牧前锋杀得大溃,就连西伯利亚汗国的大酋长卡拉恰也身死阵中。
  一时间,山谷内只剩炒花部的重骑因未加入战斗而留有余力。
  只是就连炒花自己都有些怀疑,这种时候他这支比起普通牧民士兵更加精锐的骑兵能对扭转战局有什么帮助。
  数万游牧兵都被火枪与大炮齐轰吓破了胆,在他率军西进试图维持二道防线让各部首领整军的过程中,炒花不止一次看见数个百人队甚至千人队哄抢争夺的画面。
  他们都是被前方罗刹兵阵击溃的部队,却在后方因先前抢掠的货物分配而大打出手,世间之事,无疑再没有比这还要讽刺的了。
  炒花最后的希望,就是戚继光。
  他相信戚继光一定会派兵前来驰援前线,他们至少还有三五十万大军,只要再有几万人派进山谷,两翼掠向敌军后方,一定能击溃这些人。
  戚继光确实来了,可他没有率领大军前来,只是派车臣汗率军走右翼速进,本部支援前线的只有区区千余。
  这点儿人,在这死人谷里连朵花儿都翻不起来。
  炒花打算撤军了,打不过的。
  但戚继光不准许他撤军,要他收拢溃军,只要三千人。
  列阵。
  就在那天,遍布冰冻死尸的山谷里,罗刹国军阵耀武扬威地踩着游牧骑兵的尸首穿过山谷,猖狂的用人们听不懂的言语嘲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