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沟皇帝-第8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奥斯曼帝国那边态度则是非常的暧昧,因为鞑靼人已经是派人去了奥斯曼帝国那边进行相关的谈判。
 人家鞑靼人直接表示,我们对你们那片破地方没啥兴趣,我们只要欧洲平原,你们没事就滚一边去,不然老子连你一起打。
 说这话的鞑靼人,显然是直接忽略了,是他们先打的奥斯曼帝国,而且还不是打了一次,而且是好多次,人家奥斯曼帝国也是挺可怜的,呆的好好的,鞑靼人就是杀上门来了。
 不过不管是怎么说,鞑靼人都是向奥斯曼帝国释放了善意,只要奥斯曼帝国同意,适当的让出一部分利益,双方就能够停战。
 但是,坐镇欧洲的帝国驻欧大使徐振川一得知鞑靼人和奥斯曼帝国接触的消息后,立马就是送去了一封信,里面的内容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就四个字:唇寒齿亡!
 欧洲诸国要是被鞑靼人干掉了,鞑靼人下一步打谁?肯定是你们奥斯曼帝国啊!
 哪怕是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土著蛮夷,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们对此也是犹豫不决,一方面是的确不想和鞑靼人打。
 那些该死的鞑靼人,彷佛天生就是打仗的,打起来还不要命,和他们打仗半毛钱好处捞不到,而且还死伤众多,耗费众多。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知道鞑靼人侵略成性,谁都想打,如今和自己停战协和,不过是为了避免多线作战而已。等鞑靼人一缓过气来,肯定是对他们奥斯曼帝国动手的。
 奥斯曼帝国犹豫不决,欧洲诸国也是惶恐不已。
 但是他们的敌人,鞑靼人现在也不好过,甚至也是惶恐不已。
 那些欧洲蛮夷怕鞑靼人,但是鞑靼人更怕大唐!
 如今身在东欧的俺答汗等鞑靼高层,自然是已经是知道了哈密失守。
 虽然看似只丢了一个哈密,但是从哈密战役的过程来看,己方的大军对唐军的这种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方式无能为力。
 一条铁路,就是让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往坚守了十多年的哈密城瞬间化为了泡影。
 而后续吐鲁番城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一旦失去了这两个城池,也就意味着整个西域都要丢掉了。
 再往西,那可就是一马平川的中亚啊!
 那地方,他们鞑靼人的骑兵可以来自自有,但是人家大唐的骑兵还不是一样来去自由。
 要知道,大唐的骑兵实际上不比鞑靼人少呢!
 拥有河封省以及辽河套等大片水草丰盛区域的大唐,现在根本就不缺马。
 鞑靼人能够搞十几万骑兵一路杀到东欧去,大唐也完全可以这么干的!
 当然了,这只是鞑靼人担心的情况,他们并不知道,如果大唐想要这么做的话,早就这么做了,但是不能实际掌控的土地,大唐根本就是懒得占领。
 大唐的对外扩张,和鞑靼人这种纯粹以军事进攻、占领不一样。
 大唐的扩张策略是占了就不走,不仅仅军队不走,后续还会有大量的移民跟上,把这些地方彻底变成大唐领土。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这个老大不太合格
 鞑靼人之所以跑到欧洲来,还不是被大唐给逼的!
 而这些欧洲人现在却是不管这些,管也管不了,难不成还能找徐振川,然后指责大唐为什么要把鞑靼人赶到欧洲来?
 要知道,如今大唐输入的大量军械产品,已经是武装了众多欧洲军队,如今就算是西班牙人,都是得忍声吞气,求着大唐卖给他们军械产品,还得指望价格便宜一些。
 如果说大唐黑心一些,把军械的价格提高一倍的话,他们就是受不了。
 他们如今急缺各类军械物资,而目前来说,全球范围内能够短时间提供大量军械物资的也就只有大唐了。
 如果不找大唐买,难道真要拿着木棍劣质刀剑上阵吗?
 人家鞑靼人可是枪炮齐全的!
 纵观现在的世界局势,就会发现大唐帝国到处搞风搞雨,就跟个搅屎棍一样,去到那里那里就会有战争。
 虽然大唐很少会说直接亲自下场发动战争,顶多就是偶尔打一打小仗而已,但是他们也不会去维持当地的局势,保持和平,一点也没有世界老大维持和平的觉悟。
 比如南洋半岛,自从安南的南北朝打起来后,战争已经是波及了整个南洋半岛,多方打来打去,年年都有大规模的战争。
 在印度同样如此,当年葡萄牙人占领印度部分沿海城市的时候,葡萄牙人也只是和印度人做生意而已,顶多就是控制航路,但是大唐的路子和葡萄牙人完全不一样。
 大唐全面控制了印度的沿海区域后,他们无意维持当地的和平,他们基本不管当地王公的争端,你们爱打仗就爱打仗,顺便买买武器。
 不过大唐虽然不亲自打土著,但是一般也不会让任何一家做大,最好的例子就是莫卧儿王朝那边了,只能局限在西北区域,想要向印度中部地区扩张的话,立马就会遭到大唐的反对。
 非洲和美洲也是差不多,那些土著们三天两头打仗,大唐基本也是不管的。
 别说不管了,那些武器商人们为了卖出去更多的武器,往往还会私底下挑动战争。
 整个模式,大体上就和当年大唐帝国在扶桑列岛干的事差不多。
 避免当地统一,不断的削弱,分化,控制,然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本土化!
 现在,欧洲这边也是不可避免走上了这么一条路,唯一的不同就是,这里多了一个鞑靼人。
 但是对于大唐的海外战略来说,鞑靼人也好,欧洲人也好,都是蛮夷,大唐非常乐意看见他们之间打来打去。
 为此,大唐不惜平价向欧洲地区输出大量的军械武器。
 大唐出售给欧洲各国的武器价值,要比在其他地方出售的价格还要便宜一些,要知道,运往欧洲的运费可要高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大唐也是干的不亦乐乎!
 只是,这么做能够挡住鞑靼人的西进吗?
 徐振川不知道!
 毕竟他又不是欧洲人,很多人是无法掌控的,他只能是尽可能的通过外交渠道,让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对抗鞑靼人,顺便再给军械援助而已。
 至于能不能挡住鞑靼人,还得依靠欧洲人自己。
 如果挡不住,那就挡不住呗!
 反正对大唐来说也没啥损失的。
 大唐的外交策略,就是充当搅屎棍,让其他地方乱起来,然后浑水摸鱼。
 可没充当世界老大,维持世界和平的爱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事,大唐不需要。
 大唐需要的是,我好就可以了,你们没必要过的太好吧!
 宣平二十九年四月,在哈密过了一个冬天的大唐陆军西征军,终于是再一次出击了。
 这一次的西进模式,还是和之前进攻哈密一样,别的也没干,就是闷头修铁路。
 然而这种情况让乌力罕等鞑靼将领看了,却是皱眉不已。
 如果说之前不知道铁路有什么战略作用,乌力罕等人还会轻视的话,那么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视了,因为谁都是看了出来,大唐人利用铁路横跨了数百公里的荒漠、戈壁滩、草原等无人地带,硬生生的是利用铁路维持了二十几万大军的补给。
 最后大军兵临哈密城,逼得乌力罕舍弃了两万多步炮,最终只带了一万多骑兵狼狈而逃。
 严格意义上来说,去年的哈密战役里,双方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役,顶多就是打了几次千人规模的骑兵交战,最后的哈密战役里,虽然也爆发了几万人的战役,但是那是乌力罕故意派人去送死,为自己的骑兵撤退争取时间的,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大规模的决战。
 由此可见,铁路的重要性!
 如今大唐人再一次修铁路,并直奔吐鲁番城而来,如果无法阻止他们修筑铁路,无法切断铁路补给线的话,那么等大唐人的铁路修到吐鲁番城下的时候,就是鞑靼人被迫撤退之时。
 至于死扛!
 这是不可能的!
 别看鞑靼人在西部战线里,攻城拔寨的,运用枪炮熟练的很,但是越是知道枪炮的厉害,就越是知道大唐陆军的可怕!
 骑兵交战,鞑靼人还有一战的勇气,但是双方摆开阵势来进行大规模的对决,哪怕己方有着城堡作为防护,他们也是没有一点点的信心能够挡得住大唐陆军的进攻。
 怎么办?
 这是笼罩在乌力罕等人脑海里的问题。
 不管鞑靼人如何想,西征军却是自顾自的闷头修铁路了。
 去年修铁路并最终顺利拿下了哈密城,这让帝国高层方面颇为欣慰。
 虽然说这种作战方式推进的速度非常的缓慢,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铁路修到那里,大唐的领土就扩张到了那里。
 去年十月份拿下哈密城后,大唐就是从内部招募了大量的移民,然后沿着铁路线在周边进行移民,尤其是在部分地理和气候比较不错的地方开辟了田地。
 硬生生的在这一片荒漠地带扎下根来!
 而且西北矿务公司为首的几家矿务公司,还是在这一片地方找到了不少的矿产,开矿的开矿,建设厂房的建设厂房。
 去年的哈密城,不过是鞑靼人的军事前沿要塞而已。
 但是现在!
 哈密城已经是成为了大唐在西域地区最为重要的后勤供应基地,大唐陕甘武器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多家兵工厂,就地生产众多的军械。
 这些军械产量可以就近供应西征部队,从而缓解西北铁路的运力不足。
 去年十月份开始,大唐帝国开始停止了西征,但是却是片刻都没有停歇,西北铁路以及西北铁路延长线可是每天都是有着密集的火车往来哈密以及其他地方,从内地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和原料,同时也是把西域这边的部分特产运回内地。
 根据圣天子的指示,陕甘两省最为是西域的大后方,但是西域也应该自力更生,尽可能的就地解决军需补给,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依靠内地输血。
 在圣天子的指示下,内阁方面已经是正式奏请在西域设省,而李轩也已经是正式批准,去年十一月份,帝国就是新多出来了一个本土省份,那就是土密省,取名自吐鲁番城以及哈密城这两座主要的城池。
 土密省也是属于本土范畴,其政治地位是比北海省、吕宋省、万丹省、马六甲州这几个海外本土要高的,至少,土密省是不受进出口委员会管制的省份,而海外本土省份,则是要受到进出口委员会管制。
 有了本土省份这个名分后,才能够在当地设立工厂,生产军械。
 要不然的话,连工厂都建不起来。
 帝国的进出口管制是非常严格的,如今哪怕是北海省都没有一座正儿八经的工厂呢,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北海省到目前为止,依旧不是本土省份,而是属于海外省份。
 但是北海省那边的不少官员依旧就封北海省的贵族却是在积极促进此事,试图把北海省从进出口管制的名单里拿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当地建立工厂,发展正常的工商业。
 而不是和现在这样,除了农业外,顶多就是只有一些手工业了,别说工业了,就是螺丝钉都见不着几根。
 为此,他们这些年也是做了不少的努力的,大力组织民众移居北海省!
 经过这么多年的移民,北海省目前一共有两百多万的人口,其中一百五十多万都是帝国移民,只有五十多万的人口是属于改籍贯的扶桑人。
 他们认为,帝国移民在当地已经是占据了绝对的人口比例优势了,已经是满足了本土化的要求。
 不过帝国高层方面认为,这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要求北海省的纯帝国子民的人口比例,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归根到底就是,帝国上下都是有这么一个心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果北海省有太多的异族,直接就当成本土化来经营的话,在当地放开了工厂、教育等限制,那么立马就能够培养出来几十万掌握了新式学科知识的异族。
 这可是巨大的威胁!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抢手的大唐暂住证
 哪怕是那些扶桑人已经是改了籍贯,也是按照大唐的政策,取了中文名字,穿了汉服,他们的孩子也只能上大唐设立的官办小学,接受最正统的汉化教育。
 哪怕是他们自己也是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土著,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大唐人,千方百计的想要彻底融入到大唐人当中来。
 但是在很多大唐人心中,这些改籍的人,还是扶桑人,是异族,只是被帝国征服后,才是成为帝国子民的,打心眼里都不接受他们。
 没办法,从古至今,华夏人都是这么自傲和排外的,想要让他们接受异族成为自己的一份子,办法并不多,大体上只有两条路子:
 一个是征服异族后,进行大量的移民,然后用人口优势融合异族!
 另外一个就是异族彻底征服华夏地区,然后主动抛弃自己的文化习俗,把自己当成华夏人,主动融入进去。
 而这两条到最后,其实也可以合并起来说,那就是融合!
 翻遍历史几千年,华夏地区的对外征服或者是被征服,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个字走的。
 而有些异族是想要靠着军事征服或者其他手段,想要维持在华夏的统治,又想要保持民族的独立性或者超然性,比如蒙元,又比如满清,但是到了最后都是被掀翻。
 不然的话,基本是不可能接受异族成为自己的一份子的。
 而现在嘛,大唐在部分地区所实行的本土化政策,其实也是进阶版本的融合政策,依靠自身的庞大人口优势,然后把他们变成华夏人。
 在北海省那边,本土化政策也是正在稳步进行着,只不过时间还短了点,距离彻底本土化还差了点,所以这才是一直拖着没放开进出口管制。
 但是估计着也用不了几年了。
 相对比南洋各省来说,北海省那边要方便的多,就和之前的高丽半岛一样,大家都是同属于华夏文明圈,当地人对华夏文明认同比较深,融合起来要方便的多。
 如今的扶桑人,就和当年的高丽人一样,现在你要说他们是什么扶桑人,人家能够操着一口鸟语和你对喷:老子明明就是大唐人,你可不要凭空污人清白!
 大唐人这个身份,在当代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比后世的美国人强多了!
 不知道多少异族人,想要入籍大唐,成为大唐子民而不得呢。
 很多人不能成为大唐子民,就是想办法成为暂住民,领取一张暂住证。
 如今在大唐很多殖民地里工作的异族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印度人、西亚人等等,都是拿了暂住证的,更多人都是为了这个暂住证而想尽办法。
 如今的大唐暂住证还是很抢手的。
 但是办法却是不多,最具备可行性的就是通过婚姻以及父母投靠获得暂住证。
 具体下来就是异族女性如果嫁给了大唐人,那么该异族女子能够获得暂住证,一定能年限后就可以申请获得大唐国籍,成为帝国子民后,她就能够把父母也接过来,以父母投靠的方式帮助父母获得暂住证。
 很多异族女子,费尽心思都是想要嫁给一个大唐人,然后成为大唐的暂住民,乃至最后成为大唐子民,然后帮助父母获得暂住证。
 至于异族男性是别指望了,就算找了个大唐女子结婚,但是大唐女子一旦嫁给了异族人,那么就会自动失去了大唐国籍。
 毕竟现在是父系社会,血脉的传承是以父系为标准,再加上大唐的社会风气也不允许。
 同时该项政策,只在若干特定地区,针对特定族群开放,部分地区的异族是无法获得这个政策的。
 这个倒不是李轩从后世带过来的偏见,而是这个时代的华夏人就这吊样!
 基于对自身文化的自傲,华夏人几千年来都是把其他人当成了蛮夷或者是野人!
 文化和审美观双重影响下,大唐人对很多异族也是非常排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