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笑。
 两个人吃饱,沈冷擦了擦嘴:“味道是越来越好了。”
 茶爷取了铜钱结账,然后发现再想出去有些困难了,沈冷那边本来就占了很大的地方,中间的隔板往她这边移动了一格,她是很不容易才坐进去的,想出来比坐进去还要难的多……这就尴尬了。
 茶爷看了看沈冷:“划回去!”
 沈冷:“我不!我堂堂巡海水师提督,我才不要在大街上划着一辆小竹车划回去。”
 茶爷:“来,我们把脚都伸到外边,我数一二三。”
 沈冷:“我不。”
 茶爷:“伸脚。”
 沈冷:“……”
 两个人坐在小竹车里把脚从侧面空档位置伸出来,四只脚踩着地,茶爷喊着口号:“一二三那个吼儿嘿!”
 四只脚随即蹬着地面发力,小竹车轻快的移动起来。
 所有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小车划啊划的朝着将军府划了回去。
 做卤煮的那两兄弟就这么一直目送着将军大人和将军夫人离开,两个人又对视了一眼:“谁要是说他们俩不般配,我就跟谁急。”
 弟弟叹道:“真羡慕。”
 兄长眼神一亮:“我们也去做一辆小竹车?明天一早咱俩划着来。”
 第二天他们两个真的学着沈冷和茶爷的样子划着小竹车来,还加以改进,两个人每人手里拿着跟棍子当船桨戳着地发力,玩的很嗨。
 三天后,大街上出现了好多沙雕……
 沈冷和茶爷再出门的时候看到一辆小竹车里的两个孩子笑着从他们面前划过去,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沈冷叹道:“我本以为我们傻的很独特。”
 茶爷叹道:“是啊,原来我们傻的很大众。”
 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若干年后,长安城里盛行小竹车滑行大赛。
 东安小巷里有户寻常无奇的民宅,持真道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上飞过的鸟儿发呆,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二十天,三月的天气越来越暖,而他也已经足不出户了许久,这地方是天字科的一处避难所,里边有足够多的粮食,但只有粮食没有蔬菜和肉,他靠着白米饭和咸菜已经过了二十天,他感觉自己再这样下去会疯掉。
 可他也明白,廷尉府对他搜查一日都没有断过,他的画像贴满了大街小巷的告示栏,长安城的百姓又一个个的都很具有正义感,谁看到他都可能跑到长安府去举报。
 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持真道人站起来,走到水缸前想打些水喝,看到了水缸里自己的倒影,胡子拉碴的样子竟是那么狼狈,身上的衣服已经二十天没有换过,那件道袍看着脏兮兮的味道也很难闻。
 不再是个道人了。
 居然还有些伤感。
 本就不是个道人。
 持真道人将身上的衣服脱掉跳进那口大水缸里狠狠的洗了个澡,出来之后又把胡子刮了,进屋里翻找出来备用的衣服,寻常百姓的服装,穿上似乎没有道袍看着顺眼,可也没什么在乎的了。
 二十天了,再这样下去他会疯。
 带上一个草帽,把院子里的扁担简单改了改挂上两个竹筐,他就这么走了出去,还顺便在杂货铺里买了很多东西装满了竹筐,一路走一路吆喝,哪怕是对面有巡逻过来的巡城兵马司的甲士他也没有躲避,而是主动露出一张和善亲切的笑脸。
 那些士兵们也会还以微笑。
 就这样走了一圈,过街串巷把货居然卖完了,还小小的赚了百十个铜钱,按照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能有三两银子的收入,可算不菲。
 可他当然不想就这样做个货郎。
 他只是想习惯一个新的身份。
第0671章 风向
 廷尉府还在追查其他天字科反贼的下落,兵部这边派人过来请沈冷一起商议对北疆动兵的策略,原本要举行的诸军大比也因为城中出事而推迟,最近这几年诸军大比好像就没有正常过。
 而这次诸军大比的非同寻常之处在于,这次挑选出来的人可能都会被送往北疆提前熟悉北疆气候地形,渤海国已灭,黑武内部不稳,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大宁,这一战已势在必行。
 沈冷到兵部的时候人已经来了不少,坐在首位的不是兵部尚书范无言,而是那位从东疆行宫里归来的老将军苏茂,老将军德高望重,在大宁军方没有人比他的资历更高,他若是坐在一边,谁好意思做在首位。
 兵部的一群大员陪坐着说话闲聊,沈冷进门老将军苏茂第一个站起来,其他人也都跟着站起来。
 老将军笑呵呵的迎向沈冷:“好久不见了沈将军。”
 沈冷先是肃立行礼,然后才大步过去迎住老将军伸过来的手,老将军拉着他往回走:“坐在我身边,一会儿给我好好说说你们是怎么破渤海国的。”
 原本坐在老将军身边的人只好让了让,沈冷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正在这时候孟长安和闫开松也到了,众人再一次起身相迎,沈冷趁机离开老将军身边,对刚才给他让座的那位兵部官员歉然笑了笑,回来的时候坐到坐到一边,距离老将军也不算远。
 苏茂老将军身边一个是户部尚书范无言,另外一个则是新任的兵部侍郎杜高淳,原来的侍郎大人因为实在年迈体弱所以请辞回乡去了,陛下前阵子准奏,这位新兵部侍郎上任还不到十天。
 沈冷听说过这位杜大人,是京畿道甲子营的行军佥事,从级别上来说调入兵部是高升,原本是正四品,现在一跃升为正三品,也是官场上少见的事。
 杜高淳对沈冷善意的笑了笑,示意自己并没有在意。
 “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老将军苏茂笑着说道:“承蒙陛下看重让我一个已经退下去的老家伙在主持这次议事,可说起来,我也只是坐在这听听,倚老卖老罢了,你们只管说你们的,若是我也想到了什么好法子也会说,大部分时候你们当我没在这就好。”
 众人笑起来,也是陪着笑,谁敢把他当不存在。
 “粮草补给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兵部尚书范无言看了杜高淳一眼:“虽然杜大人才来,不过这些日子几乎都没有休息,将兵部的事熟悉了一下,尤其是北疆战事筹备,所以请杜大人为诸位将军诸位大人说说如今备战的情况。”
 杜高淳起身:“还要多谢陛下信任,多谢尚书大人提点……北疆战事,陛下从数年前开始筹谋,兵部户部和水师协调运送,如今在北疆修建的三座粮仓已经建好,粮仓之中的存粮足够大军五年所需,这是保守说法,实际上,可能足够八年以上。”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户部那边协调草原大埃斤云桑朵,云桑朵调派了一万骑兵护送大批的物资也已经送到北疆,对于北疆骑兵来说,供给战马所需的草料不用担心,战马的补充也不用担心。”
 老将军嗯了一声:“战备上的事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兵的将军什么时候有过不相信咱们后方诸位大人的时候?说句玩笑话,那时候我在北疆领兵多少次和手下人说过,诸位大人就是我们这些在边疆厮杀之人的衣食父母,我还没见过父母不疼孩子的。”
 众人这次是真的笑起来,场面立刻也轻松了不少。
 老将军看了沈冷一眼:“渤海人那边应该已经没有再作乱的实力了吧?”
 沈冷看向闫开松,闫开松才是最后一个撤离渤海的人。
 “闫开松将军回京之前主持渤海国军务,还是闫将军来说吧。”
 闫开松起身:“渤海国内虽然还有小股余孽,可已经翻不起来风浪,我从离开渤海国到现在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听闻捷报频传,应该是已基本肃清,我大军扼守渤海北部鹅头山山关,就算是渤海国内还有些许余孽也过不去,白山关那边更不用说,所以渤海人不用担心。”
 老将军点了点头:“战备无忧,渤海无忧,接下来就看看兵部制定的作战方略如何了。”
 兵部尚书范无言有意让杜高淳多在诸位将军大人们面前露露脸,所以又让他来说,杜高淳本就是行军佥事出身,专业就是制定作战计划的,他将兵部的方略简要的说了一遍,条理清晰言简意赅。
 孟长安把头靠近沈冷压低声音说道:“这位杜大人着实有些本事。”
 沈冷嗯了一声,却总觉得这位杜大人眼神会不自觉的往他这边飘。
 与此同时,廷尉府。
 韩唤枝看了一眼手下四位千办:“渤海人落网的已经有上百人,这些人的口供也差不多已经整理出来,我发文给在北疆的古乐和耿珊,让他们两个去白山关调查一下,看看渤海人到底是怎么进来的,咱们抓住的不过是一些喽啰而已,进长安的目的连他们都不知道,只是盲目的跟着走,现在看来倒更像是那位大学士为自己离开八部巷做的筹谋,渤海人不过是弃子而已。”
 方白镜道:“要不然卑职去一趟?对东北边疆卑职比较熟悉。”
 “暂时还不必。”
 韩唤枝道:“天字科的人还没有肃清,到底有多少人也没有问出来,奉宁观里那些道人你来审,尽快。”
 方白镜垂首:“卑职明白。”
 韩唤枝又看向方白鹿:“你和聂野两个人带人在城中城外继续搜查,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但也不可放松,渤海人那个领头的据说是个桑国人叫菅麻生,在四海阁求学过,分派人去书院查查。”
 方白鹿和聂野抱拳:“卑职遵命。”
 “姚虎奴。”
 韩唤枝道:“你带一百二十黑骑出长安顺官道一路往南查,看看方城县那边有没有什么发现,方城县距离长安很近,那地方又龙蛇混杂,很容易潜藏,若有什么发现不要贸然行事,天字科的人武艺都很不俗,你着人立刻回来告知,只管盯着就是。”
 “卑职遵命。”
 姚虎奴抱拳。
 韩唤枝道:“另外……算了,就先安排这些吧,方白镜留下。”
 其他三个要带人出去继续搜查的千办起身离开,方白镜留在书房里等着韩唤枝吩咐,韩唤枝把手边一份卷宗递给方白镜:“霍丁这个人是从甲子营出去的,你动一动咱们在甲子营里的暗线,已经多年没有动过了,毕竟甲子营就在京畿道天子脚下,平日里也没怎么关注,这次霍丁的事让我觉得甲子营里不干净,你悄悄的查,除了你我之外不要再告诉别人,包括刚才出去的人。”
 方白镜脸色一变:“大人怀疑甲子营里有鬼?”
 “我不知道。”
 韩唤枝摇头:“可甲子营那么重要,戍卫京畿,如果甲子营里边不干净……”
 方白镜道:“卑职立刻去联络甲子营里的暗线。”
 韩唤枝道:“甲子营将军薛让对霍丁颇为看重,以薛让的为人断然不至于对陛有二心,可如果有人能把薛让都骗了,那么这些人在薛让身边的位置肯定不低,尤其是薛让亲兵营里的人……这件事你要小心应付,咱们在各战兵里的暗线基本上都没有动过,一旦暴露出来可想而知那些将军们的反应会有多大,甲子营一旦暴露出来,各卫战兵都会开始慌,到时候十几二十个三品将军要是联起手来对咱们廷尉府施压,我也扛不住。”
 方白镜点头:“卑职知道。”
 韩唤枝起身:“去吧,你出去的时候把关柔叫进来。”
 关柔是千办耿珊一手带起来的,也是一个女子,廷尉府里女人很少,唯耿珊手下才有几个,关柔是耿珊极看重的手下,也算她弟子,从十七岁进廷尉府到现在已经七年,前阵子刚刚升为百办,耿珊去了北疆之后,她那一队人就是关柔带着。
 方白镜抱拳告辞,不多时关柔从外面跑进来,她是一个看起来永远那么有活力的女孩子,和耿珊的性格不一样,耿珊一年到头也笑不了几次,可她脸上却好像永远带着笑,笑起来的样子还很好看,小酒窝招人喜欢,耿珊像个男人一样,她虽然不似耿珊那样硬,不过在廷尉府的时间久了难免性格上也会偏男性化些。
 关柔进来之后见礼,韩唤枝摆了摆手示意她把房门关上。
 “耿珊带走了你们那边大部分人,给你留下的不过二十几个。”
 韩唤枝拿起一份卷宗递给关柔:“你们最近也在跟渤海人的事,先放放,这个案子交给你。”
 关柔双手将卷宗接过来,卷宗外边只有一个字。
 杨。
 可这一个字,就让关柔的脸色微微一变:“后族?”
 “是。”
 韩唤枝往后靠了靠,已经好久没有正经休息过,脸上都是疲倦。
 “最近察觉到后族那边似乎人员外出比较频繁,趁着渤海人和天字科的人在长安城里作乱,杨家有不少人离开长安,我之前安排人盯着,他们应该是返回杨家祖宅老家去了,可这不正常,上次珍妃娘娘去过杨家之后,杨家一直闭门谢客,除了必要的采买之外无人走出过大门,突然之间很多人离开必然是有什么事。”
 关柔点了点头:“卑职马上去查。”
 “你小心些。”
 韩唤枝看了关柔一眼:“杨家很久没有动过了,突然动起来也许是要最后一搏,杨家的人发了狠什么都做的出来,而且我不相信没有人接触杨家会突然变了风向,十有七八是因为天字科的人接触过,他们谋什么还不知道,但我推测天字科应该是给杨家安排了人,还有件事你知道就好不要外传,我怀疑杨家的动作和太子殿下有关,所以我从聂野那边给你调了三十个人过来,流云会少年堂那边也会有人暗中协助你,流云会表面上的力量也都被人看着呢,唯有少年堂还在水下。”
 韩唤枝揉了揉太阳穴:“去办吧,切记,若遇到高手不要蛮干。”
 “卑职谨记。”
 关柔应了一声,看起来是强行压着自己的紧张。
 她调查的是杨家啊,甚至有可能涉及到太子殿下,韩大人是多信任自己才会把这案子交给她,一定不能把事办砸了,一定!
第0672章 农场
 兵部那边的议事很顺利,说是议事,其实不过是兵部和各位将军之间的通气会,大家把情况都说一下,心里也有底,例行公事,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矛盾。
 廷尉府这边也是例行公事在查案,长安城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东宫。
 太子觉得有些累不想去内阁了,很不想去,最近他的抵触心理日益严重,曹安青已经劝了一会儿,可他越听越厌烦,感觉自己现在活的完全不是自己,而是活成了母亲和父亲想让他成为的那个样子,越想越烦躁。
 “殿下,内阁那边还是要去的,内阁诸位大人,尤其是首辅元大人和次辅赖大人对殿下的评价都很高,陛下已经数次提起过言辞褒美显然是对殿下很满意,殿下不能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
 太子看了曹安青一眼:“难道现在还算不上?我让你把大学士接到东宫,人呢?大学士一走,带走了天字科绝大部分人,我手里还有什么?”
 “大学士并没有走,或许是因为留在长安心里不踏实,殿下也知道,大学士那样的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置身险境,今时不同往日,大学士已经不是曾经呼风唤雨的大学士。”
 曹安青垂首道:“大学士对殿下有所戒心也在所难免,老狐狸总是老狐狸,奴婢派人联络过,如果不是奉宁观那边出了事的话大学士还在城外村子里住着,就算是现在大学士不知所踪应该也不会出京畿道,稍后就会有消息过来,天字科的人都在长安城外,并不远。”
 太子哼了一声:“都在城外……都在城外有什么用?”
 曹安青劝道:“今日兵部那边议事,主要是商议一下北征大事,不久之后条陈就会送到内阁请诸位大人过目,殿下去看看也好。”
 太子长长吐出一口气:“内阁也好,六部也罢,其实没有一个人是我的,我去看了去听了,也没什么意思。”
 曹安青道:“可这次诸军大比中殿下的接触过的人不少了,这些人大比之后都要去北疆,虽然领兵作战制定计划的都是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