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只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年轻人又蹲下来:“我不想打仗,我也不想杀人,更不想被人杀了,宁军昨天还在喊,只要我们不协从你们抵抗,我们就都没事……我不去,我哪儿也不去。”
 越军校尉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上去一脚踹在那年轻人的脑袋上:“才十二年!才十二年!你们竟然已经认命了?!”
 他上去拳打脚踢,那年轻人被打翻在地,很快脸上就见了血,校尉手下人连忙过来拉住他劝解,校尉猛的回头看向自己手下的兵:“你们呢?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一仗不该打?你们是不是也已经觉得自己是宁人了?!”
 “校尉。”
 一个老兵看着他,语气悲凉地说道:“你看看这些小伙子,还有几个熟面孔?校尉,从国灭到现在你手下的兵只有我一个了,他们都是后来招募的,十二年了,他们之中有谁参与过当初抵抗宁军的战争?校尉,别生他们的气……十二年,会让很多事很多人改变。”
 校尉转头看向他:“连你也怕了?!”
 老兵缓缓摇头:“我不怕,从校尉那天拉着我喝酒,哭着说我们复国有望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命快到头了,可我还是跟着校尉你来了,我怕什么?我没什么可怕的,我只是无能为力。”
 他将刀子抽出来,回望城墙:“别逼他们了,这是穿战服的人应该干的事。”
 校尉怔住,良久,转身朝着城墙方向走去。
 他带着手下人到城墙下的时候,一具尸体从高空落下来砰地一声摔在他们不远处,很快血就在尸体下流了一洼,他们看着那具尸体,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沉默下来,片刻之后,一面被砍断了大旗也掉了下来,上面的越字沾满了血迹。
 宁军破城了。
 从城墙往下走的马道上全都是尸体,大宁的战兵还在不断的往前碾压,越军边战边退,每一步都会有不止一个人倒下去。
 一面巨盾飞来,将越军士兵砸倒下去四五个,后边的人还没有来得及把同袍扶起来,那个身穿铁甲大步而来的壮汉就到了,小腿粗的铁棒抡起来,人头被砸中直接就能爆开,一棒一棒,将越军最后的勇气砸的支离破碎。
 从城墙上往下杀比登上城墙要容易的多,五人队配合起来就是绞肉机,看起来像是杂乱无章的厮杀,可每一处都是五人配合,而每一个五人队又会默契和身边的五人队交替配合,这是已经深入每一个大宁战兵骨子里的打法。
 厮杀从城墙到城下,然后到每一条街道。
 从中午到日落,又到太阳升起。
 第二天一早,光明再次降临大地,一夜的风也没能把血腥味吹散,到处都是尸体。
 宁军已经在清理战场,每一条街上都有大宁的军人结队搜寻,越军的抵抗持续了半日一夜宣告失败,在兵力是大宁战兵四倍的情况下被杀的没有还手之力。
 此时此刻,县衙。
 这是越军最后坚守的地方,与其他人失去联络的几百名越军士兵保护着栾千尺死守在这,一夜了,他们从最初的两千余人到现在的三四百人,熬到了太阳升起,可熬不到胜利。
 沈冷坐在那看着大街上的血流成河,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感想,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厮杀,对于军人来说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就算是到战争结束,军人也没多少时间去感慨什么,他们没那个心情。
 在诉说着战争惨烈的,往往没有经历过战争惨烈的文人。
 “沈冷!”
 县衙门口里边传来一声嘶吼,浑身是血拎着刀的栾千尺从里边大步走出来,站在县衙门口,看着对面的沈冷大声喊了一句:“如果我愿意自己了结,你能放过我手下兄弟吗?!”
 沈冷看着他,摇头:“不能。”
 栾千尺忽然就哈哈大笑,笑的眼睛血红血红的,他用刀指向:“放他们一条生路,只是你一句话而已,没有人会追究,你是将军,你有这个能力!只要你答应我,我现在就自行了断!”
 沈冷站起来,走到栾千尺不远处。
 “你带着他们举旗的时候一定没有说过,有一天如果我们败了,我自己走出去,问问大宁的军人他们能不能杀我一个放过你们。”
 沈冷看着栾千尺的眼睛说道:“对大宁来说你是叛贼,对你的部下来说你是英雄,像个英雄一样死吧,让他们看着。”
 栾千尺仰天咆哮一声,挥刀杀向沈冷。
 当的一声,他的刀掉在地上,尸体扑倒。
 沈冷转身,黑线刀上的血滴落。
第0774章 老奸巨猾
 最后几百名越军士兵全部战死在县衙内,自然会有人投降,可不会得到宽恕,沈冷说,法律不能宽恕的事我也不能,受害的人不能宽恕的事,我更不能。
 宁军在县城内清理战场,大街上的百姓们依然恐惧,他们远远的躲开,每一个角落都是他们认为的避风港,把头低下去就似乎能避开一切灾厄。
 县衙里,已经厮杀了一天一夜的沈冷扶着桌子坐下来,县衙大堂里的血迹未除,血腥味尚在。
 陈冉从外边进来,手里居然端着一个铜锅。
 “吃锅子撒。”
 他看向沈冷。
 沈冷嘿嘿笑了起来:“你怎么什么都能弄来。”
 陈冉耸了耸肩膀:“哪个昨天跟我说吃的太素让我搞点好吃的。”
 沈冷伸手把桌子上堆着的东西扒拉下去,把桌子腾出来地方,陈冉把铜锅放好:“现在就差一样东西了。”
 “什么?”
 “肉。”
 “……”
 沈冷看着他:“所以你只是找到个锅?”
 “锅都有了,肉还远吗?”
 陈冉往外走:“我跟你说,给我半炷香的时间,我能给你找来至少三种肉。”
 半个时辰之后陈冉拎着一个兜子回来,脸上有几分愧疚:“要不然我们现在研究一下豆腐有几种涮法?”
 沈冷噗的一声笑出来:“所以你是一点肉都没找来?”
 “找什么啊。”
 陈冉气鼓鼓的坐下来:“这庭兰县城里原本只有万余人左右,开战之后,涌进来的难民超过十万,别说牛羊猪肉,连老鼠都被他们抓光了,城内倒是不缺粮食,可越军根本不会对难民发放太多,谁知道要打多久,存粮得保证他们够吃才行,所有的难民每人每天一碗粥,勉强活着吧,老鼠都不敢乱窜了,肉就算了吧。”
 沈冷想了想说道:“让人把粮仓打开,把粮食发放给难民,发放的时候让他们检举揭发,凡是被指认出来是叛贼余孽的就地处决,所有指认出叛贼余孽的人赏银五两,如果一经查实知情不报者与叛贼同罪,得让他们彼此不能再团结才行。”
 陈冉出去吩咐了一声,回来后说道:“可是咱们的粮食也不够。”
 “咱们的粮食在下一个敌人那。”
 沈冷指了指地图上的大广县:“王根栋带着五千人先过去的,不过那边叛军数量太多,他的五千人只能稳住局面不能全剿,大广县是存粮重地,有两座粮仓,庭兰县这边的粮食咱们留下七天行军所需就够了,剩下的都发出去,十万百姓,吓也吓了,骂也骂了,又不能都杀了……放他们回去,十万个人十万张嘴,有他们宣扬,叛军投降的或者逃匿的就会更多,接下来的仗也就更好打。”
 陈冉嗯了一声:“先吃饭吧。”
 他把拎着的兜子放在桌子上:“虽然没肉,可好歹也是涮锅不是吗。”
 沈冷把兜子拿过来打开一看就愣了:“这特么是豆腐?”
 陈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距离豆腐也就还差一点点工序的事,黄豆就黄豆吧,非常时期,能凑合一下就凑合一下。”
 沈冷叹了口气:“铜锅涮黄豆……这特么的难道不是熬粥?”
 半个月后,长安。
 未央宫,东暖阁。
 因为平越道叛乱的事,陛下从肆茅斋搬回东暖阁里,内阁就在东暖阁外边,便于及时召集群臣议事,内阁有什么事要禀告也更快些。
 桌子上放着铜锅,陛下亲自动手把白豆腐切好放在桌子上,老院长看着那盘白豆腐嘿嘿傻笑,那像个已经快九十岁的老人,到了他这个年纪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锐,也算是难得了。
 “朕刚刚收到军报,石破当没有等朕的旨意就率军进入平越……沈冷,石破当,叶开泰三个人率军齐头并进,平越道的叛乱已经大部被平定,叶开泰下令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秩序也在恢复。”
 皇帝说话的语气稍显轻松了些,可是老院长却知道陛下心里根本不可能轻松的下来,叛乱是被控制了,可接下来的事才更让陛下头疼。
 平越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管怎么说叶开泰都难辞其咎,虽说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这种事防不胜防,可他身为平越道道府治下如此大乱,如果陛下没有任何处罚如何以安民心如何以震朝纲?最苦最累的差事都让叶开泰干了,正因为陛下知道他是留王府出来的老臣之中最稳重也是最有能力的,所以当初才会让他去平越道,前前后后,从灭南越之前到现在叶开泰已经在那边呆了十五年,十二年的道府,功绩有目共睹,然而经此一事,怕是最终连个好的结局都没有。
 还有韩唤枝,韩唤枝到现在去了哪儿都不知道,之前送回来消息说他带人进了西蜀道要去云霄城,后来就断了消息,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
 “留……”
 老院子看了皇帝一眼,欲言又止。
 “留什么?”
 皇帝在老院长对面坐下来问了一句,老院长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说出来:“留爵罢官?叶开泰在平越道劳苦功高,总不能真的就罢官下狱。”
 “为什么要罢官?”
 皇帝哼了一声:“朕如果扛不住那点压力,朕身边的人也早就扛不住了。”
 老院长一喜,可是很快就为难起来:“国法朝纲,无论如何叶开泰都要处置一下的,如果这都不动他,怕是……”
 “动。”
 皇帝道:“当然要动,说来说去,还是得对不起他。”
 皇帝看了老院长一眼:“可是先生,朕可以说对不起他,不是国法对不起他,但动他是因为先生说的国法朝纲,朕若是念私情不放,强撑着就是不动他,朝臣最多也就是骂朕,还能怎么样?说吏治因此会败坏,朕是不信的……可这个动,还得是朕说了算,朕说怎么动就怎么动。”
 老院长没明白陛下这话里的逻辑。
 “让他去窕国吧,从正二品道府降为正三品,暂代道府之职,让他去窕国那边继续给朕收拾烂摊子去,如果朝臣有人反对,那谁反对就让谁去好了,本打算让康为去窕国那边,就把他们换一换,康为调任平越道道府,这个时候把他调过去……”
 老院长立刻笑起来:“本来从内阁次辅之职调到地方上任职,从品级上来说是平调,而且离开内阁算是下放了,康为心里必然不舒服,这也断了他将来成为首辅的路,可这次把他调任平越道道府,足以说明陛下对他的重视,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康为也会明白陛下苦心。”
 “朕哪有那么多苦心,群臣难治,唯求平衡,让他们都舒服了不好,都不舒服了也不好。”
 皇帝叹道:“朕这不是心苦,朕这是心累。”
 老院长笑道:“陛下这是老谋……”
 皇帝看了他一眼:“那你就是老奸巨猾。”
 老院长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后问:“沈冷呢?”
 皇帝看他:“沈冷怎么了?”
 “陛下之前把沈冷的军职升了回来,恢复正三品将军,可那也算不得什么奖赏,毕竟击退二十万日郎大军的进攻,只这一件也够他把军职升回来的,平越道迅速平乱他当居首功,总不能一点儿都不赏。”
 皇帝心说朕的儿子还用你提醒?
 可也只能是心说,当然不能明说。
 “那先生认为该如何赏?他太年轻了,算起来今年才二十五,已经是正三品,如果再升的话就是从二品,军职之中,能到二品的都有谁?四疆大将军是,禁军大将军是,除此之外再无他人……说到功劳,四疆大将军哪一个不比他的功劳大。”
 皇帝摇头:“没法再升了,二十五岁就从二品……”
 他看了老院长一眼:“倒也不是不行。”
 老院长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陛下啊……这还不是陛下一念之间的事。”
 “可是不行啊。”
 皇帝摇头:“朕刚才说了,群臣难治,唯求平衡,朕不打算狠治一下叶开泰,就不能狠赏一下沈冷,朕把叶开泰降两级调任窕国那边,这是朝臣所能接受的极限,如果再把沈冷提到从二品,他们就会炸了锅,所以为了平衡,为了叶开泰,只能委屈一下沈冷。”
 老院长沉默下来,点头:“陛下思虑的有道理。”
 皇帝叹道:“他年轻,就让他委屈些。”
 老院长试探着问了一句:“不如……勋转十一,赐封柱国?”
 如今四疆大将军加上禁军大将军,西疆谈九州是勋转十二上柱国,南疆叶景天是勋转十一柱国,北疆武新宇是最近才提上去的,也是柱国,禁军大将军澹台袁术也是前两年才封为大柱国的,还有裴亭山,二十多年前因为大功而被封为大柱国。
 可他们都是正二品的大将军,沈冷一个三品也封柱国的话……
 皇帝沉默片刻:“也好,朕回头让赖成去想想办法。”
 老院长看了看铜锅:“要不然喊他过来吃饭,好说一点。”
 皇帝白了老院长一眼,然后轻叹一声:“朕身为大宁皇帝,难道还得巴结着他?”
 然后朝着代放舟喊了一声:“去把赖成喊来。”
 代放舟都忍不住笑了,应了一声跑出去。
 老院长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把康为调任平越道的话,也该让首辅元东芝退下去了。”
 皇帝眼神闪烁了一下,点头:“是啊,康为离开内阁,元东芝必然心有不甘也不服,年纪大了会糊涂,赐封太子太傅……请他回家养老吧。”
 老院长心说陛下啊,你这不是巴结赖成,你这是逼着赖成,元东芝退下去,赖成就是首辅,陛下这是把给沈冷升柱国的压力给了赖成啊,估计着陛下一会儿就会对赖成说,你这事干不好,你也当不了首辅。
 真是老奸巨猾。
第0775章 时代
 对于大宁朝廷内阁来说,之前的二十几年也许都不能算是当今陛下李承唐的时代,而是应该算作沐昭桐的时代,哪怕就是几年前沐昭桐被罢免,内阁首辅换成了原来的次辅元东芝也没有多大改变,可元东芝根本就没能在内阁留下独属于他的印记,被后人提起来的话,也许他在首辅之位的这几年会被称为后沐昭桐时期。
 元东芝在内阁也有二十几年,他像是影子,人们一直都只看到沐昭桐却忽略了他的存在,不管沐昭桐之后做了些什么,在他为首辅的这二十多年来,他在内阁的时间远超在家里的时间,十天半个月的不回家对他来说也是习以为常,所以当时人人都不得不赞叹他的态度,而事实上,元东芝何尝不是?
 首辅尚且如此,下边的人谁敢放松轻慢,元东芝又是个谨慎性子,自然不会得罪沐昭桐,所以沐昭桐在内阁处理政务的时间有多长,他大概也有多长。
 然而他没能留下自己的印记,一部分原因是沐昭桐太耀眼夺目,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他自己小心翼翼的把所有自己的印记都擦掉了。
 沐昭桐留给他的阴影太重,留给内阁的阴影也太重,所以他无法突破,他行事风格依然保持着沐昭桐在内阁时候的样子,哪怕位居首辅,依然事事处处没有决断。
 如果他不是谨慎到陛下已经明显表现出对沐昭桐的不满,他依然还对沐昭桐唯唯诺诺,陛下不至于这么快就打算让赖成顶上来,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把他的门徒康为调出内阁。
 很多事,都是注定的。
 赖成坐在那看着皇帝咧嘴苦笑,他就知道皇帝突然喊他过来吃火锅一定不只是吃火锅那么简单,陛下的意思是要给沈冷提到柱国,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