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7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怀楠有句话没和方白镜他们俩说,杀了那三个刺客绝对不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恰恰是为了打草惊蛇。
 他看着那破损的院墙,忽然间笑了笑。
 陛下,高明。
 肆茅斋。
 皇帝坐在那看着窗外的风景,大内侍卫统领卫蓝正在将刚刚发生的事详细的说着,皇帝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皇帝看向卫蓝:“回去之后从大内侍卫中选几个心思细武艺强的去跟着窦怀楠,朕把他降职,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就成了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他回了京畿道后会有不少人想趁机除掉他,朕不准他死。”
 卫蓝立刻俯身:“臣已经安排好了,除了大内侍卫之外,臣还选了原来流云会的一批人暗中保护窦怀楠。”
 皇帝嗯了一声:“你的心思很缜密,做的好。”
 卫蓝随即退出肆茅斋,其实他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笑,三个刺客都死了,这样一来就没有了拿人杀人的证据,有那三个人,幕后主使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揪出来,可陛下偏偏不揪,那些人又不是傻子,当然能想到陛下可能已经掌握了什么,他们就会立刻做出反应……
 立刻做出反应?
 想到这的卫蓝忽然间醒悟过来,然后自言自语了一句:“陛下,高明!”
 大街上。
 一辆马车缓缓的行过,车是廷尉府的,方白镜坐在马车里看了一眼澹台草野:“你说窦怀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
 “虽然你我演了个戏,可窦怀楠若是猜不到陛下的真正心思那他配得上陛下的重用?陛下原本可是打算让他进内阁的,如果不是他比赖成只小了十几岁,他就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大宁内阁首辅大学士,他没有任何过错,也没有任何不足,只是因为他的年纪有些尴尬啊……如不出意外的话,赖大人在内阁撑住十几二十年没问题,那时候窦怀楠也已经五十岁甚至更大,年纪确实不太合适了……”
 澹台草野道:“所以窦怀楠如果看不出来才怪。”
 方白镜道:“陛下这招看似不是打草惊蛇的打草惊蛇……高明啊。”
 澹台草野点头:“现在那些人会自乱阵脚,抓了那三个人?最多揪出来一家,可是杀了那三个人,就不止会有一家跳出来。”
 肆茅斋。
 陛下站在窗口看着外边,脸上那种自信没有任何改变,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
第1136章 净崖先生
 高明阳和高明堂两兄弟从徐家出来之后溜达着走了一阵,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随便在大街上找了一家茶楼进去,徐家为了谋事,特意把他们大宅旁边的一户民居买了下来,然后开了一个小门,每次他们这些人进徐家议事都是从民居进去,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
 兄弟在茶楼里坐下来后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神里看到了深深的担忧。
 “事情肯定是不对劲,但你不应该当着徐少衍的面说出来。”
 高明堂道:“这个人,现在已经有些要狗急跳墙的意思了。”
 “怪我。”
 高明阳道:“一时口快,当时也没来得及想那么多,好在你帮我圆了一下,只是徐少衍那样的人自然也会很快明白过来,其他各家都会想办法与他徐家逐渐疏远,这也怪不得我们,总不能真的一下子翻了一船人。”
 “他做事这么不稳妥,连累我们了。”
 高明堂道:“现在得想个办法补救。”
 “你说怎么办?”
 高明阳有些心急:“现在这架势看起来陛下已经知道了什么,怎么看都像是陛下故意要灭口,如果不是为了保护窦怀楠的话,怕是陛下也不会让澹台草野和方白镜出手,动窦怀楠是咱们错了。”
 “这样。”
 高明堂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第一,现在你来负责,把和徐家这边联络的线先断开,除了你我之外,所有负责和徐家那边走动的人全都调离长安,送的远一些,不要让廷尉府的人找到。”
 高明阳皱眉:“可以都除掉。”
 “不行!”
 高明堂脸色一变:“你怎么能这样想?”
 他瞪了高明阳一眼:“先祖跟随太祖陛下打天下的时候,太祖陛下不止一次盛赞咱们的祖上高义,愿意为我们做事的人都是家人,都是朋友,他们也是奉你我之命行事,因为你我的疏忽而除掉他们?你这样做不觉得太阴狠了些?高家的人不应该这样想,也不能这样做,人是咱们的人,徐家那边如何对待他的人是徐少衍的事,可我不允许高家的人会这么狠毒,那不是个人做出来的事。”
 高明阳脸一红:“我也是心急,你别当真。”
 高明堂正色道:“你记住,纵然你我兄弟没能复兴高家,也是因为你我无能,别家的人怎么对待他们的自己人我管不着,我也没那么大的能力去管,可是高家的人,不管姓不姓高,为高家做事就是高家人,如果出了什么意外,你我兄弟可以把罪责扛起来,可是你我能保护的人要尽量多保护一些。”
 高明阳点头:“我记住了。”
 高明堂道:“我们高家祖上的遗训不能忘啊。”
 高明阳道:“不敢忘。”
 高明堂认真地说道:“我们想复兴高家,第一是因为作为高家子孙,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高家没落,那是你我之罪,第二,现在来看大宁处于一个可能会有危险的时期,陛下若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二皇子年幼,我们得好好保护大宁。”
 他看着高明阳的眼睛说道:“我们要争权,可不能做谋逆之事,也不能做叛国之事,争权是我们宁人自己人的事,是家里事,如果有人把争权看成是反陛下,那高家的人也不会答应,徐少衍做事我不认可但必须有一个人在前边顶着,现在他可能顶不住了,那就弃了。”
 他认真地说道:“刚刚我说到第一是把徐家那边的线断了,把我们的人送出长安,第二……我会派人去和窦怀楠接触,并且安排家中的高手暗中保护窦怀楠的安全,窦怀楠回到京畿道之后想动他的人更多,找个人接近他和他成为朋友,并且保护他,如果最终他会重新启用,我们安排过去的人就会有奇效,说不定能保住高家。”
 高明阳道:“都听你的,你这个人太粗糙,而且做事容易冲动,以后有什么事你直接让我去做就行。”
 “你呀。”
 高明堂叹了口气:“自己的毛病你自己都知道,就是不改。”
 高明阳讪讪的笑了笑:“这不是从小到大一直都有你么。”
 高明堂道:“现在还有一件事得你去做,我们和徐家联络的人都送走之后,你去见见咱们选出来的那几个年轻人,如今举荐进入东宫的人名单已经确定,估计着已经呈递给了陛下,这几个人陛下也都会记住……你和他们聊聊,告诉他们一旦进入东宫之后,低调做人做事,不许和二皇子走的亲近,只管完成自己的本职之事即可。”
 高明阳一怔:“这是为什么?好不容易安排进去的人,如果刻意疏远的话……”
 “他们废了。”
 高明堂摇了摇头:“已经不可能会被重用了,所以我们要备选一批人,第一批人送进东宫的目标原来是接近二皇子,成为二皇子的亲信,但现在要改变一下,这第一批人不再以成为二皇子亲信为目标,他们存在的价值是为了给第二批人铺路,只要他们做好本分事就行,不要显山露水的,越低调越好。”
 高明阳点头:“我知道了,我会交代他们。”
 “别对他们说我说的这些话。”
 高明堂叹了口气:“是高家对不起这几个年轻人,以后再想想用什么办法补偿。”
 说完这句话后高明堂起身:“回家,分开走。”
 高明阳嗯了一声:“我知道。”
 与此同时,徐家。
 徐少衍等那些客人都走了之后他又回到书房,脸色难看的好像刚刚吃了一只死苍蝇似的,在书房里坐下来,又气又忧心,看着府里的下人在那收拾桌子,沉默片刻后摆了摆手:“都先出去,让净崖先生进来。”
 下人们连忙退出,不多时,被称为净崖先生的人快步进门,看了看徐少衍的脸色大概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刚刚他也已经得到了消息,作为徐少衍身边出谋划策的最重要的几个人之一,其实他的话徐少衍并没有听得进去多少,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局面,他在很早之前也已经和徐少衍说过,他提醒过徐少衍不要低估了陛下,谁低估了陛下谁都会吃到苦头,这个天下能和陛下做对手的人并不多。
 “净崖先生。”
 徐少衍一看到他进来就连忙站起来:“悔不该不听你的话,现在事情已经变得很棘手,还请净崖先生救徐家。”
 其实净崖先生这个人什么来历到现在徐少衍也没有搞清楚,或者说不是那么特别相信,当初收留这个人的时候他也不是很乐意,只想着不过是多一个人吃饭而已,徐家又不缺这一口饭钱。
 净崖先生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已经老旧到好像随时都会粉碎的借条,这借条的事,徐少衍倒是也有所耳闻,只是几百年了谁还能辨别真假。
 借条上写的是……徐绩借净崖先生李善功妙计一条,日后还善功先生子孙后代衣食无忧。
 这借条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提起来的话百姓们或许还能想起来有那么一个近乎神话般的故事……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楚已经不能维持中原天下,各地叛军横行无忌,而北方的强敌黑武在得知楚国内乱后又大举兴兵南下,猛攻北疆。
 大宁太祖皇帝陛下正在率军征战,闻讯之后亲率大军驰援北疆楚军,那一战打的极为惨烈,损失了无数部下才将黑武人挡在国门之外,可就在这时候,其他几路义军却趁着太祖陛下后方空虚前来偷袭,那时候,太祖皇帝麾下一多半兵力在太祖结拜兄弟手里,他的结拜兄弟正在率军南征。
 徐绩奉命率领不足一万人的人马与十几万各路义军对抗,这一战若是打输了,太祖皇帝后路被断,只怕连太祖皇帝也难以活着杀出重围。
 徐绩当时忧心忡忡,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云游先生进了他的军营,说是他有破敌之策,那种情况下徐绩并没有相信一个云游之人真有什么破敌之策,可也是有病乱投医,于是就见了他,这个人自称净崖先生,名为李善功。
 他祖上倒是有名气的很,就是那个曾经写出江湖第一闲书的大闲人,那位身份复杂的大闲人在晚年归隐,开了一家私塾授课,收的弟子却没有一个小孩子,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当时还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他死后又二十年人们才惊讶的发现,楚国当朝的重臣有好几位出自那家私塾。
 当初净崖先生找到徐绩说,他得祖上卦书,卦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推断出大楚终乱,逢战二十年,天下归宁,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宁字会是宁国的意思,徐绩想的也是这个宁字是归于平静的意思,天下大乱二十年后归于平静。
 净崖先生说,他的子孙后代会遇到危机,所以必须求助一位贵人才行,净崖先生本想北上去去见太祖皇帝,奈何被大战拦在那过不去,只好来见了徐绩。
 他当时给了徐绩一条破敌之策,谁想到徐绩真的就靠这条计策分化瓦解了十几万敌人的联军,力保太祖皇帝后路不失。
 所以徐绩当时给净崖先生写了一张欠条,还说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净崖先生的后代持这张借条到徐家来,徐家子孙必会厚待。
 几百年过去了,徐少衍又怎么想到有一天真的有一个自称净崖先生的人拿着这张借条来?
 一张借条保存了几百年,可见李家这一脉也是极为珍重。
 此时此刻,徐少衍想到了祖上因为那一战功成名就,被太祖皇帝视为兄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净崖先生的妙计,而现在徐家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身边还是有一位净崖先生……这难道不是天意?
第1137章 我修了两种本事
 徐少衍只知道净崖先生肯定姓李,但叫什么从没有问过,之前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人,来了已经有几个月也不经常在府里,每天都会出去闲逛,徐少衍觉得他有祖上那位大闲人的真传应该会有些本事,部分时候议事会带上他,但是对他说的却没听过。
 比如这次,不知道这位净崖先生是从谁哪儿听来的,知道了他们要对窦怀楠动手,急匆匆来找徐少衍劝他,可徐少衍怎么听得进去,还是安排人去了。
 净崖先生这个名号,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这么多年来一代一代传下来,没有变过,这名号他们这一脉只传长子长孙,楚时候的那位大闲人风流成性,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辈子有过多少女人,也就不知道有多少子孙后代,但是这个大闲人有一样好,凡是知道了的全都一视同仁皆有所传。
 所以后来在江湖上出现了很多宣称是这位李大闲人后代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也是真的。
 “净崖先生。”
 徐少衍快走几步,上前拉着净崖先生的手:“还请净崖先生救我,救徐家。”
 净崖先生是个看起来三十几岁的中年人,面相就带着些书卷气,这样的人走在大街上哪怕不说话,你也会给出判断,觉得他要么是个教书先生,要么是个学者大儒。
 老百姓的眼力,让他们分辨出哪个是教书先生哪个是学者大儒还是有些难度的,可让他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学问人还没有那么难。
 净崖先生看了看徐少衍的脸色,他没有目睹,可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三个人被抓了?”
 他问。
 徐少衍摇头:“没有。”
 “死了?”
 净崖先生沉默了一会儿,叹息一声:“还不如被抓了。”
 他眼神里有些悲伤,虽然不清晰,可是很疼。
 徐少衍急切地说道:“当年先生的祖上曾经救过我的祖上,所以才会有那张欠条,当年祖上临危受命为太祖陛下守住后路,面临的就是生死之局,先生的祖上以妙计救之……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候何其相似,徐家又面临生死之局,先生恰好在这,还请先生救我一家。”
 “徐公,不一样。”
 净崖先生叹道:“当年的徐公是为了救陛下,而现在的你……是在谋陛下。”
 徐少衍脸色变了变,眼神里有一丝微怒一闪即逝,他当然不会表现出来什么,而是更加谦卑起来:“先生大才,已经预料到过会有此局面,所以先生也必然会想到过破解之法。”
 “没有。”
 净崖先生认真地说道:“那日我和徐公说,不要对陛下有所谋,这个天下,这个时代,这个环境,谋钱谋利都可以,以徐家的实力,就算是谋财害命了都有得救,可是徐公你谋陛下……只有陛下可以谋人而人不可谋陛下,我还说过,若想要徐家中兴不是没有机会,他日陛下必然下旨水师东征,徐公为表忠心,选派徐家年轻子弟送上东征战场,陛下感念于徐家之忠,必会有所嘉奖。”
 “那太远了,现在时机这么好,不加以利用岂不是错过了?”
 徐少衍道:“现在是多好的机会啊!”
 净崖先生有些失望的看着徐少衍:“徐公,你认为的好机会为什么会出现?那是陛下让你看到的,陛下希望你看到的,我曾直言,说陛下会故意让你们看到一些破绽一些机会,可那是诱饵,你们以为陛下是在为二皇子将来继承皇位铺路,可实则是陛下在为二皇子将来继承皇位铲草,陛下的仁念在于只铲草,不除根,所以现在还来得及。”
 徐少衍心里的怒火一个劲儿的往上涌,可还是压住了。
 “先生,你得救我,念在你我祖上有那么好的交情……”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净崖先生打断,净崖先生道:“当年我祖上和徐公祖上其实也没有什么交情,说是交易更准确些,我祖上希望能救徐公,是为了以后让徐公救他的后代……徐公,如果你还听我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