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7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的一声,他手里茶杯被他攥碎了。
 “烧了青衣楼。”
 “啊?!”
 一群人都吓了一跳。
 “直接烧?”
 “直接烧。”
 东主继续说道:“烧了青衣楼,烧不死韩唤枝也要让他知道,我们已经盯上他了,他不害怕自己出事,那个鬼见愁这么多年来怕过什么,但只要我们烧了青衣楼,他就会明白我们的决心。”
 他看到面上来了,笑起来:“看着就不错。”
 东主低头大口大口的吃面,显然是饿的有些狠了,三口两口就吃下去小半碗,满足的吐出一口气:“肚子里没东西就是不行,我们争来争去,其实一碗面就能饱腹,一碗水就能解渴,一件衣服就能御寒……可我们要争的本就不是这一碗面一碗水一件衣服的事。”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韩唤枝若是明白,就立刻会回到云桑朵身边,他回到云桑朵身边就露了。”
 东主不再说话,一口气把剩下的面吃完,一口面一口卤肉,吃的倒是看着酣畅淋漓,吃完后坐直了身子:“我还得有件事请你们帮忙。”
 他起身往外走:“陛下在找我呢,我得进宫,但是进宫的路上最好我出点什么事,你们不管是谁家的人,好歹动个手,让我受点伤。”
 他说完之后往外走:“别杀了我就行。”
第1279章 陌生兄弟
 一辆马车在长安城的街道上缓缓经过,车夫看起来似乎有些紧张,倒像是个新来的一样,没见识过长安城的繁华锦绣,没见过这么多的人来人往。
 马车似乎是怕碰到了行人所以走的格外小心,车夫不时回头看一眼车厢,可他的视线穿不破车厢,自然也就不知道车厢里盘膝坐着的人却气定神闲。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穿上亲王的锦衣,连信王自己都有些不适应,他闭幕而坐,脑袋里出奇的平静。
 这几年他的心里只有仇恨,除了仇恨之外再无其他,他曾经对姚美伦说过,这个看似美好的大宁在他眼里已经满是丑陋,他要让那些自认为美好的人感受到痛苦。
 尤其是皇帝。
 皇帝是他的亲哥哥,一手创造了现在大宁前所未有的强盛,让这个天下不再是黑武与大宁并肩而立,而是大宁一家独大。
 可是皇帝心里除了这江山之外还有什么?
 那一年农场里发生的事到现在信王也无法释怀。
 他想让他的亲哥哥也体会一下痛苦,可是这痛苦怎么体会?让李承唐也失去兄弟?他本来也失去了兄弟,只是他不在乎罢了。
 所以这痛苦,就是让这大宁疼,才能让李承唐疼。
 他之所以安排人对自己下手,只是想看看当他一身伤痕的出现在李承唐面前的那一刻,李承唐的眼神里有没有心疼。
 他们是亲兄弟啊。
 哪怕,哪怕他在李承唐的眼睛里看到一丁点的心疼,他想着自己也不应该不会再坚持下去,可是这样的话他谁都不能说,没有任何比他更矛盾。
 该来了吧?
 信王坐在马车里想着,这一段路是最适合下手的,那些大家族的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收买江湖客成为他们的死士,但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而已,那么庞大的家族利益之下,哪一个家族之中不养死士?
 只是这些事见不得光而已,谁也不会拿出来炫耀说你看我家里养的死士是不是比你家里养的更好?
 马车里,信王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在这时候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车外边传来一阵嘈杂之声,信王慢慢的睁开眼睛,等待着他安排的人破开马车一刀戳在他身上。
 可是外面似乎又变得安静下来,车夫也没有发出什么惊呼,难道他安排的人又退缩了?
 “奉陛下之命,大内侍卫统领卫蓝,迎接王爷进宫。”
 马车外传来的声音让信王怔住,然后便是一番苦笑……是啊,他的那位哥哥总是喜欢把什么事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又怎么可能在他已经出现于明面上之后允许意外发生?
 他打开车门出来,看到了长街上至少数百名禁军,还有数十名身穿锦衣的大内侍卫,为首的那人站在那俯身施礼,身上的官服显示着他大内侍卫统领的身份。
 卫蓝见到信王下车再次俯身:“陛下说,王爷远归劳顿,所以请王爷乘坐宫里的车好一些。”
 他回头看了一眼,宫里的马车就在那等着了。
 “多谢陛下恩典。”
 信王俯身拜了拜,当然拜的不是卫蓝,他回头看向自己的车夫说道:“回去吧,不用等我。”
 车夫连忙应了一声,站在车边弯着腰等着他离开。
 “王爷。”
 卫蓝道:“陛下说王爷进宫之前若有什么需要只管说,我们会安排人去为王爷办。”
 “没有……”
 信王登上宫里来的马车,刚要坐下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什么,然后轻轻吐出一口气。
 “在前边有家铺子停一下,我来指路。”
 “是。”
 半个时辰后,未央宫,东暖阁。
 信王见到皇帝之后连忙加快脚步,正准备跪下来行礼却被皇帝一把拉起来:“何须如此?”
 信王起身却似乎不敢抬头看皇帝的脸,只是低着头说道:“罪臣该死,罪臣一直都在外游玩不知陛下召见,还请陛下责罚。”
 “朕知道你不是游玩。”
 皇帝看着信王的脸,几年不见竟然苍老了那么多,看起来竟是比他还要老了几岁似的,信王比他还要小一些,而且从来都是那个无忧无虑的性子,现在看起来的苍老都是因为那次农场的刺杀。
 “苦了你了。”
 皇帝拉起信王的手,眼神里都是心疼,在那一刻,信王的信心都有些动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想到了皇帝这可能是在做戏,所以眼神就闪烁了一下。
 这世上最伟大的帝王,难道不也是最伟大的演员?
 帝王家里,哪里有那么多的亲情。
 “朕知道你在南疆求医,朕也派了不少人去帮你问药,沈家的医馆打听到一个方子派人远赴海外,已经寻了两年所需的药材也没有寻找齐全……”
 皇帝的声音停了一下,摇头:“是朕没能尽力。”
 “陛下……”
 信王看起来有些惶恐,俯身说道:“生死都是命,陛下已经尽力了,臣也已经尽力了,所以心里没有遗憾。”
 “朕有。”
 皇帝长长吐出一口气,看着信王的眼睛说道:“朕总是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总是觉得任何事都在手掌心里攥着还能出什么差错,如果当天的事朕多想想多安排一些,也不会……”
 “陛下。”
 信王摇头:“臣不想再说这件事了。”
 皇帝一怔,点头:“好,那就不说。”
 东暖阁里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冷,两个人相对无言,连空气似乎都变得凝固起来。
 好一会儿之后皇帝说道:“朕找你回来是想跟你说,以后……以后若是可以,你就留在长安。”
 “臣,不行。”
 信王道:“臣这次回京会停留一段时间,等臣的心愿了了,臣还是要回到南疆去,那边的气候适合她修养,虽然伤病不可治,可续命还是可以的,在北方,她可能撑不住三年,在南疆就能活上五年……”
 “好好好,朕依着你。”
 皇帝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陛下找臣来,是想告诉臣逍善的事儿吧,臣已经知道了,逍善为国尽忠战死于疆场,臣知道他去的心安,所以臣也心安。”
 皇帝再次张了张嘴,却还是说不出什么。
 许久之后,皇帝转身吩咐了一声:“传膳吧,朕想和信王喝几杯酒。”
 “陛下。”
 信王俯身:“臣,戒酒了。”
 皇帝表情一僵。
 “戒酒了?”
 “戒了,她不喜欢臣喝酒,以前总是只顾着自己享乐,差不多每日都喝得酩酊大醉,她埋怨过很多次,臣却不以为意,男人在外处事交友哪有不喝酒的道理,因此也吵过许多次,臣还动手打过她……”
 信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眼神里都是悔恨。
 “臣想着,以后就都听她的吧。”
 皇帝嗯了一声,扭头回去不想让信王看到自己的眼睛里有些湿,停顿了一下后说道:“那就只吃饭,不喝酒,代放舟,去泡茶。”
 门外等着的代放舟连忙应了一声,而东暖阁里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皇帝坐下来,信王站在那,两个人久久无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信王张嘴,皇帝也张嘴,两个人似乎同时都想说什么,可是看到对方张嘴之后又都停下来等着对方说,结果就更显得尴尬。
 皇帝问:“你是想说什么?”
 信王摇头:“臣没什么,陛下是有什么吩咐?”
 皇帝也摇头:“朕……也没什么。”
 他们本是亲兄弟,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关系之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亲兄弟大部分都会疏远,也许是因为距离远了所以疏远,也许是因为心远了所以疏远,也许是为利,也许是为气,也许是碌碌平平。
 尤其是兄弟都娶妻生子之后往往交流的还不如和外人多,兄弟彼此都有自己的圈子,偶尔和别人喝酒聊天释放自己,却不曾和亲兄弟坐下来这样过,真坐下来的时候多半还会有些尴尬。
 皇帝和信王便是如此,此时只有尴尬。
 不多时,代放舟带着人把菜品一样一样的送进来,东暖阁很快就溢满了菜香,桌子上都快放不下,信王也是无事可做所以多看了几眼,然后心里一紧。
 桌子上的菜,都是他小时候爱吃的。
 “朕……”
 皇帝嗓音有些发颤地说道:“朕其实对不起你们,疏远的太久,所以朕绞尽脑汁的去想,拼了命的去想,竟是只记得你小时候爱吃什么,而不记得长大了以后口味如何,后来想想不是朕不记得了,而是朕根本不知道。”
 他忽然俯身一拜:“是做哥哥的不对。”
 信王身子摇晃了一下,猛的转身想出去,走到门口却停下来……他不想让皇帝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可是就这般走了又有许多不舍。
 “陪朕吃完吧。”
 皇帝的语气之中带着些哀求:“以后,可能一起吃饭的机会更不多了,你是要久居南疆的。”
 信王抬起手把眼泪抹了抹,转身笑了笑道:“臣遵旨。”
 两个人在桌子旁边坐下来,正对着,看着桌子上的菜品再次陷入沉默。
 良久,信王拿起筷子又放下:“臣确实是不太饿,臣来之前吃了一碗面……”
 皇帝点头:“啊……没事,没事。”
 就又这么枯坐了一会儿,信王终究还是起身:“臣先告退了,许久不回长安想去走走看看。”
 “好好,你去。”
 皇帝也起身:“朕让人陪着你。”
 “不用。”
 信王俯身一拜:“臣谢陛下,臣自己就可以,长安城臣还没有那么陌生。”
 皇帝点头,看着信王转身往外走,他再次张开嘴想说什么,刚要说,看到信王也回头,两个人再次对视。
 “要不然臣先说?”
 信王道:“臣记得快到陛下的生日了,其实……臣也不知道我们长大之后各自的喜好是什么,也只是记得陛下小时候喜欢糖人张铺子里的糖人,臣来时路过去买了一些,刚刚交给代放舟了。”
 他说完了之后问皇帝:“陛下是有什么要吩咐的?”
 皇帝眼睛有些微微潮湿,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你比朕小三岁,但生日只差两天,朕……一个时辰之前也去了糖人张,也买了一些,小时候你对朕说,二哥,糖人张的糖人可漂亮可好吃,朕第一次去就是你带朕去的,那时候朕住在宫外你特意去找我,特别开心,还说你最喜欢。”
 皇帝打开窗子,把纸包从窗外拿回来,走到信王面前递给他:“屋子里热,朕怕化了,所以放在窗外。”
 信王伸出去的手微微发颤。
第1280章 大浪淘沙
 信王从宫里出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在门外等着,还是接他进宫时候的那辆马车,还是那些接他进宫的人,包括大内侍卫统领卫蓝。
 他上车之后就长长的吐出一口气,低头看着手里一直紧紧抓着的那个纸包,只是下意识的紧紧攥着,醒悟过来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恍惚。
 那时候他还小,而二哥李承唐又被父亲安排在雁塔书院里住,平日里很少走动,可是每逢过年过节的日子李承唐回宫里都会带给他一些小玩意,每一样他都喜欢。
 所以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让宫里的人带着他偷偷出去,跑到雁塔书院找他二哥,然后就看到了寒冬腊月那么冷的天气中他二哥光着膀子在雁塔书院的演武场上练功。
 他说,二哥你这样不行,会冻坏,非要把自己的小衣服脱下来给他二哥穿上,李承唐怎么可能答应,把他举起来放在自己肩膀上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二哥不冷,二哥这是在练功,然后带着他回到住所,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拿糖。
 二哥说,这是院长大人给他的,他那么爱吃甜食却只吃了两颗,打算着过一阵子就要回宫了,给他吃。
 他当时还小口无遮拦,对李承唐说二哥你也真是的,糖又不是什么好东西,雁塔书院里稀缺吗?宫里有的是啊。
 那时候李承唐沉默了下来,许久后笑了笑说不一样,这糖是二哥给你留的。
 他忽然想起来糖人张的糖人最好看最好吃,于是拉着他二哥跑到街上去买,他二哥掏的钱……他不知道为什么二哥掏钱的时候要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直到过了很久才知道,因为父亲不喜欢二哥,所以内务府的人也使坏,经常会假装忘记了给二哥送例钱。
 二哥在雁塔书院里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总不能都是吃别人的请,偶尔也要请客,但手里没银子就显得有些别扭,最初人们不知道李承唐是皇子,还笑话他抠门。
 后来到了十几岁他已经懂事才知道二哥在雁塔书院过的拮据,那一年他十三岁他二哥十六岁,二哥请旨去北疆参战,二哥临行之前他想去送行,他父亲不让,于是他一怒到了内务府,把负责给他二哥发例钱的内务府官员全都打了一顿,用鞭子狠狠抽。
 那次他跟发了疯一样,十三岁的少年像是一头狼,把人抽打的遍体鳞伤,内务府的人不敢反抗只能挨打,打到后来是他自己累的实在拿不起来鞭子才停手。
 老皇帝气的够呛,让大内侍卫等他打够了之后把他拎回东暖阁问话,就在东暖阁里,老皇帝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气鼓鼓的把内务府的人克扣二哥例钱的事说了,老皇帝沉默了很久,然后让他回去面壁思过。
 他当时就炸了,问父亲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二哥,他父亲没有解释,只是让他走。
 等到再大一些他又懂了一些道理……父亲不是不喜欢二哥,二哥那么优秀哪有父亲不喜欢二哥的道理,只是因为他父亲坚持认为江山就要传给长子,而二哥又太优秀,他父亲担心自己会动摇,所以才会把李承唐送出宫。
 虽然这依然是自私,依然是冰冷,但他懂了父亲不是不喜欢,只是害怕太喜欢。
 那次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不久就听说,他父亲一怒之下让人把内务府的人砍至少三分之一,他不知道的是他出了东暖阁后老皇帝就一脚踹翻了桌子,暴怒的要亲自提刀去杀人。
 李承唐是他儿子,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一群下人欺负。
 可这些李承唐当时也不知道,因为他已经离开了长安奔赴北疆战场。
 信王坐在马车里看着手里的东西怔怔出神,一下子想到好多好多过往的事,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纸包都已经变了样子,他攥的太紧。
 他连忙把纸包打开看了看,发现糖人有些变形,心里莫名的疼了一下。
 “二哥。”
 信王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打开车窗把纸包扔了出去。
 马车外边的卫蓝看到有东西扔出来,微微皱眉,伸手指了指,于是有大内侍卫过去将东西捡起来收好。
 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