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8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对,耳东是龌。”
 说完之后白牙看向沈冷:“冉字怎么解?”
 沈冷:“没盖子。”
 白牙:“没盖子就是龊。”
 陈冉笑呵呵地说道:“一点学问都没有的样子,人丑就要多读书,张嘴龌龊闭嘴龌龊,那你研究过龌龊这个词吗?”
 “我没事研究龌龊干嘛,也就是你没事整天研究龌龊。”
 陈冉认真地说道:“你听山人我给你解字,龌龊,其实意思很简单,龌,左边是齿右边是屋,意思是在屋子里啃,龊,左边是齿右边是足,连起来的意思是在屋子里啃脚,古人玩的就是开放,在屋子里啃脚。”
 他问白牙:“你啃过吗?”
 白牙:“滚……”
 他瞪了陈冉一眼:“你特么不是龌龊,你是个流氓。”
 陈冉叹道:“正正经经的给你解字你不信还骂我,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这个人一点都不好学,古人还说不耻下问,下问都可以不用觉得羞耻,你问我,那是上问啊,算求学。”
 白牙道:“从你嘴里说出来三人行我都觉得不是好词。”
 陈冉想了想:“噫!你还别说,三人行有点意思。”
 沈冷:“……”
 白牙道:“还特么我跟你求学,别人问我,你和陈没盖子求学学到什么了?我怎么回答?说学到了在屋子里啃脚的应用方法?”
 陈冉道:“你这个人就是这样,明明骨子里骚的很,偏偏还假装很正经……我来跟你仔细说说,古人确实比咱们玩的开,你知道,龌龊这个词是谁最先发明的吗?”
 白牙虽然觉得他一定会胡扯,但还是想听,所以问了一句:“谁发明的?”
 陈冉道:“你看你,一副正经却明明很想要的样子。”
 白牙:“你说不说?”
 “一个画家。”
 “为什么?”
 “在屋子里啃脚,还有一个比较文明的说法。”
 “是什么?”
 “画舍舔足。”
 “画舍添足怎么了?那不是说……”
 白牙还没说完,陈冉就抬起手指了指自己的嘴:“看我发音,画舍舔足。”
 一边说还一边伸了伸舌头。
 白牙:“你滚……”
 长安城。
 皇帝看了看站在他面前的韩唤枝,沉默片刻后说道:“你相信余满楼会把余休带回来?”
 “臣不信,也不是不信,臣觉得余满楼带回来的,只能是一具尸体。”
 “嗯?”
 皇帝眉角扬了扬,似乎是对韩唤枝的回答有些满意,他走到桌子后边坐下来:“说说看。”
 韩唤枝道:“余休这个人思谋深远,一旦余满楼出现在他面前,他一定会想办法求死,唯有他死了陛下才会不追究余满楼,才会给余家留口气,他手里的牌不是自己的牌,而是陛下的仁慈。”
 皇帝道:“你这个马屁还有些转折,颇有新意。”
 坐在一边的赖成点了点头:“臣记下来,陛下喜欢有转折的马屁。”
 皇帝:“……”
 赖成道:“如果臣没有推测错的话,余休的办法就是自杀,然后把余家的家产献出来,以为大宁东疆征战为名,这样一来,陛下就更不愿意处置余家其他人。”
 皇帝嗯了一声:“朕确实没想过真的怎么处置余家……朕动了盛家,是因为盛家过线了,他们居然想动叶流云的家眷,这条线过了,不管是谁朕都会办,那不仅仅是叶流云的底线,也是朕的底线。”
 “余家没有过这条线,朕就不会赶尽杀绝。”
 赖成俯身道:“余满楼这个人,如何处置?”
 皇帝看了看韩唤枝,韩唤枝连忙说道:“安国公说把人带走,到东疆去参战。”
 皇帝点头:“也好,朕也得让那些勋贵旧族的人明白,想要重现家族往日的荣耀,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他们嫌麻烦,也不想去拼不想去战场上冒险,如果他们那些人站出来对朕说,他们愿意把家中年轻人都送到东疆去为国而战,朕会阻拦?朕该给的会不给?”
 赖成道:“他们的想法在于,他们觉得是把失去的拿回来,所以理所当然,让他们重新去打,去拼,他们觉得不对路。”
 皇帝叹道:“希望余家的事能给他们一些提示一些警醒,余满楼到了东疆之后,只要有战功朕还是要奖赏,战功显赫,朕就重赏,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路,数百年来,大宁不曾亏待过他们,是他们自己忘形了。”
 赖成道:“所以,臣觉得应该把余满楼当个典型。”
 皇帝问:“你的意思是?”
 赖成道:“安国公早就应该启程去东疆了,余满楼随行,尽快准备与桑国一战,不该耽搁在长安。”
 韩唤枝眼睛微微一眯,没说话。
 他是廷尉府都廷尉,有些话他应该说,比如沈冷现在还在被调查之中不能轻易离开长安,说这话是他都廷尉的职责,可是他不说,是因为他知道这件事的特殊。
 陛下应该不想看到沈冷和李长泽之间相残,这个案子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查清楚,但不应该是沈冷来查清楚,赖成想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才会说,所以韩唤枝才不会说。
 “他的事还没结束呢。”
 皇帝沉默片刻后说道:“先把他的案子理清了再让他去东疆。”
 赖成和韩唤枝两个人同时一怔,这个案子,想理清还不容易?廷尉府出一份供词,就说沈冷是被陷害的,朝廷发个通告,百姓们只信朝廷的。
 百姓们当然不会去相信他们的安国公是个大奸大恶之徒,所以朝廷的通告只要发下去,百姓们必然欢喜。
 “最起码等他回来。”
 皇帝看了韩唤枝一眼:“你不是给了他三天时间吗?三天过了之后朕再考虑。”
 说完这句话后皇帝起身:“朕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不要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朕会比你们想的多……随朕去书院,今日长烨去去书院了,和书院的年轻才俊坐而论事,很新鲜,说是沈冷想出来的,以太子之尊去和学子们坐在一块畅所欲言,朕想看看是什么场面。”
 皇帝迈步出门:“赖成,如果真的如你预测的那样,余家献出来家产,全都拨款到东疆去吧,东海船坞今年之内,务必完工。”
 “臣遵旨!”
第1343章 为什么?
 书院,湖边。
 皇帝和太子李长烨顺着湖边小路一边走一边闲聊,对于父亲突然出现在他和书院学子们的讲演现场李长烨开心至极,虽然只是站在外边听着并无参与,可是李长烨的心里暖烘烘的,他感受到了父亲的在乎。
 “沈冷教你的?”
 皇帝问。
 “是。”
 李长烨垂首回答:“安国公说,应该与书院武院里的年轻人多接触,对于我来说,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都是好事。”
 皇帝点了点头:“他教了你很多东西?”
 “是……”
 李长泽道:“安国公确实教了儿臣很多东西,其中也包括兵法战阵,还教儿臣如何让别人信服。”
 皇帝笑道:“他教你的你都记得,先生们教你的,未必你就还记得。”
 李长泽笑道:“先生们教的死板了些,安国公教的很生动,比如讲解战例,他会从敌我两方来分析战局,然后让儿臣挑一边来与他对战,比在课堂上听先生们授课更直接。”
 皇帝问:“那你与他对局,胜负如何?”
 “从没有赢过。”
 李长泽道:“儿臣打不过安国公,哪怕安国公总是将战局中更有利的一方让给儿臣,儿臣最终还是会输,安国公说,什么时候他赢不动了,儿臣将来也就无惧无畏。”
 “安国公还说,兵法上正道看不起诡道,可是在他看来,不管是诡道还是正道,以最小的伤亡击败敌人,那自然就是最合适的道。”
 皇帝点了点头:“整天喊着要在战场上正面击败敌人,用了许多诸如堂堂正正,以正克奇之类字眼的人,多半都是纸上谈兵,你要是学理政之道多听赖成的,若是想学战阵之法多听沈冷的。”
 皇帝举例:“如果想说的头头是道让人觉的高深莫测,那就去武院听听,可实际上,说的头头是道和打的头头是道是两码事。”
 “大宁的七位大将军,四疆之中,最守正的是叶景天,最奇诡的是唐宝宝,最大气的是武新宇,集合他们三个人能力于一身的是孟长安。”
 皇帝道:“让武新宇领兵在战场上和沈冷对战,未必能赢沈冷,让沈冷在战场上和孟长安对战,沈冷未必能赢孟长安。”
 他停顿了一下,笑了笑后继续说道:“可是打到最后,赢的一定是沈冷。”
 “父皇,等安国公回来,儿臣能不能跟他去东疆?”
 “为什么想去东疆?”
 “东疆海战,是大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最大的一场海外远征,儿臣想去看看,父皇年少时候领兵打黑武,如今打的黑武龟缩不敢妄动,每每念及,儿臣心驰神往。”
 “你……”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摇头:“还是不要去了。”
 李长烨有些淡淡的失望,俯身道:“儿臣遵旨。”
 皇帝笑了笑:“你可知道为什么朕不让你去?”
 “父皇担心儿臣。”
 “一半。”
 皇帝笑道:“另一半是……朕想去。”
 李长烨的嘴巴立刻张开,皇帝抬起手指嘘了一声:“朕只是随便想想,你不要胡乱说出去,尤其是不许告诉老院长和赖成,他们两个知道会把朕烦死……朕只是想想,但还没有决定,如果朕真的决定了,你就要留在长安监国,儿子想去老子也想去,那当然是老子去。”
 李长烨:“……”
 两天后。
 长安城廷尉府。
 沈冷翘着屁股坐在韩唤枝的书桌上,韩唤枝叹了口气:“有凳子有椅子,为什么你非要坐桌子?”
 沈冷耸了耸肩膀:“腿长,坐桌子伸得开。”
 韩唤枝:“你从易水县回来之后就直接来找我,说吧,是什么重要的事?”
 沈冷沉默了一会儿,吸了口气后严肃地问道:“如果,有贼兵围困长安,贼兵当有多少兵力才能使长安危急?”
 韩唤枝被他这话吓了一跳:“你什么意思?”
 沈冷道:“你就当我是随便问问。”
 “随便问?这种事有可能随便问问?”
 韩唤枝盯着沈冷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追查到了什么?”
 沈冷将易水县县城里那些黑衣人的装备和战术详细说了一遍,韩唤枝沉思一会儿后摇头:“长安城中,巡城兵马司有四万多兵力,俱是精锐,禁军八万,精锐之中的精锐,再加上各部司衙门的兵丁,捕快,衙役,能够参与城防的兵力不下十几万,这还不算危急时候号召城中壮年男丁参与。”
 他看着沈冷说道:“贼兵就算是有数十万,也不会轻而易举攻破长安,京畿道甲子营战兵辅兵加起来有十万人,支援至长安不过两三天而已。”
 “其他靠近长安的诸道战兵,快的十五天可到,慢的一个月也到了。”
 沈冷点了点头:“这些我都想过,所以我才想不明白,如果李长泽的底牌是一支军队,他靠这支军队能攻破长安?”
 韩唤枝道:“那是绝无可能的事,就算他的底牌是几十万士兵,这几十万人就敢反?”
 沈冷吐出一口气:“可是从那些黑衣人演练的战术来看,就是针对大宁战兵的,而且,想出来这套战术的人,一定对大宁战兵无比的熟悉。”
 韩唤枝沉思片刻,抬起头看向沈冷:“薛城?”
 安城。
 小院子里显得空荡荡的,坐在院子里看书的薛城听到脚步声往院子门口看了看,进来的是人他的十三个义子之一,名为孰湖。
 “将军……”
 孰湖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出事了,穷奇和白泽都已经死了,易水县的人也都死了。”
 薛城正在翻书的手猛的一僵,他沉默片刻后问道:“易水县的队伍暴露了没有?”
 “没有。”
 孰湖道:“咱们的人做好安排后自杀。”
 “自杀!”
 薛城的眼睛骤然间红了些:“为什么是自杀?”
 孰湖将事情经过大概讲了一遍,薛城把书放下来,扶着椅子慢慢起身,片刻后转身朝着易水县的方向抱拳俯身一拜:“我薛城何德何能,让你们如此以命相保,你们都安心,黄泉路上走的平稳些,以后我会为你们报仇。”
 他转身看向孰湖:“沈冷此时在何处?”
 “已经返回长安。”
 “走的倒是快。”
 薛城在院子里在来来回回的踱步,好一会儿之后吩咐道:“派人下令,各地的人全都暂时断开联络,什么时候恢复,等我的命令,是所有联络,不许任何两地之人相互走动,不许私下见面。”
 “是!”
 孰湖俯身道:“我立刻派人传令下去。”
 薛城嗯了一声,沉思一会儿后说道:“抽刀。”
 孰湖一怔:“将军?”
 “抽刀。”
 薛城走到孰湖面前,抬起手指了指自己胸口:“在这砍一刀……”
 “啊?”
 孰湖吓得脸色发白:“将军!”
 薛城脸色一沉:“我让你砍一刀你就砍一刀,不要太轻。”
 孰湖吓得手都在发颤,薛城一怒,伸手把孰湖的长刀抽出来塞在孰湖手里:“让你砍就砍!”
 孰湖双手握刀都忍不住在颤,他咬着牙在薛城胸口上砍了一刀,不够深,他不敢发力,薛城哼了一声,伸手把长刀抓过来,居然把刀子对准刀口切进去又来回抹了两下,脸色虽然白的吓人,可居然连一声都没坑。
 “派人散出去消息,就说一群人夜袭了我这里,我身负重伤。”
 孰湖吓得面无血色:“将军,这是何必?”
 薛城转身往回走:“找医官来,安城本县的医官,另外想办法尽快让廷尉府的人知道,是同存会的人下的手。”
 又三天后。
 肆茅斋。
 皇帝听韩唤枝说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你是怎么看的?”
 “内讧?”
 韩唤枝道:“从现在来看,像是内讧。”
 皇帝嗯了一声:“易水县出了事,同存会的人怀疑是薛城做的,所以应该派人去问问,出现内讧也不算什么意外……派人去查查吧,安排一个千办去显得重视些。”
 “臣遵旨。”
 韩唤枝看了看皇帝:“另外,已经查清楚刺杀窦怀楠的人就是廷尉府方城县的百办卓营,在卓营家里还搜出来大量的金银财宝,总价超过四五万两,还有一封信。”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信中明确要求卓营混进廷尉府杀死姚朝宗,配合姚美伦栽赃陷害沈冷,所以安国公的案子应该可以结了。”
 “先等等。”
 皇帝问韩唤枝:“为什么卓营手里有这样一封信却不毁掉?”
 “很奇怪。”
 韩唤枝道:“这封信的末尾,写信的人要求卓营将此信保存好不许丢失不许毁掉,说以后还有用处,所以这封信不是卓营不毁掉,而是给卓营下令的人不许他毁掉,臣也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皱眉:“同存会的东主?”
 “应该是。”
 “他为什么不让卓营毁了信?”
 皇帝走到窗口皱眉沉思,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事,一点道理都没有,这封信毁了的话就没法证明卓营那么做是为了陷害沈冷,没有这封信,就算搜出来大笔来历不明的银子也证明不了他和沈冷的案子有关。
 这封信留下了,更像是故意留下来给沈冷作证清白的,想杀了沈冷的人还要留下这样一封信来给沈冷证明清白用,事出反常必有妖。
 “到底在想什么?”
 皇帝自言自语了一句。
 韩唤枝以为皇帝在问他,摇了摇头:“臣也不知道,从收到消息到现在,臣一头雾水。”
 就在这时候大内侍卫统领卫蓝从外边快步进来,俯身道:“陛下,刚刚传来消息,说前京畿道甲子营将军薛城……死了。”
第1344章 收买结束的很快
 刚刚传到长安的消息是薛城因为伤重不治而亡,有安城县的医官和仵作为证,尸体没有入葬还在他家中停放。
 听到消息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