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8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仆月学着韩唤枝的样子往后靠了靠,还示意身边的廷尉把他背后的软垫整理一下,他舒舒服服的坐好。
 “因为我以前听心奉月不止一次提到过夜凯这个人,所以我很好奇,我之前一直都在闭关练剑,出关之后第一个让我好奇的人就是夜凯。”
 仆月说道:“我特意去了一趟青衙询问这个人,你知道,那时候我可是心奉月最得意的弟子,青衙的人不会得罪我,所以拿到关于夜凯的档案也就轻而易举,然而即便是青衙中关于夜凯的记录也很少。”
 韩唤枝点了点头:“能想到,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其档案当然不会随随便便放在青衙,这么重要的东西,必然在更重要的人手里。”
 “没错。”
 仆月道:“夜凯的详细档案记录在龛罗黑庭手里,本来那是谁也不可能轻易见到的东西,可是后来龛罗黑庭死了,所以他所亲自掌控的东西都交给了心奉月,而心奉月又是一个很懒的人,他才不会自己去整理那么多卷宗档案。”
 仆月笑了笑:“而我又好奇夜凯,所以主动帮忙整理这些东西,然后我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秘密……夜凯,居然是渤海王的儿子。”
 韩唤枝的眉角立刻挑了挑。
 仆月道:“当我看到那份卷宗的时候我也很吃惊,虽然渤海人对黑武人充满敬畏,可是渤海往居然把自己的亲儿子送到黑武来做密谍,这确实出乎预料,而且档案中记录着这个夜凯还是渤海王最喜欢的儿子,他把夜凯送到青衙后就对外宣布夜凯不慎坠马而死。”
 韩唤枝道:“渤海王未必没有私心,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聪明有多好的天赋,所以把儿子送到青衙接受最严苛的训练,将来才能回到渤海牢牢的掌握渤海皇权,而且还能通过从青衙学来的东西振兴渤海,最起码对于训练军队有用。”
 仆月点了点头:“也许你说的是对的,渤海王把夜凯送到青衙确实另有所图,但是渤海王命不好,被你们宁人给灭了。”
 韩唤枝叹道:“之前我还有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渤海人能够有相当于青衙副指挥使的权力,哪怕就算是他是青衙三百年唯一一个考核达到十分的人,黑武人也不可能直接给他那么高的位置,之前你说夜凯给薛城送兵器的时候我也在想,他如何能够让渤海国内也能配合的那么顺畅。”
 他看着仆月说道:“因为他是渤海王的儿子,所以那些渤海人当然会无条件的服从他,尤其是,在潜入宁国之后,其实大批的渤海人选择逃离,真正能执行任务的也就一半人,所以青衙选择了夜凯为副指挥使,这样一来,潜入大宁的渤海密谍都会乖乖听话。”
 仆月点了点头:“所以我猜着,夜凯这个人应该对你们宁人充满了仇恨,如果不是黑武败给了宁国导致他失去了后援,紧跟着宁人又灭了渤海,他应该已经回去继承王位了。”
 韩唤枝起身:“好在宁国提前灭了渤海。”
 仆月:“不然呢?”
 韩唤枝道:“不然我都没有对手玩。”
 仆月:“……”
 就在这个时候方白镜从外边进来,走到韩唤枝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外边来了几个人,说是来投案的。”
 “嗯?”
 韩唤枝问:“投什么案?”
 “重安郡天机票号的案子。”
 江南道,南平江上。
 一艘商船逆着河流往西边前行,宇文小策背靠着船舷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他看起来像是在发呆,可实际上脑子里一直都在思考,一路上都在思考,而让他思考的人不是沈冷也不是孟长安,而是方拾遗。
 手下人走过来递给他一壶水,宇文小策接过来喝了一口,沉默片刻后吩咐道:“派人去山北县,好好查查关于方拾遗的事,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先生。”
 手下人不解:“为什么先生对方拾遗那么感兴趣。”
 “因为他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一个会演戏的人。”
 宇文小策道:“我才不相信他真的只是一个小捕头……”
 与此同时,山北县。
 十几名身穿廷尉府锦衣的人骑马进了这个叫苏河镇的地方,镇子不大,一共就二百多户人,所以镇子里的人全都互相认识,他们打听着到了里正的家门口,不多时,里正唐春来急急忙忙的跑出来,点头哈腰的行礼。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廷尉府的人,当然会很紧张,他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往外跑的时候还想着,难不成自己和姚家媳妇的事廷尉府查到了?就那么一次啊,被嫌弃不行就再没有去过。
 廷尉府真是神通广大!
 紧跟着想到不行的事廷尉府也知道了?
 那会不会报告给陛下,那岂不是连陛下也知道他不行了?
 为首的廷尉府队正问他:“你们村子里以前有没有一对母子,是从南山县搬过来的,在你们这住了十年左右。”
 “有!”
 唐春来立刻就想了起来:“真的是可怜人,她家男人是南山县的捕快,因为错案冤死了,女人带着孩子跑到外面镇子里住下来,也没有再嫁,孤儿寡母的生活,大概七八年前吧,还是六七年前,记不太清楚了,女人病重不治死了,那个小伙子埋葬了他母亲之后就走了,说是回南山县。”
 廷尉府的人问:“是叫方拾遗吗?”
 “还真不知道那孩子大名叫个啥,总是听到他母亲喊他小名叫磊子磊子的,我一直都以为那孩子叫什么磊呢,姓苏没错。”
 廷尉府的人点了点头:“那母子在这村子里可有相熟相好的人家,带我们过去问问情况。”
 唐春来问:“那小伙子是犯了什么事吗?”
 “不是,他要升官了,只是例行调查,每一个要升迁的官员家里都会被调查一下。”
 “升官了?”
 唐春来一怔:“他升什么官?”
第1445章 摇摇晃晃
 唐春来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是县令,而在他看来,想成为县令那样的人就已经是一种眺望,一种不切实际的眺望,所以他并不认为当年那个离开村子的穷小子能有什么出息。
 大宁如此富足也不是没有穷人,而一户人家之所以穷大概有三种原因,一是环境所致,住的地方就不发达,环境制约了发展,二是懒惰还好高骛远觉得自己有本事可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成,三是因为天灾人祸。
 方拾遗家里原来就很穷,因为是搬过来的人所以没有田地,最初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活可做,毕竟不是谁都会无条件的相信陌生人。
 “他会武术?”
 唐春来听廷尉府的人说了方拾遗在南山县已经是捕头之后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他家里穷,孩子倒是懂事一直想赚钱帮忙补贴家用,可是没什么会的,你要说他有一把子力气我信,哪里有事他就做小工,就是卖力气干活的,小工的钱是大工的一半,也不是经常都有活干,他母亲身子骨不太好,他又不能出远门,就在附近找活干,谁家修墙盖房子的他就过去赚点辛苦钱,最远不出二十里,他担心太远了他母亲会出什么意外。”
 唐春来介绍道:“但是从来都没有见过他练武,他被人欺负了也不还手,甚至连话都不愿意多说。”
 廷尉府的人互相看了看,详细做了记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方拾遗将会调到长安廷尉府任职。”
 听我给说了一句,然后转身准备离开,他们是郡治廷尉府分衙的人,按照廷尉府现在的构建规模,每一道的道治府有分衙,主事的是千办,正四品到从三品,郡治府也有分衙,主事的是百办,正六品到从五品,县一级没有廷尉府分衙,除非是像方城县那么重要的地方,那是长安城的南大门。
 “他,多大官儿啊?”
 唐春来试探着问了一句。
 “百办。”
 其中一个廷尉笑了笑:“你说多大?”
 唐春来一怔:“那岂不是比县令还大?”
 十几个廷尉互相看了看,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在这个里正的眼里县令就是很大很大的官儿了,他们在村子里详细调查了一下,然后离开。
 唐春来刚要回家,忽然看到孙家那个标志的媳妇在远处朝着踏着招手,她丈夫早些年病死了,家里她一个人撑着,唐春来贪慕她美色不止一次的献殷勤,总算是勾搭上了一次,可也不知道是因为太紧张还是因为太兴奋,挺丢人的。
 大概过程是,我就拉拉你的手,不会冒险你。
 我就抱抱你,不会冒犯你。
 我就亲亲你,不会冒犯你。
 我就蹭蹭不进去,你相信我。
 别怕别怕,别怕疼,很快的两下就完事。
 嗯,就最后一句是真的。
 自此之后孙家媳妇已经好久没有搭理过他,此时主动招手,唐春来小腹里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屁颠屁颠的跑过去,这个孙家媳妇也是命苦,嫁过来没多久丈夫就没了,每两年公婆相继去世,她又没生个孩子,一个人守着空房度日。
 “啥事啊?”
 唐春来问。
 孙家媳妇笑着问:“刚刚来的人是干啥的?”
 “没见识。”
 唐春来自豪地说道:“自然是来找我的,那是廷尉府的人,来找我商量一些公务事。”
 “廷尉府的人来咱们村能有什么公务事?”
 “噢,就是随便打听一个人,磊子你还记得吗?他大名叫啥你知道不?”
 “记得,挺精神一个小伙子,叫方拾遗。”
 孙家媳妇道:“打听他干嘛?”
 “说是要升任廷尉府百办了,这真是走了狗屎运了,那个小子能有什么本事居然进廷尉府当大人了,唉……不过我总觉得那小子不对劲,回头有机会我得去县里和县令大人说说,让他给廷尉府写信,来历不明的人怎么能随随便便做百办大人呢。”
 “人家哪儿来历不明了。”
 孙家媳妇道:“来历清清楚楚的好不好,你就是嫉妒人家。”
 “我嫉妒他?”
 唐春来哼了一声:“我做里正多少年了!”
 他忽然间反应过来,眯着眼睛看向孙家媳妇:“我都不知道他大名叫方拾遗,为什么你知道?从来就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在意过,大家都是磊子磊子的叫着,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怎么了。”
 孙家媳妇白了他一眼:“我好打听,什么事都喜欢打听,别人不知道的我都知道,比如我还知道你不行呢,别人知道吗?你和那些老爷们儿们吹牛说自己半个时辰起步的时候我也没戳穿你啊,人家好歹还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你就是一二,连他妈个三四都没有。”
 唐春来脸红的好像猴子屁股似的:“我那是,我那是意外,你让我再来一次试试,我祸祸不死你。”
 他忽然间又想起来什么,瞥了孙家媳妇一眼后急匆匆的走了,两刻之后,他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走到一座空宅子门口,当初方拾遗走的很突然,没有和谁告别,是凌晨天还没亮就走了,就遇到了村子里的老羊倌,模模糊糊的看着是他,问了一句磊子你要干什么去,他说离开这再也不回来了。
 之后这破落的小院就被唐春来锁了起来,虽然他嘴巴臭,可是人心不算坏,当时他还说过,这院子虽然破旧,可是等那孩子回来,院子还是他的,谁也不许霸占。
 已经十来年没有打开过的院门再次被他打开,院子里荒草丛生,唐春来看了看那几乎都要坍塌的破房心里感慨万分,一个这样穷苦人家走出去的孩子,就要做大官了,人生际遇还真是难以想象。
 他踩着荒草进院,在院子里往四周看了看,心说得找人把这收拾出来,人家已经是大官了,走的时候说是再也不回来,可是天知道人家什么时候念旧回来看看,一看这院子破落如此难免心里堵得慌,以后每年都收拾收拾,不回来也就罢了,回来还能落个人情。
 他盘算着大概这笔钱也就自己出了,怎么才能从那个彪悍婆娘手里要出来一点钱呢。
 一边想着一边推门进了屋子,屋子里都是灰尘,角落里满是蜘蛛网,他进了里屋后就愣了一下,屋顶上居然漏了一个大洞,原本就是泥巴稻草的屋顶,不知道是哪年下雨给泡塌了。
 屋子里的土炕被雨水也泡了瘪下去一个大坑,他隐隐约约的在那大坑里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有一团乱糟糟的东西,被什么烂布包裹着。
 他也是手欠,过去把那包裹拿起来看了看,越看越别扭,然后瞬间头皮就炸了起来。
 那是一团头发。
 “你闲着没事来这看什么?”
 就在这时候唐春来的身后有人说话,他吓得几乎腿都软了,一转身就看到孙家媳妇站在那看着他,他这才松了口气:“我就想来看看怎么收拾一下院子,你看这土炕里……怎么有人的头发?下边会不会还有什么死尸啊。”
 “你人还不错的,就是太多事了。”
 孙家媳妇叹了口气:“要不要听个故事?”
 唐春来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什么故事?”
 “挺悲惨的故事,我一直都没有对别人说过,关于方拾遗和他母亲的故事。”
 唐春来之前就觉得不对劲,这一刻忽然间想起来了什么。
 “方拾遗离开村子的时候你还没有嫁过来呢,你不该知道那么多的才对,他走后至少半年你才嫁到咱们村……”
 孙家媳妇道:“对啊,他走后我才来的,哪有半年,他走后不到一个月我就嫁过来了,也怪我,太懒了,当时他走的匆忙,让人跟我交代过,当时他没能处理的太好,就把人塞到炕洞里了,让我想办法把人弄出来好好埋葬,可是我想着这个院子谁还能来,在炕洞里埋着吧,在哪儿埋着不是埋着?”
 她靠在门框上,有些遗憾地说道:“他以前就说过我什么都好,就是懒,太懒,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唐春来脸色惨白:“你到底什么意思?”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吗?”
 孙家媳妇问了他一句。
 唐春来吓得哆嗦了一下:“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母亲当年病重,一直卧床不起,他为了照看母亲,还为了能赚点钱给母亲买药,所以只能做一些短工,忙完了立刻往家里跑,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苦苦撑着,忽然有一天他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已经死在病床上,他嚎啕大哭,应该是这样。”
 “对于他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全部,十来岁之前,他家庭很好,父亲虽然刻板但对他疼爱有加,经常会把他放在肩膀上玩,家里只有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父亲死了之后家也算破碎了,母亲是他最后的精神支柱,相依为命,他母亲也不想死,心疼自己孩子,也了解自己孩子,知道他死了儿子会怎么样,可母亲还是死了,他其实心也死了,于是他就在那……”
 孙家媳妇指了指房梁:“就在那上吊自杀了,尸体就在那挂着来着,也许他死了之后觉得应该回南山县的老家去看看,他心中应该有恨吧,怎么也得回去把害死他父亲的人都杀了才行。”
 “于是尸体在这挂着,鬼魂离开了村子,走到村口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老羊倌,老羊倌问他你去哪儿啊,他说再也不会回来了……因为他都死了,还怎么回来?”
 孙家媳妇眯着眼睛看着唐春来:“你真的不该来。”
 唐春来被吓得几乎魂飞魄散,哪里敢再听下去:“我知道你是吓唬我呢,我又没有对你不好,你这样吓唬我干嘛,你躲开我要走。”
 “你还不信。”
 孙家媳妇指了指他身后:“你看不到吗,就在那挂着呢。”
 唐春来战战兢兢的回头,然后看到房梁那挂着一具尸体,摇摇晃晃。
第1446章 做了鬼也别回来
 唐春来战战兢兢的回头,然后就看到房梁上真的挂着一具尸体,摇摇晃晃,咧着嘴,没有如传说之中那样吐着长长的血红血红的舌头,而是咧着嘴对着他傻笑。
 唐春来在那一刻被吓得魂飞魄散,尤其是那个人挂在那朝着他笑的样子让人头皮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