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帝军-第9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书院也要赚钱。
 院长大人这句话把庄雍都逗笑了,这个天下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家里孩子不是凡人,都觉得自己孩子是可造之材,纵然是对自家孩子略有失望的爹娘,只要是花点钱就可能让孩子有个不错前程的事,都不会吝啬。
 所以书院这方面的营收其实还不错。
 “我对盯着的。”
 庄雍扶着老院长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说道:“其实大概三年后书院里要被挑走的人才会更多,先生也看得出来,陛下肯定是会第二次北征,到时候东宫就必然要大量的需要人。”
 老院长嗯了一声:“可是我们不能等到三年后再为太子殿下选才,现在就得选,这些日子你忙起来,整理个名单,让下边的教习帮你挑人。”
 “是。”
 庄雍点了点头。
 老院长道:“你想想看……赖成是书院出身,接任内阁首辅,如不出意外,陛下亲自培养的许居善未来要接赖成的班,这样一来,前后两任首辅大人都是出自书院,如果……再有第三位首辅也出自书院的话。”
 庄雍再次点头:“名声响亮。”
 老院长道:“何止是名声响亮这么简单,如果真的能连出三位首辅大人,我现在好歹想想就能预想到未来会有多少人可着劲的往书院里送钱。”
 庄雍:“……”
 老院长笑了笑:“你还没有习惯自己的身份,等你习惯了就知道,书院有钱是好事,不然的话,那么多寒门子弟是怎么撑过十年的?”
 庄雍心里一动,这才明白过来老院长的意思。
 “以后你在书院的时间久了,看到的那些寒门出身拼了命的学习的孩子多了,你就明白钱有多重要,书院的职责是为大宁培育英才,英才不分出身。”
 老院长看了庄雍一眼:“慢慢来吧。”
 庄雍点了点头:“学生记住了。”
第1488章 懂了
 石城。
 薛华衣看着昭儿认真地说道:“你到了长安之后好好学习,暂时不要有任何杂念,你和甄儿互相照应……这个时间去稍稍有些晚了,但还来得及,你们的户籍都在西蜀道,我当年在西蜀道的时候给你们改了,为的就是万一有一天如果我出了什么事你们也能和我撇清关系。”
 “这次刚好用得上,你们两个蜀话说的都不错,记住,到了长安之后尽量不要用湖见道的方言。”
 甄儿问道:“大人,我们两个一直都跟在你身边,万一被人认出来呢?”
 “你们并没有抛头露面,行事低调一些就好。”
 薛华衣道:“书院每年都有几次假期,你们若是想念我就回来石城。”
 “是。”
 甄儿和昭儿同时点头:“我们会好好在书院读书。”
 薛华衣笑了笑道:“去吧,去收拾东西。”
 等两个孩子走了之后,薛华衣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不是我非要逼着你们两个离开,你们总得有自己的人生……在书院读书三年之后,要么我事成,要么我事败,事成之后自然有你们两个好归宿,事败的话……”
 薛华衣闭上眼睛靠坐在椅子上,想着万一自己大事不成,这两个孩子还得活下去。
 甄儿比昭儿心细,所以知道很多关于他的事,但即便如此薛华衣还是没打算把两个孩子牵扯进来。
 甄儿曾经问他,三年不联系那些藏在暗处的人还有没有用,那些人可能早就已经不再听从调遣了。
 薛华衣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房里,拉开抽屉看了看里边那个小木盒,他沉默片刻之后将木盒取出来。
 这是薛城留给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只要这个东西在手里,别说三年,五年也无妨。
 这可能是薛城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始终都没有把这个盒子里的东西交给别人,而在廷尉府和沈冷开始查京畿道之后,薛城就有了预感自己可能会死,于是他派人秘密把这个盒子送往湖见道交给薛华衣。
 也许连薛城自己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在那时候他没有选择把这个盒子里的秘密交给宇文小策,又或者是跟了他多年的老兄弟。
 在湖见道的薛华衣拿到这个盒子之后就明白,薛城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只是没有想到薛城会以那样一个方式告别历史舞台。
 如果他不死的话,三年后大事一旦成了,那么薛城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将会成为一代枭雄。
 禁军大将军之职,非他莫属。
 薛华衣将盒子慢慢打开,这盒子里是厚厚的一沓牛皮纸,保存的几位完好没有一丝破损。
 他将牛皮纸都取出来,最上面的是大概十几张用皮绳穿起来的册子,打开册子,第一页上只有六个字。
 同生死,共进退。
 而这六个字不是薛城写的,是前皇后写的。
 这十几页牛皮纸上写着当初杨皇后给他们的交代,如果皇帝死了,如果太子死了,那么这个东西虽然已经名不正言不顺,可是却依然有让人信服的力量。
 前皇后在这些牛皮纸上写的是……
 大宁的皇帝陛下李承唐被奸人所骗,除了大皇子李长泽之外,剩下的两个儿子都非亲生。
 薛华衣看着这上面的字都是一股深深的恶意,这样的文字就算是昭告天下也没人信,可那是不到时候,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这封信里的恶毒就会变成证据。
 前皇后说,众人都怀疑沈冷是陛下的儿子,当年被杨皇后偷出去,但实际上当年另有隐情,是珍妃说了谎,而且一直在说谎。
 至于二皇子李长烨,前皇后在纸上写的是,那是懿妃和被人偷情所生的杂种,根本就不是皇帝的血脉,薛华衣对第一点深信不疑,因为杨皇后给出了前因后果,且有证据,所以他觉得杨皇后在沈冷不是皇帝儿子这件事上没有说谎。
 恶意就来自对二皇子和懿妃的污蔑,虽然薛华衣常年不在长安远在南疆,可是他也不相信二皇子不是陛下的孩子,这当然是杨皇后为了捧他的儿子而编造的谎言。
 然而这样的谎言,在长安无主的情况下拿出来,还是能有一些作用的,因为那时候满朝文武没得选,只能选哪个废太子李长泽。
 薛华衣把这本册子放在一边,册子里的内容他已经看过很多遍,可现在看依然能感觉到杨皇后是一个多恶毒的女人。
 第二本册子的牛皮纸要多不少,有二十几张,打开这本册子,第一页还是那六个字,从第二页开始就是密密麻麻的人名,每一个人名上都有指印。
 每一张牛皮纸上都有三十个人名,二十几页牛皮纸,这上面的人就都如同签下了生死状。
 这就是薛华衣的本钱,也是薛城的本钱。
 这些人按了手印留下了名字,而且第三本册子就是他们的所谓宣言,这份宣言上他们一样都留下了签名和手印。
 有了这三本东西,薛华衣什么都不担心。
 当年在这本册子上留下了名字和指印的那些人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命都交给前皇后了,除非这本册子毁了,不然的话他们什么时候都会听命于人。
 这本册子上的每一个人一旦被朝廷查到的话,都是诛九族的谋逆大罪,他们输不起。
 所以薛华衣很清楚,三年后的那场豪赌,赌的是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和九族安全。
 赢了,他们荣华富贵,输了,他们满门抄斩。
 薛华衣把册子放回到木盒里,这东西的重要不言而喻。
 之前他冒险杀了宇文小策之后,想着廷尉府那边一定会盯着自己,但是廷尉府又不敢太过分,所以常规的手段对他没有意义。
 “甄儿。”
 薛华衣喊了一声。
 在侧间收拾东西的甄儿连忙出来:“什么事大人?”
 薛华衣道:“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记东西很快,你把这份名单背下来,一个都能遗漏。”
 他把盒子递给甄儿:“你和昭儿去长安的时候带上这个盒子,分开带,你带两本册子,昭儿身上带一本,我会安排一支商队和你们一起走,保证这个册子不会被查出来,到了长安之后你们把册子藏在书院里。”
 甄儿点了点头:“放心吧大人。”
 薛华衣嗯了一声,沉默了片刻后说道:“我其实不担心你们两个生活,这些年来都是你们两个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所以你们生活也不会太苦难,所需的银子我已经给你们存进了朝廷办的钱庄里,你们在长安里不要太铺张浪费。”
 “是。”
 甄儿的眼睛微微发红,看得出来她是真的不舍,可是大人说,未来他们能帮到大人,所以他们就必须离开大人身边。
 他们真的真的很想帮大人做一些什么,一直都想。
 薛华衣抬起手在甄儿的脑袋上轻轻拍了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后我给你们两个主婚,如果出了什么意外……”
 “不会的!”
 甄儿使劲儿摇了摇头:“大人妙算无双怎么可能会有意外,三年后我们在长安城里等大人入主内阁。”
 薛华衣笑了笑:“会的,去吧,去继续收拾东西吧。”
 甄儿嗯了一声,眼神里的不舍越来越浓。
 薛华衣起身:“我今日要早些休息,明天一早就要赶去安城县巡查,你们两个明日动身的话不用等我回来……你们,保重。”
 甄儿再次点头,眼睛里已经湿了起来。
 长安城。
 陛下看了看正在批阅奏折的二皇子李长烨,那孩子越来越像他,想想看,沈冷像极了年轻时候的皇帝,不管是行事作风还是性格都像,怎么看怎么像,连老院长都说像是一个模子里拖出来的。
 而长烨像是做了皇帝之后的他,坐在那认真批阅奏折的样子,皇帝看他就像是在看着自己,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起来,二皇子和皇帝也越来越像,就算是不认识他们的人若是第一眼看到也能看出来他们是父子。
 “长烨。”
 “父皇。”
 李长烨连忙起身。
 “坐着吧。”
 皇帝笑了笑说道:“你就要去东疆了,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朕,朕让人去安排。”
 “都齐全了。”
 李长烨道:“内务府各部都在准备着,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不过……儿臣想着,能不能从东宫带几个人?都是年轻人,带他们去见识一下世面,不然还以为他们自己都很了不起呢。”
 “你自己决定就是了。”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到了东疆之后切记你是代表朕去的,行事要有气度,不要任性也不要太容易被左右了想法,你是太子,你得有太子的威严。”
 “是,儿臣记下了。”
 “还有就是,如果沈冷得胜回来,你可以提前告诉他准备让他接任禁军大将军的事……这件事你来告诉他比较好。”
 “是,儿臣明白。”
 李长烨立刻就开心起来,涉及到了沈冷的事他都很关心,只要是对沈冷好的事情他就恨不得长个翅膀飞过去先告诉沈冷。
 “还有一件事朕本来不打算提前告诉你,但是改变主意了,沈冷打完了桑国之后,朕还要御驾亲征去打黑武,到时候你就要一个人留守长安,包括沈冷朕也会带着他去北疆,你提前做准备也好。”
 李长烨心里一震,虽然他隐隐约约的猜到了父皇会这样,可是却没有想到父皇居然告诉他了。
 “儿臣知道了,儿臣会尽力而为。”
 “嗯。”
 皇帝起身:“陪朕出去走走。”
 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肆茅斋,在夜色中缓步而行。
 “长烨。”
 “儿臣在。”
 “以后要待沈冷的两个孩子好一些。”
 “是,儿臣会的。”
 李长烨听到这句话就笑起来,他当然会的。
 “沈冷已经位极人臣了,前阵子他和朕闲聊的时候,朕曾问过他,最喜欢大宁历史上的哪个人,他的回答是……唐匹敌。”
 李长烨一怔。
 然后忽然间就懂了。
 ……
第1489章 皇帝
 皇帝说他问沈冷最喜欢大宁历史上的哪个人,沈冷的回答是……唐匹敌,皇帝把这话和二皇子李长烨提起来,李长烨何等聪明的一个人,立刻就明白了他父亲的意思。
 父亲为什么要说以后待沈冷的两个孩子好一些,就是因为沈冷已经早早就表明了立场。
 所有的荣耀都只属于沈冷这一代这一人,与他的子孙后代无关,他会效仿大宁开国功勋唐匹敌告诫子孙后代。
 可是二皇子又深知沈冷和唐匹敌不一样,唐匹敌虽然是太祖皇帝的结拜兄弟,可毕竟不是李家的人,沈冷是啊。
 沈冷是他的哥哥,是皇子,却要效仿唐匹敌,这本身就有些不公平。
 可是他知道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父亲的意思应该是不会正式的承认这个儿子身份了,哪怕这不是沈冷的错也不是皇帝的错,可是皇帝和沈冷要为别人的错承担这种痛苦。
 李长烨深吸一口气:“儿臣会的,一定会待他们好。”
 “嗯。”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去看奏折吧,朕想出去走走。”
 皇帝起身走出肆茅斋,李长烨站在那弯腰恭送他出门,顺着御园里的小路皇帝一个人散步,连代放舟都没有带着,他需要一个人仔仔细细的思考一些事。
 做皇帝的孤独之处就在于,你手下有很多能臣,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是皇帝却不能被这些见解和想法左右。
 他的孤独就是有些事永远都要自己一个人思考决定。
 皇帝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存在,没有人比皇帝更明显,他就一直都是世上最明面上的那个人,甚至被百姓们看为神。
 皇帝也是一个最神秘的人,百姓们对皇帝的一切了解靠的大概都是幻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永远都处于一种暗影之中。
 御园后边的一片竹林里,皇帝在竹林中的凉亭中坐下来,靠在柱子上看风吹竹林动。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暗影出现在皇帝身后,俯身拜了拜:“陛下。”
 “出去一趟还习惯吗?”
 皇帝问。
 黑衣人似乎是笑了笑,然后摇头:“不习惯了,臣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离开过皇宫,屋顶的房梁才是臣的窝,离开窝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皇帝叹了口气:“你像是在怪朕。”
 黑衣人俯身道:“陛下,臣是在说臣更习惯在陛下身边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皇帝笑了笑道:“怎么样?”
 黑衣人道:“臣去了一趟石城,但是却没办法靠近薛华衣。”
 “没办法靠近?”
 皇帝微微皱眉:“以你的武艺居然没法靠近?”
 黑衣人道:“这个人……臣看不出深浅,明面上从没有见过他练武,而且看起来也确实不像个武艺高强的人,但是有几次臣想进入薛华衣的家里看看,可是薛华衣总是能有意无意的往臣藏身的地方看一眼。”
 “臣不管在什么地方藏着,都感觉不自在,臣是一个藏了十几年的人,没有人比臣更会藏更会隐匿自己,然而臣也不知道那是错觉还是真的如此,臣只要一动就立刻会被发现的那种感觉很不好。”
 皇帝点了点头:“那就是武艺不错了。”
 黑衣人又摇头:“臣进不去他家里,但是臣在大街上可以看他,他下车的时候步履虚浮,身体看起来格外不好,应该是有隐疾。”
 皇帝问:“你没办法暗中靠近,却能在大街上观察,会不会是他故意演出来的样子。”
 黑衣人道:“陛下,藏身,其实在闹事比在隐秘处更容易,大街上的人太多了,到处都是喧哗之声,薛华衣不可能分辨的出来,但是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可能就会有所警觉,所以臣推测,薛华衣的身体不好是真的,而且隐疾很重。”
 皇帝嗯了一声:“如果不是他杀的宇文小策,又能是谁?”
 黑衣人道:“臣在石城十二天,十二天来薛华衣只要出家门的轨迹臣都能跟得上,他是一个办事不惜命的人,有时候忙起来一天都吃不上饭,到了晚上才会随便对付一口,而且吃的极简单清淡……不管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官。”
 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