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大师已经成了南京特务机构榜上有名的人物,方不为不想让他牵扯过深。
 虽然这本书很有可能被日本人用来当过收发电文的密码底本。
 只要是市面上流通过的文字资料,哪一本都能被拿来当做密码本,与著作人并无关系。
 方不为就是心理上有点过不去。
 他用的是与上海地下组织第一次联络时的那一本《三国演义》。
 除此之外,系统内部就只有整版的《二十四史》字数多一些,再没有扫入过如此多字数的资料。
 《二十四史》要用来和地下联络,不能暴露,不然可能会被温玉庆破译出部份电文。
 方不为也没想用几条电文就把此事栽赃给日谍组织,他只是想把水搅浑。
 国民政府有的是精明能干的人物,不会看不出这几份电文有栽赃之嫌。
 起码谷振龙,陈祖燕,陈超,马春风这四个人就骗不过去。
 王亚樵是别想摘出来了,方不为也没这个本事。
 就算躲过了这次,就凭他时时刻刻都想着暗杀委员长,还天天挂在嘴上这一点,最后也逃不过慷慨悲壮的结局。
 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
 方不为记得此次调查只是查到了王亚樵的徒弟华克之身上,而对王亚樵,贺清南只是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
 调查不尽人意,受委员长暗命,贺清南最后栽赃给了共产党,称共产党与铁血锄奸团勾结,刺杀的王兆名。
 在此期间,数百无辜者被捕,遇害者上百,华克之最后看不下去了,才在刺汪一周年之时,写了一篇《告全国同胞书》,在上海散发,还特地寄给了委员长,算是还原了刺汪的具体经过。
 第一目标就是委员长,朝王兆名开枪,是孙风鸣不见委员长踪迹后的无奈之举。
 此事和共产党也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而华克之也是七七事变之后才加入的地下党,成了胡月明的手下。
 方不为的本意,也只是想在委员长及一干妥协份子心里埋下一根刺,让他们对日本人产生猜忌。
 等设计好之后,方不为又检查了一遍,很是满意。
 公式不算太难,但破解起来绝不容易,就算是温玉庆,明知道密码母本是哪一本,想要反推出公式,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
 还得露出点破绽来。
 十月三十日,离开上海口岸的第二天,方不为先用之前朝日洋行用过的那套密码发送了一条电文,大意是计划照常实行,但联络密码要即时更换……
 这套密码温玉庆早就知道,甚至破译出了日谍机构针对谷振龙的“斩首行动”。
 方不为当时也见过,还特意的翻了翻,全部扫描到了系统里。
 第二条电文,方不为又发送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但没有提到密码底本是哪一本。
 第三条,方不为又用《呐喊》做为底本发送,内容只有四个字:《三国演义》!
 这本书还在特务处,齐振江正拿着他反推之前截获的一些疑似日谍机构用来联络的电文,看有没有可能得到一些情报。
第七一三章 栽赃(二)
 赵玉林自杀,台湾编缉可能被捕的事情,日本人一清二楚,肯定会弃用这本密码,所以齐振江也没有多重视,还没来得及把这本书交给温玉庆。
 方不为用的是温玉庆经常监听的那几个电波频率,密电检译所轻而易举的破译出了电文。
 温玉庆命密电检译所上下连夜破译,试图从已知的日谍密码底本找出新更换的母本。
 但所有密秘缴获的底本都本都试过了,没有一本能对的上这套公式。
 十一月一日凌晨,方不为二次加密,连发了几条电文。
 二次加密公式很简单,在原来的公式上加了一道“N+1”的算法。
 既电文中的每一组电码破译之后,在底本上后挪一位便是对应字符。
 电报主要内容为“斩首行动,元首,一网打尽,晨光报社”等字眼。
 除此之外,方不为还利用尽量回忆起来的一些细节细致推算,大致还原出了一些行动过程,巧妙设计之后,安到了日本人的头上。
 十一月一日下午,方不为又用朝日洋行的那套密码,发送了最后一条电文:“误伤友人,实乃不该,行动已挫,全部撤回……疑原密码母本已被南京特务部门缴获,后两套密码就此弃用……”
 后两套密码,指的便是《呐喊》的三国演义。
 这个时候,整个南京正闹的鸡飞狗上墙,委员长正在自己的官邸,对着一众特务头目大声骂娘。
 “误伤友人”这四个字,让温玉庆心惊肉跳。
 全国人民都知道王兆名对日本人的态度,不出意外,明天的报纸头条肯定全是一片叫好声。
 在日本人眼里,王兆名自然是铁铁的“友人”!
 他第一时间跑去找委员长汇报,并询问各特务机构头目,各部近期有无缴获疑似日谍密码底本之物。
 谷振龙依稀记得,抓捕赵玉林时,方不为好像缴获了一本密码本,交给了特务处破译。
 谷振龙定定的看着马春风,马春风沉吟数秒,说出了缴获密码本的经过。
 他没有提方不为的名字,但知道内情的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等到齐振江送来了密码本,破译出了新近更换的密码是《三国演义》之后,温玉庆命密电检译所火速破译。
 两个小时之后,看到十数条密电内容时,委员长气的浑身直抖。
 其它的不论,就只一条“晨光报社”就能证明,这起刺杀,就是日谍组织策划的。
 开了三枪的孙风鸣,正是用的晨光报社的记者证混进会场的,贺清南带人包围报社时,里面早已是人去楼空。
 十数位特务头目听的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日本人竟然计划要将国党高层一网打尽?
 陈祖燕猛的皱紧眉头,看了看马春风,又看了看谷振龙。
 马春风没表态,谷振龙沉吟数秒,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陈超的反应稍慢一点,没看出来这三位打的是什么哑迷,他也顾不上这个。
 日本特务机关做事,什么时候这么不严谨了,密码本都被缴获半个多月了,才知道更换?
 赵玉林自杀,台湾编缉落网,日谍机构一清二楚,也知道这两人之间用来联络的暗语本落到南京特务的手里了。
 这真要是密码本,日是本人怎会会如此大意,继续用来收发密电,联络的还是如此大的行动?
 整个国民政府的所有特务机构,就数他们几位和日谍组织打的交道最多,陈超能想到,其它的三位自然也能想到。
 陈祖燕征询的意思就是这个,他在问谷振龙,要不是当场提出来,但不知谷振龙出于什么考虚,让陈祖燕和马春风暂时不要点破。
 但在场的都是精英,不止一人怀疑到了这一点。
 邓有仪当即便说道:“日本人明知此套密码底本已被我方缴获,为何还要用来发送此等重要情报?”
 他指的是专门提到拳密码底本是《三国演义》这一道密电。
 “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不是用这套密码发送的!”温玉庆说道。
 一本《三国演义》六十多万字,不知道计算公式,想要破译出只有几个字的电文,比大海捞针容易不到哪里去。
 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有问题!”邓有仪摇了摇头,又问着温玉庆,“破获陶谷街报社据点及莫悉湖抱月楼之后,温司长再有无截获过用朝日洋行这套密码发送过的电波?”
 温玉庆沉吟了数秒,摇了摇头。
 邓有仪又看向马春风和陈祖燕。
 论电讯情报,除了温玉庆的密电检译所,就只有特务处工特工总部及调查科的专业能力强一些。
 虽然三人之间各有恩怨,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没人敢信口雌黄。
 马春风回了一句“没有”,陈祖燕只是摇了摇头。
 “那就说明日本人很清楚,朝日洋行的这套密码也有可能暴露了,但涉及到这等大事,为什么又突然启用了,而且在行动之日的前两天?”邓有仪又说道。
 “那在三十日止今日,有无截获过疑似对这几条电文的回复?”邓有仪又问道。
 温玉庆又摇了摇头。
 邓有仪呵呵两声,再不说话了。
 谁都没有接话,但谁都能听出邓有仪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有发来的电文,却没有人回复过?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情?
 这很有可能是在栽赃。
 除了日本人,还有谁知道这两套密码?
 地场的人猛的打了个激灵,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温玉庆。
 他们不是在怀疑温玉庆,而是知道只有温玉庆电有可能查出发送这些电文的幕后人物。
 盯了两眼温玉庆,邓有仪又把目光挪到了马春风身上。
 他不知道《呐喊》是谁缴获的,但送这本书过来的,是特务处的电讯科科长齐振江。
 如果怀疑内部人,就数他的嫌疑最大。
 “温司长,发送波段和频率呢?”马春风沉声问道。
 温玉庆知道马春风问的是什么意思。
 “用的是长距离波段!”温玉庆回道,“电波信号不是太好,估计发送距离至少在千里之外……”
 邓有仪眨了眨眼睛。
第七一四章 栽赃(四)
 温玉庆的意思是,这些电文并不是从南京发送出去的,至少也在千里之外,所以也不能保证是不是从日本或是东北发过来的。
 邓有仪不是电讯专业人士,只知道皮毛,但不并不怀疑温玉庆说的话。
 温玉庆只对委员长负责,不会有意包庇马春风。
 其他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但谷振龙心里猛的一跳。
 他微微抬了抬眼皮,看到陈祖燕正在看他。
 再一斜眼珠,陈超和马春风的视线也在他身上。
 他们同时想到了去年六月发生的藏本事件。
 方不为人在船上,不也照样发来了示警的电文?
 赵世锐也是因为这一次,顶了方不为的功劳,才升成了少将。
 这次没轮到谷振龙摇头,陈祖燕直接做了暗示。
 这事不可能是方不为干的。
 “当务之急,还是要抓紧时间查证……还得劳烦温司长,看能不能再截获到类似的电文……”陈祖燕说道。
 “娘稀皮,光在这里胡猜有什么用?”委员长也醒悟了过来,大声骂道,“一群饭桶,竟能让刺客混进会场?”
 谷振龙和陈超先低下了头。
 他们二人是首都宪警部门的负责人,此次大会的警卫就是宪兵司令部和首都警察厅两个部门负责,出了事,就数他俩的责任最大。
 下来才是特务处和特工总部。
 又是一通臭骂,所有人都被撵了出来。
 陈祖燕特意将谷振龙,陈超和马春风叫到了自己的车上。
 陈祖燕是此次案件的侦办负责人,也是特工总部的实际掌控人,谷振龙是宪兵司令部司令,陈超是首都警厅厅长,马春风是特务处处长。
 这四个是南京宪警特务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委员长也早下达过让他们联合侦办此案的命令,此时几人聚在一起,没有人会怀疑。
 车上还有司机在,陈祖燕并未多言,而是将车开到了四条巷。
 军事委员会统计局的本部就在这里。
 四人一起到了陈祖燕的办公室,陈祖燕摒退了左右,连茶都没让人上一杯。
 除了陈祖燕,其他三人各自点了一支烟,但谁都没有主动开口。
 谷振龙在暗暗的奇怪:为什么怀疑到内部有人栽赃时,自己脑子里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方不为?
 他能感觉到,其他三位当时也是类似的反应。
 日谍的这两套密码,全都接触过的,就有方不为。
 就连谷振龙都不知道温玉庆掌握的那套密码的详情。
 恰恰好,方不为此时身边还带着一个精通电讯破译的陈心然……
 如果说都有谁盼着王兆名出意外,其中绝对会有方不为。
 还有,这王八蛋离开南京的时机太巧了,还如此急迫,甚至连个像样的借口都没有。
 而他上一次解救南京被日军军舰所围时,指使赵世锐寻找日本副领事的经过太过匪夷所思,知情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次不会又是方不为干的吧?
 “不要胡想了,不可能是他!”陈祖燕敲了敲桌面,提醒了一句。
 他叫这几位过来,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现在正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之时,别说怀疑,出现在关联名单上的人物都会跟着倒大霉,就算最后真相大白,能不能活着从牢里出来都得两说。
 陈祖燕怕谁的嘴一松,当玩笑一样的说出去,听到有心人的耳朵里。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马春风也跟着说道。
 他不是在附合陈祖燕,更不是在为方不为开脱,而是真的这样想。
 他不怀疑方不为有没有组织这次刺杀的能力,而是认定方不为根本没这个时间和机会。
 也不看看谷振龙为防止方不为利用林子安的身份反间,偷跑到日本人的老窝里,把方不为看守到了何种程度?
 就差关在地牢里,让方不为不见天日了。
 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盯防,每日所做所为都有专人记录上报……
 只此一条,就绝了方不为参与组织策划此事的可能。
 既然方不为不知道这件事,那这些电文也不可能是他发送的。
 算算时间,方不为明天才会南洋,此时正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怕是到现在,他都可能不知道南京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我也觉的不可能!”陈超也说道,“而且邓有仪所说的内部人想栽赃给日本人的说法也不靠谱,我总怀疑这王八蛋故意在给雨农下绊子……”
 这还用的着怀疑?
 如果不是邓有仪,马春风现在都已经是少将处长了。
 “真要是他干的,老子反倒要夸他一声‘杀的好’!”谷振龙冷笑道。
 陈祖燕瞪了谷振龙一眼:“司令慎言。此事就此做罢,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查出线索,委员长只给了一周的时间……”
 一说这个,四人齐齐皱起了眉头。
 真要查不出来,最后肯定要找个背锅的,具体会赖给谁,他们心里也大概有数。
 但先不说身上的嫌疑能不能洗清,至少“护卫不力”这口锅,他们是背定了。
 “要不要把这小子叫回来?”陈超沉吟道。
 “没了方屠夫,你还能吃带毛猪?”谷振龙瞪眼骂道。
 “还是算了吧!”陈祖燕也摇了摇头,“你是生怕日本人闲的没事做?”
 陈超猛的一噎。
 他是形成了惯性思维:遇事不决问不为!
 却忘了送方不为到美国避风头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开日本人。
 ……
 方不为却一点都不但心有谁会怀疑到自己。
 这事真要发生了,就说明历史并没有偏移轨道。
 不出一周,贺清南就会查到线索,最终查到原十九路军和斧头帮这里。
 刺杀的计划,就是王亚樵和几位隐居香港的原十九路军将领在香港密谋策划,由华克之具体实旋的。
 为了避闲,方不为甚至故意坐了一艘从上海出发,途径日本横滨后便直达南洋星洲,不会在香港停留的美国邮轮。
 陈浩秋亲自送他上的船。
 孙风鸣的身份并不难查:原十九路军连长。
 南京多的是原十九路军的旧部,而且驻守上海的八十七师,就是十九路军旧部整编的,多的是认得孙风鸣的人。
第七一五章 亲情
 也是根据这一点,贺清南查到了在刺杀之前,与孙凤鸣一起化妆成晨光报社编缉的另外一名刺客的身份。
 不知道具体姓名,只查到姓张,中央军校毕业。
 加入黄埔军校时期,是十期军校生,姓张的能有多少?
 线索越查越多,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挖出了华克之。
 可惜华克之生性谨慎,神出鬼没,贺清南没抓到。
 查到这里,原十九路军与斧头帮的线索连到了一块。
 有了具体的目标,接下来就更好查了。
 马春风命特务处上海区和香港站同时调查,查到近一年来,王亚樵多次往来于上海与香港,多次与隐居香港的原十九路军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