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射程也比八二式远,顺风能达七公里以上。
 “老刘,我建议啊,建议!”叶兴中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的提醒道,“你们万一要和中央军开打,这玩意最好先别用!”
 老刘的人下意识的想问一句为什么,又猛的反应过来。
 连中央军都没配备的新式武器,红军倒先用上了?
 国党特务不挖空心思的查到这些武器的来路,怕是连觉都睡不着。
 “老四放心,我懂!”老刘拍了拍胸脯。
 谁都不知道叶兴中的底细,客气一点的叫“四当家,”亲厚一点的叫“老四!”
 到这一步,叶兴中此行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老刘派人将他护送出延长县,叶兴中待了一夜,化了一下妆,又独自上路,他先到了山西临汾,后到太原,三日后,又到了北平。
 他今年会陪着父母妻儿一起过年。
 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不为命令他,过年后举家迁往川东。
 没有任何理由。
 叶兴中很清楚,以方不为的人品,不可能做出让他纳投名状的事来。
 但他想破了牛头大的脑袋也没想明白,方不为为什么这么做。
 宅子在年前就卖了,买家同意他们住到年后。
 卖宅子的四万大洋,两万还给了宅子的原主人,叶兴中的远房舅舅,原张自中将军的三十八师参谋长,现任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张勀侠。
 他是冯玉祥将军的连襟,除此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中共十大卧底之一。
 身为地下党的叶兴中压根就不知道。
 ……
 深夜,延安。
 李泽田坐在煤油灯下,将此次所接收的物资整整齐齐的抄写在了另外一张纸上。
 李泽田是他在上海秘密活动时的化名,他一直延用至今。
 现如今,他是政治保卫局的局长,兼军委二局的局长。
 对,就是那个极为神秘又极为低调的军委二局。
 就连太祖也坦称,他在长征时能得到用兵如神的美誉,大部分都是军委二局的功劳。
 两个月前,李泽田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赶西安协助周、叶等人就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谈判。
 几天前,他又被召回延安,正式担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一职,对外称苏维埃政府外交部长,数日后,他就会再赴上海,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去年年初,上海特科遭到彻底破坏,刘中华失联后,针对方不为的联络陷入中断。
 李泽田本打算等方不为回国后,通过叶兴中再度建立联系,却不想在一个月前,军委二局突然从中共南方局的密电通道中,收到了方不为发来的秘电。
 “元旦前后,会有数批援助物资送达西北,请制定接收计划……”
 等他确信这不是烟雾弹之后,叶兴中已押着物资到了天津港。
 接下来的事情也有些奇特。
 叶兴中按照方不为的交待,没让红军方面的人接应,直接从天津,北平等地雇佣马帮,利用中央军与东北平对峙的空子,无惊无险的将所有物资运到了后方。
 抄写完之后,李泽田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像此次这般规模的物资援助,日后怕是不会有了。
 前后三次,粮食,布匹,药品,武器等物资加起来,几近达到了两百万银元之多。
 最多的是粮食,最少的武器。
 这也是相对而言。
 叶兴中三次运送的枪支,装备两个团都绰绰有余。
 钱都是其次。
 像这次因为西安事变,封锁线漏洞大开的机会,日后怕是不会有了。
 两天前,东北军发生内讧,局势急势直下。
 国民中央政府还没来得及出招,三方联盟就自动瓦解了。
 东北平与十七路军,大部分接收整编,少部分精锐直接投靠了中央军。
 东北军愿意接收整编的四个军已经开拔,向中央政府划定的驻地进发。
 西北剿总司令部奉中央政府之令,已开始布署,就地构建封锁线。
 方不为之所以这么大胆,也是瞅准了这个机会的原因。
 以后再想送,就只能看机缘了。
 李泽田又检查了一遍清单,确认无误后,吹灭了煤油灯,推开房门,去汇报了。
 领导的房间灯还亮着,应该在写文件。
 看到透出窗户的亮光,李泽田又感叹了一下。
 领导房间里的汽灯,也是方不为此次援助物品的其中之一,因为易碎,叶兴中带的并不多,就连需要连夜破译电文的军委二局也才分到了两盏。
 青砖的窑洞,门口站着两个警卫。
 通报之后,李泽田进去,一股浓烟扑面而来。
 全是抽烟抽的。
第七七二章 接触
 领导的烟瘾极大,晚上要是写文章,赶天亮至少的得两包。
 足足抽了两支烟,领导才看完了清单,抬起头对李泽田说道:“如果有机会见面,替我当面谢谢他,另外请你再代一句话:有情后补!”
 李泽田愣了一下,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领导的这句话说的有些重,连他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
 其实他比谁都急着想见方不为。
 李泽田想问问这位一百号先生,是如何得知南方局与中央的特殊联络通道的?
 甚至还知道南方局的通电密码?
 肯定不是国党特务侦察到了通电频道,又破译了通电密码,不然南方局早被端了。
 也不可能是一百号先生从他父亲那里知道的。
 方世齐从事地下工作以来,从来就没接触过有关组织无线电收发的任何信息。
 除此之外,李泽田对这些物资的来历也非常好奇。
 粮食布匹好办,上海就能买到。
 但这些援助的武器是哪来的?
 前后三次,光是长枪就有四千余杆,除了零头那几百杆汉阳造,剩下的全是进口枪支。
 德式Ker98k,苏式莫辛纳甘,英七七式……
 一水的新货,枪上的枪油都完好无损。
 除了中央政府,就算是地方军阀都一次性弄不到这么多数量的进口枪支。
 方不为是怎么弄来的?
 还有那些百宝丹和进口伤药?
 方不为的舅舅肖在明现在是于二君先生在国内的助理,主要负责云南药厂的生产经营及运输工作,这些百宝丹肯定是通过这个渠道弄来的。
 但前提是,必须征得药厂的实际控制人,于二君先生的同意才有可能。
 那进口武器和进口伤药呢,是不是也与于二君有关?
 为此事,得知一百号先生身份的几位领导还专门讨论过。
 领导一致认为,首先,武器和伤药肯定是一百号先生通过海外的渠道弄来的。
 因为他现在就在国外。
 至于资金来源,没有一个人猜到是方不为自己掏的腰包,都猜测方不为是不是用了什么方法和手段,从海外华侨组织那里弄来的。
 这可是四百多万大洋,合一百多万美金……
 之所以这样怀疑,是因为方不为与于二君的关系。
 去年三月份,南京方面传来情报,美洲华侨组成的抗日救国会,中华筹饷总局,即中华救济局,以及南洋抗日救国总会,曾联合向南京政府致电:南京政府保证不将所筹款饷用于内战,救济局才会将所筹饷交于南京政府。
 南京政府能做出这个保证才见鬼了。
 所以去年一整年,中央政府都没有收到来自南洋华侨和美洲华侨的捐款。
 延安方面猜测,方不为援助的物资的购卖款项,可能就来自于这笔钱。
 理由有些牵强,但也并非没有根源。
 他们也实在找不出,除了于二君,还有什么人会帮方不为。
 而李泽田此次去上海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办法通过方不为,与于二君及南洋联盟取得接触。
 主要是因为于二君的影响力,其次,于二君所表露出的政治倾向也让延安方面看到了这个可能。
 于二君既是南洋抗日救国总会的副会长,也是五洲华侨抗日救国会和中华筹饷总局,既中华救济局的理事。
 而最巧的是,去年致电国民政府,通知暂停援助的三个华侨组织,于二君全部任理事……
 西安事变前,各地华侨组织促使国民政府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联合声明当中,于二君的名字就在第一排。
 延安方面认为,只要能得到于二君的支持,就有可能得到南洋和美洲华侨组织的支持,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把握会更大。
 千万不要小看南洋和美洲华侨对民国政府的影响力。
 全面抗战之前,这两地华侨每年的捐款,占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两成。
 其中南洋独占一成,美洲华侨组织共占一成。
 到了抗战开始,主动捐助的华侨组织越来越多,捐助的金额也越来越庞大,比例达到了顶峰。
 从三七年开始,到四零年,这三年期间,只是南洋华侨联盟捐助的军费,就高达五亿美金,占了国民政府这三年军费总开支的八成以上。
 这三年,国民政府还没有把法币当废纸一样的印,法币相对坚挺。
 到四零年,一百法币还可以买到一头牛,既便黑市兑换,也差不多能换到接近二十美元,放到后世,与一万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差无几。
 五亿美金折合成法币,至少也有二十亿以上。
 四一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南洋联盟最后一次捐款的金额是一亿美金。
 之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南洋抗日联盟趋于瘫痪,所有活动几近停滞,再也组织不起来前三年那般强大的力量了。
 此后,美洲华侨又开始接力了。
 后五年,美洲华侨的捐款总额为七千余万美元,其中司徒美堂主持的中华筹饷总会占二成以上,高达一千四百多万美元。
 以上数额,还不包括这八年期间,国民政府发行的救国公债。
 八年总计发行了三十亿的国债,华侨认购数额超过了十二亿,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发现根本没能力兑付……
 虽然此次只是试探性的接触,但延安方面还是希望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个月前,李泽田就因此事,奉命给方不为发过电报,征询过他的意见,但方不为只回了四个字:时机未到。
 不是不可能,而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李泽田大喜。
 只要有机会就好。
 ……
 半个月后,李泽田又回到了西安。
 次日,他奉命搭乘国民党中央委员张冲的飞机前往上海。
 二月二十日,正月初十。
 四海总堂在星洲开堂,于二君正式琥式卸任南洋四海总堂山主之位,并卸任中华救济局理事一职,也由方不为接任。
 南洋各地洪门和华侨组织均派代表来观礼。
 两广福建,香港等地与于二君交好的商政名流也不请自来,纷纷道贺。
 等宋子闻知道这个消息,已是元宵之后了。
第七七三章 来历
 “这个齐无相是什么来历?”宋子闻问道。
 他到上海之后才接到情报,司徒美堂与黄三德不会来上海,此次饷款交接,会由南洋四海堂新晋山主,中华救济局新任理事齐无相负责。
 宋子闻来筹办此次接洽事宜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接待司徒美堂与黄三德,代委员长和中央政府感谢美洲洪门这些年来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其次解释去年为何没有对两地抗日联盟提出的意见做以回复。
 但这两位不来上海,他的目的便落空了。
 但以宋子闻的身份,也不可能再跑到星洲去,同时,他对这个齐无相也很好奇。
 “暂时还没查到,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特务处驻上海特区区长王新恒回道。
 四海堂成立才一年,于二君就将山主之位交给了这个齐无相,还同时把中华救济局理事一职也交给了他,足以看出他对这个齐无相的信任和看重。
 听闻这个齐无相还是司徒美堂的左膀右臂,宋子闻不得不重视起来。
 所以他没有急着回南京,而是决定留下不,见一见这个齐无相。
 来上海后,他就让马春风,通过于二君身边的特务开始调查,但查了七八天,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派到南洋的特务既不是洪门中的代表,也不是南洋的商政名流,根本进不了堂会。
 南洋的特务人员连齐无相长什么样都没打问到。
 之后特务又动用关系调查,但就连于二君身边的亲信也不知道这个人的来历。
 听说是于二君的至亲,也是南洋人,但查遍南洋,也没查到任何信息。
 就像王新恒刚刚所说的一样,这个人就像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四海堂?四海商行……”
 宋子闻突然想到,方不为私下组建的商行,好像就叫“四海”,年关的时候,还收到过他岳父送来的一万美金的分红。
 还有,四海商行做的就是星洲洋行的货运行销生意,星洲洋行的大股东是于二君,二股东和三股东就是司徒美堂和黄三德,方不为好像在其中也有股份……
 宋子闻的眼睛突然一亮。
 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但现在联系不上方不为,他估计,可能谷振龙和马春风也不知道内情,不然他离开南京的时候,不可能不提醒他。
 但宋子闻忘了,几天前他都还在西安谈判,回南京的次日就来上海了。
 再一个,谷振龙,马春风等人也根本不知道四海堂的前任山主是于二君,左右长老是司徒美堂和黄三德。
 何世礼倒知道这个消息,但他听闻事变之后赶回国,还没到西安,刚到天津就被特务处的特务给控制起来了,纯猝把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
 宋子闻猜不到,李泽田就更猜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齐无相”这个名字。
 直到正月二十五,他才知道了南洋救国总会与中华救济局的理事代表,将于近日在上海与宋子闻会面。
 李泽田现在身份是半公开性质,他根本混不进去,只能另想办法。
 直到会面结束两天后,他才探听到了一些有关会面的情报。
 此次的华侨理事代表姓齐,全名齐无相,南洋四海堂新任山主,中华救济局新任理事,星洲洋行的股东之一。
 此次会面,齐无相代表南洋和美洲华侨,将这两年的饷款交给了宋子闻。
 李泽田不知道什么四海堂,也更不知道什么四海商行和星洲洋行。
 这几天,他一直在想办法联系方不为,想要从方不为这里问点信息,每天凌晨一份电报雷打不动,已连续发了三天。
 但方不为一直没有回应,李泽田只以为方不为不方便。
 方不为确实不方便。
 这段时间,他忙的脚不沾地。
 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去酒桌的路上。
 有的时候一喝就是一整晚。
 被三位大佬接二连三的抬举,方不为俨然已成了南洋和东南一代的后起新秀,谁都想结识一番。
 这些人大都好奇,这个齐无相有何过人之处,竟值得于二君和司徒美堂为他如此奔走?
 到这个时候,方不为才意识到,于二君在南洋一代有多么恐怖的影响力。
 三位老先生想给他加个护身符,但谁都没料到,护身符的效果太过逼人,方不为走在哪里,都像是自带一千瓦的追光灯,爆光度太强大了。
 莫愁四海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好在方不为并没有在一声声“山主”“龙头”中迷失自我,还保存着几分理智。
 如果以后还想干特务这一行,他只能换个方式了。
 要么稳底转入幕后,运筹帷幄,要么大大方方的站到台前。
 但后一条路并不好走,必须要有被人误解为“汉奸”的觉悟!
 他估计南京方面根本不会答应。弄不好会给他在外交部安排个职位,专门负责南洋和海外华侨事务。
 方不为打死都不会去。
 真想过的舒服,他呆在南洋更或是美国,岂不更好?
 不过他之前一直担心有一天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的局面,肯定不会再发生了。
 将南洋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以后,方不为秘密启程,赶往上海。
 因为交接地点在上海的缘故,此次会面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除了南京方面,洪门和各地华侨知道的人并不多,只局限于南洋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