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有些含蓄了。
 这要搁委员长的性格,说不定已经开始拉着方不为剁鸡头,烧黄纸了。
 客气了一番之后,王世和开始和毛夫人商议补办婚礼的事宜。
第八四六章 陪太子读书(求月票)
 毛夫人和王世和都认为,一应礼节,都应按照传统习谷办理。
 当然,只是按照世家大族的规格,不提什么委员长不委员长。
 而且委员长也不会让他们提。
 虽然是补办,但蒋氏怎么说也是大族,肯定不会过于简单,而且还要请蒋氏族老拿主意。
 两个人一条一条的商议着,王世和的秘书坐在下首奋笔书,将两人谈论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建丰同志出国时才十五岁,回国已近中年,哪能记得这么多的繁文缛礼?
 方不为就更不用说了,跟听天书一样。
 两人全都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模样,但天知道心思不知都飞到哪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日头偏西,方不为的肚子都快饿的咕咕叫了,这一婶一侄才算是停下了话头。
 离谈完还远呢,不过是两人都说累了。
 下人早就准备好了酒菜,建丰同志缴着王世和和方不为入座。
 这两位哪能那么没眼色,硬是请着老太太坐到了首位。
 明日还有事,王世和与方不为都没怎么饮酒,建丰同志劝了两杯,便做罢了。
 晚饭后,老太太回去休息,建丰夫妇带着蒋孝文也回了小洋楼,王世和和方不为,还有十名警卫随从,被安排在了丰镐房的东厢。
 回去之后,王世和又专程跑来找了一趟方不为。
 无事不登三宝殿,方不为知道,王世和这会过来,肯定是挑明来意的。
 这次带自己来溪口,总不会是让自己查间谍的吧?
 “委员长命建丰回老宅读书,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中日大战在既,不出数月,建丰就会被委以重任……”
 王世和自信满满的说道。
 方不为暗暗的撇了撇嘴。
 高兴的太早了吧?
 王世和的自信,来自于他对委员长的了解。
 委员长的性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厚的,既便建丰同志说过一些有违父子人伦的不当之言,但并不是没有苦衷,委员长应该能理解,更能想通。
 委员长确实想通了,之后也确实准备好好培养建丰同志。
 但不管是委员长,还是王世和,都忽略了建丰同志这十二年来的经历。
 十五岁,正好是一个少年准备明白人生的大道理,建立三观的最关键的时期。
 委员长可倒好,直接把儿子扔到红色共产主义的大溶炉里,一炼就是十二年。
 若非大奸之辈,一个人成年人用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观,怎么可能是用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能扭转过来的?
 方不为依稀记得,三八年春,建丰同志闭门思过近一年之时,委员长确实准备重用他。
 原想是想把建丰安排到重庆中枢,历练一段时日后,再派往各大战区,不管是积累资历,还是结交关系,都要方便一些。
 但没想到,包括宋夫人在内,委员长的众多亲信竟然都不同意。
 具体原因是,建丰同志身上的红色烙印太深,根本没有能扭转过来的迹像。
 最典型的是,他公开称孔祥西和宋子闻是“中国最大的资产阶级”,是“依附在人民身上吸血的吸血鬼”……
 而在这一年之间,与建丰同志接触过的国民党人,无一不说,建丰同志身上带有明显的“共产主义”作风。
 这个时候,建丰同志已称呼宋夫人为“母亲”,称孔祥西和宋子闻为“姨夫”和“舅舅”。
 连自家人的命都要革,谁不担心?
 以前没人向他提过,委员长此时才知道建丰同志干过些什么,气的暴跳如雷。
 蒋宋孔三家同气连枝,宋孔两家,已成了蒋氏这条大船上最大的两根龙骨,要是断了,船也就沉了。
 委员长决定,必须要让建丰同志明白为人为官的道理,痛定思痛后,同意了宋夫人的建议,把建丰同志丢给了颇有治理地方之能的江西省主席熊式晖调教,这一调教,就是七年。
 后世评说,建丰同志之后审时度势,性格确实转变了。
 但方不为认为,变是变了一些,但变的也有限。
 建丰同志最爱看的是马列,最爱喊的口号是“打倒官僚主义”,最爱干的事情是整顿吏治,打“大老虎”。
 委员长穷尽半生之力,也没把这一点给扭转过来的,后来索性不管了。
 不过在委员长的干涉和调解之下,建丰同志对孔宋两家的敌意没那么深了。
 四六年的时候,建丰同志到上海“打虎”,打的就是孔家的扬子公司,宋家的建设银公司,还有宋孔两家联合经营的孚中公司。
 最后孔令侃被迫吐出了六百万美元,出走美国。
 要按这个时候建丰同志的性格,不查个水落石出,不赶尽杀绝才怪。
 方不为也在想,如果建丰同志稍稍妥协一些,如果委员长能早些看清国民政府的症结所在,早些对建丰同志委以重任,国民政府不知能不能再多苟延残喘几年?
 估计也拖不了几天。
 不看到台湾之后,为了能让建丰同志顺利接权,上上下下死了多少人?
 这还是国民党偏安一隅之下的情况。
 方不为自然没有提醒王世和和建丰同志的义务,他就算提醒了也没用。
 连亲老子拿一国重器,都没能让他做出改变,仅凭旁人的几句话,能点醒他?
 做梦呢吧?
 方不为只是顺着王世和的话道:“想必也是如此……既然司令能安排我陪同侍卫长来此,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这等于是在告诉王世和,他已经知道了谷振龙和王世和等人的想法。
 方不为的话说的有些露骨,但王世和却很是高兴。
 他就怕方不为少年得志,过于清高,不愿和建丰同志靠的太近。
 在南京,方不为的人品可是有口皆碑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王世和略有些兴奋的看着方不为:“不为能明白司令的一番苦心就好!”
 “侍卫长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就是!”方不为又豪气干云的说道。
 “能有什么安排?”王世和高兴的说道,“也没你能帮忙的地方……”
 这倒是实话。
 用方不为跑腿,实在是太奢侈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王世和又说道,“这段时间,你就多陪陪建丰……他出国太久,对国内的一切都还很陌生,你正好给他介绍介绍……”
 “明白了,谢谢侍卫长了!”
 方不为笑着回道。
 他脸上笑着,心里却暗叹不止。
 这还是想让自己和建丰同志尽快的互相了解,最好能建立一定的信任,也好为将来的合作打好基础。
 这是真把自己当东宫侍读来培养了?
 自己这算不算陪太子读书?
 陪就陪吧,反正再过几个月,建丰同志就会派到江西当县长,总不可能让自己一个堂堂的侍从室少将参谋,跑去给一个县长当跑腿的吧?
 简直是暴殄天物!
第八四七章 陪太子读书(下 求月票)
 婚礼的事情根本不用方不为操心。
 王世和本就是溪口人,各色礼节一清二楚,况且还有蒋氏族人帮着张罗,根本用不到方不为。
 建丰同志的事情也不多,基本上等着补办婚礼就可以了。
 两人躲在小洋楼,每天除了聊一些趣闻典故,就是看书。
 五月分,建丰同志在杭州见过委员长后,委员长给他列了长长的一串书单,命他在老宅闭门思过,好好洗一洗身上的红色烙印。
 方不为印像比较深的有:《曾文正公家书》《论语》《王阳明全集》《近思录》《孙文学说》……
 不止让建丰同志读完就完了。
 委员长要求建丰同志定期给他写信,详细阐述观后感。
 看到这些书目,就连方不为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可不是前世,上网一抄就完了,要什么样的思想都有。
 就算建丰同志有地方抄,方不为估计抄了也没用。
 委员长要的不是标准答案。
 如果不符合委员长的预期,说不定建丰同志得一直读下去。
 由此可见,委员长对建丰同志的期许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
 方不为不想跟着王世和去应付蒋氏亲族,索性陪着建丰同志一起读书。
 但他对深研儒家思想也没什么兴趣,《王阴阳全集》之类的书,给他他也看不懂,方不为便挑一些《儒林外史》,《一拍》《二拍》之类的小说看一看。
 两人都是刻意结交,关系一日比一日深,已能算的上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了。
 暗暗留意之下,方不为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还真没有错。
 建丰同志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激进。
 读到一些类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子时,恨不得把书撕着吃了的样子。
 除此外,对眼前的事物,大都看不惯。
 看不惯政府,看不惯时局,看不惯身边的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也看不惯委员长和他母亲给他安排的这场这场旧礼繁俗。
 所他向边的一切相比,建丰同志都显的格格不入。
 这不是建丰同志说出来的,两个人还没有交浅言深到这个地步。
 这是方不为观察建丰同志的言行举止,自行推断出来的。
 方不为自然不会说什么,他至多就是冷眼旁观,当一位看客。
 这是委员长才应该操心的事情。
 这样混了十多日,多日不见面的王世和突然来到小洋楼,告诉建丰同志和方不为,举行婚礼的日期定下来了,所有宾客的请柬已全部发完,就等着行礼了。
 时间就定在三日后,地点就在丰镐房。
 虽然举办的是传统仪式,但现在毕竟不是清朝,再加蒋方良的娘家人不在,好多环节都免了。
 没有迎亲,没有送新,连洞房都省了。
 只有祭祖,合卺,拜堂,宴客。
 方不为也被分派了一项差事:做傧相。
 这个可不是迎亲接女的傧相,而是专们负责迎客的傧相。
 一般都有男方家的至亲或好友充任。
 其实方不为也就是跟着打打酱油,蒋氏的亲朋至交,他认得几个?
 是王世和觉的,既然方不为和建丰同志都成了好朋友,那建丰同志结婚这么大的事情,方不为怎么也要参与一下才对。
 王世和是什么心思,方不为心里一清二楚。
 无非就是想在自己身上,打上建丰同志这一派的烙印。
 也真难为王世和了,考虑的这么深远。
 方不为自然无可无不可,跟着建丰同志的一位堂叔,专门接引宾客。
 建丰同志的婚礼,自然没有人会有意来迟。而王世和也提前给地方打过招呼,更不会有人不请自来。
 众位迎客的傧相只需问清来客的身份,照着名单安排到定好的席位上就可以了。
 大概十一点半的时候,仪式开始,方不为也落了座。
 他和王世和坐的都是上席,就在主桌的旁边。
 新人准备拜堂,毛夫人正坐到了主位,另外几位与委员长同辈的蒋氏叔伯,坐到了左右两侧的座位上。
 负责唱礼的傧相正给建丰同志交待着一些细节,酒楼的伙计开始上菜,一只大号的红漆托盘里,托着六荤四素十样冷拼,先摆到了主桌。
 好不好吃不知道,但看着菜色就有食欲,味道也是极香。
 王世和跑完了鄞县数的着的大酒楼,才定下来的这一家,想来也不会差。
 一位伙计托着一盘酒坛,后面还跟着一个,托的是银酒壶,开始挨桌送酒。
 九月末的正午,气温还是很高的,今天日头更大,晒的人头上冒汗。
 王世和早就想到了一点,专们交待伙计放到深进里冰好后,才送上来的,酒坛放到桌上的时候,通体冰凉,还不停的往下滴着水珠。
 原本先送的是主桌,不过主桌上的人全坐在台上,等着新人磕头呢,伙计便将酒坛酒壶送到了王世和和方不为这一桌。
 这一桌现在就王世和与方不为两个人,剩下的人也去观礼了。
 王世和直接接过了酒坛,拍开了泥封,灌到酒壶里,给方不为倒着酒。
 方不为本想接过酒壶自己倒,但被王世和拒绝了。
 “你远来是客,硬拉你做傧相本就不该,怎能让你再动手?”王世和一副主人家管事的模样,硬是把方不为按了下去,给他倒满了酒杯。
 “今天辛苦了,我先敬不为一杯!”王节和放下酒壶,端起了酒杯。
 方不为往外瞅了一眼,建丰夫妇已拜完了天地,正跪在地上给毛夫人磕头。
 “这会就喝,合不合适!”方不为往建丰同志那边使了个眼色。
 “无妨的!”王世和说道,“溪口的规距没那么多,不一定等到礼成才能开席……”
 王世和说着还指了指下席。
 方不为扭头一看,果然看到好几个桌子都已开吃了。
 但送酒的伙计还没轮到那边,暂时还没酒喝。
 入乡就要随俗,方不为端起了酒杯,和王世和碰了一下,端起倒进了口里。
 这叫先干为敬。
 酒刚入口,方不为就尝到了一丝淡淡的怪味。
 有点凉,舌头有点微麻,像是吃了薄荷叶一样。
第八四八章 有毒(求月票)
 也就是方不为的身体异于常人,五感极强,搁一般人,根本尝不出来。
 就算酒被冰镇过,也不该是这个味道?
 方不为抬眼一看王世和,王世和已经将酒喝干,还朝方不为亮了亮杯底。
 方不为“噗”的一口将酒吐到脚下,又咂吧了咂吧舌头。
 看到系统给出的提示,方不为惊的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
 糖蛋白毒素。
 说通俗一点,就是蓖麻毒素。
 方不为惊恐的看了王世和一眼。
 看方不为将喝到嘴里的酒又吐了出来,王世和疑惑的问道:“不为喝不惯?这是上好的绍兴花雕,入井冰过后,正好拿来解燥,端的是沁人心脾……”
 我沁你个肺?
 命都快没了,你他娘的还在这里咬文嚼字?
 方不为闪电般的一把拉过王世和,一拳捣在了王世和的小腹上。
 王世和胃部一缩,“呃”的一声张开了嘴,一股酒液喷了出来。
 邻桌上的人正看着建丰同志夫妇在拜堂,没人注意方不为和王世和在做什么。
 “你……你干什么……”
 方不为这一拳,打的王世和差点没喘上气来。
 “酒里有毒!”方不为咬着牙,在王世和耳边说道,“把你的人全叫过来……你先自己想办法往外催吐,然后去找郎中,熬一锅甘草水灌下去……”
 说完了,方不为又砸吧了砸吧嘴唇。
 那一杯酒中的所含的毒素很低,基本对方不为的身体构不成什么危胁,所以系统才没有发出警示。
 但方不为不敢拿王世和的身体状况和自己比。
 这玩意和氰化物不一样,发作较慢,这会根本看不出什么,方不为也不敢说王世和就一定会没事。
 而且蓖麻毒素根本无解,方不为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你怎么知道酒里有毒?”王世和惊恐的问道。
 “我吃过的毒药,比你见过的都多……”
 看王世和还有心情管这个,方不为气的想骂娘。
 他还真不是故意糊弄王世和。
 救了于二君,回到南京之后,方不为还把剩下的氰化物和那一串鸡母珠送到特训科,与特训科一起研究过。
 之后的吐真药,失忆水,方不为也是借助特训科的设备调整比例的。
 特训科一发明出什么新毒药,方不为是最关心的一个,总会跑过去研究研究。
 特训科上下都知道,方不为有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习惯:尝毒!
 马春风怕他成为了二个王世襄,还骂过他两次。
 他这会没时间给王世和解释,把王世和提溜起来之后,方不为又拿起筷子,飞快的夹着凉菜往嘴里送。
 王世和再迟顿,也知道方不为这是在尝毒。
 不管方不为说的是不是真的,王世和都不得不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