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如可处理,委员长心里有数,唐生志心里也有数。
 两人算是心有灵犀,也算是心照不宣。
 但委员长还是对唐生志在南京的表现非常非常的失望,失望到了痛恨的程度。
 娘稀皮,打不好仗还是其次,但你竟然在最后一刻威胁老子?
 也该是给你敲敲警钟了。
 我蒋某人能放过你,别人不一定就能放过你。
 最好老实一点,不然想想你的那一口牙……
 白崇喜点了点头,把纸递给了李宗仁,李宗仁扫了一眼,硬是憋着笑,赞许的看了一眼方不为,才把纸递给了唐生志。
 唐生志本就不信方不为会为他说话,看到委员长,白崇喜等人的脸色后,心里更加有了不好的预感。
 当他看到纸上面的第一句时,脸色猛的一白。
 与城共存唐生志……
 唐生志只觉胸口一疼,像是针扎一样。
 他本就体弱多病,再加上逃出南京时落了水受了寒,回到武汉后彻夜不能眠,生怕委员长拿他向国人谢罪,又惊又惧,之后又被打掉了半嘴牙,又羞又怒……
 如此三番,更是病上加病了。
 到了武汉之后,光吐血就吐了两回,刚好才没几天。
 这一下,又被方不为气的旧疾复发了。
 但唐生志哪里顾得上这个。
 他此时恨不得把方不为千刀万剐。
 “唐司令……”
 方不为突然开口了。
 像是被敲响的破锣,又像是拿着锅铲,用力的在空无一物的锅底上狠擦……
 方不为的声音又尖又锐,听得在场的所有人都耳膜发麻。
 但谁都没时间关心方不为为什么突然能说话了,只是在惊惧方不为接下来对唐生志说的话。
 “南京之时……司令……每次开会,都必赞……饶国华将军……既然如此推崇,司令何不……效仿与他?”
 每说一句,方不为就要停顿一下,像是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等他说完,额头上已经见了汗。
 淞沪会战时,饶国华将军奉刘湘之命,率二十一军出川赴沪援战。
 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靠着两条退,饶国华率二十一军走了整整一个月,徒步两千余里,于十一月中旬赶到了上海。
 当时上海已沦陷,二十一军被派往浙江长兴县迎敌。
 饶国华亲率一旅固守长兴县泗安镇,战至最后,只剩了一个排。
 日军派人劝他投降,饶国华反写一封给刘湘司令的绝笔信,而后率着仅有的三十多个士兵,打了最后一次反冲锋。
 重伤之际,他都不愿死在日本人手里,而是举枪自戕,以死殉国。
 南京时期,唐生志每会必提背水一战,也必提饶国华将军的事迹,以期望南京各部能够效仿。
 每一次,唐生志说的每一个字,方不为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
 唐生志猛的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方不为,想要怒叱。
 但他只说了这么一个字,便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又手抱着胸口,痛苦的弯下了腰来。
 “噗”的一声,一口鲜血从唐生志的嘴里喷了出来,洒在了会议桌上。
 然后唐生志软软的倒了下去。
 “简直胡闹!”委员长用力的一拍桌子,指着方不为骂道,“轮的到你说这样的话?”
 一听这一句,所有人都叹了一声。
 一看就知道,委员长这是又要像打了牙的那一次一样,给方不为拉偏架了。
 但细细想起来,方不为也好像没说什么错话。
 难道“誓与南京共存亡”这一句,是方不为逼着唐生志说的?
 还是钱大均有眼色。
 他飞速的奔到唐生志面前,把半昏的唐生志扶到了椅子上,又快速的给他舒着气。
 “警卫,担架……”钱大均又喊了一声。
 看钱大均头上的汗都快要急出来的样子,好像多么关心唐生志一样,但站在唐生志一边的李宗仁很清楚的看到,在扶唐生志的一刹那,钱大均把那张纸抓到了手心里。
 李宗仁的眼睛猛的一亮:方不为还真是个好小子!
 钱大均则暗暗的抱怨着方不为。
 光图一时爽快,真是少不更事……
 唐生志得罪也就得罪了,无关紧要,但剩下的那几个,不管是死是活,还是尽量不要得罪的好!
 方不为写了什么,自己和委员长肯定是不会往外说的,桂系的这两位对方不为素来看好,也肯定不会说。
 至于唐生志?
 他说了也得有人信啊!
 都被方不为气的半死了,难道就没人想一下,唐生志是不是故意在给方不为拉仇恨?
 警卫抬来了担架,把唐生志抬了出去,委员长才黑着脸喊了一句:“散会!”
 大佬们都跟着走了。
 白崇喜特意的绕到方不为那边,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你这还真是杀人不用刀啊!
第一一一九章 再回南洋
 又是一年金风玉露之时,天高云淡,海风……腥咸!
 鲜血也应该是这个味道。
 站在码头,看着迎风飞舞的海鸥,听着惊涛拍岸的声音,方不为的瞳孔慢慢散远,好像看到了战场上炮火连天,血肉纷飞的画面。
 距他离开国内,已经大半年了。
 珞珈山会议后,委员长考虑战事日益严峻,如果得不到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根本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便决定派宋子闻赴美寻求支援。
 方不为秘密随行。
 他跟着宋子闻去美国,可不是去养病,更不是去探亲的。
 宋子闻代表委员长,向美国国会录找支援,方不为则代表委员长,与美洲侨盟接洽,筹集军饷。
 在美国待了半年之后,宋子闻回了国,方不为又回到了南洋。
 其实筹饷的事情,根本不用方不为操心。
 他只是将国内的时况,平铺直叙的告知了司徒美堂和于二君两位老先生,这两位便使出了浑身解数奔走。
 不到九个月的时前,南洋侨盟筹款近五亿,美洲侨盟筹款三亿多。
 委员长在一月份,与军政,军训,军令,以及财政等部核议,三八年的预算军费才是二十亿。
 因为没钱,其实最后只开支了十亿过一些。
 等于南洋侨盟独力承担了国民政府三八年一年近一半军事开支。
 所以委员长打算,让方不为常驻南洋,兼顾美洲,专门负责筹款事宜。
 但方不为却不干。
 最多半年,他这一重身份就趋于完善了,也该到了回国效力的时候了。
 关键是积分快用完了。
 南洋可没有那么多的日本鬼子让他杀。
 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方不为微微的扯了扯嘴角,一丝冷笑一闪而逝。
 “齐桑真是好雅性!”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在方不为的身后响起。
 方不为装做非常好奇的样子转过身,看到身后的来人时,大踏步的迎了上去,脸上全都是浓郁的亲切之意。
 “中村君,你怎么也在这里?”
 站在方不为对面的,是一位标准的昭和男儿,身材矮壮,脸上带笑,但双眼中透着无究尽的欲望。
 “有一批职员要回国述职,我来送送他们!”中村礼貌的回道。
 中村的表面身份是森下株式会社星洲分社的社长,真实身份则是日本海军特务机关南洋分部的负责人。
 老师是日本第二代对华谍报头目,板西利八郎。
 中村的师兄除了土肥圆贤二,还有留过日的蔡锷将军和蒋百里将军。
 没错,就是民国三个半战略军事专家中的前两位。
 北洋时期,中村随板西利八郎,操纵控制中国政治,在中国政坛活跃了近十年。
 后世以蔡锷为原型拍的《护国大将军》的电影中,就有他的镜头。
 但这样一个人物,在国内竟然少有人知?
 要不是方不为靠着窃听器,破译了中村与日本参谋本部及对华务特务机关,以及中村发给北洋元老级人物,现华北维持会会长王克敏的部分电文,不然还不知道自己竟然被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给盯上了。
 这也证明,方不为的计划成功了。
 改头换面,高调张扬大半年,方不为不信日本人不上钩。
 他不相信这么巧,恰恰是他来码头接货的时候,中村也凑巧来送人了?
 八成是中村查到了自己出行的信息,故意制造了一场偶遇。
 方不为现在姓齐,叫齐希声,是南洋百宝丹医药公司的经理。
 传闻齐希声与南洋四海堂的堂主齐无相是亲兄弟。
 但中村连查都懒得查。
 因为这是百分之百的谣言。
 齐希声与那位神龙不见首尾的四海堂堂主唯一的联系,也只是名字有些关联罢了,而且很是牵强。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除此外,还有传闻,齐希声还是“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也就是南洋侨盟副会长于二君的孙女的绯闻男友。
 中村查过了,也是讹传。
 齐希声是打过这个念头,但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于二君的孙女看不上他。
 齐希声真正身份,其实是美裔日侨。
 他应该叫青木希声才对。
 他的父亲齐浩垠,原名青木宣户,其实是旅美日侨,西部淘金时期,随父辈到了美国,而后流落纽约。
 青木宣户没什么谋生的手段,只能混帮派为生,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纽约最大的华人帮派安良堂。
 “齐”这个姓,是青木宣户为了上位,拜了一位姓齐的华人帮派头目为义父后改的,齐希声的母亲,就是这位头目的女儿。
 一个日本人,竟然随自己的女人姓了陈?
 简直是帝国的耻辱。
 中村一想起帝国军部专门派人,去纽约秘密拜访青木宣户,被青木宣户打出来的经过,就恨得直咬牙。
 安良堂是美国最大的具有抗日色彩的华人社团,社团头目与国民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国民政府抗日资金来源的主要提供者。
 所以日本参谋本部一直设想,要从内部渗透,计划斩断华侨对民国的资金援助。
 查到青森宣户的身份时,参谋本部支那课上下简直是欣喜若狂。
 计划有希望了。
 但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个假的日本人?
 怕失去安良堂内的地位,青木宣户连自己的身份都不敢承认。
 好在他还有一个对帝国心生向往的好儿子……
 “齐桑今天,又是来接货的么?”中村亲争的问道。
 “对!”方不为笑着点了点头,“今天有一批从中国运过来的药品,需要我亲自接收……”
 “不知是什么好东西,不知是否有幸,由我森下商会代为分销?”
 “当然可以!”方不为笑道,“我们两家,本就是生意伙伴!”
 对于此时南洋与日本两地的民间来说,方不为的这句真心没什么问题。
 南洋现在还是一片乐土,各地抵制日货的呼声并没有国内那么高,民间的商业来一切如旧。
 既便是抗日色采摘最浓厚的侨盟,名下的不少产业,与日本商业团体的生意来往也很多。
第一一二零章 谁是鱼,谁是饵
 森下侏式会社,就是卖仁丹的那一家。
 他们以“反战援华”的名头,在国内及南洋各地华人聚集区很是吃的开,所以日本各间谍部门便派特务,伪造各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表面身份,暗地里侦察渗透。
 当时计划陷害宋家,离间委员长父子的前田,表面身份就是森下侏式会社中华区的专务助理。
 中村的身份级别要比前田高的多的多的多,按职级而论,他应该与土肥圆齐平。
 不过此人不似土地肥圆那么高调,再加又在海外,所以国内知道他的底细的人很少。
 知道了中村是谁,方不为也自然而然的知道,他的计划快要成功了。
 看来在美国这半年,下的苦功没有白废。
 “不知齐桑接的是什么货?”中村又问道。
 “哦,是百宝丹!”方不为回道,“部分要运到美国,部分会在南洋各地分销……中村君若是有意,咱们回去后可以细谈!”
 方不为确实是来接货的,接的也的确是普通的百宝丹,也就是没有保险子的那一种。
 上海,南京等地没有沦陷之前,各大药房里都是论近买的。
 日本间谍买回去也没什么用。
 一听百宝丹,中村的眼睛微微的亮了一下。
 支那战场上的中国士兵,备用的一种奇特的伤药,就叫百宝丹,效果非常的好,关键是便宜。
 军用的百宝丹,虽然闻起来与民用的百宝丹味道差不多,但效果天差地别。
 对华日谍机构也深入调查过,但暂时只知道这种药来自西南军阀龙云的地区,具体是什么人生产的,暂时还没查到。
 于二君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不知这次运来的百宝丹,是不是就和军用的有关联。
 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中村的心里一闪而没。
 他与齐希声,还在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阶断,更不要说表明身份,拉拢齐希声入伙了。
 不能因小失大。
 中村瞬间就决定了循序渐进。
 他要慢慢的拉近与齐希声的关系,成功唤醒齐希声血液当中“帝国人”的因子,让他为帝国服务。
 “有生意肯定是要做的!”中村高兴的问道,“不知齐桑什么时候有时间!”
 方不为看了一下表,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下午六时吧,中村君觉得如何?”
 “没问题!”中村用力的点了点头,“还是老地方?”
 “可以!”方不为回到。
 两人客气了几句,各奔东西。
 下午六点的时候,方不为让司机把他送到了星洲比较繁华的一条街道上。
 这是南洋有名的红灯区,满街飘的都是这个屋,那个町的旗子。
 在这里靠出卖身体为生的娼妓,百分之八十,都是日本女人,又称南洋姐。
 从十九世纪开始,欧洲列强移民,靠的是坚船利炮,或是传教士。
 中印等国移民,则靠的是廉价的劳工。
 而唯独日本一枝独秀,靠的是女人的身体。
 方不为遍走南洋,每到一地,必有三道风景映入眼帘。
 一是到处飘扬的宗主国英国的国旗,二是众多的华工,三是来自日本的“南洋姐”。
 日本性文化的开放,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小车开到了一处极具有日本特色的居酒屋门口停下。
 中村就站在台阶底下,穿着一身黑色的和服。
 另外还有两个年青的日本人守在门的两侧,腰间各插着一柄武士刀。
 等到小车停稳,一个日本武士弯着腰打开了车门。
 中村则是向下车的方不为鞠了一躬。
 方不为好像也想鞠躬,但腰刚弯了一下,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鞠躬的动作变成了抱拳。
 中村微微的勾了勾嘴角。
 青木宣户虽然是个懦夫,但他父亲青木真也却是纯正的大日本帝国的子民,该有的礼仪,一分不差的交给了孙子。
 可惜,死的有些早了!
 “齐桑,请!”中村弯着说道。
 “有劳了!”方不为客气了一句,跟着中村进了酒屋。
 等两人进去之后,两个武士关好了门,又在门口坚起了一面黑旗,意思是客满了。
 其实里面就只有方不为和中村这一桌客人。
 清酒,寿司,生鱼片……
 还有脸上抹着白灰一样东西的艺伎。
 方不为越看越像鬼怪神话中的吊死鬼。
 他历来习惯大鱼大肉,重盐重油,吃这些玩意,实在是难以下咽。
 但方不为还是装做酣畅淋漓的模样,时不时的就会发出一声呻吟。
 “好久没有享用过如此美味的东西了……”
 方不为喝干了一杯清酒,回味了许久,才发出了一声感慨。
 一看方不为的醉眼惺忪的模样,中村就知道他喝的差不多了。
 十五六度的清酒,方不为已经喝了一坛,足有五斤。
 是时候试探一下了。
 中村盯着方不为,用纯正的日语,缓缓的问道:
 “这些美食,齐桑以前吃过?”
 “祖父在世的时候……”方不为做出一副缅怀的模样说道。
 刚说了半句,像是猛的醒悟了过来,方不为下意识的抬起手去捂嘴。
 他说的是纯正的日语,关西腔。
 “纳尼?”
 中村装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