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不为确实是来接货的,接的也的确是普通的百宝丹,也就是没有保险子的那一种。
 上海,南京等地没有沦陷之前,各大药房里都是论近买的。
 日本间谍买回去也没什么用。
 一听曲氏百宝丹,中村的眼睛微微的亮了一下。
 支那战场上的中国士兵,备用的一种奇特的伤药,就叫曲氏百宝丹,效果非常的好,关键是便宜。
 虽然闻起来与中国民用的其它的百宝丹,甚至是也叫曲氏百宝丹的伤药的味道差不多,但效果天差地别。
 对华日谍机构也深入调查过,但暂时只知道这种药来自西南军阀龙云的地区,具体是什么人生产的,暂时还没查到。
 于二君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不知这次运来的百宝丹,是不是就和军用的有关联?
 这样的念头,也只是中村的心里一闪而没。
 不能因小失大。
 齐希声的作用不能浪费在这么一点小事上……
 “有生意肯定是要做的!”中村高兴的问道,“不知齐桑什么时候有时间!”
 方不为看了一下表,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下午六时吧,中村君觉得如何?”
 “没问题!”中村用力的点了点头,“还是老地方?”
 “可以!”方不为回到。
 两人客气了几句,各奔东西。
 下午六点的时候,方不为让司机把他送到了星洲比较繁华的一条街道上。
 这是南洋有名的红灯区,满街飘的都是这个屋,那个町的旗子。
 在这里靠出卖身体为生的娼妓,百分之八十,都是日本女人,又称南洋姐。
 从十九世纪开始,欧洲列强移民,靠的是坚船利炮,或是传教士。
 中印等国移民,则靠的是廉价的劳工。
 而唯独日本一枝独秀,靠的是女人的身体。
 方不为遍走南洋,每到一地,必有三道风景映入眼帘。
 一是到处飘扬的宗主国英国的国旗,二是众多的华工,三是来自日本的“南洋姐”。
 日本性文化的开放,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小车开到了一处极具有日本特色的居酒屋门口停下。
 中村就站在台阶底下,穿着一身黑色的和服。
 另外还有两个年青的日本人守在门口两侧,腰间各插着一柄武士刀。
 等到小车停稳,一个日本武士弯着腰打开了车门。
 中村则是向下车的方不为鞠了一躬。
 方不为好像也想鞠躬,但腰刚弯了一下,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鞠躬的动作变成了抱拳。
 中村微微的勾了勾嘴角。
 青木宣户虽然是个懦夫,但他父亲青木真也却是纯正的大日本帝国的子民,该有的礼仪,一分不差的交给了孙子。
 可惜,死的有些早了!
 “齐桑,请!”中村弯着说道。
 “有劳了!”方不为客气了一句,跟着中村进了酒屋。
 等两人进去之后,两个武士关好了门,又在门口坚起了一面黑旗,意思是客满了。
 其实里面就只有方不为和中村这一桌客人。
 清酒,寿司,生鱼片……
 还有脸上抹着白灰一样东西的艺伎。
 方不为越看越像鬼怪神话中的吊死鬼。
 他历来习惯大鱼大肉,重盐重油,吃这些玩意,实在是难以下咽。
 但方不为还是装做酣畅淋漓的模样,时不时的就会发出一声呻吟。
 两人杯来盏往,喝得极其尽兴。
 不到两个小时,两坛清酒就见了底。
 方不为假装没发现,中村趁他不注意,将杯里的酒泼到墙角缝隙里的动作。
 “好久没有享用过如此美味的东西了……”
 方不为喝干了一杯清酒,回味了许久,才发出了一声感慨。
 一看方不为的醉眼惺忪的模样,中村就知道他喝的差不多了。
 十五六度的清酒,方不为已经喝了一坛,足有五斤。
 不论是从这近一年的铺垫而论,或是看齐希声此时的状态,中村都觉得,是时候让齐希声露出点破绽来了。
 中村盯着方不为,看他昏昏欲睡,好似精力极不易集中时,才用纯正的日语,缓缓的问道:
 “这些美食,齐桑以前吃过?”
 “祖父在世的时候……”方不为做出一副缅怀的模样回道。
 刚说了半句,像是猛的醒悟了过来,方不为下意识的抬起手去捂嘴。
 他说的是纯正的日语,关西腔。
 “纳尼?”
 中村装做一副惊奇的模样:“齐桑竟然会日语,还说的如此纯正?”
 方不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就像是正在偷东西的贼,被人抓了现行一样。
 阴沉着脸好半天,才听他说道:
 “在美国的时候,结识了一位日本的朋友,跟着学了几句!”方不为低着头,像是极为心虚的辩解道。
 中村微微的勾了勾嘴角。
 见鬼的日本朋友,你本来就是日本人……
 青木家的祖籍就在京都。
 而齐希声大学毕业以前,一直跟随祖父青木真也生活,青木真也根本不会说汉话,只会一些简单的英语。
 齐希声的日语,就是这样学来的。
 “哦,原来如此?”
 中村装做恍然大悟般的样子点了点头,又不动声色的劝起了酒。
 但方不为就像是被吓得酒醒了一样,说什么也不喝了,并提出来要告辞。
 中村知道,齐希声还在追求于小姐,是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场所留宿的,所以他从来没提过这样的要求。
 但钱倒是送了不少。
 把摇摇晃晃的方不为送上了小车,中村看着小车的尾灯,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又近了一步。
 是啊,又近了一步!
 方不为半靠在车后排,微微的嘲讽了一句。
 是时候让于二君放出“派”自己回国的风声了。
第一一二六章 民族脊梁
 齐希声走了之后,中村挥退了手下,赶走了艺伎,半躺在塌塌米上,端起桌上的酒杯,慢慢的啜了一口。
 多么美妙的味道啊……
 只是半杯清酒,就让中村沉醉的眯上了眼睛。
 同样是酒,与齐希声喝的时候,和与自己喝的时候,完全是两个味道。
 前者是应付,后者是缅怀……
 但也只是半杯。
 喝干了杯中的残酒,中村把酒杯倒扣在了酒角上。
 他喜欢酒,却不贪杯,他喜欢女人,却不好色……
 中村自认为,做为一个强者,必须要有这样的自控力。
 而中村发现,齐希声的身上也有这种特质。
 齐希声贪财,却从不乱动手脚,齐希声也好色,却一直洁身自好……
 想想还真是矛盾啊!
 中村嘲讽般的笑了笑。
 他知道,齐希声如此约束自己,是因为他想要的更多。
 从齐希声的那一双眼睛当中,中村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很亮,非常的亮,亮得让人刺眼,像是时时刻刻都烧着两团烈火。
 这是欲望的象征,说明齐希声这个人的野心很大。
 这正是中村想看到的。
 齐希声要的越多,他掌控齐希声的速度就会越快。
 虽然齐希声聪明,自信,有能力,能眼色,但毕竟只有二十三岁,从大学毕业才一年,能有多少为人处事的经验?
 在中村眼里,齐希声是个名符其实的雏儿。
 中村非常有自信,自己可以完全将齐希声掌控在手心里,并最终帮助齐希声,坐到他想让齐希声坐到的那个位置上:侨盟领袖。
 南洋侨商的财力,既便是帝国的财务大臣,也是垂涎欲滴,要是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那将是多么的美妙?
 至于剩下的,比如斩断南洋对国民政府的经济援助,以及瓦解南洋的抗日力量,都已是细枝末节。
 这便是中村的最终计划。
 所以他一点都不急着从齐希声身上能得到什么,而是自己能帮齐希声做什么。
 有予才会有得!
 从齐希声到南洋的第一天起,中村就开始制造偶遇,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和齐希声交上了朋友。
 一个月以后,两个人便已开始称兄道弟了。
 当于二君想把齐希声留在南洋,不想让他跟着于秋水去美国,但齐希声想拒绝的时候,也是中村劝下来的。
 于秋水当然要拿下,这是整个计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但只靠齐希声当舔狗,永远都不会有希望。
 这件事最终的根子还在于二君这里,连于秋水的父母亲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所以,齐希声想达到目的,首先要改变于二君对他的看法。
 把他留在南洋,很有可能是于二君的缓兵之计,但未必就不是于二君想就近观察齐希声所用出来的手段。
 南洋医药公司,就是于二君给齐希声的考验,更是试金石。
 所以中村耗尽心血和手段,替齐希声出谋划策,暗中出钱又出力,成功的让齐希声坐稳了医药公司经理这个位置。
 齐希声竭尽所能,在规则内带给森下商会的那点利益,连中村付出的零头都不够。
 可笑齐希声,自以为帮了自己多大的忙,就连收礼的时候,都收得那么的心安理得。
 当然,付出的这些,最后都会千倍百倍的收回来,对于这一点,中村一点都不担心。
 接下来,自然是帮助齐希声更近一步。
 中村估计,临近年节,对于表现如此出色的齐希声,于二君肯定会有所表示。
 ……
 正因为临近年节,事情才越多。
 方不为回去的时候,书房里的灯还亮着。
 听声音,除了于二君,陈佳庚也在。
 都快十二点了,这两位怎么还没有休息?
 都是已近古稀的年岁了,真当自己是铁打的?
 方不为连门都没敲,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结果劝说的话未出口,就见于二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滚一边去,等我们完了再说……”
 方不为看了看于二君的后脑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来南洋后,于二君对他的意见很大,见了他从来没个好脸色。
 动不动就会找个由头,训他一顿。
 每次方不为都乖的跟孙子似的。
 因为这是他自找的。
 这还不算什么,麻烦还在后面呢。
 过完年,于秋水就二十二了……
 这几年以来,于二君费尽心机,不知安排了多少年青才俊,却没有一个是于秋水都看上眼的。
 于二君认为,这都是方不为害的……
 方不为心里苦的跟吃了黄莲似的,但还不敢对任何人说。
 陈佳庚对着方不为笑了笑,意思是马上就完了,让他稍等一会。
 方不为恭敬的点了点头。
 这位便是被太祖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那一位。
 从三一年开始,任南洋侨盟会长,一直到他逝世。
 他是南洋数一数二的富商,资产数亿计。
 但到最后,所有的产业,都被他捐出,用来抗战了,没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毛钱。
 他的儿子没他这么大的本事,只好开出租车为生……
 对于这样的人物,方不为想不尊敬都难。
 抗战十四年,海外侨商负担了这十四年间所耗军费的三分之一还多。
 特别是南洋。
 前四年,也就是三七,三八,三九,四零这四年,只是南洋侨盟,汇往国内的外汇高达十一个亿的美金,等于负担了这四年国民政府军费开支的八成以上。
 这些钱,就是这么来的。
 陈家庚与于二君,就是八百万抗日侨胞的缩影。
 什么是民族脊梁?
 这就是!
 两位老人此时讨论的,也是募捐的事情。
 年节后的募捐大会,能不能再多请一些人过来?
 名下还有什么产业是可以卖的,能够尽快的变现的?
 还能从什么渠道,买到国内紧缺的物资?
 能不能再召集一些子弟兵,派往国内支援参战?
 ……
 这一年以来,这样的一幕,方不为已经在美国和南洋看到过无数次了,但每看一次,他都会被感动一次。
 相对于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国民,他们这种身处海外,并无战火波及之虞,却时刻心忧祖国的志士,更让人心生感动。
 PS:推荐一本好书:《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是在军事征文季得过奖的,质量绝对有保证。
第一一二七章 喜出望外
 说句诛心的话。
 站在卖国求荣,数祖望典的那些汉奸的立场上,根本无法理解陈家庚,于二君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是大鱼大肉吃着不香了,还是洋酒喝着不爽了,或是别墅住着不舒服了?
 更或是说,是国外平淡的生活太安逸了?
 国内打仗,和他们这些国外的人有什么关系?
 脑子简直坏掉了!
 方不为迟早会让这些人知道,到底是谁脑子坏掉了……
 大概地半个小时,看今夜已商量不出眉目来了,两位老人才停了下来。
 “不为是来找二爷的?”陈佳庚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眉心,又笑着问道。
 现在的方不为,扮演的是齐希声这个角色,不可能想见于二君,就能见到的。
 为了掩人耳目,方不为很少来,除非有事的时候。
 “是有点事情。”方不为点头道,“我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是时候牵着日本人的鼻子回国了……”
 “这么快?”
 陈佳庚有些惊讶,“打算什么时候走?”
 “年节后吧!”方不为回道,“但先要放点风出去!”
 “哦……”
 陈佳庚应了一声,又看了看于二君,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方不为一头的雾水。
 这两位在打什么哑谜?
 “对他你有什么好客气的?”
 于二君先是抱怨了陈家庚一句,又瞪了方不为一眼,用鼻子冷哼道,“我们也准备回国一趟……”
 方不为愣了一下。
 这两位也想回国?
 没接到委员长的通知啊?
 看来是这两位看国内的形势一天比一天恶化,坐不住了,想回去看一看。
 当然没问题,方不为举双手双脚赞成。
 最棘手的自然是安全问题。
 这两位应该是想让自己负责护卫。
 这自然更没问题,这本就是自己的长处。
 “大概什么时候?”方不为问道。
 “三月份……慕捐大会开会之后!”陈佳庚回道。
 嗯,看来回国的计划,要往后推两个月了。
 “好,那我提前安排吧!”方不为应道。
 他准备把叶兴中调过来,然后自己躲到幕后指挥就可以了。
 “好什么好,听都没听清就胡乱答应,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吗?”于二君瞪眼骂道。
 这样也能挨骂?
 方不为无辜的看着于二君。
 “不服是不是?”于二君一拍桌子。
 “服服服……”方不为连忙往前一步,按住了准备暴起的于二君,“您老慢慢说,我洗耳恭听……”
 方不为的态度无比恭敬,让于二君想找个由头都找不到。
 于二君冷哼了一声。
 不能指望于二君了,不然这一老一小纠缠下去,赶天亮也说不到正事上。
 陈佳庚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挑破这一层窗户纸。
 “这次回去,除了带团慰问前线官兵之外,我们还想到边区去看一看,看你能不能联系和安排一下……”
 这两位想带团去边区,想让自己安排?
 方不为猛的瞪大了眼睛,定定的看着陈佳庚。
 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只能是于二君。
 方不为幽怨的看了于二君一眼。
 这是连层遮羞布都不给自己留了?
 “看什么看,难道我还冤枉你了?”
 于二君冷笑道:
 “是谁天天在我们的耳边灌风:除了正面抵抗的国军主力,其它抗日武装和组织,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同样不小,也应该列入捐助名单……
 你来告诉我,除了八路和中共,还有哪些能称得上‘组织’这两个字?”
 于二君越说越生气,指着方不为的鼻子骂道:
 “老子都还没和你算过账呢,你倒怨起我来了……这几年,星洲洋行进口的那些军火和物资,我光听你说卖了,卖给谁了?
 还有药厂,每年你都要拿走两成的份额,药呢?”
 ……
 方不为悻悻的吸了吸鼻子,不吭声了。
 于二君这还没算南洋去年一年筹集的近七亿军费中的那部分零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