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会的赤木亲之应该还在睡觉吧?
 这样一想,岂不是赤木亲之刚刚制定了行动细节和计划,说不定还没落到纸面上,“自己人”就知道了?
 袁殊在日本谍报机构中枢,自然不会如陈浩秋一样,推断全靠猜。
 日本间谍头目做事怎么可能那么糙,更何况赤木亲之这种被称为专家的人物。
 袁殊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别说黄金荣的那些徒弟了,就连与赤木亲之谈判的马龙,都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细节。
 至多能知道,天一亮,赤木亲之就该行动了。
 难道这个“自己人”,就藏在赤木亲之的身边?
 秘书,助理?
 袁殊直觉不可能!
 赤木亲之刚到国内不久,好像没什么名气,只有像袁殊这种,在日本的时间不比在国内的少,而且在日本时期就是间谍,能了解到一些机密信息的人物才知道,赤木亲之有多厉害。
 真正的反谍专家。
 这样的人物,不把身份底细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根本不可能放在自己身边。
 就连袁殊自己,都在时时刻刻的避免,与赤木亲之有过多的接触,生怕被看出破绽来。
 反过来再说,真有这样的人,能藏在赤木亲之身边,那发往重庆的电文又怎么解释?
 当日谍的电台通讯组是他的私人财物?
 对方可是能随时随地的发收电文的。
 这句话,是“自己人”发给马春风的那份电文上说的。
 袁殊第一反应就是:简直扯蛋?
 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日本人都不行。
 比如岩井英一,赤木亲之。
 就算是有紧急情报,你想传递给想传递的人,至少要通知收发人员吧?
 你派人通知不需要时间,你打电话不需要时间?
 根本不可能。
 但由此,袁殊也推断出了一个可能:
 这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
 英雄所见略同。
 除了陈浩秋,马春风也是这样考虑了。
 不过一切都待证实,所以他没有把自己的猜测告诉袁殊。
 但如同真的能确定,这声称是“自己人”的,是一个团队,无论上海的袁殊和王天木,还是重庆的马春风,都要重新衡量,以及考虑,“自己人”的性质了。
 没有人能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成立一个成规模的谍报组织。
 只是架设电台这一点,就坚决做不到。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是日本人在自导自演……
 因为“自己人”提前四个多小时,就通知了王天木,再一个也早有预料,所以法租界内,该转移的潜伏人员早转移了。
 当然,也包括地下党。
 早就料到结局的袁殊,很是卖力,指挥着手下近百号人员,如狼似虎一般,真正的做到了“地毯式搜捕”。
 就连一直对他有些偏见的赤木亲之,都对袁殊的印像大为改观。
 袁桑心里,还是向着帝国的,怪不得岩井阁下那么看重他……
 但到了晚上,赤木亲之就笑不出来了。
 近五百号人,由法捕房警探,日本宪兵,及少部分的七十六号特工组成的搜捕队伍,整整搜了一天,疑似人物没少抓,却没一个能确定的。
 只看审讯记录,赤木亲之就能判断的出来,抓进来的这些,九成九都是被冤枉的。
 见了鬼了?
 军统的特务呢?
 潜伏在上海的地下党呢?
 凭空就消失了?
 稍后,接到紧跟在搜捕组后面的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时,赤木亲之才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从前天开始,也就是日本总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上海特别市市长傅筱庵,联合向法租界公董局施压,与法国佬扯皮扯的正凶的那一天,法租界内部,就有不少的中国人,突然消失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凌晨四点半的时候,圣母院路,金神父路等,在这些原计划中,重点搜捕的街道,又连夜逃走了不少人……
 赤木亲之的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
 这次行动,被人泄密了。
 但他想不能,消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前天逃走的那些人,还能用“消息是公董局,法国佬透露出去”等之类的理由做借口。
 比如:
 军统及中共,得知日本谍报机关在和法租界公董局谈判,以卢英被杀为借口,抢压法租界的警权之后,基本能判断出法租界内,近日必定会发生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毕竟这样的事情已经在赤木亲之担任公共租界警务处处长之后,已经发生过一次了,有旧例可循。
 但今天凌晨四点之后的这一次呢?
 天亮之后,重点搜捕圣母院路,金神父路的计划,自己只对中村提起过……
 赤木亲之猛的眯起了眼睛。
 “接总领事馆,岩井英一阁下,就说我有紧急情况向他汇报!”赤木亲之阴恻恻的对助理说道。
 半个小时之后,赤木亲之就到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
 还真是巧:又是一夜凌晨时分……
第一一八二章 见了鬼了?(修)
 日本人在华谍报机构繁多,且隶属于不同的部门。
 比如特高科,岩井公馆,都属日领事馆,上海派遣军特务部隶属上海派遣军司令部,海军特务部隶属海军,马上就要成立的梅机关,隶属日军陆军参谋总部……
 但不管这些谍报机构的顶头老大是谁,按照占领区条例,只要在某区域内活动的谍报组织,都归某区域领事馆统一管辖。
 所以,如赤木亲之,中村等,只要在上海活动的日谍机关,统一归属上海领事馆管辖。
 甚至是上海特别市政府也一样,都归领事馆管辖,
 所以上次,全上海的日谍机构头目,及汉奸首脑会议,才会由岩井英一召开。
 而各谍报机构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向专门负责情报事务的副领事,岩井英一汇报。
 听到赤木亲之汇报完之后,岩井英一猛的皱紧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是中村君将此次行动的计划,泄露出去了?”
 赤木亲之猛的站了起来:“阁下,我并没有怀疑中村阁下的操守,他是老前辈,一直在为帝国的繁荣强盛而努力,但我委实想不出,上海的潜伏份子,是从那里得知的情报……”
 赤木亲之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岩井英一完全能听的出来:
 中村肯定不会有问题,但会不会是中村不小心泄露了出去,恰好让奸细知道了?
 其实对他们两位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
 赤木亲之告诉中村的用意,也是想让中村提前安排,不要被自己人误伤。
 因为中村所在的森下株式会社,就在重点搜捕区域内的金神父路。
 而以森下商会“亲中反战”,并且有“日共组织”嫌疑的人设,必定会是此次搜捕行动的“重点照顾对象”。
 中村肯定要提前安排,借着这次机会,顺便演上一出“苦肉戏”!
 所以,在通知岩井英一,调动宪兵之前,具体的行动计划,就只有赤木亲之和中村知道。
 而恰恰好,目标区域内的中国特务,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转移走的。
 所以赤木亲之怀疑,是不是中村在向亲信,或是下属布置相关的任务的时候,走漏了风声。
 要是这一种,问题就大了。
 说明中村身边有内奸,还是他极其信任的那一种。
 岩井英一直觉不可能。
 他刚从“东亚同文书院”毕业,被派到重庆领事馆当通译员时,中村就已经是日本外务系统赫赫有名的情报专家了。
 虽然反谍能力没有赤木亲之这么强,但基本的防范和保密意识还是很高的。
 反过来再说,他身边真要有这样的人物,在泄露情报之前,难道就不会考虑暴露的可能性?
 目标范围太小了,只要问一问中村,他与赤木亲之见过面之后,都给谁通知过此事,就能圈定嫌疑对象。
 岩井英一沉吟了少许,又高声叫道:“袁桑?”
 “阁下!”袁殊适时的出现在了门口。
 “通知中村阁下,请他到我这里来一趟!”岩井英一说道。
 “嗨!”袁殊应道。
 为了保密,岩井英一直让袁殊守在门外,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所以,岩井英一和赤木亲之之间的对话,他听的清清楚楚。
 看这两位的样子,好像不是在演戏。
 赤木亲之的行动计划,真的被人给泄露了?
 这个“自己人”,真就这么神通广大?
 袁殊带着一脑子的问号,跑到隔壁房间,用保密专线给中村打了个电话。
 此时的中村,还在位于金神父路的森下株式会社。
 他正和几个亲信手下商量,如何合理的出现在上海,而不会引起齐希声的怀疑。
 接到袁殊电话的第一时间,中村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岩井英一很少会直接联系他,更没有过直接命令他,立即到日本总领馆报道的情况发生。
 但电话不是假的,确实是总领事馆的保密专线。
 出问题了……
 中村当即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立即中断了会议,以商业事务为由,驱车赶到了领事馆。
 中村来了之后,岩井英一便命袁殊戒严,领事馆副楼的三层,被整个封锁,就连袁殊,也只能守在楼梯口,根本不知道这三人在房里商量什么。
 虽然有些失望,但袁殊一点都不着急。
 做情报,做间谍,最忌讳的是心急。
 像他这样的身份,只有尽可能安全,尽可能长久的留在岩井英一身边,才能尽可能多的向组织、向军统提供尽可能重要的军事情报。
 这个“自己人”,是不是如自己现在推断的,好像不是日本人自导自演出来的,慢慢查证也不迟。
 马春风不是蠢货,自己能想到的,没理由他想不到。
 袁殊没说错,做情报,做间谍,最忌讳的是心浮气燥,更甚至是愤怒。
 因为一旦生气,大脑就会被情绪所影响,从而失去判断能力。
 所以,即便发生了重大的机密泄露事件,岩井英一和赤木亲之依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理智。
 即便泄漏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中村依然心平静气。
 他平铺直叙的向岩井英一汇报了,昨晚见过赤木亲之后,他又干了些什么。
 他是老牌间谍,自然明白,想要戏演得逼真,就必须要假戏真做。
 他的打算是:不管是谁带队搜捕,他都不会出面,抓人可以,甚至是封门都行,激烈一些更好,这样正好能加深在中国人心目中,森下商会果然是“同情中国人”的“正义的组织”之类的印象。
 反正被抓的人,最终都会被放回来,森下商会也一点损失都不会有。
 所以中村回去之后,压根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赤木亲之的搜捕计划。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去见齐希声,见了齐希声,如何鼓励他,给他信心,让他留在上海。
 以及在这三四天的时间内,如何给他引荐赤木亲之等等等等。
 中村说完之后,岩井英一和赤木亲之都傻了。
 同样,在向岩井英一汇报之前,赤木亲之也没向第三个人提起过详细的搜捕计划。
 见了鬼了?
第一一八三章 经验教训(修)
 难道是巧合?
 干间谍这一行的,最怕的就是巧合,最不相信的,也是巧合。
 绝对不会凭空发生无风起浪的事件。
 就算没有风,那浪下面也绝对藏着一条大鲸鱼……
 三个人都很肯定,赤木亲之和中村都不会说谎。
 虽然都是老间谍,生性多疑,但相互之间无比了解,这一点信任还是有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
 坐在这里胡猜,是猜不出一点结果的。
 岩井英一眯了眯眼睛: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日后行事,要更加慎重了!”
 “那这次的事件呢?”赤木亲之又问道。
 不查出泄密的原因,他这个计划根本没办法再往下执行。
 岩井英一不紧不慢的说道,“你们都不要声张,这件事,让我来处理……”
 赤木亲之和中村心里都是一紧。
 岩井英一,把他们两个,都当成了有嫌疑的对象。
 不是怀疑,而是有嫌疑。
 比如被人窃听,被人偷听,从而导致泄密。
 想想也对,要真如赤木亲之和中村所说,难道消息,是自己长腿飞出去的?
 除非真的是巧合。
 岩井英一已经决定了,他会亲自出马,调查清楚这件事情。
 “无论能不能搜到人,搜捕计划都要正常进行!”岩井英一对赤木亲之说道,“能插手法租界的警权的机会,来之不易,坚决不能错过!”
 “嗨!”赤木亲之应了一声。
 “中村君去华北的计划,也暂时停下来吧……”岩井英一又说道,“我会知会华北派遣军特务部,另行派遣要员……”
 “是!”中村应了一声。
 他是前辈不假,但岩井英一却是后来者居上。
 再过一年,等岩井英一升任为总领事,在外务间谍系统中的地位,就和中村的老师,坂西利八郎相当了。
 所以不管从那一方面论,中村都是岩井英一的下属。
 “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你们两位,都不要再参加重要的的会议了……”
 “是!”
 赤木亲之和中村自然明白,岩井英一这样安排,是正常程序。
 没有查清泄秘的原因之前,赤木亲之和中村,都再不能参与及执行重大的情报任务了。
 “那蝰计划呢?”中村又问道。
 蝰是蝰蛇,意指最善伪装,又最致命的毒物。
 这是日本外务系统间谍组织,为中村策反及培养齐希声的计划,所起的代号。
 齐希声的代号,就是“蝰”!
 “照常执行吧!”岩井英一淡淡的说道。
 中村心里猛的一跳。
 岩井英一的话,好像没什么问题,但都是干老了间谍的,谁还没有超一流的分辩能力?
 如果中村身边真出了内奸,那所谓的“蝰计划”,也早就泄密了,还有什么执行的必要?
 到底是岩井英一根本没有怀疑自己,还是想利用“蝰计划”,来招引蛇出洞?
 中村直觉是后者。
 换成他,他也会这么干的。
 “明白了!”中村低头应了一声。
 “好了,各司其职吧!”岩井英一下着逐客令。
 中村和赤木亲之齐齐的退了出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惊疑。
 “除了你我,还能有哪个环节出问题?”赤木亲之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道。
 中村就更想不通了。
 许久之后,他才说道:“但愿是巧合吧!”
 去不去华北无所谓,但“蝰计划”要是因此而夭折,或是出现变故,他非吐血不可。
 为了这个计划,中村以及他所属的日本海军特务机关,整整耗费了超一年的时间。
 为了调查及了解齐希声,海军特务部美国分部和南洋分部,就整整耗费了近半年。
 而中村为了接近齐希声,以及得到齐希声的信任,又耗费了半年。
 终于可以放心的实施计划了,却又牵涉到了泄密事件?
 与之相比,中村才是最郁闷的那一个。
 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要责怪赤木亲之的意思。
 换成他,可能更加重视。
 这是做为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的基本操守。
 “岩井阁下虽然没有明说,但该履行的职责,你我还是要履行……回去后,先自查吧!”中村说道。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赤木亲之叹了一口气,“正如你所说,但愿是巧合吧……”
 两人分道扬镳,各行其事,方不为也关掉了系统。
 虽然是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岩井英一的果断,还有赤木亲之和中村的服从性。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
 日本人的警惕性太高了。
 同样一件事情,中日双方的谍报首脑认识程度,处理态度,区别有如天上和地下一般……
 马春风只是稍做戒备,只命袁殊和王天木密查,反而是身处大本营的岩井英一,当即就变相的停止了赤木亲之和中村,参加重要情报会议,以及情报任务的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